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角下儿童学习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2024-06-10韩国萍王蕾蕾滕珍霞
韩国萍 王蕾蕾 滕珍霞
(山东省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小学一年级学生是幼小衔接阶段最直接的受作用方。就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这一阶段孩子学习模式和幼儿园相比缺乏游戏性,规矩和纪律要求更加严格,这些变化对刚进入一年级的儿童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为了让学生平稳过渡,健康、快乐、自信快速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以《幼小衔接中儿童学习习惯养成策略研究》为课题,携手光州路幼儿园先行先试、大胆实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幼小衔接活动,尝试为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这一难题的破解提供一点儿思路和经验。
一、优化方式,科学思维习惯培养
(一)转变观念,眼中有孩子
以研促教,树立科学理念。为了帮助教师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幼小衔接理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比如,统一并加强教师对“零起点”教学的理论学习,学习《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等各项政策,让课题组每位教师都对“零起点”教学理念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在平日教学过程中,鼓励大家多质疑、多交流,在不同学科领域形成较为统一的学科“零起点”教学标准。经过两年的课题研究,教师科研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课题组教师对“幼小衔接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学策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很多教育理念有了新的理解,教育思想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在正确的道路上做坚定的执行者。他们的教学能力提高了,教学行为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身素质明显提升。
(二)优选资源,转变学习方式
学校自主开发的“行·知”习惯养成校本课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教学,从文化自信、科学精神等方面助力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度学习。例如,数学课《方向与位置》,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我是小交警”这一情境,直观还原生活场景,同时引导学生在职业体验中,进一步巩固了方向与位置等相关知识,能够准确熟练地根据方向和物体的位置,树立了应用意识,学会专注与倾听,在专注和良好的倾听中活跃数学思维。无论哪个学科教师,在设计活动时都能充分利用计时器,让学生计时笔算、说话、背诵课文中的名段名句等。运用希沃白板拖拽功能设计活动,运用希沃白板中的游戏开展2 人PK 赛,每闯一关进行星级评价等等,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课能力和专注力。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学生学习兴趣逐渐浓厚,学习参与度逐步提高,养成了良好的做题习惯和思维品质,他们乐学、会学、善思、能用,每次语文、数学测试成绩总是明显高于平行班级。
(三)协同联动,提升共育质量
低年级没有书面作业,那怎样才能让家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提升的情况呢?可以充分运用钉钉、QQ 群的智能作业程序向学生推送丰富多样的作业。读、写和综合实践作业形象化呈现在大家面前,呈现了很多笔纸作业无法呈现的形式和效果。这种方式的作业可以轻易地生成互动,正好解决家长无暇评价与老师评价无法全覆盖的局限性,加强家校合作的紧密度。
教师还可以利用智能分类,针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甄别,以便进行有效分类指导。依据数据分析等众多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做作业的习惯。哪项能力相对欠缺,以便家校联动计划训练。对于拓展学生学习习惯,家庭中延伸评价学习习惯提供途径。
二、基于课堂,多样手段扎实习惯养成
(一)趣味贯穿课堂,引领孩子学会专注
写字是始终贯穿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我们没能激发和提升学生对识字写字的兴趣,即使他们掌握了许多的字词,但没有让他们形成持续学习的动力,作为语文教师是有责任的。
开展儿歌识字法,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如“一个王姑娘,一个白姑娘,并排坐在石头上——碧”。开展字谜识字法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牛走独木桥——生”。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
可以用故事识字法,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如“一个人干活累了靠在树上休息——休”,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还可以采用其他灵活的识字方法,如拆字法、比较法、加一笔、减一笔、动作演示法、熟字与加偏旁、换偏旁等。我们可以结合熟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灵活使用,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成语时,课题组老师常常设计看意思猜成语,看图片猜成语,看成语猜意思,做动作猜成语等活动。如教学抓耳挠腮,隔靴搔痒等,一生做动作,其他学生猜成语。通过灵活多样的比赛形式,激发孩子积累成语的兴趣。如开展课前一分钟成语接龙赛,周周成语飞花令,每月一次成语故事会,周冠军、月冠军、学期总冠军的成语达人秀等,让孩子们爱上成语,让成语成为孩子们童年永久的乐记忆。
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数学学习亦是如此。通过引入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题目或数学游戏或闯关比赛等,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如《十以内加减法》练习课,授课老师将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熊大”引入课堂,用游览熊熊乐园这个情境贯穿全课。通过“拔萝卜”和“摘水果”两个游戏及闯关等趣味性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掌握用巧算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效果甚好。如《认识图形》新授课,课前可以给孩子们准备一些积木放到不透明的袋子里,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专注学习,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思维活跃课堂,引领学生习方法,得要素
良好的做题习惯和思维品质,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素养的重要条件。数学练习课上,要特别重视学生做题习惯的培养,引导他们审题要细心,推理要耐心。《二十以内加减法》练习课,“摘水果”一题:你想先摘哪个水果?你知道这个水果下面藏着几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有序思考,有条理地进行交流,养成条理分明、严谨细致、思考全面的良好思维品质。
语文课堂可以从识字写字来入手,灵变常新,找到激活学生思维的着力点,关注细节,养成学生识字写字的好习惯,提笔即是练字时。老师正确美观的书写其实就是学生潜意识里的字帖,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写规范字,让学生耳濡目染,养成习字好习惯。此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教学。无论语文还是数学课上,有活动时课件里均可设置计时器,让学生计时笔算、说话、背诵课文中的名段名句等。运用希沃白板拖拽功能送小鸡回家,运用希沃白板中的游戏开展2 人PK 赛,每闯一关进行星级评价等等,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课能力和专注力。在加强学生学习注意力时,我跟学生对口令:“坐姿,优美”“小眼睛,看老师”,反复训练。每当学生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时,这些口令却能起到不错的效果,甚至比你喊破嗓门或敲破桌子的效果还要好。
(三)作业巩固课堂,引领学生养成主动作业的好习惯
基于“双减”背景下低年级晚上不布置书面作业的现状,课题组教师充分运用钉钉“家校本”,QQ群的智能作业程序向学生推送智能作业。“智能作业大数据赋能个性评价”代替家长无暇评价与老师评价无法全覆盖的局限性,无论是布置、批改、收发作业,都比较高效、快捷。除了布置批改作业,还可以进行各类详尽的数据统计。已提交、未提交,已批改、待批改、自动批改、提醒订正、提醒补交、作业数据分析等功能,利于老师把控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更好地了解学情;还具备自动批改、生成网络错题本、生成分析报告、错题解析及重做、同类题推送及老师点评等功能,利于学生正确看待作业效果,点击查看题目作答详情,了解错因和不足,精准查漏补缺。再如QQ 智能作业或云听朗读测评软件布置的课前预习作业以课文跟读、字词达标闯关为主线,提交的瞬间就能反馈作业质量,如正确度、流利度、是否有感情,哪些错字等,实现精准评价,一对一帮扶。
课后实践中的亲子课本剧,角色配音,思维导图、课文配画、唱古诗等多种趣味作业,在相应QQ 群提交音频、视频及绘画作业,欣赏别人,悦纳自己,投票选出自己心目的“优秀作业”。
三、重视过程,多元评价促进习惯巩固
(一)多元化——学习中的整理、纪律习惯纳入评价
在早读前进行课前准备检查,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进行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学具和心理准备。课前反馈让学生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和自身的问题。
课堂上一年级学生的良好纪律习惯还未养成时,课堂中的纪律评价很有必要。学生下位走动,在课上随随便便地喝水,针对这些问题,班主任想出策略,学生立马回应“快静齐”,就会看到同学迅速收拾桌面东西,板凳归位,不争不抢有序出教室排队,路队动作规范整齐划一。在教室醒目地方张贴“入室即静入座即学”的提示语,学生一进教室,看到提示语,就会立马安静下来,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拿出学习用品,投入到学习中,教室里安安静静,久而久之,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同时教师也制定了清晰明确的纪律规章制度张贴在班级中,对纪律较好的学生及时地给予奖励进行强化,对纪律意识不强的学生及时指出并进行纠正,通过即时性的评价不断提高幼小衔接儿童的纪律组织性。
(二)多样性——评价指向学习习惯
激发和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人人参与学习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人人参与评价,鼓励主动发展。采用不同的策略,如“我是数学小明星”“我是讲故事小达人”“我是作业小高手”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孩子认真倾听,大胆表达,积极思考,认真书写,独立自主作业等良好学习习惯,并将这些习惯纳入到评价之中,丰富评价内容,通过评价的方式实现良好学习习惯的保持和不良学习习惯的改正。
(三)常态化——评价促进习惯养成
评价本身就是对于学习过程和态度的肯定和指引,利用好学生喜欢被肯定和表扬的心理,借助丰富的评价奖励方式,在枯燥的习惯培养过程中增添快乐,收获自信。把评价具体化、常态化,发挥它的激励作用,落实教学评一致性课堂。
培养学习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见成效,教育方式也不是固定不变,需要我们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在任何习惯养成的过程中都要树立正确观念,优化策略,做到教学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