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精神生产思想及对当代青年精神文化生活的启示
2024-06-09张屿
张屿
当今时代,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面貌往往与国家发展与国际地位密切相连,而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与国家的精神文明程度息息相关。精神生产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生产既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也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且对于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及其影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将马克思精神生产思想运用于社会主义青年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增强青年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关于马克思精神生产思想的基本概述
(一)马克思精神生产思想的形成背景
精神生产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哲学的产生,就标志了人类认识精神生产活动的开始”[1]。关于精神生产的探讨,历经泰勒斯、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的演变,逐步达到古代西方精神生产研究的较完善阶段,到17-18世纪,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带动经济结构发生巨变,自然科学与哲学深入融合,根据知识的实际效用来评判精神产品的实用主义盛行,关于精神生产的研究趋于体系化、规范化、程序化。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将“精神生产”作为范畴正式提出:“精神生产者的任务在于促进道德、宗教、文化和知识。物质生产者生产的物质愈多,精神生产就愈加能够获得推进”[2]。这对马克思精神生产思想的形成奠定良好理论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精神生产观最直接的理论源泉,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将人看作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将其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媒介来反映人类的生活,将其外在表现为一种精神产物;黑格尔将其与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并将其作为一种历史的循环过程,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这一思想进行了批判继承。
对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批判是马克思精神生产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带来巨大生产力的同时,贫富差距加大,经济危机频发,物质生产表象繁荣的背后是精神生产的虚假繁荣和工人阶级的极端贫困,资本在全球扩张的同时侵蚀他国精神财富,以致破坏了国际间平等的精神文明交流[3]。
马克思精神生产思想的形成是生产与革命实践的需要。工人阶级的极端贫困带来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但彼时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缺乏实践、脱离现实,加上马克思个人经历,认识到工人运动必须有科学的行动纲领作为指导,1848 年《共产党宣言》问世,它既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行动纲领,又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最伟大的一次精神创造。
(二)马克思精神生产思想的形成过程
从总体上讲,马克思的精神生产思想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两本书中提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中走向成熟。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满足人的不同层次需求为出发点,把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进行了划分,并将精神生产的主体与客体进行了明确的区分,明确精神生产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在《神圣家族》一书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精神生产”的概念,“在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中,某物品是否应当生产的问题即物品的价值问题的解决,本质上取决于生产该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因为社会是否有时间来实现真正人类的发展,就是以这种时间的多少为转移的,甚至精神生产领域也是如此”[4]。在这篇笔记中,马克思对“精神生产”并没有进行过多详细的描述,直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精神生产有了较为直观的论述,“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5]。在此,“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密切相关,人的思想、观念等都是物质交流的直接结果,这确立了论证精神生产的唯物主义原则,将精神生产的概念上升到科学高度;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 年手稿)》中,精神生产思想被马克思进一步系统化,基本范畴得到发展,系统的理论框架逐步构建,并对在社会发展背景下精神生产的依附性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论证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也就是物质生产制约着精神生产活动,并以艺术为切入点,探讨出艺术发展与物质发展并不完全同步,马克思得出结论:人的精神生产是相对独立的。
二、马克思精神生产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精神生产思想的内涵
从唯物史观看,精神生产是社会生产的一部分,精神生产离不开物质生产。马克思根据社会分工下的实践特征将精神生产划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聚焦于个体内容,即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第二个层面聚焦于社会形式,即政治、法律、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面都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这两种精神生产既来自于社会实践又表现出超越性和创造性,并随着社会进步和人自主性的提升不断壮大,马克思认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相辅相成,只有步入理想社会,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相分离的时候,真正的精神生产才得以产生,到那时人们将迎来“自由全面的解放”。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精神生产是一种以人为认知的形式而进行的认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精神生产表现为人类的脑力劳动创造,精神生产的过程可以分为感知、概念形成、推理和创造等阶段,表现为人将自己脑中的“灵性法则”经过实践转变为现实,认识论认为精神生产是人类独有的能力,通过它人类能够认识世界、理解真理、创造新的思想和文化,精神生产是人类认识和思维的产物,对于推动人类的认知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人学的角度看,精神生产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的类本质。“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马克思在这里将劳动看作是人生命活动的本质,而这种本质伴随着人类自主意识,产生人自主的、能动性的社会活动,即人的意识性劳动将人和动物从根本上区别开来,人类有目的、有意识改造自然的活动组成了人类一切的物质生产活动,更为主要的区别是,美的生产可以以人内心的“灵性法则”为根据,这种生产活动,动物却不具备,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神生产可以看作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
(二)马克思精神生产思想的特征
马克思认为精神生产具有依附性。从生产的角度看,精神生产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精神生产是社会综合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精神生产以物质生产为基础,没有物质生产就没有精神生产,精神生产的产生离不开物质条件的支持,二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马克思认为精神生产具有相对独立性,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精神生产的相对独立性及发展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超前性和滞后性。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以及自主权的提高,精神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理论先导作用,能够自发、能动地引导或调节物质生产的发展,最终推动社会发展进程。例如: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于当时物质条件相对落后的中国来说,唤醒了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促使他们纷纷投身文化创作活动,以《新青年》为代表的新文化报刊成为文化宣传的主要阵地,以青年学生为先锋、无产阶级为主力军的爱国主义运动在中国轰轰烈烈的展开,有效推动了社会进程。
马克思认为精神生产具有实践性。精神生产依附于社会实践,并通过社会实践才能产出。从个体的角度来讲,精神生产和个人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个体可以在参加精神生产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拓宽思维,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从社会角度来看,通过实践,精神生产可以为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并验证合理性,帮助社会适应新的机遇与挑战。精神生产需要与实践相结合,精神生产的价值在于将知识和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和社会效益,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和完善理论,将创新的思想付诸实际,并最终推动社会发展。
马克思认为精神生产具有人本性。精神生产是关于人自身的生产,马克思精神生产思想把主体集中在现实的历史的人,以“现实的人”为精神主体,达到“全面发展的人”,步入“自由社会”,并作为类本质将人与动物做出根本划分。人成长的过程也是精神生产不断产出的过程,在人还是婴孩时期,人只具有最基本的意识,随着人的不断成长,他自身的文化程度不断加深,精神产出也随之增加,并在青壮年时期产能达到峰值,随后逐渐减弱,且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的影响,人的精神生产往往在某一领域分外突出,精神生产使人能够不断地认识自身,认识社会,改造自然,并最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精神生产具有社会性。人的精神是在社会建构中产生的,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人们逐渐由自发地意识生产转变为自觉地精神生产,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完成从隐性走向显性的蜕变,精神生产由社会活动中产生,作为精神生产主体的人能够发现社会运行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行创造,社会实践是精神生产的创作来源,精神生产无法离开社会而独立开展,而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决定了精神生产的高度,精神生产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
三、马克思精神生产思想对当代青年精神文化生活的启示
作为社会的主要劳动资源,当代青年承载着社会的希望,承担着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的责任,青年精神文化生活影响社会经济文化进程,新时代对马克思精神生产思想的有效继承能够为青年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指引方向。
(一)大力弘扬主流文化,营造开放文化环境
进入新时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其中就包括精神文化需求,以青年为主要群体的人民愈加追求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因此要立足实际,密切关注当代青年精神文化需求,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弘扬主旋律,加强对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视;加大对精神生产的供给,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文化创作;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民的精神需求进行合理的引导,并围绕人民需求生产各种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把好青年“精神建设”关卡,引导青年追求高品质、正能量、真善美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积极营造包容开放的文化氛围,鼓励青年进行文化创作;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广大青年产出优质文化产品,讲好中国故事。
(二)加强科学文化教育,提升青年综合素质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武器和不竭动力,当代青年精神文化创作的动力主要来源于自身的思维创新力和文化素养,而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的特性决定了想要提高青年精神文化创作水平,就必须从教育入手,加强科学文化教育,培养青年创新意识。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数字时代,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文化产业为核心的精神生产在经济和社会制度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中第一位的要素是通过精神生产创造出来的,社会生产质的提升主要靠创新,而创新主要靠精神生产,因此要注重科学文化教育,不断提升青年科学文化素质,让青年成为堪当大任的新时代接班人。
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熏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不断提升青年综合素质,做好青年思想工作,引导青年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引领青年发展与新时代主题同心同向。
(三)搭建良好实践平台,提高文化产出能力
精神生产离不开社会实践,精神生产的依附性决定它必然要依靠物质生产而存在。我国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当代青年生活被数字化和智能化包围,青年对科技的接受和应用更加自然和熟练,青年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推动着科技的发展,为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的机会和挑战。新时代我国青年在具备良好的精神生产能力基础上进行精神创作,必然需要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平台建设要将科学文化教育和产出能力相关联,实现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让当代青年即学即用,学有所用;要抓稳人工智能热潮,加大精神生产在新技术、新平台的投入力度,抓紧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奖励机制,不断激发青年文化产出能力。
同时要以包容开放的胸襟面对世界各异的精神文明,充分利用国际大平台,加强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世界文明舞台上绽放独属于中国的文明魅力。
四、结语
总的来说,马克思精神生产思想对于社会变革与进步和文化艺术创作都具有深远影响。随着物质条件的逐渐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逐步提升,精神生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重视青年的精神生产有利于当前主要矛盾的解决,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提升青年文化自信,同时必须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