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群众文化?建设美丽乡村
2024-06-09王梓
王梓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对乡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不断推进,广大乡村地区焕发出全新的风貌。群众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乡村振兴和群众文化的相关内涵特征,其次分析群众文化建设对乡村振兴工作的作用,最后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以期为依托群众文化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一些参考。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及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乡村振兴工作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真正意义上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必须将群众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着手点。群众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一环,不仅能够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可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生态,形成文明乡风,提升乡村凝聚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群众文化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助力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因此,文章将对群众文化建设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积极作用及群众文化建设路径进行研究分析。
乡村振兴相关概述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指的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助推农村现代化及美丽乡村建设。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各级政府制定了种种举措,包括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推进农村群众生活改善等。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不断推动各方主体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助推了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此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促进多元化、全面协调发展的乡村社会及经济环境,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及社会地位。实现对农村地区农业、文化资源的全面整合,培育乡村振兴的新增长点,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综上,这些举措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不断推进,今后农村社会及经济发展将迎来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群众文化相关概述
群众文化,主要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工作之外,强调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一种社会性文化。其参与主体为人民群众,通过各式各样的文化娱乐的方式,以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群众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广泛性。群众文化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依托各式各样的活动形式在社会实现广泛传播。第二,民主性。在大众文化和专业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人民群众主要扮演受众的角色,而群众文化则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倡导自娱自教,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中,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可得到充分展现。第三,包容性。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文化环境不断趋向多元化。在此期间,群众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人本目标下,群众文化凭借其社会美育效能,可实现与其他社会文化形态的融合发展,营造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有裨益的文化生态环境,由此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群众文化的包容性。第四,传承性。群众文化作为一种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文化形式,囊括了中国民俗文化、民间文化等各种文化形式,这一文化表现出显著的原生态、差异性等特性。实现对群众文化的传承弘扬,既要延续独特性,也要追求广泛流传。
群众文化建设对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
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新时代背景下,农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新时期乡村社会发展中所需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乡村地区文化发展水平一直相对偏低,使得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很难得到充分满足。针对该种情况,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以期通过乡村文化振兴使以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随着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如今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均已经配备有较为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并组织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如扭秧歌、广场舞、健美操等文娱活动,使广大农民群众精神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供给人才助推经济发展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人才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农村文化发展也需要得到人才资源的有力支持,加强人才资源建设,是实现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农村文化专业人才可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提供精确指导,提升农村文化及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依托全面系统的思想文化教育,农民群众传统的思想观念得到有效革新,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并更好地适应了乡土文化环境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农村文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民群众愈发认识到现代技术在农村生产发展中可发挥重要作用,继而不断加强对现代技术的引进和利用,提升机械利用率,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为农民群众追求精神文化的满足奠定了良好物质基础。
促进传统文化的傳承弘扬
近年来,越来越多乡村基于文化建设的要求及地方实际情况,不断加强对地方文化遗产的挖掘开发。众多地区制定了遗产名录,并开展了诸如“乡村记忆”等较具影响力的文化建设项目。为保护乡村传统历史文化、传承乡村文明,泉州于2018年启动了“乡村记忆文化”项目,截至2021年11月,全市范围已经建成、验收50个“乡村记忆文化”项目,依托图文和影像资料的采集制作、文化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实现了对大量传统文化遗产的抢救。对这些传统文化遗产的多元开发不仅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极大助力。
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革新思想观念,提高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视度
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就当前发展实践而言,一些农民群众秉持传统的思想观念,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明确认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文化建设的有序进行。鉴于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革新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提升其参与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为群众文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相关人员应深入群众内部了解实际情况,依托紧密的交流互动,了解群众对文化的真实诉求,并向群众深刻阐明群众文化建设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积极作用。其次,应立足于农村实际,不断寻求科学适用的群众文化建设方法,切实秉持服务及责任意识并不断优化,构建科学完备的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机制。再次,相关人员应积极引入多种手段推进群众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如以村集体为单位创建微信群,依托上门走访、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提升农民群众对群众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知水平。最后,还应推进宣传教育活动与群众生产生活的有机融合,让广大农民群众更充分地认识到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
加强群众文化设施建设
乡村振兴背景下,为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应秉承循序渐进原则,积极获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援助,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还应当不断开拓创新,加强群众文化设施建设,保障群众文化活动的有序进行。首先,加强乡村文化载体建设。乡村文化站的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中,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应当在乡镇积极打造文化广场、老年活动中心、未成年活动基地等乡村文化载体,开展颇具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体验。其次,加强乡村文化书屋建设。图书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有力载体,不仅可提供多样化的资源及服务,还可助推文化知识的交流传播。然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图书馆偏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鉴于此,应当加强乡村文化书屋建设,为农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深入。为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国提出了农家书屋建设这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工程,四川是农家书屋建设的先行省。多年来,四川各地各部门通力协作,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农村书屋群众宣传宣讲活动和阅读文化活动,在当地营造起浓郁的读书氛围。最后,构建基层网络文化体系。为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建设效率,应当立足于地方实际,不断拓宽文化服务平台,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推进对各类文化资源的全面整合,并制定采取科学可行的管理措施,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文化资源交流体系。另外,还应借助省市一级文化数据库,打造数字化的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媒介平台,让广大农民群众可获取更优质的文化服务。
创新群众文化活动
为提升乡村地区群众文化建设成效,应充分把握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推进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创新。首先,深入挖掘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不同乡村地区拥有着各不相同的特色文化,相关部门应打造一乡一村的文化品牌。地方文化与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对地方农民群众有极强的吸引力,更易于赢得群众的关注与认同。因此,相关部门应推进对当地实际情况的调研,结合农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依托地方特色文化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切实调动人们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提升群众文化建设效果。例如,革命老区县、传统文化大县延安市延川县,近年来陆续推出了道情唱红延川城、枣花节、赛瓜会、“跟着电影学党史”红色电影展播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其次,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开展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群众文化活动。例如,在春天来临之际,组织当地老年群众踏青、赏花,组织青少年以“春天”为主题,开展歌咏比赛,组织多样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保障不同年龄层次的群众均可积极参与其中。
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斷深入实施,乡村旅游产业作为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也实现了不断发展。在该种环境下,为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有必要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首先,相关部门可以针对某些具有文旅融合发展前景的地区,积极开发文旅融合特色项目,为乡村振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因为乡村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及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为拓展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在此基础上,应当为这些具有文旅融合发展前景的项目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并调动地方群众积极参与到文旅融合项目建设中来,助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其次,相关部门还可在文旅融合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进一步推进乡土文化与地方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如地方群众可在旅游景区周边售卖农副产品、手工艺品,不仅可以帮助地方群众创收,还可以让地方特色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最后,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农村文化体验活动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提升地方旅游产业影响力。例如,有着“中国南玉之都”“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李乡”等美誉的广东西南部信宜市为助力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长期以来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开展“中国李乡·山水双合”工程建设,依托美丽乡村功能设施的建设完善,打造出“百草园”“文化径”“沿溪行”等一系列富有客家文化特色的景点,创造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群众文化建设可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相关部门应不断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形式和内容,并为其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加强群众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健全的人才保障体系。群众文化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群众的思想认识和文化素养,提升乡村凝聚力及文化认同感。另外,相关部门还应推进对群众文化的宣传引导,营造和谐良好的文化氛围,调动起农民群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切实依托群众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助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