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发展增绿惠民
2024-06-09赵云
赵云
林业活动包括森林的种植、保护、管理和利用等,这些活动在保障木材和非木材林产品供应的同时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和水资源保护等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不合理的林业活动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森林覆盖率的下降,进而影响农村生态环境。文章就林业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展开探讨,旨在为通过科学的林业管理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供有益参考。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林业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强度持续增加。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对木材和非木材林产品的需求,但也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科学的林业管理和政策调控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目前,我国已实施一系列旨在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实施森林认证、推广生态友好型林业实践、完善森林资源保护法规等。然而,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存在差异,这些措施的效果也各不相同。林业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对这一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不仅可以为林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文章主要探讨林业发展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生态环境是指农村地区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在内的综合环境系统,包括农村的水体、土地、空气、生物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网络。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维持生物多样性、保障食品安全、调节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村生态环境中,土地作为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场所,同时其也是森林、草地和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的承载体;水资源在农业灌溉、生态保护和居民生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人类活动,尤其是农业活动、林业开发、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则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进而对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影响。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生态系统服务包括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各种利益,这些服务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供给服务是生态系统直接提供给人类的产品,包括食物、原材料、淡水,可以满足人类基本的生活需求,是经济活动的基础。调节服务指的是生态系统对环境进行调节的能力,如湿地可以吸收洪水,减轻洪水的影响;森林和海洋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有助于调节全球气候;植物可以利用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清除空气中的污染物。文化服务是指生态系统提供的精神、心理、教育和娱乐方面的益处。例如,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可以用于发展旅游业和进行科学研究。支持服务是指为其他三类服务提供支持的基本生态过程,包括养分循环、土壤形成等,其不直接为人类提供益处,但却是生态系统提供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旨在寻找一种既能满足当代需求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模式,以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为三大基本特征,强调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以保障人类长远的福祉和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林业领域的应用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促进了林业政策和实践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转变。这一理论可以指导林业活动的规划和实施,以确保林业资源的长期利用和保护,同时促进农村社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林业发展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美化乡村景观
在农田边界、村庄周边及水体沿岸打造绿色屏障既能美化环境,又具有防风固土的作用。森林和绿地展示了地区的自然历史和生态系统,加深了人们对自然和谐共生意识的理解和尊重。植树造林有助于提升土壤保持能力,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地表水质,从而维护乡村环境的生态平衡。随着树木的成长和林分的稳定,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不断增强,有助于形成清新的空气和清澈的水体,使乡村环境更加宜人。林木的适度遮阴效应可以调节微气候,降低地表温度,减缓热岛效应,有助于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适度。此外,鄉村地区通过发展林业形成的多样化生态系统也为多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提升既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力,也为乡村景观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提高乡村宜居性
在农村地区,林产品的开发和利用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木材、果品、药材等林业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而减少人口流出,增加家庭稳定性,提高居民的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林业还可以促进家具制造、纸品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又能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增强农村地区的经济韧性。林业项目往往需要社区成员的共同参与和管理,这种集体活动有助于加强社区成员间的团结。通过开展植树、防火等林业活动,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多,社区凝聚力得以增强,同时提高了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此外,农村地区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和林业旅游还可以开发更多休闲活动,如自然教育课程、传统林业技术展示等,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居民的生活乐趣,也提升了农村地区的吸引力。
甘肃宁县肖家村林业发展实践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宁县已完成以荒山造林为主的人工林713km2,超出规划任务的666.67km2,达到100.74%的完成率,展现了宁县在林业发展方面的高执行力和群众的广泛参与性。宁县不仅推进荒山造林工程,还在马莲河流域、城北河流域等重点水土流失区域进行了生态建设,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宁县在发展林业的过程中还特别注重示范引领作用,先后建成了和盛范家、早胜清华等造林绿化示范点,不仅提升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可视性和参与性,还有效推进了全县荒山造林进程,促进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通过这些措施,宁县的林业用地面积达到了974km2,林业生态建设初显成效。这不仅体现在林地面积的增加,还体现在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地区生态安全屏障能力提高等方面。
肖家村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生态恢复速度缓慢
生态系统的恢复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其进程受到多种自然因素的影響,而具有高度多样性的生态环境能更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与环境变迁产生的影响,进而加速自我恢复。然而,肖家村的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脆弱性,一些区域的植被组成单一,导致生态系统的整体恢复力较弱,缺乏必要的生物多样性来维系生态平衡。与此同时,林业管理不当,过度伐木、非法砍伐及缺乏有效的森林保护措施也直接破坏了森林资源,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自然林遭到人为破坏后,原有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难以在短期内恢复,肖家村缺乏科学的林业管理策略和恢复计划,导致恢复进程缓慢,且该村在种植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条件及土壤特性,选用了不适宜的树种,导致植被恢复效率低,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平衡难
林业作为肖家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之一,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当地居民的生计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在实践中,过度采伐森林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行为不仅破坏了林木资源,还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力造成了严重影响。森林覆盖率的降低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土壤侵蚀及水源减少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生态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林业及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肖家村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认识不足。生态系统服务如空气净化、水源保护、碳汇功能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对人类至关重要,但这些服务的价值在经济决策过程中没有被重视,导致经济活动给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超过了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维护工作难以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群众参与度不足
在传统的林业发展模式中,林业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仅限于专业人士内部,未能有效覆盖当地居民,导致其对林业项目的认识停留在表面,缺乏对林业发展的深度和全面的理解。居民因信息获取渠道有限,难以及时了解参与林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进而导致他们参与决策和执行过程的动力不足。此外,专业术语的普遍使用和复杂的技术解释进一步加大了理解和沟通的难度,导致普通居民难以深入参与林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在肖家村林业发展的实践中,村民个人利益与林业发展之间的联系不够明确。许多情况下,林业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短期内难以体现,这使得当地居民难以直观地看到自己能获得的利益,参与林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此外,肖家村林业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并未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利益,导致有意愿参与的村民也不愿参与林业发展。
策略建议
加强对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的应用
肖家村应充分利用生态修复技术,在受损的森林地带建立生态防护网,防止水土流失,同时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还可以依托当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再配合以最小化的人工干预方式,如选择适应性强的植被进行种植。肖家村还应在使用生态修复技术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当地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升恢复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当地居民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对此,可结合当地传统的农林间作模式设计合理的生态恢复方案,并有计划地落实这一方案,从而保护土壤,增加村民的收入,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在此过程中,应定期开展组织交流和培训活动,宣传本土生态知识,进而提高当地居民对生态恢复项目的支持度与参与积极性。
探索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模式
肖家村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经营,从而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为当地居民提供持续的经济收入。具体而言,在进行森林经营时,肖家村可以采取间伐、轮伐等措施来促进森林资源的再生和生长,提高林木的经济价值;也可以开发一系列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旅游项目,如生态旅游、农业体验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还能提升他们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肖家村还可以开发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产品和服务,以林下经济为例,肖家村可以在保护森林的前提下种植药材、食用菌等高附加值农产品,以保持土壤和水源的良好状态,并为当地居民提供稳定的经济收入,同时进行品牌化建设,利用现代营销手段拓宽销售渠道,有效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完善群众参与机制
在传统的林业管理体系中,信息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导致基层群众对林业活动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知。因此,肖家村可以利用新媒体,如社交媒体、村委会网站等,发布林业项目的最新进展、政策导向以及参与方式等,确保信息的广泛传播和共享;也可以定期组织林业知识讲座和实地考察,提高当地居民对林业项目的兴趣和参与度,提升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利益联结是增强群众参与机制的核心,这要求肖家村构建一个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体系,使村民能够直接从林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中获益。肖家村需要激励那些对生态保护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家庭,以提供财政补助、技术支持或市场优先权等方式鼓励更多人参与到林业保护和生态恢复项目中。同时,建立起基于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的补偿机制,确保村民在生态保护过程中的付出能够得到合理的经济补偿,从而提高他们长期参与生态建设活动的积极性。
综上,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村地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方式,例如,通过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从而构筑起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屏障。而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与保护措施可以确保林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文章对肖家村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以期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