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024-06-10侯慧颖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5期
关键词:中耕抗旱田间

侯慧颖

(北票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辽宁 北票 122100)

玉米抗旱能力强,在我国北方地区被广泛种植,是当地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北方地区降雨少,且降雨量分布不均,旱地种植的玉米处于较为恶劣的生长环境条件下,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北方地区玉米的优质高产及规模化种植[1]。玉米生长对水分需求量大,平均每生产干物质1 kg,消耗的水量约为368 L,且不同生育阶段玉米对水分的需求量存在一定差异,不同阶段缺水对玉米生长产生的影响也不同。针对北方的干旱气候,需加大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目前该问题已经成为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在提高玉米产量及品质方面必须解决的问题[2]。现结合北方地区的实际,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如下总结。

1 选地整地

1.1 地块选择。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种植优选前茬种植过小麦、大豆等作物的地块,且要求种植地块土壤养分含量丰富,适合玉米生长。

1.2 地块整理。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种植前需对地块进行深耕,耕作深度控制在25 ~35 cm,可逐年加深。整地后使土壤处于上虚下实的状态,以营造利于玉米出苗的土壤环境。此外,整地时还要提前将灌溉沟渠挖好,确保在玉米生长关键期方便灌溉[2]。

2 选种及处理

2.1 科学选种。不同玉米品种,抗旱能力不同[4]。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种植丰产的前提是选择优质、环境适应能力强、抗旱的玉米品种。一般抗旱的玉米品种苗期生长健壮,具有发达的根系,可以深入到土壤深层吸收水分,且与一般玉米品种相比,抗旱品种的叶片更为浓绿,表现出较好的柔韧性,叶片细胞的原生质黏性相对较好,在干旱气候下水分流失速度慢。在北方降雨少、土壤干旱的情况下,建议选择大棒型玉米品种,并适当稀植,降低过多的水分消耗。引入新品种时,做好引种示范试验,确定其生长适应当地气候、表现出优良特性后,再逐步大面积推广。另外建议选择种植早熟品种,早熟玉米品种对水分的需求量相对较少,且可以错开田间病虫害的高发阶段,降低病虫害的危害。

2.2 种子处理。播种之前科学处理种子,包括种衣剂处理、抗旱保水剂处理、干湿循环法处理。①种衣剂处理。选择抗旱型复合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处理,不仅可促进玉米根系生长,还可预防玉米苗期病虫害。②抗旱保水剂处理。通过抗旱保水剂(吸收水分量是自身重量的400 ~1 000 倍)处理可以更好地积蓄雨水,在气候干旱的条件下再逐渐释放,可满足干旱时植株对水分的需求,为植株生长提供较好的水分保障。按照使用说明书将抗旱保水剂与玉米种子拌和均匀,出苗率可超过90%。③干湿循环法处理,即将种子在20 ℃~25 ℃的水中浸泡48 h,捞出后晾干表面水分即可播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选择的是包衣的玉米种子,在播种前则不需要再进行处理,只需要在播前将种子摊晾开暴晒2 d 即可,暴晒对种子尽快后熟、提高发芽率效果较好,还可起到灭杀种子表面携带的病原菌的作用。

3 播种育苗

3.1 适期播种。玉米苗期对水分需求较高,而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少,因此要控制好播种的时间。以地表温度10 ℃~12 ℃时为好,建议等雨播种,营造利于种子出苗的土壤墒情,减缓干旱气候对玉米出苗的影响。地膜覆盖栽培的地块可先将垄起好,待降雨后抢时播种,如果有灌溉条件,播种结束后灌跑马水1 次,以利于种子的萌发出苗[3]。

3.2 合理密植。早熟的玉米品种,种植时适当增加密度,反之则适当降低密度;相对肥沃的土壤,种植密度适当增加,反之则降低密度。结合本区域的年降水量确定栽植密度,如果降雨量年均300 ~500 mm,种植密度控制在4.5 万~6.0 万株/hm2。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平展、早熟的玉米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为4.5 万~5.25 万株/hm2,紧凑、早熟的玉米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为6.0 万~7.50 万株/hm2。采取60~67cm 等行距播种,也可采取行距分别为80 cm 和40 cm 的宽窄行播种。此外,结合各地情况还可与其它矮秆作物进行带状复合种植[4]。

3.3 施入种肥。种肥重施,以肥调水。播种时选择磷酸二铵作为种肥,施肥量依土壤肥力而定,要求肥料施入深度约为12 cm,且肥料与种子间距约为6 cm。

4 播种后管理

4.1 补苗、定苗。种子出苗后勤观察,一旦发现缺苗,要及时补苗、适时定苗,将长势弱、有病虫害的幼苗剔除。期间勤灌溉,促使玉米苗长势均匀。

4.2 中耕划锄。雨后及时进行中耕划锄,一般在雨后3 d 左右划锄,有较好的保墒、预防土壤板结、提高土壤疏松度的作用,利于玉米后期正常生长。露地播种的玉米,需中耕2 次,苗期浅耕1 次,主要是进行除草、松土,拔节前再中耕1 次,以改善土壤透气性,营造利于微生物活动的土壤条件,中耕还可以降低土壤表面水分蒸发速度,起到保水、提高玉米抗旱性的效果。如果采取地膜覆盖栽培,则在施肥的同时进行中耕,进入3 ~5 叶后依次进行间苗、补苗、定苗,控制每个穴内保留1 株健壮的幼苗即可。

4.3 追肥。干旱条件下玉米植株可通过对自身养分的大量消耗来维持其正常的生长,降雨缓解旱情后及时进行追肥,以补充玉米所需的养分。结合土壤肥力情况,增加有机肥的施入,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更好地蓄积雨水,起到保水的作用。玉米大喇叭口期,在灌溉的同时选择尿素375 kg/hm2或碳铵900 kg/hm2作为追肥施入,如果田间玉米苗长势弱,可选择磷酸二氢钾800 ~1 000 倍液等微量元素肥进行叶面喷施,利于降温增湿和提高玉米植株抗旱能力。轮作时适当种植豆科类作物、绿肥等,以提高土壤肥力和对水分的利用率。

4.4 杂草防除。降雨可以为玉米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条件,但也加速了大量杂草的生长,对玉米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玉米8 叶期如遇降雨,可在雨后且田间没有积水时选择苗后除草剂对准地面喷施1 次;玉米生长中后期如果田间杂草过多,可人工拔除[4]。

4.5 地面覆盖。玉米田内既可覆盖地膜,也可选择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等进行覆盖,后者相对而言比前者成本更低、更易取材。通过田间覆盖秸秆,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缓大雨产生地表径流,且对杂草也有明显抑制效果,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4.6 病虫害防治。北方地区玉米田间病虫害主要有小斑病、蚜虫、玉米螟、粘虫等,气候干旱时病虫害易重发,因此要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尽早发现、科学预防,并进行针对性防治。针对小斑病,可在其刚发生时,选择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 ~500 倍液、50%退菌特800 ~1 000 倍液等进行防治。针对蚜虫,可选择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 ~225 g/hm2兑水450 kg 均匀混合后喷雾。防治玉米螟,可在玉米植株大喇叭口期,选择1.5%辛硫磷颗粒剂15.0 ~22.5 kg/hm2对准玉米心叶撒入。防治粘虫,可在其3 龄前,选择20%速灭杀丁乳油l 500 ~2 000 倍液、2.5%敌百虫1 000 ~2 000 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还可利用粘虫对光以及某些化学物质的趋向性,在田间悬挂黑光灯或投放糖醋液等进行防治[5]。

5 适时收获

当玉米植株的叶片转为黄色或者处于干枯状态,玉米棒开始下垂且时即可收获。收获时要求将玉米秆、苞叶、玉米穗同时收获。如果种植的玉米品种为粮饲兼用品种,在晚播的情况下收获可选择全株青贮,以用于养殖业。玉米收获后,田间覆盖的地膜等残留物需及时清除,以免对下茬作物产生影响。

猜你喜欢

中耕抗旱田间
不同耕作方式对东北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春日田间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 4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抗旱
田间地头“惠”果农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