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粮于技 把盐碱地变成“北大仓”

2024-06-09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国资报告 2024年3期
关键词:盐碱盐碱地作物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2023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考察时指出:“全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适宜种植粮食的5亿亩,如果能开发利用,对于扩大我国耕地面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他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

2023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并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

几年来,中国中化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发挥产业链带动优势,在推动东北地区盐碱地治理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际行动推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努力。

盐碱地开发治理的意义与挑战

我国目前拥有各类可利用盐碱地资源约5.5亿亩,具有农业利用前景的盐碱地总面积1.85亿亩,包括各类未治理改造的盐碱障碍耕地0.32亿亩,以及目前尚未利用和新形成的盐碱荒地1.53亿亩。具有较好农业开发价值、近期具备农业改良利用潜力的盐碱地面积为1亿亩,集中分布在东北、中北部、西北、滨海和华北五大区域(东北盐碱区3000万亩,西北盐碱区3000万亩,中北部盐碱区1500万亩,滨海盐碱区1500万亩,华北盐碱区1000万亩)。

对盐碱地进行有计划、有规范的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开展土地整治以及土地复垦,是补充耕地资源、从战略高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是缓解人地矛盾的迫切需要。我国盐碱地多分布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吸引产业投资和人才回流,多渠道产生经济效益,将有效推动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

分析认为,造成现有盐碱地治理困境的主要原因,一是现有的盐碱地治理利用技术使用过程复杂,成本高、轻简化程度不够,盐碱区农民难以接受。二是现有盐碱地治理缺乏有效的商业模式。技术成果—产品—市场产业化链条脱节,不能满足盐碱地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持续投入不足、治理效果不稳定、社会参与积极性不高、全面推广难度大等现实问题。

中国中化盐碱地治理的实践与成效

近年来,中国中化积极践行中央企业责任,多措并举积极探索盐碱地治理与综合利用的新技术和商业模式,在盐碱地治理、盐碱地适种品种筛选和培育等方面积累了宝貴经验,形成了优势产品和服务能力。通过集成中国中化在环境科学(土壤治理等)、生命科学(种子、植物营养等)、材料科学(作物深加工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将盐碱地治理与后续开发联动,整合先正达、种质和MAP的产业能力资源,解决土壤治理与开发利用的错位和资金缺口等问题,打造可持续的盐碱地修复模式。

一是盐碱地的规模化集中治理。通过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集成创新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同时,探索形成适应不同条件的多种商业模式。中国中化从盐碱地改良材料、治理工程、耐盐碱作物品种选育、作物种植技术、作物深加工等五个环节,集成创新盐碱地治理和综合利用的技术体系。综合考虑水资源情况、盐碱地类型、种植目标作物、占补平衡指标交易条件等因素,选择不同的盐碱地治理技术体系,系统推进盐碱地治理工作。例如,针对占补平衡交易项目,特别是水田项目,侧重“改地适种”,可通过较大的工程和改良投入,试用多种改性材料,短期内快速将盐碱地改良至适合农业作物生长的状态;针对长期运营类项目,特别是旱田项目,侧重“改种适地”,可通过相对较低的工程和改良投入,特别是通过离子原位深度固化技术防止返碱,结合耐盐碱植物和绿肥植物的种植,在2—3年内将盐碱土改良至适合农业作物生长的状态。

商业模式上,针对目前行业内盐碱地治理与后续管理分离、缺乏可持续治理机制的核心问题,中国中化根据盐碱地特征,建设盐碱地特色农业示范区,通过大面积土地流转形成规模化优势、产业导入、提升经济效益进而带动盐碱地治理,形成“综合治理+产业化”的可持续综合利用模式。同时,针对不同区域条件,探索不同类型的开发模式,例如在养殖发达的区域积极探索种养结合,利用耐盐碱作物发展青储饲料,同时养殖业粪污用作土壤绿肥。

二是耐盐碱作物品种的筛选和培育。选育适应盐碱地的耐盐碱作物,是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的重要途径。中国中化依托下属先正达集团在现代育种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创新积累,瞄准国内重点作物并以耐盐碱作物为突破口,系统布局盐碱地适种品种筛选和培育工作,包括:以作物基因型、表现型、环境等大数据高效精准筛选、挖掘耐盐碱关键基因性状;通过基因编辑等生物育种技术改良和创制适合不同类型盐碱地产能提升的育种材料;与国内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开展深度合作,加速耐盐碱品种的选育和应用示范等,目前相关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2021年3月份以来,中化环境先后在洮南市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联合开展覆沙埋秸造旱田试验工作、在吉林白城大安市开展盐碱地修复技术比选试验田建设工作。2022年中化环境成功获取大安市龙海灌片03片区2010公顷盐碱地治理合同。在严格保护生态前提下,项目以“淡化表层”创建和“熟化耕层”培育,构建改良和培肥物料一体化施用技术,缩短耕层淡化和熟化时间。同时,中化环境还选用耐盐碱水稻品种,对未开发的盐碱地进行种植整改,过程中施用微生物菌肥等地力提升材料提高水稻产量。根据苏打盐碱地土壤遇水易溶、水干成块易裂的特性,项目应用了先进的智能化水稻灌溉系统,在田间地头安放水渠流量监测仪。该仪器配备pH值、压力水位、水温等多个传感器,每10分钟上传一次数据到服务器,可以通过监测数据,进行精准灌溉。该项目是吉林最大单体盐碱地改良项目,在国内具有典型示范效果和意义。该项目预计2023年完成验收入库,将为吉林省年增产2010万斤水稻,成为当地稳定的粮食来源。

此外,中化环境已在吉林省白城市开展了4.1万亩盐碱地(水田)治理工作,预计3—5年后完成改良修复,将为吉林省新增十等水田3.3万亩,年增产3330万斤水稻;开展的3.6万亩盐碱地(旱田)治理工作,预计3年后完成改良修复,将年增产4320万斤玉米。

未来展望及相关建议

盐碱地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一方面离不开有效商业模式的支撑,同时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保驾护航。

完善政策和资金保障,夯实盐碱地综合治理产业化发展根基

发挥“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优势,建立权责清晰、治理与运营相结合的保障机制,特别是统筹优化资金保障。一是建议将治理方与运营方统一,避免单一工程模式下的长效性差、次生盐渍化反复等问题,保障治理效果。二是建议相关部委出台盐碱地治理专项资金支持政策,加强对耕地保护责任主体的补偿激励,积极推进中央和地方各级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按照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加大耕地保护补偿力度,保障占补平衡指标交易模式下项目投资主体的权益,助力盐碱地综合治理产业化发展。

建立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标准,推动产业化核心环节加快突破

将建立盐碱地修复技术评价标准、解决治理长效性差及次生盐渍化反复难题作为产业化核心环节加快突破。建议相关部委联合权威机构建立盐碱地综合治理标准化技术体系,综合考虑盐碱地地域特点、盐碱類型、盐碱程度和土地开发利用方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技术工程手段,构建长效综合改良的技术体系,最大程度发挥技术研发与应用效率。同时,加快盐碱地智慧化、数字化建设,构建全国盐碱地改良管理平台,动态监测和管理盐碱地改良工程,实时评估改良工作。针对盐碱地修复领域缺乏技术评价标准的情况,中化环境参与设立内陆苏打盐碱地利用研究中心,联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盐碱地研究中心(中国林科院)牵头编制《盐碱地区土壤修复效果评价标准》,目前已完成草案编写,并以此为内容申报行业标准,开始启动申报程序。同时,根据行业发展状况,参与编写了行业专著《盐碱地修复理论技术及实践》,全面梳理我国盐碱地分布情况和开发利用修复技术,立足盐碱地生态修复,引领行业发展。

推动产业组织协调模式创新,助力盐碱地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

建议有关部门通盘考虑,提高环保、农业、金融等更多市场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将盐碱地综合治理与后续开发联动,围绕盐碱地向前向后延伸产业链条,融合土壤治理、育种种植、智慧化养殖、高端农产品加工、生物质化工等关键产业链环节,最大化盐碱地生态价值,实现产业链整合,真正为盐碱地治理的“可持续”破题。

粮食安全事关国运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中化将牢记历史使命,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协同环保、农业、化工等领域,以分类改造盐碱地为切入点,以修复技术为核心能力,致力将盐碱地建成高标准农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央企力量。

猜你喜欢

盐碱盐碱地作物
盐碱地也能种粮食?
盐碱荒滩的“底色之变”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张巍婷 盐碱地上拓出“常丰”路
盐碱地枸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无人机遥感在作物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盐碱胁迫对三种西藏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