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群产蛋率突降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24-06-10阙海涵

畜禽业 2024年4期
关键词:产蛋率鸡场产蛋

阙海涵

涟源市伏口镇动物防疫站工作,湖南 涟源 417100

0 引言

产蛋率是考察蛋鸡群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健康鸡群正常进入性成熟后,从发现第一枚蛋开始,经过1~2个月就能达到产蛋率高峰,之后维持高峰期1年以上,期间任何一个非正常的因素都会对鸡的产蛋形成干扰。本文就产蛋率突降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期望能给相关人士带来帮助。

1 产蛋率概述

产蛋率是鸡群每天能产生的鸡蛋数量和鸡群存栏总数量的比值乘以100%。正常鸡达到117日龄时鸡群中就能见到第一枚蛋,但此时鸡刚刚进入性成熟,输卵管发育还不完善,卵巢的性调节功能也还未完全达到成熟标准,加上管理方面光照的时间和强度鸡群需要适应,故而早期的蛋通常较小,无壳蛋、无黄蛋、畸形蛋、软壳蛋、双黄蛋、砂皮蛋等占比较高。随着日龄接近5月龄,鸡群中至少有50%的鸡能够产下正常的蛋,此时完全进入开产阶段,采食量也到达顶峰,每只鸡根据品种、体格及管理模式不同,日采食量基本维持在110~125 g。再经过1个月左右,鸡群的整体产蛋性能达到最高水平,无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产蛋率一般不低于93%。就我国的鸡场而言,通常单栋存栏量越大,产蛋高峰期出现的就越晚,产蛋率一般不高于95%,单栋存栏量越低,产蛋高峰期通常到来的时间越早,最高产蛋率能达到97%以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和养殖密度、社群行为、疾病因素、营养因素以及管理水平等具体情况有关。

2 常见影响产蛋率的因素

2.1 疾病因素

疾病因素以传染病居多,常见病原体包括病毒类、细菌类、真菌类、寄生虫类、支原体类等。以病毒类为例,温和型流感病毒广泛流行于全国各个鸡场,因毒力较弱,加上鸡群免疫力的增强,该病毒通常不会出现过高的致死率,而是感染后对机体产生隐性伤害,有的甚至以条件致病原方式寄生,这种方式可使鸡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饲料消化吸收受到影响,表现为长期过料,采食量不达标,产蛋率最终难以达到高峰。再以细菌病原为例,大肠杆菌是生产中最为常见的细菌性病原,除了常见的菌血症型、脐炎型、腹膜炎型、关节炎型等类型外,对于蛋鸡来讲,进入产蛋期后还容易发生输卵管的炎性病变,如果不进行定期消炎,产蛋率也很难达到顶峰。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疾病因素被誉为影响产蛋率的最重要因素,尤其是烈性传染病,鸡群出现群发时,有时不仅仅影响产蛋率,还很可能导致大批鸡出现伤亡。

2.2 社群行为

社群行为是动物群集中后自然形成的一种行为,存栏量越大,鸡群中强弱个体分化就越明显,强者采食量大,体格强壮,但其产蛋数量却不会因机体强而增多,相反,个体弱者可因抢食能力差,日均采食量会受到影响,最终影响产蛋周期而导致产蛋率无法达到最高峰。社群行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也是生产中无法避免的,散养柴鸡受影响程度要比笼养蛋鸡更大,因柴鸡养殖大多采用地养模式,整个群体无笼具或其他障碍分割,久之就会出现争夺空间、饲料、饮水等情况,最终体格强壮者在竞争中容易处于优势地位,体格弱者则活动空间以及采食等都会受限,最终影响整体产蛋率,这也是柴鸡产蛋率不如笼养鸡的最主要因素,产蛋率低下的状态下整体料蛋比就会提高,导致饲养成本上升,这也是柴鸡蛋售价高于普通鸡蛋的原因。笼养鸡受笼子空间限制,整个鸡群饲养在同一栋鸡舍时,通过听觉、视觉、嗅觉等信号的传递也会形成相互制约影响,但这种影响具有间接性。总体来讲,社群行为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也是生产中容易被养殖场忽略的一个因素。

2.3 营养因素

营养因素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①采食量不足导致营养总摄入量受限,而采食量不足引发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疾病因素、饲料因素、饲喂因素等。当鸡群感染腺病毒而发生腺肌胃炎时,由于胃部疼痛鸡无法采食更多的食物,最终影响营养的摄入;饲料因素则以料适口性差最为常见,例如某种药物或饲料添加剂使用过多时,药物存在的苦味会直接影响采食量;饲喂因素则和管理有关,例如饲料在料槽中分布不均匀时可造成有些区域料多采食不完,有些区域料少不够吃,最终导致采食不均。采食量不足时,蛋白、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微量元素等摄入量下降,而形成鸡蛋的过程需要这些营养作为原料,最终影响产蛋率。②受饲料营养配方的影响,即采食量足够,但营养配比不平衡,对于产蛋鸡来讲,任何一种营养物质的供应不足都会成为产蛋过程的限制性因素[1]。

2.4 养殖密度

养殖密度通常和高峰期产蛋率数值呈负相关,养殖密度越大,鸡活动的空间就越小,空气流通性相应就越差,长时间受污浊空气影响,机体供氧量会出现相对不足,进而影响整个机体的有氧代谢。另外,过大的养殖密度使得整个饲养环境非常压抑,加上每只鸡的活动空间有限,最终影响产蛋率。譬如单笼放4只鸡的场产蛋率最高值要比单笼放3只鸡的场低2%~5%。以我国目前的规模化水平来看,笼养蛋鸡单栋存栏通常不超过10万,以一个存栏10万只的栋舍为例通常需要建上下两层舍,每层舍放置“H”形笼4~6排,每排又可建4层笼,这样的结构布局下,整个养殖环境需要进行智能化监控,包括有害气体、通风速度、尘埃粒子浓度、上料上水、清理粪便等过程,监控环节越多,抗风险能力就越低,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产蛋率。

3 产蛋率突降的原因及对策

3.1 脑脊髓炎和减蛋综合征

能影响产蛋率下降的疾病有多种,但引发产蛋率突降的以禽脑脊髓炎、减蛋综合征2种最为常见,这2种疾病能导致产蛋率直接从高峰期下降至40%左右甚至更低。禽脑脊髓炎由脑脊髓炎病毒感染导致,主要侵害神经系统,病鸡以神经症状表现为主,进入产蛋期后神经症状减弱,转而表现出产蛋率突然下降[2],畸形蛋比例上升,病死率不高,大多数鸡都能耐过。减蛋综合征由禽腺病毒感染导致,尽管任何日龄段的鸡都能感染,但雏鸡和青年鸡一般症状较轻[3],产蛋期鸡感染后则表现产蛋率突然下降,比正常要下降20%~50%,有的鸡群开产推迟,但薄壳蛋、软壳蛋、畸形蛋、浅色蛋等比例显著升高。这2种疾病共同特征是能导致产蛋率明显下降,同时鸡群病死率极低,也无其他典型症状,而产蛋率从下降的第1天开始,一般经过1~2个月又会自然恢复。除了上述2种疾病外,其他影响产蛋的疾病只会导致产蛋率缓慢下降,下降幅度一般不会超过15%。

防控禽脑脊髓炎和减蛋综合征的方法应以提前预防为主,鸡在开产前就进行疫苗的接种,8~10周龄鸡可用弱毒苗滴鼻或点眼,18~20周龄鸡用弱毒苗饮水或肌注,免疫后的2~3周抗体滴度即能达到高峰,有效期可维持9个月以上,此时鸡群开始进入开产期,即使环境中有野毒威胁也不会发生感染。这2种病都主要通过水平方式传播,加强舍内消毒能切断传播途径,建议使用生石灰、火碱、漂白粉等碱性和强化性消毒剂撒在走廊地面、墙角以及鸡活动区域(地养模式鸡群)。用0.1%过硫酸氢钾溶液带鸡消毒1~2次/d。发生过本病的场地在鸡出栏后必须用福尔马林溶液进行密闭熏蒸消毒,饲喂器具用火焰灼烧处理,预防残留病原对下批次鸡造成影响。种鸡感染本病后1个月内的蛋不得孵化。

3.2 日粮变更过快

常规的日粮变更能对产蛋率产生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十分有限,产蛋率即使下降也不会超过3%。倘若日粮变更过快时,则会对机体造成应激反应,临床常见为以下2种情况。①变更了原料种类,比如在豆粕涨价时,很多养殖场经不住饲料厂业务员的推销,使用替代豆粕的其他杂粕或同等蛋白含量的其他工业副产品,尽管价格更为便宜,但可消化的蛋白含量不足,替代量越高,产蛋率下降越快,当替代量高于30%时,产蛋率能突降10%以上,尤其是进入产蛋高峰期的鸡群。②过快变更饲料配方,在投喂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饲料配方改变后各营养素的含量比例出现了变动,从而影响产蛋率。例如新冠疫情流行期间,基层很多地方封村封路,导致长期合作的饲料厂家产品无法按时到货,鸡场迫不得已更换本地经销商库存的预混料、浓缩料等。由于厂家品牌不同、配方不同、工艺不同等,导致突然更换饲料配方后发生产蛋率下降。

日粮变更是生产中常见的现象,在管理过程中务必把控好度量,在确保饲料品质、营养充足和无适口性问题的前提下,变更时间不低于3 d,日粮配方变动大时最好把过渡时间控制在1周左右,期间逐渐提升新料比例,降低老料占比。饲料原料变更时,除了原料本身的营养价值外,还要考虑到不同营养成分的可消化吸收利用率。以蛋白为例,现阶段饲料厂多采用凯氏定氮法进行蛋白检测,对于肠道较短的家禽来讲,可消化蛋白含量越高,对产蛋的影响就越小,而凯氏定氮法难以测量出准确可消化数值。除了考虑蛋白总量外还需要兼顾蛋白质降解后的各种氨基酸平衡,尤其是赖氨酸、蛋氨酸这种限制性氨基酸必须充足,将变更影响降至最低。生产中不建议经常变更日粮配方,尤其是浓缩料和预混料,建议固定厂家和品牌。为了防止断料,养殖场至少备1个月以上的量,确保饲料供应平稳。

3.3 管理因素影响

在所有影响因素中,管理因素是最难控制的一个因素,对于大型养殖企业来讲,管理包括的方面很多,例如人员管理、业务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饲料管理、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管理水平低的厂人员流动性大,而一线人员经常变动的情况下会对鸡群造成应激反应,间接导致产蛋率下滑。不合理的管理对鸡群造成的应激很大,有些应激是显性应激,有些则是隐性应激。例如鸡场离公路或村庄较近时,如果有喜事或丧事车队经过,突如其来的鞭炮声可导致鸡舍出现炸群,产蛋率会随之快速下降。再例如鸡场因管理问题导致人员流动大时,一线岗位的饲养员、清粪员、兽医等难免频繁更换,而每个人责任心不同,专业能力不同,工作习惯也有差异,最终也会对鸡群产生较大应激。以兽医岗位为例,接种疫苗时不同兽医抓鸡的动作剧烈程度不同,免疫的操作熟练程度不同,最终造成的结果就存在很大差别,动作幅度大,同时操作不熟练的人员对鸡群影响非常大。很多鸡都是在接种后的第2天产蛋率能下降30%以上。

管理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鸡场规模、人员结构、生产方式、养殖模式等进行定期调整。小型鸡场不要盲目照搬大型鸡场模式,否则会导致管理成本上升而影响利润,大型鸡场更不要参考小型场的管理制度,否则很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员工的行为必须在管理制度的框架约束下进行,无论是奖还是惩,都要做到有制度可依。单栋存栏量超过50 000只的鸡舍必须严格控制养殖密度,建议通过自动化监控系统进行智能管理。新场选址时应远离村庄、道路、闹市、工地等噪音较大的地带。天气突变前必须做到未雨绸缪,提前采取防寒保温措施。夏季注意加强防暑,确保舍温维持在20~30 ℃,相对湿度不高于60%,同时每个场必须配备发电机和储水库,以防公网断电导致风机停转,鸡群发生大面积中暑产蛋率会快速下降。

4 结束语

除本文分析的常见因素之外,生产中还存在其他因素导致鸡群产蛋率突降,例如光照强度和时间、滥用药物、饲料霉变、暴力转群等,还有些鸡群甚至是多种因素累加后导致的。因此,实际生产中管理者应把生物安全放在管理的第一位,做好相关疾病的预防;做好饲料的平稳供应,确保配方不随意变更,原料不随意更换,成品料检测合格后应放置在通风、阴凉和干燥地方,防止霉变;加强对人员的综合管理,尽量减少重要岗位人员的流动。以减少蛋鸡产蛋率突降的发生概率,保障蛋鸡生产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产蛋率鸡场产蛋
提高蛋鹅产蛋率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种鸡产蛋期的限饲方法
产蛋目标
如何搞好鸡场消毒和病毒病免疫接种
动物产蛋王
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上)
鸡场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
浅谈蛋鸡产蛋率骤然下降原因和防治措施及饲养管理要点
高温高湿季节应对蛋鸡产蛋率下降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