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力优化“泗洪大米”全产业链

2024-06-10赵建亚朱其卫江苏省泗洪县农业农村局

江苏农村经济 2024年4期
关键词:泗洪稻米全县

赵建亚 朱其卫 / 江苏省泗洪县农业农村局

泗洪县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之一,常年粮食生产总面积约285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约90万亩。“泗洪大米”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江苏好大米十大品牌”等多项荣誉。该县狠抓大米种植、收获、储存、加工四大关键环节,凝聚力量优化稻米全产业链,促进“泗洪大米”产业提质增效。

健全水稻种植机制

全力应用优良品种。主推华粳5号、南粳5718、徐稻9号等优质水稻品种,优质水稻订单种植已发展到50余万亩,全县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8.5%左右。与扬州大学合作育成泗洪专属优质水稻新品种“洪扬5号”,示范推广2万余亩,理论测产平均亩产超过650公斤。

建强水稻绿优基地。兴建绿优水稻生产基地,建成“水稻+”绿优高效综合种养基地约26万亩。全县每年创建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15个以上、总面积达9.5万亩,辐射带动面积30多万亩。示范片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社会化服务组织”模式,带动小农户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集约化水平,其中水稻商品化集中育供秧、机插等关键环节专业化服务覆盖率85%以上。

严格遵行种植规范。依据《泗洪大米绿优化生产操作规程》,从源头严控种子、肥料、农药使用标准,目前全县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面积占比达89.94%。使用“泗洪大米”品牌的企业和种植主体信息全部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每年对每个规模主体开展稻谷质量抽检3次以上。全县拥有国家绿色食品原料(稻-麦-玉-豆)标准化生产基地100万亩,江苏省绿色优质农产品(稻-麦)基地14万亩,稻米类“两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总数达83个。

完善技术推广体系。加强与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单位的产学研合作,推行“县乡农技推广机构+龙头企业+专业化服务合作社+农户”的“1+1+1+N”技术推广服务模式。每年建设约12个省级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核心区面积超过1万亩,辐射面积16万亩以上,全县水稻种植基本实现绿色全覆盖。另外,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缓释肥技术应用推广面积累计约20万亩,定额施肥技术试点推广面积累计3万多亩。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采用扬州大学研发的丰产优质高效协同提升栽培技术,在县内设置780亩水稻种植示范方,筛选出适合泗洪种植的绿色丰产优质超高产杂交粳稻新品系,2023年10月底通过专家组测产验收。开展水稻绿色优质丰产“无人化”栽培技术引领性示范,集成微喷灌基质块硬地硬盘育秧技术,采用无人机及其配套的农药品种和助剂精准防治病虫害,全县累计推广超10万亩。

落实收获减损措施

加强抗灾减灾指导。一是执行水稻防灾减灾预案。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减轻灾害损失,促进灾后恢复生产。突出对夏季异常的持续暴雨、高温、台风以及秋季低温、连阴雨等灾情防范。二是实施防洪涝灾害技术调控。广泛推广机插稻,确定合理播期,坚持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对已受洪涝灾害的田块实施分类施策;对受灾较重、苗数不足的田块先露田后轻搁、湿润灌溉。三是防范高温。对遭遇35℃以上高温的水稻采取深水灌溉、以水调温、叶面喷施磷钾肥等措施缓解或减轻危害,同时在水稻拔节、抽穗灌浆期配合喷施抗逆减灾的生化产品。

普及机收减损技能。一是合理确定机收适期,即水稻谷粒全部变硬,多数穗颖壳变黄,穗轴上干下黄,有70%的枝粳已干枯,每穗谷粒颖壳95%以上变黄,稻谷籽粒含水率15%~28%。二是广泛推广机收减损技能。根据水稻品种、株高、产量、成熟度及秸秆含水率等条件选择机械作业速度,通过调节行进速度、割茬高度和收割幅宽来调整稻穗喂入量,并使用倒车法转弯或兜圈法直角转弯等收获技巧。三是掌握过熟或倒伏水稻收获技术。将留茬高度控制在10~15厘米,使用全喂入收割机收获;安装扶倒器和防倒伏弹齿装置,使用全喂入收割机逆向收割,拨禾轮位置前移且转速调至最低,最大限度减少倒伏水稻收获损失。

创新稻谷储存机制

泗洪县农业农村部门于2022年8月与该县国有企业——泗洪县两山生态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创新实施“满仓贷”粮食收储机制。一是开展预授信。由水稻种植主体向两山生态集团粮食公司提交租赁仓库意向材料,经审核批准后领取《租赁意向推荐函》,再到银行办理预授信业务。二是承租粮库。水稻种植主体根据县公共交易服务中心平台上的粮库出租信息,到两山生态集团办理承租业务。三是担保授信。在粮库租赁完成和银行授信后,两山生态集团向担保公司出具《客户推荐函》,担保公司向银行发出《项目担保函》。四是入库放款。在水稻入库后,水稻种植主体依据两山生态集团开具的“入库凭证”向银行申请放款。五是还款出库。水稻种植主体还款后,凭借银行出具的《粮食出库函》办理水稻出库手续。2022年8月前,全县共有21座粮库,有效仓容32.97万吨,仍有18.51万吨仓容闲置,“满仓贷”机制激发粮食储备满仓运转,实现泗洪稻谷颗粒归仓。国有租赁企业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实现租金收入,水稻经营主体完成了融资、融物,融资和担保机构的业务与农业供应链对接,增添水稻产业资源优势共享与互补效应,保障了水稻储存质量和生产安全。

推动产品加工升级

推进精深化加工。在县内稻米产业园的初加工区引入年加工10万吨优质大米自动化生产线,在综合服务区建设一站式综合稻米加工服务中心,在精深加工区新建年产精洁米1.5万吨、免淘洗米1.5万吨等系列精加工生产线,县内的苏北粮油公司还将米糠深加工成稻米油,提高了稻谷加工精深度。

提升智能信息化水平。县政府支持苏北粮油公司投入1.2亿元,打造5G 智能化鲜米工厂,日产量提高30%~40%,可达600吨。新增恒温仓7栋和5000吨容量低温库,实现“一粒米渡三关(品质关、营养关、食味关)”。通过云计算、智能控制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出米率提高4%以上、过程损耗减少约37%,保障了稻米加工质量。

促成稻米加工扩量增效。以县内孙园、石集两个稻米加工集聚区为重点,打造6个“味稻小镇”,构建抱团发展格局,先后整合项目资金5000多万元,扶持苏北粮油公司、欣园米业、香园米业等一批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增加投资、扩大产能,增置了自动化烘干机、低温粮库、智能化加工生产线,保证稻米加工在稳定产量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猜你喜欢

泗洪稻米全县
杨忠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香喷喷
江苏泗洪 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发挥内外因作用 促进稻米业发展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关于泗洪县国有林场发展规划的研究
宁陵县举行中小学跳绳比赛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阿维菌素在稻米中的残留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