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消除相对贫困重要论述的理论意涵、生成逻辑与现实引领
2024-06-09刘培卿
刘培卿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四川 成都 610072)
贫困,如荆棘载途,如重石压心。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赓续探索与矜贫救厄,使中国在2020年彻底与绝对贫困挥别。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7-8追寻习近平新时代十年脱贫攻坚考察调研的足迹,从南疆绿洲到滇西边境,从太行山区到秦岭腹地,从黄土高原到土家苗寨,从城市社区到革命老区,总书记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先后深入24个贫困村考察调研,[2]165逐步形成了内涵精深、逻辑严密的贫困治理重要论述,成为指引新时代反贫困事业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早在2018年,习近平在主持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就强调:“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将消除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到那时,现在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举措要逐步调整为针对相对贫困的日常性帮扶措施,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架构下统筹安排。”[3]260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相对贫困重要论述,能够为后脱贫时代的反贫困事业指明方向,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理论启迪。
一、习近平关于相对贫困重要论述的理论意涵
习近平对相对贫困问题的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创新发展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其论述蕴含着警策的哲理性、真挚的人民性和灵活的创新性,为现阶段缓解相对贫困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一)相对贫困、相对落后、相对差距将长期存在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我国绝对贫困问题宣布历史性消除。[4]125这也意味着,习近平反复强调的“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一目标所需达到的收入水平指标已经实现。习近平提及的“现行标准”是指我国绝对贫困线的收入标准,即农村居民每人每年生活水平在2300元以下(2010年不变价)[5]则视为绝对贫困。按照世界银行根据全球贫困状况制定的国际贫困线每人每天1.9美元标准,我国减贫人口也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4]130我国反贫困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绝对贫困问题的彻底解决,也标志着现阶段我国反贫困战略重点的转变。
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指出:“脱贫和高标准的小康是两码事。……相对贫困、相对落后、相对差距将长期存在。”[6]相对于绝对贫困而言,多维因素造成的相对贫困的识别和衡量机制更为复杂。究其概念,绝对贫困又称为“生存型贫困”,是指个体所拥有的资源满足不了最低生存需要的贫困状况,而相对贫困也称为“发展型贫困”,是指虽满足了最基本生存需要,但无法得到优质的社会生活的贫困状况。
习近平阐述的我国相对贫困将长期存在基于两点判断:
一是相对贫困是比较性概念。所谓相对,就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贫困的衡量标准与参照群体状况紧密相连,带有主观性和相对性。不同于衡量我国绝对贫困有“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和明确的收入水平指标,相对贫困的测量要基于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由于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状况和条件并不能绝对的均衡,所以无论是哪种测量方法,我国相对贫困问题长期存在都是客观事实。
二是相对贫困是多维度的贫困。相对贫困测量的指标既有物质指标,也有精神指标,它的衡量标准与参照群体状况紧密相连,参照系除了经济维度还包含教育、健康、住房、生活质量等多重维度。扼要地说,绝对贫困是一个可以彻底消除的生存贫困问题,而相对贫困是致贫因素复杂的发展贫困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体现,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紧密连接。因此,“相对贫困在任何人类社会发展阶段都存在”,正如习近平说的那样,消除贫困无法毕其功于一役,“相距于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脱离贫困线’只能说是起步。”[7]213
(二)相对贫困群众的帮扶任务任重道远
习近平2020年在宁夏考察脱贫攻坚时强调:“全部脱贫,并不是说就没有贫困了,就可以一劳永逸了,而是指脱贫攻坚的历史阶段完成了。相对贫困问题永远存在,我们帮扶困难群众的任务永无止境。”[8]习近平的论述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可视作度量贫困的两种方式,也能理解为是社会政策和反贫困行动的设计理念,[9]这两者并非零和关系,而是紧密相连的。
“历史阶段”是理解习近平“相对贫困问题永远存在”论述的关键线索。相对贫困着眼于社会公平、人民福祉等内容,是因个体所拥有的资源明显低于所在社会平均支配的资源水平而产生的贫困现象,集中体现为个体可行能力不足、社会资源的匮乏、阶层地位低和贫困文化蔓延等。这就决定了相对贫困测定标准并非一成不变,个人是否贫困取决于同一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其他社会成员,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贫困治理任务的调整也助推着相对贫困标准的变化。
相对贫困群众的帮扶任务任重道远,有其深层次的现实原因:
一方面,相对贫困的产生机制更为繁琐和复杂。相对贫困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差异化、财富分配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家庭或个人拥有的收入、健康、教育、社会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明显低于社会公认水平的状态,表现为收入分配不均、知识和社会资源缺乏、权利缺乏和社会剥夺等。相对贫困的衡量与社会公平观、个人的自我认同紧密相连,相对贫困治理也主要针对高风险陷入贫困人群,治理任务更为多元,治理难度更大,治理跨越时间也越长。
另一方面,相对贫困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彻底解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依然存在。而相对贫困治理致力于不断缩小贫富差距,不断提高人民福祉,以及实现机会和资源的公平分配。相对贫困解决的历史阶段,是与实现共同富裕历史阶段契合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充分涌流是两者共同的价值旨归。正如习近平所说,“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因此无论是相对贫困治理还是实现共同富裕,都需要经过几代共产党人的不懈探索才能走向成功,这是无可指摘的必由之路。
(三)相对贫困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
乡村是反贫困事业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三农”问题始终是习近平的心之所牵。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强调:“帮扶农村相对贫困群众的工作,要纳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去。”[8]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进一步强调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1]31绝对贫困攻坚拔寨的号角曾在农村这片热土吹响,缓解相对贫困问题仍然强调农村这一重要场域,是因为相对贫困问题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依然在农村。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农村相对贫困问题的治本之策,将相对贫困治理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是符合国情时势、遵循减贫规律作出的科学决策与必然选择。
一是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相对贫困治理能够实现战略的联动。相对贫困治理的政策和实践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为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提供指引。未来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将有助于进一步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二是相对贫困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耦合,两者都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相对贫困治理侧重于福利性和特惠性保障,乡村振兴更加关注持续性和普惠性发展。相对贫困治理能够补足民生领域的一些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乡村振兴战略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致力于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通过不断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10]为共同富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四)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中明确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11]27习近平一再强调预防返贫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持续关注保障脱贫人口不断增收致富之道,指出“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要继续巩固,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坚决制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12]77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现行相对贫困理论与我国具体实践的结合尚处于初创期,构建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是确保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有效治贫的战略之举、长远之计。
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可以从两个维度思考:
一是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要“兜底线”——筑牢不返贫的底线。要加快补齐农村发展和民生短板,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进一步提升扶贫领域工作实效,明确帮扶单位的工作职责,加强对易返贫致贫人口的监测,尽早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要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的排查工作,切实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
二是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要“抓重点”——科学规划2020年后我国反贫困战略的重点任务。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重点任务仍要以经济维度为核心,还要从多个维度满足人民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同时也要与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我国发展总体目标相契合,要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24科学规划现阶段相对贫困治理重点任务。
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建设要吸收包括脱贫攻坚在内的反贫困实践的制度成果和有益经验。相对贫困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治理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其治理的难点在于: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缓解相对贫困人口经济条件的脆弱性、可行能力的受阻性、发展机会的匮乏性和社会保障的不平等性。可以说,相对贫困问题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反映,因此解决相对贫困的制度建设的立足点要放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关键是要采取综合性的减贫措施,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利用多样化的政策工具建立盘活资源的长效动力机制和代际阻断的长效培育机制。通过强化城乡互促、扶志扶智、赋能赋权、心智培育、刚性兜底、产业创新和业态转型,着力解决好贫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注重把落实党中央要求、满足实践需要、符合基层群众期盼统一起来,让相对贫困治理机制既立足实际,又着眼长远,既能激发贫困群体内生动力,又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习近平关于消除相对贫困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习近平关于相对贫困的重要论述,其话语根植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融入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和深邃宽广的历史视野,展现了习近平实事求是的理论品格和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分析和解决中国问题的典范。
(一)脱贫攻坚阶段奠定的实践基础
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脱贫攻坚历史阶段的实践探索,无不见证了他心系贫困群众的深厚情怀。习近平带领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点点滴滴指引着反贫困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反贫困工作鲜明的实践品格,为回答好相对贫困治理的“实践之问”提供智慧养分。
1.问题导向、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12]37新时代十年以来,习近平赴31个省区市考察调研,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我到这些地方调研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12]5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克服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作出客观决策的前提。习近平多次强调“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反复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指出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要听真话、察真情,就必须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要“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13]19习近平身体力行地证明了唯有深入实际、了解实际,才能做到实事求是,真正把贫困群众的情况摸实摸透,真正把调查研究做实做深,真正了解贫困地区的发展短板和特点。习近平坚决反对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正是通过座谈会、外出参观学习和走村串户等形式多样的细致调研工作,才了解到老百姓在生活需要方面反映的真实问题,由此形成了对我国贫困状况的基本认识。
2.崇尚行动、务实躬亲的实干作风
“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在于它是行动。”“我不主张多提口号,提倡行动至上。”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就是强调求真务实的实干作风,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求真务实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反贫困工作必须坚持的核心精神准则。[14]习近平关于务实作风有过许多生动的论述,譬如:“不尚虚谈、多务实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等。习近平曾强调,不能脱离实际谈脱贫,不能寄希望于一下子抱个“金娃娃”,解决问题要“翻箱倒柜、竭尽全力”,使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决不能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习近平早在福建工作期间就让“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马真精神”在榕城大地蔚然成风,习近平特别强调“今日事今日毕”,向来反对田园牧歌式的情调和人浮于事、松垮散漫的习气,指出“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15]反贫困工作都“要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习近平以这种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形成对相对贫困问题的准确预判,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3.靶向施策、精准帮扶的科学举措
“关键是聚焦再聚焦、精准再精准”,[12]81“好路子好机制的核心就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时期精准施策的科学举措,为我国反贫困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证了脱贫攻坚任务的圆满完成。我国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过程中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实践样本,从直接给钱给物的“输血式”扶贫思路,转变为“造血式”扶贫,为不同地区创造了自身脱贫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习近平强调,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扶贫减贫方案,注重因地因村施策、多方多措并举,切记不可生搬硬套。比如说要针对穷根,因村制宜,利用当地特色资源扶贫,从而取得积极的成效,为贫困群众打造“造血”能力,保证困难群众“一个都不掉队”。习近平多次强调扶贫要的不是一些盆景,而是实实在在让国家扶贫政策落到实处;要的不是一隅的华而不实和虚假政绩,而是老百姓的腰包真正鼓起来。习近平强调要想实现精准脱贫,第一步就是识贫,为此要将建档立卡工作做实做细,摸清贫困人口底数。这也给现阶段相对贫困治理工作带来启发,科学测度和识别相对贫困人口也是相对贫困治理工作的第一步。可以说,靶向施策、精准帮扶的科学举措在相对贫困问题的解决上提供了有益思路和借鉴。
4.人民至上、深入基层的群众工作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群众工作是党的一项根本性、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早年提出“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要求领导干部既要带任务、带问题“身入”基层,更要听真话、察真情“心到”基层。早在主政宁德的两年时光里,习近平就把“四下基层”作为工作常态,要求信访接待、现场办公、调查研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都要“下基层”。地方主政时期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可以说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策源地和练兵场,深入基层也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实践、全部理论的一条基本线索。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1]46这也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注重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关注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他要求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要抓住要害,将信访作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搭建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习近平强调:“一些同志不能老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而是要积极想方设法,根据群众的反映和要求,努力为他们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习近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心系基层,敏锐地察觉到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到现阶段亟待解决的我国相对贫困问题状况,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二)长期反贫困工作形成的思维方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20“‘摆脱贫困’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习近平长期反贫困工作形成的思维方法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提供了有益思路,为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
1.“水浅行小舟”和“水深走大船”的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就是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以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的眼光来规划全局。“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16]30战略思维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树立的思维方式,习近平提出要聚焦精准发力攻克贫困的“坚中之坚”,破解“难中之难”。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提升战略思维能力则意味着,要善于将局部利益放在全局利益中去把握,将现实需要与战略蓝图相统一,将国情民生与国际环境相结合,切实处理好具体问题、解决好深层次问题,不能急功近利、闭目塞听。早在福州主政时期,习近平主持编制福州的“3820”工程、厦门“跨岛发展”战略,就科学谋划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布局和重点,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对战略全局的高瞻远瞩和长远志向。习近平提出了“水浅行小舟”和“水深走大船”的辩证关系,客观分析了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是水涨船高的关系,提出脱贫攻坚任务越到后来难度越大,要蹄疾步稳、保持信心。习近平讲话通俗易懂,常用形象的语言表达一些抽象的道理,比如“既要抱好西瓜”,“又要捡好芝麻”,讲究“欲取姑予”的艺术,不做“竭泽而渔”的蠢事。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放眼长远、统筹全局的战略思维。
2.“滴水穿石”和“弱鸟可望先飞”的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理性认识的高级阶段,指善于以矛盾分析法发现问题、统筹大局。习近平提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特别强调共产党人要有见微知著的能力,要善于用联系与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历史、把握现实、预判未来。习近平赞扬“滴水穿石”精神,他于“滴水穿石”之处窥见生命与运动的哲理,指出“喻之于事,则是以柔克刚、以弱制强的辩证法原理的成功显示。我以为‘水滴’敢字当头、义无反顾的精神弥足珍贵。”他强调对摆脱贫困要有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有锲而不舍的韧劲和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要立足现实,知难而进,勇于贡献。习近平还提出“弱鸟先飞、后发先至”的发展辩证法,这也是习近平辩证思维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时写作了《弱鸟如何先飞》的闽东九县调查随感,指出虽然宁德地区经济落后、基础薄弱,但不能自暴自弃,可以“人一之,我十之”实现“先飞”。“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7]7前提条件是必须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关键在于农业、工业这两个轮子怎么转。这一思想也延续至今,习近平始终强调要对反贫困工作形成客观辩证的认识,要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和工业,既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着眼长远的发展,又要有“弱鸟先飞”的意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3.“念好山海经”和“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善于突破既有经验的束缚,知难而进、创造具有独创性成果的思维方式。“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1]20在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路中,创新思维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1988年,在闽东九县深入调研后的习近平,提出了“山”与“海”的辩证法:要摆脱贫困,就要“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习近平现今仍强调必须结合各贫困地区的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因为带有产业特色的精准扶贫能够为地区反贫困事业注入强大动力,比如霞浦的晚熟荔枝培育,古田的食用菌种植,沿海县市的贝类、鱼类养殖等,这些特色产业就是贫困地区“念好山海经”最生动的体现。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观为基础,秉持了“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强调“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习近平鼓舞中国共产党人要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敢为天下先”精神,是习近平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社会观和“济世济民”义利观的发展传承。习近平在多地考察调研时,殷殷嘱托地方要全力以赴破难题、增活力、蹚新路、保供应,深入推进转型发展的深刻变革,“努力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来。”[17]习近平用创新思维谱写了流光溢彩、气壮山河的新时代反贫困乐章,他也殷殷嘱托全党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4.“精准施策”和“下一番绣花功夫”的精准思维
精准思维就是要对相关客体的精确信息进行准确把握,抓住重点、解决难点、把握着力点,通过周密细致的规划使工作切实有效推进。“打好脱贫攻坚战,成败在于精准。”[12]83习近平多次对“精准思维”作出强调,提出党员干部“要强化精准思维,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只有坚持精准思维,才能通过抓住主要矛盾和破解根本难题,才能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12]62从而实现贫困治理的既定目标。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要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3]151习近平常以“绣花”为喻,说的是在脱贫攻坚全过程都要秉持一针一线、精细精准的工作方法,只有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以精心、细心和恒心扎扎实实帮助百姓脱贫致富,才能成就脱贫攻坚事业的一番作为。
(三)绝对贫困历史性解决的经验启益
1.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政策实践
习近平提出要“把握好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关系”,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中有的是绝对指标,比如脱贫……同时,也有不少相对指标,如环境改善方面,要求劣V类水体比例低于5%,这类指标将来还要持续改善。”[5]“相对标准会在将来持续改善”这一判断,对贫困治理工作的启示是:脱贫摘帽并不是终点,在消除了绝对贫困后,还要提出更高要求的相对指标。“贫穷的绝对定义必须包括与一个特定社会相适应的相对判断;而相对的定义则需要一个绝对的核心,以区别于更广泛的不平等。”[18]72绝对贫困可以通过一系列能够反映个人和家庭物质生活状况的指标进行测量,着眼于个人生存的生活资料匮乏状态,包括个人日均卡路里摄入量、日常消费品成本、恩格尔系数、收入水平等经济社会指标。而相对贫困是一种长期性贫困,指个体所拥有的资源明显低于所在社会平均支配的资源水平。在不同发展阶段,我国社会总体发展水平将有一定的差别,相对贫困治理标准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习近平提出的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的政策实践,启示我国要尽快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相对贫困评价体系,既要能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也要能全面衡量社会福利水平。
2.“扶贫”与“扶志扶智”的双重举措
在脱贫攻坚阶段,习近平反复强调:“要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把救急纾困和内生脱贫结合起来。”[12]142智、志是内力,若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就必须提升贫困人口的内在素质和抱负水平,调整其认知模式,提高其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其脱困能力、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在反贫困的实际工作中,要做到输血式与造血式的脱贫互动、外部多元帮扶与内部自我脱贫互动,促进欠发达地区的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提升贫困群体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现阶段的相对贫困问题不同于绝对贫困问题,其结构性挑战和长期性困难决定了相对贫困治理过程更为复杂,在治理过程中应充分汲取绝对贫困治理的经验,注重提升相对贫困人口获得感和幸福感,从思想上淡化贫困人口的“贫困意识”,切实加强贫困人口基本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拓宽贫困人口致富途径,同时打破贫困信息封闭,避免陷入文化贫困怪圈,激发贫困人口的自我脱贫自觉性,在数字经济时代重构相对贫困群体的广义福利目标函数。
3.精准扶贫与大扶贫格局的战略互促
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12]65精准扶贫的战略构想,于2013年在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层峦叠嶂的青山间诞生。习近平在这里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他强调:“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19]310精准扶贫思想,本质上是一个针对不同贫困群体精准赋权和扩能的过程,要求保证“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因贫困需求施策,做到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真正做到拔掉穷根、开掘富源。在反贫困实践中,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也逐步形成,各项扶贫机制也不断丰富完善。新时代十年以来,党中央密集出台多个决定或意见,从政策层面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一项项措施架构起大扶贫格局的“四梁八柱”,在各方参与的过程中进一步盘活脱贫全局。为响应党和政府的动员号召,“百县万村”“万企帮万村”等系列扶贫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群众中落地生根,绵绵发力,久久为功,以一砖一瓦铺设出一条脱贫攻坚的康庄大道,这为相对贫困治理提供了经验借鉴。
4.政治引领与风险防范的双效保证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20]47-482018年,习近平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攻坚,加强领导是根本。必须坚持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12]50倘若党组织坚强有力,基层党建有声有色,脱贫攻坚就有了硬核底气。与此同时,习近平还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要正确认识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发挥好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优势。习近平曾多次强调,要提高党员干部的风险意识,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指出要继续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并科学研判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使命任务和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的重大考验。现阶段相对贫困治理也要继续按照解决绝对贫困时期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4]214要依法合规,压实责任,提高对未知风险的统筹应对能力。
三、习近平关于消除相对贫困重要论述的现实引领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20]31实践不断给予明证:历经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走过百余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我国绝对贫困问题的历史性解决,为缓解相对贫困问题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新时代新征程上,我国相对贫困治理的号角已经吹响,在习近平关于相对贫困重要论述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带领全国人民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宏愿迈进。
(一)相对贫困治理要遵循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习近平谆谆教诲,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学习习近平关于相对贫困重要论述,首先要从政党性质、执政责任、巩固制度的高度深刻理解相对贫困治理这一命题,明确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国之大者”,关乎长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实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是习近平综观新时代十年治国理政全局形成的重要政治理念。“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4]65从“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到“国之大者”,见证了习近平一以贯之的炽热初心。
一是相对贫困治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民对高品质美好生活的期待。“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4]55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相对贫困治理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脱贫成效的重要尺度,继续聚焦社会民生关键领域,系统研究并处理好相对贫困人口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二是相对贫困治理要做好群众工作,坚持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相对贫困治理对党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领导干部要深入群众,争当业务上的“百事通”“百晓生”,切实提高做好贫困群众工作的本领和能力。相对贫困治理必须广泛联系人民群众,需要充分了解贫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贫困群众的利益诉求,同时也要认真做好组织凝聚贫困群众的工作,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将广大贫困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在党领导下的相对贫困治理的伟大事业中。
三是相对贫困治理要筑牢社会保障基本防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对贫困治理机制要全方位覆盖相对贫困群体,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衔接已有的社会救助制度,构建多元协同的帮扶机制,打造多元贫困治理新格局,为缓解相对贫困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社会保障体系是民生保障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相对贫困治理要把社会保障兜底扶贫作为基本防线,加大重点人群救助力度,用社会保障体系对贫困边缘群体进行刚性兜底,针对特定人群实施救助帮扶,稳步提高相对贫困人口生活质量,促进实现相对贫困人口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持续推动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
(二)相对贫困治理要同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统筹部署
乡村振兴是回应乡村治理困境、接续精准扶贫战略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明确提出要将帮扶农村相对贫困群众的工作纳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去,并多次强调:“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1]将相对贫困治理同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统筹部署,能够共同助力乡村发展,实现制度和政策的协调联动。要在习近平相对贫困重要论述的指引下,将相对贫困治理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统筹安排,进一步发掘和拓展乡村的独特价值和多元功能,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一是根据相对贫困治理对象与目标的调整,将相关减贫指标纳入乡村振兴的考核体系。相对贫困治理要在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对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实现部分阶段性政策的有序退出、部分体制机制的延续与创新并存,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要平稳有序做好各级扶贫办机构职能的调整优化,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将帮扶农村相对贫困群众的工作纳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去,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
二是相对贫困治理要注重培育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作用,要求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相对贫困治理要继续实施产业帮扶,通过整合乡村的优势资源培育更多地域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要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实现乡村产业结构的提档升级,鼓励各地建立品牌激励机制,进一步引导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充分激发乡村特色产业的内生动力,让相对贫困人口能更多地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在乡村特色产业的长效发展中实现长效治贫。
三是相对贫困治理要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的二十大强化“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相对贫困治理与乡村振兴工作量大面广,要久久为功、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重点任务,因此必须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要切实强化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责任,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当中。通过基层党组织将党的正确主张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既要防止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贪大求快,也要避免不作为和慢作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基层贫困治理凝聚人心和力量,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三)相对贫困治理要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互促共进
贫困问题,归根究底是发展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命题。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理想的社会形态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22]107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而相对贫困治理的最终目标也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相对贫困治理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夯实物质基础,为解决精神贫困问题和促进人权事业发展助力,也不断推进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
一是相对贫困治理要实现人的现代化,注重解决相对贫困人口精神贫困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1]22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向前推进的动力,实现人的现代化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旨在摆脱资本逻辑的异化状态,迈向以人为本的文明新境界。相对贫困治理要培育相对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进一步破除相对贫困群体思想落后、观念陈旧的枷锁,构建人文服务机制和心理服务机制,通过教育、就业培训等手段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着力消除贫困群体的贫困心理,改善相对贫困人口教育维度、认知维度的贫困状况,促进相对贫困人口的全面发展。
二是相对贫困治理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贫困治理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相对贫困治理也要将低碳发展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充分挖掘本地已有自然禀赋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创新生态扶贫方式等,实现相对贫困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互促共进,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助推“双碳”目标下的生态惠民,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完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相对贫困治理目标。
三是相对贫困治理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我国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曾强调:“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我国人权事业发展打下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人权事业体现出旗帜鲜明的人民性,相对贫困治理要全方位提升各项人权保障水平,通过完善政策的顶层设计提升贫困群体的自我赋能与社会赋能,加速城乡资源公平流动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提高相对贫困群体对医疗、教育、就业等领域政策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使相对贫困群体获得尊严感、获得感和自我实现感,从而更好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为世界人权文明作出贡献。
(四)相对贫困治理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习近平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16]15实现共同富裕是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期目标,相对贫困治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习近平的论述指明三点意涵,一是将消除贫困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二是将消除贫困作为党的重要使命,三是指明了消除贫困的过程与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耦合性。在相对贫困治理阶段,我国还面临着收入贫富差距仍未弥合、贫困群体可持续脱贫韧性不足等短板。如何在发展中要着力补足这些短板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是现阶段相对贫困治理的难点。
一是相对贫困治理要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提供平等的依靠奋斗实现富裕的机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发展具有长期向好的光明前景,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做强经济基础,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相对贫困治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举措,相对贫困的日常帮扶性措施有益于缓解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现阶段要继续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注重经济发展的普惠性,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推动相对贫困治理取得新成效。
二是相对贫困治理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贫困帮扶机制,促进相对贫困人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现阶段我国相对贫困治理应立足新发展阶段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相对贫困标准,对相对贫困人口实施“项目制帮扶”,根据不同致贫原因、返贫风险高低与区域发展特点对相对贫困人口分类施策。此外,还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脱贫人口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相对贫困治理要充分考虑贫困人口较高层次的发展要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需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4]146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建设。
三是相对贫困治理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相对贫困治理要遵循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的分配原则,进一步整顿收入分配秩序,完善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健全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机制,加大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将增进民生福祉放在发展的第一位。相对贫困治理还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实施多维度的贫困治理举措,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坚决保护合法致富,使相对贫困人口共享发展成果、走上通往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我国相对贫困治理实践中得到最充分的彰显。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1]18习近平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投入消除贫困的事业,用披星戴月的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夙夜在公的勤勉践行人民情怀。习近平相对贫困重要论述极具启发意义,其话语展示出鲜明的治国理政风格,展示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立场态度和情感,展示出一个“黄土地的儿子”[23]要为人民做实事的不变信念。在习近平关于消除相对贫困重要论述的引领下,我国反贫困事业将会开启波澜壮阔的崭新历程,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带领全国人民书写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壮美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赓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