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更富活力
2024-06-10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农业农村局
鲁 晔/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农业农村局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各地探索以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为核心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城镇和乡村相结合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本文剖析当前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现状,分析客观不足,提出对策建议。
发展现状
引导多元化流通主体。政府大力支持通过盘活资产、镇企联建、飞地经济等新兴方式来调度农村流通的资源,不限地域、跨行业问题实现重大突破,鼓励物流企业进入农村流通市场,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
构建规范化流通市场。大部分村(社区)已组建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拥有“特别法人”身份,成为正常参与市场的主体。政府通过各种政策规范农村流通行业行为,鼓励各个村(社区)根据现有产业资源“量身定制”发展方案,提升农村流通业标准化、规模化的服务能力。
探索多样性流通模式。随着“万村千乡”“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农村传统的零售模式有所转变。一些当地的农资市场,和工业品、五金建材、副食品批发市场等,开展批零兼销,提供更加灵活的服务方式,来满足农村消费者的需求。
助推数字化流通体系。我国大力建设数字化农村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收集、整合、分析、传播有关的农业资讯,并且向消费者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咨询,以实现利用和调度信息,监督和管理流通过程,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不足之处
农村流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部分农村食品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如公共交通、电子信息、冷链管理系统等都处在落后状态,在处置紧急情况、保障公共物资供应等方面存在着短板。
农村流通人才相对缺乏。在发达地区,农产品销售人员往往远多于农产品生产人员。电子商务相关的人才资源相对来讲都聚集在城镇,人才瓶颈问题在农村较为明显。
农村流通观念相对滞后。由于农村通信技术的滞后、市场信息的缺失和供求信息的不畅,“重价格、轻质量”的消费模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新型流通业态的发展。
优化对策
持续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提升现代化农村流通体系水平。基础设施的建设关系到农村流通体系的发展水平,应拓宽投入渠道,吸引工商资本对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作出贡献。重视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尤其是一些相对比较偏远的地区还要加强信息化运用。
积极探索创新性管理模式,形成现代化农村流通体系产业链。加强对种养、农耕生产设备以及日常生活服务连锁管理工作,引入先进的物流数字化管理手段,构筑起可持续性的现代农产品物流链,消除城乡壁垒,减少货物运费,打造安全、可靠、经济的农副食品供应链。
不断强化政策支持,增强现代化农村流通体系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重点发展乡村流通中介机构,包括商贩、物流公司,鼓励大型贸易企业把先进的贸易模式带入乡镇,鼓励供销合作社和其他传统的农村销售机构加强社会化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