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发展及传承路径

2024-06-09李添

艺术大观 2024年8期
关键词:策略

李添

摘 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粤西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种类、特点、意境及其发展现状,并研究相应的传承路径,通过对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的系统梳理,揭示了其独特的情感氛围、主题表达、视觉表现与审美建构,以及文化认同与融合创新的重要性,文章分析了当前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在保护与传承、当地传播及旅游文化开发利用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在传承路径研究方面,提出了加强传承人培养、加大资金投入、创新传承方式与手段以及整合旅游资源等策略,以期推动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在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粤西音乐;非遗艺术;发展与传承;策略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08-0-03

粤西地区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音乐类非遗艺术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这些珍贵的音乐文化遗产面临着发展困境,因此,对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传承这一地区独特的文化基因,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的种类与特点

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记忆,其中,粤剧音乐以其独特的唱腔和丰富的表演形式脱颖而出,是粤西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音乐类非遗艺术之一,雷州歌则是流行于雷州半岛的一种古老民歌,以其淳朴的旋律和真挚的情感深受人们喜爱,此外,还有茂名高州木偶戏音乐、化州跳花棚音乐等,它们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的丰富画卷,这些音乐类非遗艺术在特点上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它们大多源于民间,经过世代相传,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在旋律上,它们往往采用独特的音调,展现出粤西地区特有的音乐风格;在演奏和演唱方面,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细腻的音乐语言传达出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些非遗艺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们不仅是粤西地区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研究这些非遗艺术,相关人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粤西地区的历史变迁,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也在不断创新,一方面,它们积极吸收现代音乐元素和表现形式,为传统音乐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它们也通过举办演出、参加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欣赏到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的魅力[1]。

二、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之意境

(一)情感氛围与主题表达

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以其独特的情感氛围和深刻的主题表达,展现出一种别样的艺术魅力,这些音乐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元素,通过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语言的运用,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情感氛围,使听众能够深刻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内涵。这些非遗艺术在主题表达上同样具有鲜明特色,它们往往以粤西地区的传统文化、历史变迁、民俗风情等为主题,通过音乐的形式进行生动形象的表达,不仅体现了粤西地区的独特文化魅力,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使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一种文化的熏陶。

(二)视觉表现与审美建构

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在视觉表现方面同样出色,粤西音乐作品往往与舞蹈、戏剧等表演形式相结合,通过演员的精湛表演以及精美的舞台布景,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视觉画面,这些画面不仅与音乐作品相互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也使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享受到一种视觉上的盛宴。在审美建构方面,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它们既保留了传统音乐的精髓,又吸收了现代表现手法,形成了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艺术风格,这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又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2]。

(三)文化认同与融合创新

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作为地方文化的代表,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这些音乐作品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传递了粤西地区的人文精神,使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归属感;在融合创新方面,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展现出了开放包容的态度,它们积极吸收其他艺术形式和文化元素的优点,与现代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进行跨界合作,创作出更多元化的艺术作品,这种融合创新不仅拓宽了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的发展空间,也为其注入了新的内涵,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三、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发展现状分析

(一)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传承人才匮乏是由于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逐渐老去,新一代的传承人培养未能及时跟上,导致技艺传承出现断层,此外,由于非遗艺术的学习和传承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现代社会节奏快、竞争激烈,年轻人往往更愿意选择能够快速带来经济收益的职业,而非投身于非遗艺术的传承工作。资金不足也是制约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因素,非遗艺术的传承需要稳定的资金支持,如传承人的培养、艺术活动的组织、宣传推广等方面,而目前政府和社会对于非遗艺术的资金投入有限,且缺乏长效的资助机制,导致许多非遗艺术项目难以持续开展。社會认知度不高也影响了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的传承,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推广渠道有限等,许多人对非遗艺术了解不多,甚至对其价值存在误解,这导致了非遗艺术在市场上的认可度不高,难以吸引更多的关注和资源投入[3]。

(二)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在当地的传播

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在当地的传播受到了限制,尽管这些非遗艺术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宣传,很多人对其并不了解,甚至完全不知道其存在,这导致了非遗艺术在当地的影响力有限,难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并且宣传渠道的单一和缺乏创新也是造成宣传力度不够的原因之一,传统的宣传方式如海报、传单等已经难以吸引现代人的注意力,而新兴的网络媒体又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此外,传承人对于新媒体的运用不够熟练也是制约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在当地传播的重要因素,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许多传承人由于年龄、教育水平等原因,对新媒体的运用并不熟悉,无法有效地利用这些平台进行非遗艺术的传播,这导致了非遗艺术与现代社会的脱节,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三)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在旅游文化中的开发利用

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在旅游文化中的开发利用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非遗艺术被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利用,以吸引游客,创造经济效益,但过度商业化往往会导致非遗艺术的本质被忽视,变得过于功利化和浅薄,甚至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将非遗艺术简单地包装成商品进行销售,进行低俗的演绎和模仿,严重损害了非遗艺术的形象。缺乏专业指导和规划也是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在旅游文化开发利用中面临的问题,非遗艺术的保护和传承需要专业的指导,以确保其在旅游文化中的合理利用,而目前许多地方在开发利用非遗艺术时,缺乏专业人员的参与和指导,导致开发方案不合理、保护措施不到位,这不仅影响了非遗艺术本身的传承,也影响了其在旅游文化中的影响力。

四、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传承路径研究

对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的传承路径研究,工作者应从多个维度综合施策,加强传承人培养是关键,通过教育和培训机制,确保非遗艺术后继有人;加大资金投入是必要保障,为非遗艺术的传承提供稳定的物质基础;创新传承方式与手段,拓宽传承渠道,让非遗艺术与现代社会接轨,焕发新的生机;整合旅游资源,推动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非遗艺术的知名度,也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一)加强传承人培养

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加强传承人培养,是确保这一艺术形式得以延续的关键所在,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传承人培养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有效的培养路径,在加强传承人培养的过程中,需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完善的传承人培养体系,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设置合理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法等,为传承人提供全面的学习方式;二是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通过引进和培养优秀的音乐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为传承人提供有力的指导;三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通过各种渠道,提高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传承工作中来。相关人员还要关注传承人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参加比赛演出,让传承人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并鼓励他们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为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加强传承人培养是一个长期任务,需要工作者持续不断地探索,以此确保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下去,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做出贡献。

(二)加大资金投入

资金是任何文化传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对于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而言,加大资金投入不仅可以为传承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还能够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参与到传承工作中来,从而提高传承工作的质量,因此加大资金投入是推进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传承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加大资金投入的过程中,需明确资金的来源和用途,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等方式,为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的传承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工作者还可以通过社会捐赠、企业赞助等渠道筹集资金,扩大资金来源,在资金的使用上,需合理规划,确保资金能够用于最需要的地方,加大资金投入需注重资金的监管,因此要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资金的合规性,并且要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资金使用策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随着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传承工作的深入开展,资金需求也会不断增加,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资金投入力度,确保传承工作的顺利进行,为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的传承、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三)创新传承方式与手段,拓宽传承渠道

传统的传承方式往往受限于地域、时间等因素,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工作者要积极探索新的传承方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数字化传承,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教学等,以打破传统传承方式的局限性,使更多人能够接触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在创新传承手段的同时,工作者要注重拓宽传承渠道,除了传统的师徒传承、学校教育等渠道外,还可以结合文化节庆、社区活动等形式,将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提高其社会认知度,并且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或文化产业的合作,共同推广和传承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形成多元化的传承格局,这一过程中,需注重传承内容的创新,在保持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可以结合现代审美需求和文化发展趋势,对其进行适当的创新,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并积极探索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与其他文化元素的融合,创作出更具特色的艺术作品,进一步拓宽其传承和发展空间。创新传承方式与手段、拓宽传承渠道需不断关注社会发展的趋势,及时完善传承方式,确保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活力。

(四)整合旅游资源,推动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粤西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这些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作为该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通过整合这些资源,工作者可以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进而推动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的发展,推动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需要注重文化传承与旅游体验的有机结合,尤其在旅游项目中,可以融入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的表演、展示和教学等环节,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这一艺术形式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还可以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将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的元素融入其中,让游客在离开时能够带走一份美好的回忆。推动融合发展还需要加强产业协作,政府部门、旅游企业、文化机构等应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在产业协作方面,可以建立跨部门的合作机制,共同规划相关项目,在创新方面,可以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最后,要加强政策引导,为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加强宣传推广,提高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和旅游产品的知名度,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相信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五、结束语

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作为岭南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其种类、特点、意境及发展现状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传承这一地区音乐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应进一步加强传承人培养,加大资金投入,创新传承方式与手段,整合旅游资源,推动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在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应积极探索更多的方法,让人们了解到这一地区独特的音乐艺术魅力,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奕兰.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研究[J].艺术评鉴,2023(21):93-98.

[2]李奕兰.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生境与变迁轨迹[J].艺术品鉴,2023(30):38-41.

[3]张啸,陈力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粤西三载”中的广西山歌传承研究[J].传承,2023(03):30-36.

猜你喜欢

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几何创新题的处理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数据分析中的避错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唱反调”的策略
价格调整 讲策略求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