APP下载

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2024-06-10邱俊岗

畜禽业 2024年4期
关键词:血清型致病性感染率

邱俊岗

雷州市客路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广东 雷州 524257

0 引言

1 流行病学

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形态为有鞭毛、无芽孢,如果将该病菌放在麦康凯琼脂上进行培养,能够形成红色菌落。大肠杆菌病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弱,在90 ℃高温环境下2 min即可将其杀死。

该病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气温突然发生变化时,会相应增加发病率,因此冬季和夏季是高发期,且以肠道感染为主要特征。由于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空气、河流、污水沟、动物体表、土壤等,因此各日龄段、品种的鸡群均具有易感性。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日龄以内的雏鸡感染率较高,感染率可达60%,随着日龄的增加感染率降低,不同日龄鸡群感染后会表现出不相同的症状,增加治疗的复杂性[2]。鸡感染鸡大肠杆菌病后,主要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或废绝、腹泻、排白色或带血稀粪,死亡率较高。

该病的传染源为病鸡以及带菌鸡,主要通过垂直、接触(饲料、饮水、垫料、空气等)、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行传播,具有发病急、病程较短等特征,同时该病还容易与其他疾病发生继发感染,增加死亡率和传播率,给鸡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2 发病原因

2.1 致病菌株血清型种类多且复杂

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该致病菌株的血清型种类多且复杂,目前已发现的血清型有70多种。部分菌株无致病性,且对许多病原菌有抑制作用,但是其中有一部分血清型的菌株具有致病性,比较常见的致病性菌株血清型有多杀性巴氏杆菌、副溶血弧菌、盐球菌等,当鸡体免疫抑制或免疫失败时,这部分的血清型菌株就会表现致病性,导致鸡群感染。如果疫苗的免疫效果不理想,就会导致不同菌株血清型存在交叉保护不力情况,增加感染风险。

2.2 饲养管理不科学

在养殖过程中,饲养管理不科学会增加鸡大肠杆菌病的感染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饲养环境差。饲养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鸡群健康,如果鸡舍存在通风不良、粪便清理不及时等情况,导致舍内NH3、H2S和CO2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或舍内湿度过高,均会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滋生提供有利条件,导致病菌迅速传播蔓延。舍内温度忽高忽低,会使鸡群食欲下降,进而降低抵抗力,增加感染风险。②消毒不全面。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如果器具、设备、鸡舍、人员等消毒不全面或者不科学,相关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都会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提供生存条件,增加鸡群患病风险。③营养不全面,如果饲料中营养不全面,尤其是缺乏维生素和蛋白质,鸡群就会因为缺乏营养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造成感染。④饲养密度过大。在饲养过程中,如果鸡群饲养密度过大,不仅产生拥挤,造成应激反应,同时还会降低舍内的空气质量,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提供滋生条件,增加患病概率。

2.3 药物使用不规范

由于大部分养殖人员未贯彻履行“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理念,导致其在鸡大肠杆菌病防治过程中存在药物使用不规范问题,在具体实践中,往往更注重药物治疗,而忽略了疾病的预防。一旦感染鸡大肠杆菌病,依靠经验进行诊断和用药,尤其是抗生素治疗时,长期使用同一种抗菌药物,且用药剂量、次数不规范,引起鸡体肠道菌群失调,不仅容易出现耐药性,还会降低药物对病原抑制作用,影响治疗效果。

3 预防措施

3.1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是防控鸡大肠杆菌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具体饲养管理过程中,应基于养殖管理标准,结合养殖场现有管理流程,将各项饲养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以实现饲养管理的专业性、规范性,降低感染率。

1)优化鸡舍环境。在饲养管理过程中,通过优化鸡舍环境,为鸡群提供良好生存环境,减少大肠杆菌病的感染率。一方面,应及时清理舍内鸡粪便及其他杂物,保持舍内干净整洁,同时提高舍内通风质量,保持空气的清新,降低舍内NH3、H2S和CO2等有害气体浓度,防止病原菌的传播;另一方面,须保持鸡舍内适宜的温湿度,避免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滋生[3]。

2.3 动态检测MRD与治疗转归 57例AML患者检测出MRD的中位间隔时间为3个月(1~27个月)。其中11例在骨髓形态学复发前出现MRD阳性,中位提前时间为2个月(1~22个月)。7例MRD阳性后,经加强治疗MRD转阴,但部分出现交替转阳。19例ALL患者检测出MRD的中位间隔时间为3个月(1~10个月)。其中有3例在形态学复发前出现MRD阳性,中位提前时间为3个月(1~6个月)。

2)科学进行饲料搭配。在鸡养殖过程中,为了促进鸡群个体营养均衡,增强免疫力,应对饲料进行科学搭配。为满足不同日龄鸡群的营养需求,应合理分群饲养,科学进行饲料搭配。除了选用全价优质饲料外,还应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含有抗菌物质的中草药,如小檗碱、大蒜素、大黄酸、鱼腥草素等,起到预防作用。微生态制剂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预防肠道疾病的生物制剂,含有大量的益生菌,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微生态制剂,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能有效改善肠道菌群,确保肠道健康,降低感染率。

3)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为避免过于拥挤而导致鸡群发生应激,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应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减少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3.2 构建完善生物安全体系

构建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是防控鸡大肠杆菌病的关键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合理选择圈舍地址。在圈舍选址时,应严格遵循《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要求,选择安静、水源充足、水质优良、交通便利的区域,与居民区之间保持较远距离,同时办公地区、生产地区等要进行分区设置,不同类型的鸡舍(如蛋鸡舍、肉鸡舍、雏鸡舍或种鸡舍等)也应分开设置,间隔距离应满足卫生防疫标准。

2)定期进行全面消毒。在饲养过程中,要结合养殖场的具体情况,定期对场内的器具、设备、鸡舍、人员等进行全面消毒,从根源上阻断病菌传染。与此同时,由于大肠杆菌可以垂直传播,可对种蛋实施蒸熏,降低病菌传播率。由于大肠杆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在90 ℃ 高温环境下2 min 即可杀灭,因此可选用烧碱、氯制剂、季铵盐类等消毒剂,交替使用,提高消毒质量。

3)无害化处理。为了从根源上控制病菌的蔓延和传播,对于病死鸡群采取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方式,保障鸡群健康的生存环境。

3.3 及时进行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防控鸡大肠杆菌病最有效的方法。结合区域内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规律、流行情况及种蛋传播形式,通常在育雏或幼年期接种1次,蛋鸡在开产前再接种1次,提高免疫接种效果。目前,鸡大肠杆菌病常用的疫苗主要有大肠杆菌灭活疫苗和血清型多价灭活疫苗2种,都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能改善鸡群身体健康状况。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养殖场内尽量使用同一类型的疫苗,疫苗接种前后7 d内不可使用抗生素,并在疫苗接种前进行严格消毒,以保证免疫接种效果。由于鸡大肠杆菌病容易出现继发感染,应同时做好禽流感、新城疫等传染性疾病的免疫接种工作。疫苗接种后,可定期对鸡群进行抗体水平监测,如发现抗体水平不合格的鸡只应及时进行补免,保证鸡群健康。

4 治疗方法

通过上述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因分析,药物使用不规范是引起该病频发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养殖过程中,相关人员不仅要充分了解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特征,一旦发现有鸡群感染现象,应及时采取科学的治疗措施,根据患病鸡状态,科学合理地使用药物,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

4.1 西药治疗

西药治疗通常使用抗生素,但是大肠杆菌对部分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例如对青霉素等相关药物的耐药性约为70%,对链霉素类药物或者氯霉素类药物的耐药性约为50%[4]。因此,在临床治疗时,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一般选用耐药性较低的抗生素,例如泰乐菌素、头孢菌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丁胺卡那霉素等。

受时间、温度等因素影响,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情况存在差异性。在西药治疗过程中,为提升治疗效果,应根据患病鸡的发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于症状较轻的患病鸡,可口服补液盐预防和治疗,同时添加抗生素,例如选用丁胺卡那霉素进行肌内注射,用量为按体质量5~7.5 mg/kg,1 次/d,连续用药3 d,以达到抗菌消炎的目的,注意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需要轻断水,配合使用多类型抗生素,减少鸡大肠杆菌病的耐药性水平,以免影响药效;对于症状较重的患病鸡,要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对大肠杆菌敏感的药物,根据临床经验,通常内服恩诺沙星,用量为按体质量5~7.5 mg/kg,将药物拌入饮水中,2 次/d,连续 3~5 d,并配合使用3%的氟苯尼考可溶性粉,将3~4g的3%氟苯尼考可溶性粉兑入100mL饮水中,连续服用5 d,有良好治疗效果。为缩短病程,还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此外,患病鸡肠道会出现微生物菌群失调,因此在西药治疗过程中还可配合使用乳酸菌、双歧杆菌等进行肠道调节,降低耐药性,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4.2 中药治疗

在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中,通过诸多临床治疗经验总结,中药在该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为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应根据中兽医的辨证用药。中药治疗通常以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活血化瘀等为主,起到抑制或杀死病原菌的作用。比较常用的中药有青蒿、黄连、甘草、白头翁、鱼腥草等,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5]。根据中兽医临床治疗经验,可采取以下治疗方案。

方案一:取青蒿30 g、薄荷10 g、紫苏10 g以及甘草5 g,先加1 000 mL清水浸泡30 min,水煎2次,煎煮20 min,再加水稀释煎煮15 min,浓缩为200 mL,过滤取药汁备用。在饲喂时,将200 mL药汁均匀拌入1 kg的饲料中,让患病鸡群自由采食,1 次/d,连续用药3~5 d。

方案二:取黄连、连翘、玄参各20 g,地黄、麦冬各30 g,赤芍、黄芩各15 g,牡丹皮13 g以及鱼腥草8 g,水煎服。将上述药物加入1 000 mL清水煎煮20 min,浓缩为100 mL,过滤取药汁备用。将药汁溶于1 000 mL饮水中,供患病鸡饮用,1次/d,连续用药3 d。

方案三:取白头翁60 g,黄芪、陈皮各35 g,地黄、甘草各30 g,鱼腥草 25 g,厚朴、金银花、竹叶心各20 g,以及丹参、甘草各15 g,水煎服。分2次熬制,每次加水1 000 mL,文火熬制15~20 min,然后将2次熬制的药汁合并,以药汁与饮水1:10 的比例进行稀释,供500只鸡饮水,1 次/d,连续用药3~5 d。

5 结束语

鸡大肠杆菌病是现代养殖场中比较常见且危害性较大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例如致病菌株血清型复杂、饲养管理不科学以及药物使用不规范等,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为此,在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过程中,不仅要科学选择治疗方案,规范使用药物,还要做好相关的防控工作,如加强饲养管理、优化鸡舍环境、科学进行饲料搭配、合理控制饲养密度等,构建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合理选择圈舍地址、定期进行全面消毒、无害化处理等,并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全面提升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水平,推动鸡养殖业的持续化发展。

猜你喜欢

血清型致病性感染率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通辽地区牛肉与牛肉制品沙门氏菌血清型调查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广东地区水禽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
肺炎链球菌血清型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