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推光漆器:千年工艺的传承与光辉
2024-06-09武凯
武凯
推光漆器,作为山西省闻名遐迩的传统手工艺精品,凭借其独特的工艺性质和典雅的外观,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这种以手工推擦至光亮如镜的漆器,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众多珍贵的推光漆器中,晋中市平遥县推光漆器堪称推光漆器的典范,是我国四大漆器之一。常言道:“平遥古城三件宝,漆器牛肉长山药。”古城三宝,漆器居首。
平遥漆器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平遥地区的先民们就把漆树的浆汁涂抹在器具上,以达到美观耐用的目的。2001年,平遥县洪善镇东大闫村发掘了一处已经被盗的汉代墓群,出土文物中有少量红色大漆彩绘的陶片、盆、碗等,这些文物说明平遥漆器作为生活器具,在汉代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大唐盛世,经济空前繁荣,漆器逐渐向观赏品方向发展,各种富丽堂皇的髹饰技艺应运而生。据传唐太宗在送文成公主入藏和亲时,从平遥挑选了30多名漆画工匠一同入藏,足以说明平遥漆器在唐朝时期卓越的艺术地位。到了明清时期,平遥漆器艺人研究出了推光漆工艺,实现了漆器技术的重大飞跃,形成了漆面光洁明亮、流光溢彩的独特艺术风格,这一风格奠定了平遥推光漆器作为平遥代表性漆器的地位。这个时期,晋商在平遥地区崛起,漆器成为商业来往、馈赠礼品的第一选择,平遥城内大小漆器店铺林立,极大地促进了平遥推光漆器的繁荣。因此,平遥推光漆器的艺术形态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明清风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平遥的推光漆器产业兴盛,众多经验丰富的老工匠开始传授技艺,培养新一代的工匠。由于其卓越品质,平遥推光漆器不仅在国内广受赞誉,还成功打入国际市场,产品远销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些工艺精湛的推光漆器甚至被人民大会堂和中国美术馆选为收藏品,展示了这一漆艺品种的独特魅力和重要地位。2006年,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平遥推光漆器的生产一般经过木胎、灰胎、漆工、画工、镶嵌等工序,再经过匠人之手描金彩绘,反复推光。首先在木胎车间使用松木做出各种家具的木胎,其次在灰胎车间用白麻缠裹木胎,抹上一层用猪血调成的砖灰泥,这个过程叫做“披麻挂灰”。漆工车间的工序是最为细致和复杂的。在灰胎上每刷一道漆,都要先用水砂纸蘸水擦拭,并在特设的阴房内阴干,如此刷六到七次。在该工序中,要以人发、牛尾制作漆栓(髹饰工具),并用大漆和天然桐油炼制罩漆;刷漆之后,再由画工车间进行描金彩绘,描金彩绘包括平金开黑、堆鼓罩漆、勾金、罩金和贝壳镶嵌等传统技法;漆器制作完成后,需对其表面进行推光处理,用砂纸、木炭、头发、砖灰、麻油等逐次推光,直至漆器光亮如镜;最后,在镶嵌车间采用镶嵌、镂刻、罩金、刻灰等技艺对漆器进行装饰。其中,画工和漆工车间需要匠人具备极高的绘画和雕刻技艺,除了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外,需要至少四年的绘画学习经验,才能在漆面上进行精细的红点和翠色的描绘。而对于刻绘工人来说,他们的刀锋必须像笔锋一样,能够准确地控制粗细、深浅和起落,以达到完美的效果。
平遥推光漆器是山西省代表性漆器,与其他地方的漆器颇有不同,在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自身独有的艺术特色。从器具造型上讲,平遥推光漆器多为传统古朴器型,图案多为精致古雅的纹样,用于观赏,如挂画和屏风等。这些漆器作品常以山水建筑、神话故事和历史叙事为主题,呈现出宏伟的视觉效果。漆器图案中的人物形象通常为历史人物,姿态多变,颜色对比鲜明,线条柔和流畅,生动地诠释了所描绘的历史场景。由于平遥民俗重婚娶,故器具类型更偏向民生,具有人文情怀。例如,女子出嫁时常用漆器作嫁妆,其中漆盒等实用品常装饰富含美好寓意的植物、动物和文字图案,这些纹样反映了长辈对新人的祝愿和深切关怀。一般来说,选择作为装饰的植物图案往往是牡丹、梅花和兰花等,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而动物图案则倾向于选择龙、凤、鲤鱼等吉祥物,这些图案以逼真的方式呈现,生动活泼,寓意着“平安”“祈愿”和“多子多福”。至于文字,经常与图案相配合,在庆祝婚事时,常见的字样包括“福”和“囍”,象征着对新人深深的祝福。平遥漆器的纹样和画风很好地反映了明清时期平遥地区的民俗风貌,成为我国研究明清时期山西艺术文化和历史人文的宝贵材料。
从制作工艺来看,平遥推光漆器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手掌进行漆器最后的打磨抛光,其过程往往需要反复推擦成百上千次,用手掌打磨过的漆面相比其他方式打磨得更细腻,更有光泽感,使得漆器光彩动人。用人的手掌进行推光的方式,既体现了平遥漆器的匠心精神,同时也蕴含着“人漆合一”的艺术思想。此外,平遥漆器髹饰技法中的描金彩绘、三金三彩等,绘出的图案金碧辉煌,色彩绚丽,展现出独有的、华丽大气的艺术特征,有着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平遥推光漆器的传承与发展曾经历过多次波折,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成为我国漆艺文化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这与每一代漆器匠人的辛劳与坚持密不可分。在传承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的匠人之中,薛生金和他的儿子薛晓东最具有代表性,他们把“漆”和“艺”完美结合,让漆器愈发流光溢彩。
薛生金自小就对推光漆器十分感兴趣,20岁刚出头就到平遥推光漆器厂工作,拜名家乔泉玉为师,并在自家院子里建起了推光漆工坊。1964年,他恢复生产了失传已久的堆鼓罩漆,还创造了三金三彩、青绿金碧山水、沥金沥银沥螺等新工艺,将平遥推光漆器的髹饰技艺增加到20多种,使古老的平遥漆器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2007年,他的漆画作品《玉宇琼楼》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做漆器,不仅要了解古代的服饰、基本器型,还要学习古代典籍、四大名著等。我做的是技艺传承,更是文化的传承。”薛生金表示。
随着我国对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重视程度的提高,如何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传承人的新挑战。在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薛生金及其子薛晓东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在《洛神》系列与《鹤》系列等作品中,薛晓东熟练运用擦色、描金、堆漆工艺,大胆融入现代审美理念,作品意境深远,层次鲜明,极具视觉冲击力。“我认为,传统是根,创新是魂。创新一定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進行的。不能凭多种技艺的拼接进行创作,一定要融入自己的思想,还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让大家也喜欢这门艺术。技艺来源于生活,更要融入生活。”薛晓东表示。
2016年,薛生金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薛氏漆艺研究院。薛氏漆艺研究院自创立伊始,始终遵循着纯手工制作的理念,尽管市场上有声音提出他们应通过扩大生产规模以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但薛生金与其子薛晓东却始终坚守信念。在他们看来,研究院是教育、手工艺制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的交汇点,身为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的传承者,应始终秉持着纯手工的理念,致力于将这一宝贵的传统技艺推向未来。“技艺共享,师徒相长,只有后人超越前人,一代更比一代强,平遥推光漆器行业才会后继有人。”薛生金如是说。可见,薛老先生不仅对自身技艺要求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艺水准,而且在传道授业方面,他注重培养后继人才,致力于将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的精髓和智慧传授给下一代。如今,薛生金深耕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已有60余载,经他手把手传授,现已培养漆画人才100多名。
晋中市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后,保护传统文化的氛围越来越浓。现平遥县已建立薛生金工作室和漆艺苑,整理该项技艺的资料并建档,建立平遥漆器艺术馆,举办漆艺培训班,以确保这一珍贵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历史的孕育和滋养,其独特的历史艺术价值和民俗文化价值更加凸显。随着时光的流转,平遥推光漆器这项昔日仅供皇室贵族和显赫晋商家庭陈设的传统艺术品,如今已在古典工艺的传承与革新下,演变成一个兴盛的产业,它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属珍藏,而是广泛融入市场,成为广大民众皆可拥有并欣赏的文化产品。在岁月的流转中,平遥推光漆器不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长长久久,不朽不腐,安静地候在一隅等待着有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