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蔗间种玉米关键技术探析

2024-06-09梁统模郭志丽庞湘平李培强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10期
关键词:水肥管理甘蔗

梁统模 郭志丽 庞湘平 李培强

摘要 本文從选地、播期安排、品种选择、种植密度及田间管理等方面,对甘蔗间作玉米栽培技术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为推广甘蔗间套种玉米栽培模式提供参考。实践表明,选地方面间作地块宜选择土壤结构好、保水保肥能力强且肥力高的砂壤土地块;播期安排方面根据甘蔗与玉米的生长特点和生理特性选择适宜的共生时期,要求播种时气温稳定在12 ℃以上;甘蔗品种宜选择发芽出苗好,分蘖率高,株型直立、紧凑适中,宿根性好且品种抗性强的中、大茎早熟品种,甘蔗适宜种植行距120 cm,种植密度为90 000芽/hm2;玉米品种选择高产、抗倒、抗病性状优良且早熟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宜选择“隔行一穴多株”栽培方式,保证玉米有效苗22 500—24 000株/hm2;实践生产中,甘蔗种植须注意种茎处理和科学施用肥药等;玉米种植根据紧凑型玉米生长特点进行管理,从种子处理、播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及时采收方面科学管理。通过科学选地、合理安排种植时间、选择适宜品种并配套科学管理技术,促进甘蔗和玉米产量形成,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 甘蔗;紧凑型玉米;间种;早熟品种;水肥管理

中图分类号 TS242.1;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4)10-0027-05

Key technologies for intercropping corn with sugarcane

LIANG Tongmo1,2    GUO Zhili1, 2    PANG Xiangping3    LI Peiqiang4

(1National Sugar Industry System Beihai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Station, Beihai 536017, China;

2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of Tieshangang District, Beihai 536017, China;

3COFCO Beihai Sugar Industry Co., Ltd., Beihai 536017, China;

4Beiha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 Beihai 536000, China)

Abstract The technical measures for sugarcane intercropping corn cultiv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site selection, sowing schedule arrangement, variety selection, planting density, and field management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sugarcane intercropping planting models. Practice had shown that in terms of land selection, intercropped plots should choose sandy soil blocks with good soil structure, strong water and fertilizer retention ability, and high fertility. According to the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ugarcane and corn, a suitable symbiotic period should be selected for sowing, and the temperature should be stable at 12 ℃ or above during sowing. Sugarcane varieties should be selected with good germination and emergence, high tillering rate, upright and compact plant shape, good rooting ability, and strong resistance to early maturing medium and large stems. Sugarcane was suitable for planting with a row spacing of 120 cm and a planting density of 90 000 buds/hm2; choosing a compact hybrid maize variety with high yield, lodging resistance, disease resistance, and early maturity was recommended. The cultivation method of “multiple plants in one row and one hole” should be chosen to ensure effective maize seedlings of 22 000-24 000 plants/hm2. In practical production, sugarcane cultiv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tem treatment and scientific application of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corn cultivation was managed based on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compact corn, scientifically managing seed treatment, sowing, fertilizer and water management, pest control, and timely harvesting. By scientifically selecting land, arranging planting time, selecting suitable varieties, and supporting scientific management techniques, we coul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sugarcane and corn yields, improve economic benefits.

Keywords sugarcane; compact corn; interspecification; early maturing varieties;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甘蔗是重要糖料作物之一,对食糖安全起着重要作用。玉米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工业、养殖业饲料加工等领域的主要原料之一。近年来,甘蔗种植在人工、肥料、农药和地租等方面的投入成本呈现升高趋势,导致部分甘蔗生产效益下降,蔗农的种植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玉米生产上,因蔬菜和其他高经济效益作物的规模发展,部分地区玉米生产种植面积呈现缩减趋势。因此,如何综合利用土地,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提高甘蔗种植效益,是当前农业生产的研究重点之一。科学实行甘蔗间套种粮食作物是提高单位面积甘蔗种植效益和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甘蔗间套种模式中,甘蔗间种玉米历史悠久,但因甘蔗和玉米均属于高秆作物,双高秆作物间种的种植模式研究相对较少。为了探讨甘蔗间种玉米的关键技术,本文结合种植经验,从选地、播期安排、品种选择、种植密度及田间管理等方面对甘蔗间作玉米栽培技术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为甘蔗生产地区实施间套种玉米的栽培模式提供参考。

1 选地

冬春新植蔗地为甘蔗间种玉米的首选地块。备选地块宜选择土壤结构好、保水保肥能力强且肥力高的地块,甘蔗间种玉米的田块土壤质地选择砂壤土为宜[1]。新植蔗地塊土壤疏松、墒情较好,有利于间种玉米早熟、高产和稳产。提早收获可以缩短甘蔗、玉米的共生期,减少玉米对甘蔗的遮光荫蔽日数。如果选择宿根蔗地块,甘蔗砍收后要及时松蔸松土,保障玉米套种具备疏松、适宜生长的土壤环境。

2 播期安排

2.1 甘蔗生长的适宜气候条件

甘蔗全生长期分为萌芽、成苗、分蘖、茎伸长和成熟5个时期。为方便及时分析甘蔗的生长规律,一般将甘蔗各生长阶段划分为萌芽分蘖期、伸长期和成熟期3个时期。甘蔗生长从萌芽分蘖期到伸长期这一时间段对温度、水分和光照等条件较敏感,主要影响甘蔗的生长;成熟期是甘蔗积累糖分的主要时期,其间,温度、水分和光照等条件主要影响甘蔗的含糖量[2]。甘蔗根萌芽生长的温度条件为最低温度高于10 ℃,其根萌芽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5 ℃;甘蔗萌芽生长的最低温度13 ℃,最适宜温度在28 ℃左右;甘蔗分蘖期最适温度30 ℃,当温度低于20 ℃时,甘蔗无法分蘖;甘蔗糖分积累的昼夜温差宜在10~15 ℃。在甘蔗整个生长期间,温度高于 20 ℃的时间宜在250 d以上,温度低于20 ℃时甘蔗会出现生长缓慢现象,13 ℃以下可能停止生长或生长极慢,低于4 ℃时,可能会出现冻害,导致植株死亡[3]。

2.2 玉米生长的适宜气候条件

玉米在大田生长主要分为苗期、穗期和花粒期3个阶段,不同品种、不同地区的玉米生长周期存在一定的差异,全生育期一般为100~130 d。玉米生长过程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整个生育期气温要求高于10 ℃,正常结粒成熟的积温要求为1 800~2 300 ℃。气温在10~25 ℃时,种子可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4 ℃;苗期气温18~25 ℃为宜,最适温度20 ℃;花粒期对温度要求较高,对气温变化反应最为敏感,以25~28 ℃为最适温度[4]。因此,玉米播种要求气温稳定在10 ℃以上,地温稳定在12 ℃以上。

2.3 甘蔗间种玉米的播期选择

根据甘蔗与玉米的生长特点和生理特性选择适宜的共生时期,玉米较耐寒,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相较于甘蔗更适应在较低的温度下生长[5]。当气温稳定在12 ℃时,甘蔗和玉米均可以播种,而玉米发芽和生长速度均比甘蔗快。研究区一年最冷的月份为1月,其多年最低温度均超过12 ℃,2月份年均气温不低于14 ℃,地温均在14 ℃以上。即该地区可在1月底至2月初进行甘蔗和玉米的间作种植,这一时段,甘蔗可以正常萌芽,但生长较为缓慢,玉米能够正常生长,有利于生长周期短的玉米前期有足够的空间、光照和养分,从而保障其快速生长;3月至4月初气温逐步回升,有利于甘蔗分蘖,玉米生长进入抽穗期;5月后气温快速上升,雨水增多,甘蔗生长进入伸长拔节旺长期,是获得高产的关键时期,此时玉米进入籽粒成熟和收获期。生产实践中,为了降低玉米对甘蔗生长的影响,避免甘蔗产量下降,玉米宜在5月底前收获完成。新植蔗间种玉米的地块,在完成新植蔗种植后的3 d内完成玉米播种;而宿根蔗间种玉米的地块,可在2月中旬前完成甘蔗松蔸和玉米播种。甘蔗间种玉米后,在大田共生期约120 d。

3 品种选择

3.1 甘蔗品种选择

甘蔗品种宜选择发芽出苗好,分蘖率高、株型直立且紧凑适中的中、大茎品种,要求其宿根性好、品种抗性强以及具有早熟、高产和高糖特性。如粤糖00/236,该品种具有早熟、高糖和高产等特点,具有较好的抗风、抗病虫能力,较耐旱、蔗茎粗大,有效茎较多,是性状优良的甘蔗品种[6];品种桂糖42不仅早熟、高产和高糖,且具有宿根性好、抗风抗倒能力强和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适合在南方蔗区种植[7];品种桂柳05136植株高大、叶姿挺立、蔗茎直立均匀且株型紧凑适中,为中大茎品种,长势好。同时,该品种具有较好的抗旱性和宿根性,具有群体生长均匀,高产、高糖和稳产优势[8]。选择高产、高糖的早熟甘蔗品种,适期提早收获,可保障宿根蔗间种玉米时获得合理的季节安排。

3.2 玉米品种选择

玉米品种应根据当地的土壤、肥水条件和气候条件等,选择高产、抗倒、抗病性状优良且早熟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紧凑型玉米的叶片直立上冲,具有通风透光好、受光率高、消光系数低和光能利用率高等特点,可通过适当密植或间套种其他作物以获得高产[9]。如掖单13、农大778、正大12和正大808等,这些紧凑型玉米品种在正常播期下,全生育期110~120 d[10]。推广应用早熟的紧凑型玉米品种间种甘蔗,有利于甘蔗中后期管理。

4 种植规格和密度安排

4.1 甘蔗种植规格

甘蔗单产由有效茎数和单茎重决定,合理密植可确保有足够的基本苗,并尽可能使甘蔗植株群体协调生长,以充分利用阳光和地力,使植株个体充分生长,获得较高产量。甘蔗间种玉米,要综合考虑甘蔗群体和个体间协调生长,兼顾甘蔗群体与玉米共生期的互利互补,以及当地机械应用情况,选择适宜的种植规格,同时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选择适宜的甘蔗种植行距,既能适应机械化收获机对种植行距的要求,又能保持或达到较高的糖料蔗生产效益[11]。各地应根据气候条件、种植品种以及机械推广应用情况等选择大行距规格110~140 cm。研究区推广应用甘蔗种植行距为120 cm,种植密度为90 000芽/hm2,有利于甘蔗获得足够的有效茎数,同时为间种玉米前期生长提供有利的空间。播种方式以品字型或铁轨式双行窄幅排放种茎,紧贴土壤,芽向两侧,两行种茎之间距离约10 cm,播种后盖薄土呈龟背形。

4.2 玉米播种方式和密度

甘蔗间种玉米栽培模式下,若每行间种,玉米单产较高,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对甘蔗生长具有一定不利影响,可能导致甘蔗产量下降。实际生产中,一般选择2行甘蔗间种1行玉米的栽培模式,以便进行中耕施肥、培土等农事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且保证了甘蔗和玉米的采光和吸肥。玉米播种时可采取穴播适当提高密度,按“一穴多株”的种植模式,穴距50 cm,每穴点播种子3粒,确保每穴玉米2~3株,保证玉米有效苗22 500~24 000株/hm2,達到目标产量3 000~3 750 kg/hm2。“一穴多株”种植模式的优点:一是可增加密度,改单株成行为多株成行,发挥了密植增产的作用;二是扩大行距,改善田间小气候,解决了玉米在高密度条件下的通风透光问题,同时有利于减轻病虫为害;三是保证玉米地上相互支撑,地下根系盘根错节,有利于提高玉米抗根倒、茎倒能力[12]。

5 田间管理

5.1 甘蔗种植管理

5.1.1 种茎处理  种茎处理的目的是提高甘蔗萌芽率和萌芽速度,确保全苗、壮苗,保障单位面积的有效茎数。一般需要砍种和消毒。

(1)砍种。砍种的作用是消除顶端优势对下位蔗芽萌发的抑制作用,促使蔗芽萌发均匀一致,以提高发芽率,节约蔗种,确保全田蔗苗生长整齐一致。砍种要求:将蔗种砍成2个芽1段的双芽段;对于幼嫩的梢头部,可砍成3~5个芽1段的多芽段。为了保证全苗,在常遇低温或干旱威胁较大的地区,可采用2~3芽/段的多芽段砍种方式。

(2)消毒。甘蔗在冬春种植期间温度较低,下种后甘蔗不易萌芽,种茎易感染凤梨病、黑腐病等病害,蔗芽萌发率降低,严重时可能导致蔗种丧失发芽力,造成缺苗断垄。因此,砍种后、播种前须做好种茎的消毒工作,可用800~1 0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进行浸种,浸种时间以8~10 min为宜[13];有条件的可用52~57 ℃温水浸种20 min进行温水消毒,在浸种期间保持52 ℃左右的水温,能有效地预防凤梨病和赤腐病,加快种茎萌发速度。用54 ℃的温水处理种茎8 h,对防治宿根矮化病有较好的效果。

5.1.2 施肥管理  科学施肥应根据甘蔗的吸肥和需肥规律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坚持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以及氮磷钾合理配施的原则;同时考虑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特点,药肥兼施、病虫兼治,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

(1)测土配方施肥。糖料甘蔗高产栽培全生育期施用氮、磷和钾的养分配比为1.0∶0.6∶0.9,不同生产区域应依据蔗区土壤肥力和糖料甘蔗需肥特性来决定施肥量。部分蔗区由于多年连作和不合理的化肥施用,出现养分供需不平衡、土壤结构发生改变等问题;施肥技术不当也可能导致肥料利用效率降低。基于此,建议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采取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原则。生产实践中,施肥原则为施足基肥、早施壮苗攻蘖肥以及重施攻茎肥:第一,施足基肥,基肥施有机肥15 000~22 500 kg/hm2(滤泥、农家肥等),钙镁磷肥1 125~1 500 kg/hm2,氯化钾225~300 kg/hm2,尿素225~300 kg/hm2;第二,早施壮苗攻蘖肥,在主苗有5~7片真叶时,施尿素和钾肥各225~300 kg/hm2,并进行小培土;第三,重施攻茎肥,5月底(宿根蔗)或6月底(冬春植蔗),施尿素450~525 kg/hm2、钾肥300~375 kg/hm2。

(2)药肥结合。药肥兼施可提高甘蔗生产效益,可在播种后、盖土前(盖土厚度5~7 cm为宜)施5%杀单·毒死蜱或8%毒·辛颗粒剂75 kg/hm2,以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螟虫(钻心虫),减少枯心,保证全苗。甘蔗施用攻茎肥时,可配合施用60~75 kg/hm2的5%杀单·毒死蜱或3%辛硫磷颗粒剂,以防治天牛、甘蔗螟虫等地下害虫。

5.2 玉米种植管理

甘蔗间种玉米种植模式下,玉米品种选择紧凑型玉米品种,应根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生长特点进行栽培管理。

5.2.1 种子处理  若购买的玉米种子为未包衣处理的种子,须经过晒种、浸种和药剂拌种处理,以确保玉米播种后苗齐、苗全和苗壮。晒种处理可以增强种子酶活性,浸种后可提高种子发芽率,播后能促进提早出苗,同时,晒种可有效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降低播种后发病率。晒种方法:选择晴天将种子摊晾在干燥无遮挡的地面上,不时翻动,连续曝晒2~3 d以脱除水分,保证种子充分干燥。浸种可增强种子新陈代谢,提高种子活力,促进种子快速发芽,保证播种后出苗快和出苗整齐健壮,达到增产效果。温水浸种方法:用50 ℃的温水浸泡玉米种子6~10 h后,捞出沥干水分,将种子装袋扎口并盖上稻草或布块保温催芽。药剂拌种方法:用0.2%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药剂拌种,以防治多种真菌性病害,拌种堆闷4~6 h后即可播种。

5.2.2 播种  播种前用微耕机将甘蔗行间地耙平、整细,然后挖好种植穴施底肥,施用30%(15-5-10)三元复合肥225 kg/hm2作底肥,每穴点播3粒玉米种子,注意种肥隔离,避免烧种。覆土要均匀一致,确保出苗整齐、健壮。

5.2.3 肥水管理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紧凑型玉米播种后5~7 h即可出苗。充足的肥力条件是紧凑型玉米创高产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水肥管理上要以促为主,加快玉米早熟、早收,缩短与甘蔗的田间共生期。在玉米2~3叶期,追施速效氮肥尿素75 kg/hm2作提苗肥;出苗后30 d左右进入拔节期(7~9片叶),此时是玉米的第一个需肥高峰,应及时追施拔节肥,施肥时在玉米两侧开沟穴施30%速效三元复合肥375 kg/hm2,然后中耕培土,预防倒伏,增强玉米保水抗旱能力。玉米大喇叭口期施攻穗肥,追施30%速效三元复合肥150 kg/hm2。紧凑型玉米创高产要保证水分的充足供应,播种后密切注意土壤墒情,如出现干旱现象须及时浇水,特别注意大喇叭口期后不能缺水,土壤的持水量应保持在70%左右。

5.2.4 病虫害防治  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生产危害较大,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有可能发生,危害较重时期为玉米出苗至抽穗开花期(2~4月);草地贪夜蛾食量大,在危害玉米叶片后,会迁移到甘蔗嫩叶上继续采食。因此,在玉米出苗至抽穗开花期要加强草地贪夜蛾的防治。防治标准为虫口密度达到10头/100株,在低龄幼虫期可选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75%乙酰甲胺磷可溶性粉剂、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啶虫脒乳油或20%甲氰菊酯乳油等药剂轮换交替使用,应选在清晨或者傍晚时喷药,定点在心叶、雌穗和雄穗等幼虫易发生为害部位喷洒[14]。其他病虫害防治参考常规栽培防治方法进行。

5.2.5 及时采收  紧凑型玉米开花授粉后45 d左右,乳线消失后即可收获。要求在5月底完成全部玉米收获,此时甘蔗生长处于拔节盛期。收获后砍伐玉米秸秆,隔行平铺于甘蔗地行间,有利于田间保水保肥和减少杂草生长,同时采取隔行(未平铺玉米秸秆的行)施肥和大培土等措施,以促进甘蔗生长。

6 结语

本文分别从选地、播期安排、品种选择、种植密度及田间管理等方面对甘蔗间作玉米栽培技术措施进行总结分析。间作地块宜选择土壤结构好、保水保肥能力强且肥力高的砂壤土地块。根据甘蔗与玉米的生长特点和生理特性选择适宜的共生时期,要求播种时气温稳定在12 ℃以上。甘蔗品种宜选择发芽出苗好,分蘖率高,株型直立、紧凑适中,宿根性好且品种抗性强的中、大茎早熟品种,推广甘蔗种植行距120 cm,种植密度90 000芽/hm2;玉米品种选择高产、抗倒、抗病性状优良且早熟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宜选择“隔行一穴多株”栽培方式,保证玉米有效苗22 500~24 000株/hm2。生产实践中,甘蔗种植须注意种茎处理和科学施用肥药等;玉米种植根据紧凑型玉米生长特点进行管理,从种子处理、播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及时采收方面科学管理。通过科学选地、合理安排种植时间、选择适宜品种并配套科学管理技术,促进甘蔗和玉米产量形成,提高经济效益,为推广甘蔗间套种玉米栽培模式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冠明,唐煦,凌钊. 甘蔗套种玉米技术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0):94-95.

[2] 蒙桂云,喻彦. 云南勐海影响甘蔗產量与糖分的气候因子变化趋势的研究[J]. 热带农业科技,2009,32(1):36-39,52.

[3] 谢华桂,吴重庆,蒙召桂,等. 罗城县甘蔗种植的气象条件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1(6):311-312.

[4] 杜丙义,李建民,贾萍,等. 温度与降水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6(20):221,223.

[5] 郑德剑,温静涛. 上思县甘蔗套种玉米模式发展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0):102-103,105.

[6] 冯奕玺,黎德勉. 甘蔗新品种粤糖2000-236生产试验总结[J]. 广西蔗糖,2007(2):15-17.

[7] 王伦旺,廖江雄,谭芳,等. 高产高糖抗倒伏甘蔗新品种桂糖42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 南方农业学报,2015,46(8):1361-1366.

[8] 卢文祥,卢李威. 甘蔗新品种桂柳05136选育与种性研究报告[J]. 甘蔗糖业,2015(4):1-5.

[9] 李芳贤,郑鑫,徐光彬,等. 紧凑型玉米的生育特点与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 玉米科学,2000,8(1):46-49.

[10] 杨为芳. 广西紧凑型玉米发展概况及高产技术关键[J]. 广西农学报,1998,13(2):38-41,65.

[11] 王小明,韦增林,陈碧,等. 适应机械化收获的糖料蔗新品种种植行距及方式选择[J]. 西南农业学报,2020,33(5):928-934.

[12] 王亮,李瑞雪. 浅谈玉米一穴多株栽培模式[J]. 农民致富之友,2019(4):28.

[13] 张吉艾. 冬春糖蔗高产栽培技术探析[J]. 农技服务,2015,32(1):51.

[14] 覃利仙. 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治方法[J]. 南方农业,2021,15(8):54-55.

(责编:李 媛)

猜你喜欢

水肥管理甘蔗
花式卖甘蔗
清明甘蔗“毒过蛇”
甘蔗的问题
爱咬甘蔗的百岁爷爷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之我见
浅析温度对玉米产质量的影响
23个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测定
黑熊吃甘蔗
四季豆栽培技术要点
东方百合设施栽培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