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塞罕坝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对策

2024-06-10李晓靖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5期
关键词:塞罕坝林场造林

李晓靖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 河北 围场 068466)

地处冀北山地与蒙古高原交汇区生态脆弱带的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塞罕坝人艰苦创业、接续奋斗,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 年的8 月和2021 年8 月,先后两次深刻阐述了塞罕坝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强调河北塞罕坝林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塞罕坝处于阴山山脉与大兴安岭余脉的交汇处,地貌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海拔1 010 ~1 940 m。夏季凉爽短暂,冬季寒冷漫长,极端最高气温33.4 ℃,极端最低气温-43.3 ℃,年均气温-1.2 ℃,年均积雪7个月,年均无霜期67 d,年均无风日97 d。

1 良种引育 调整树种结构

针对塞罕坝森林资源结构失衡,急需调整的情况,积极引进良种,在主伐更新、人工林定向目标抚育(大径材培育冠下造林)、天然林改培等作业中实施良种造林、异种引进等措施,逐步将塞罕坝森林培育成为异龄复层多树种的多功能森林,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多重效益。科学编制《塞罕坝机械林场机械林场森林经营方案》和《营造混交林技术规程》,深化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理念与技术,围绕森林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与发展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不断强化营造混交林的技术支撑。截止目前,引种落叶松良种300 万株,从辽宁章古台治沙所引种彰武松5 万株,培育冷杉10 万株,引种核桃楸、水曲柳等10 多万株。

2 增林扩绿 大力开展精品后备资源培育工程

多年以来,为科学培育后备资源,实现“双增”目标,结合全场造林绿化现实,把土层瘠薄、岩石裸露的“硬骨头”地块作为灭荒增绿的突破点,启动实施了困难立地攻坚造林工程。主要措施是在造林中全部选用高规格容器苗,采取了大穴鱼鳞坑整地、客土、薄膜覆盖、浇水、草片防风防寒等措施,大幅度地提升和保证了造林成活率;在苗木装运上,采取专人负责、职工义务装运等形式,节约了成本,实现了容器苗运输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在容器苗栽植上,打破以往栽植技术,容器苗全部采用割底清除盘结根系、侧面划开,培土撤桶栽植,全力提高造林成效。

3 科学经营 提高森林质量

以调结构、增资源、提质量、增效益为经营方针,以生态保护、景观游憩和木材利用为重点,培育塞罕坝多功能森林,提高森林质量。注重关键树种、关键林木的保护,不断丰富种类,增加数量,使林内生物多样性得以有效保护。对增加林分生物多样性、保持林分结构或为鸟类或其他动物提供食物或栖息地具有重要作用的林木标识为生境树,作为特殊目标树进行保留和管理。

3.1 天然次生林改培模式。针对以杨桦树为主的天然次生林单位蓄积量低、生长速度慢、森林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景观服务功能下降,采用近自然经营择伐模式,去除枯死、病腐、干扰木和非目的树种,每亩保留15 株优良单株。人工林下引栽针叶树种,营造复层异龄混交林。

3.2 人工异龄复层混交林培育模式。针对塞罕坝景区公路沿线部分落叶松人工林树种单一、生物多样性功能下降和林地生产力浪费严重的情况,对人工纯林实施定向目标抚育,每亩保留15 株优良单株。通过人工手段诱导方式,改善森林环境,促进林木生长,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以构建异龄复层混交林为主要林相、以大径材和景观游憩林培育为目标,逐步取消皆伐作业,推广实施以定向目标抚育为核心的多功能森林经营,增强林分稳定性,提高林地使用效率。

4 强化科技支撑 探索建立丰富多样的林业可持续经营模式

塞罕坝强化科技支撑,逐步将众多模式归纳总结为多功能森林经营体系,提炼技术要点,以点带面,全面实施,健全多功能森林经营技术体系。与河北农业大学合作开展《全国多功能森林经营关键技术和主要森林类型作业法体系研究及示范》研究,探索景观游憩林的经营技术,逐步完善我国北方多功能森林可持续经营体系。着眼于林场绿色低碳发展,塞罕坝以森林碳汇为抓手,对全场2005 年以来造林及森林经营活动启动实施了基于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的森林管理碳汇项目,编制完成了地方技术标准《樟子松人工林抚育技术规程》,开展了“高寒山区樟子松人工林经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科研课题;与辽宁固沙造林研究所共建国家林业局樟子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推进樟子松良种培育和大径材培育经营工作。

5 开展森林经营成效监测 发挥全国森林经营试点单位的森林经营示范带动作用

借助河北省的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雷达扫描等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各类传感器及物联网技术,及时获取塞罕坝自然生态的变化情况,发现并分析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相关信息并进行预警,建立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加强森林多功能、多效益管理和监测,推进建设稳定、健康可持续的森林生态系统,选取有代表性的森林抚育地块建立长期固定监测样地块,定期对各类抚育成效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估;在监测的基础上,及时更新地理信息系统中相关数据,建立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不断总结经验、完善举措,为科学指导森林健康可持续经营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

因此,充分利用塞罕坝林场被纳入国家森林可持续经营试验示范点的有利时机,提高塞罕坝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并为中国北方森林经营工作提供经验和样板,将是塞罕坝机械林场长期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塞罕坝林场造林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奋战在塞罕坝的农大人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塞罕坝之歌
塞罕坝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塞罕坝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