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刻板印象的变与不变?来自内容、方法与影响的证据
2024-06-08王祯管健
王祯 管健
摘 要 性别刻板印象作为一种社会认知, 是人们对男性和女性的特征、属性和行为的普遍信念。在社会变迁的宏大背景下, 研究者通过传统方法(过去?现在?未来评价范式、横断序列设计、横断历史元分析)和新近技术(词嵌入)探讨了性别刻板印象变迁。虽然有少许研究声称性别刻板印象未随时间发生变化, 但大部分研究基于社会角色理论, 都支持性别刻板印象已随时间发生变迁。变迁模式主要表现为:认为女性在男性化特征(如能动性)上不断增长, 而男性在女性化特征上(如共生性)可能有所增长。这些变迁对缩小经济上的性别差异具有积极作用, 但也可能会给家庭和健康带来消极后果。未来研究应在多学科交叉、多方法融合的基础上, 以细化方式、网络视角去考察性别刻板印象变迁, 尤其要重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该主题的探究。
关键词 社会变迁, 性别刻板印象变迁, 社会角色理论, 能动性, 共生性
分类号 B849: C91
没有比刻板印象更顽固的教育或批评了(There is nothing so obdurate to education or criticism as the stereotype)。
——Walter Lippmann (1922, p. 99)
刻板印象, 从早期被传统地认为是对特定群体的“心理图景(mental pictures)” (Lippmann, 1922), 到当下被定义为对归属于某一社会类别的个体特征、属性和行为等方面的普遍信念(Eagly & Koenig, 2021)。在100年的研究征程中, 刻板印象的研究领域从种族(Garg et al., 2018)拓展到了性别(Ellemers, 2018)、年龄(Hummert, 2015)、性向(Hancock et al., 2020)和阶层(Durante & Fiske, 2017)等方面。而传统上对“刻板印象难以改变”的认知(正如上述Lippmann对刻板印象的看法)也在近几十年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中, 受到“人类文化和心理在不断发生变化” (黄梓航 等, 2018)这一事实的挑战。既然如此, 刻板印象是否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
理论层面, 虽然有众多研究者从变迁的视角围绕变迁模式、变迁方法、变迁机制, 甚至是变迁所涉及的神经生理结构等方面对人类文化和心理进行了大量探讨(蔡华俭 等, 2023; Cai et al., 2019; Kwon et al., 2021; Varnum & Grossmann, 2017), 但当前对于刻板印象变迁的研究还处于初探阶段(Charlesworth & Banaji, 2022a; Eagly et al., 2020)。实践层面, 虽然刻板印象能通过简化对个体的表征来减少对认知资源的需求, 使信息加工更为快捷(Gershman & Cikara, 2023), 但也可能通过刻板印象威胁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Spencer et al., 2016)。因此, 亟需了解刻板印象是否发生变迁, 这对于未来进一步深入探究刻板印象, 以及对刻板印象的减轻或消除具有重要意義。在社会变迁的宏大背景下, 无论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宏观因素, 还是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行为等微观因素都在发生变化, 这也为刻板印象的变迁提供了可能。比如在文化价值观的变化上, 人们的文化价值表现为从传统性(如男性优越)到现代性(如性别平等)的转变(蔡华俭 等, 2020), 这可能会慢慢淡化人们的性别刻板印象。在自我变化上, 人们的自我建构越来越倾向于独立型(黄梓航 等, 2018), 重视自主性、渴望表达, 以及强调独特性(Markus & Kitayama, 1991), 而刻板印象是对某一社会类别的普遍信念, 这可能会引发个体对其做出消极反应(王祯, 管健, 2021), 进而促使人们逐渐规避刻板印象。鉴于一方面当前对刻板印象变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性别刻板印象领域, 汇集了较为翔实的实证研究能让我们对该主题进行梳理; 另一方面相比于其他刻板印象领域(比如种族、民族和宗教等), 性别刻板印象更难以撼动(Fiske, 2017), 这就意味着若稳定性更强的性别刻板印象有随时间发生变迁, 那么其他刻板印象也都可能发生变迁。基于此, 本研究拟从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的内容(变与不变)、方法(传统与新近)和影响(积极与消极)这三个视角对其变迁的相关研究进行全面梳理, 以期让相关领域研究者迅速了解这一新兴主题的全貌, 同时希望通过未来展望能助力刻板印象变迁在未来的研究。
1 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的变与不变
1.1 性别刻板印象已发生变迁
根据社会角色理论(social role theory), 人们并非天生就存在刻板印象, 而是通过对社会角色的观察, 在后天的社会认知过程中习得而成(Eagly & Koenig, 2021)。具体而言, 感知者首先会在心理将目标个体按照性别、种族或年龄等类别进行分类; 然后根据对类别成员行为的观察, 推断这类群体的心理属性并形成相应的信念; 这种推断通常发生在社会角色情境中, 社会角色又会引发特定类型的行为(Eagly & Koenig, 2021)。刻板印象也就在这种社会类别与社会角色的结合中慢慢形成。就性别刻板印象而言, 女性在早期主要承担着照顾家庭的角色, 表现出关爱特征; 男性主要扮演着养家糊口的角色, 表现出能力特征。通过对男女社会角色的观察, 女性被刻板地认为具有共生性(communion), 即追求关系维护和渴望归属、强调热情和道德; 男性则被刻板地认为具有能动性(agency), 即追求目标实现和任务运作、强调自信和能力(Hentschel et al., 2019)。既然性别刻板印象源自对男女社会角色的观察, 那么当男女出现在与其角色不符的情境中、表现出与其角色不一致的行为时, 感知者对其所持有的刻板印象也就可能慢慢发生变迁(Eagly & Wood, 2012; Koenig & Eagly, 2014)。比如, 近几十年来, 性别角色已在随时间不断发生变化:就业率方面, 女性的外出劳动参与率逐渐提高, 男性的外出劳动参与率有所降低(Eagly et al., 2020); 就业领域方面, 女性在诸如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理工科领域中的占比不断提高(Charlesworth & Banaji, 2022a), 而男性进入医疗服务、儿童早教和家庭角色的比例也有所增加(尽管这种增加相对滞后; Croft et al., 2015); 领导角色方面, 逐渐有女性充当管理和政治层面的领导角色(Feenstra et al., 2023; van der Pas et al., 2023)。因此, 当人们直接或间接观察到这些角色变化时, 便会更新原有的性别刻板印象, 使之发生变化。简而言之, 社会变迁会推动社会角色的变化, 进而导致刻板印象的变迁。此外, 还有研究从结构学习(structure learning)的视角, 提出刻板印象的变迁是为了追踪群体特征的分布状况:当管理这些特征分布的基本参数发生变化时, 刻板印象也就会发生变化(Gershman & Cikara, 2023)。由于结构学习的解释主要基于贝叶斯推论, 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因此研究者更多使用社会角色理论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变迁予以解释。
以社会角色理论为基础, 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研究都发现性别刻板印象已发生或正在随时间发生变迁:美国(Andrich et al., 2023; Bhatia & Bhatia, 2021)、罗马尼亚(Cur?eu & Pop-Cur?eu, 2018)、加纳(Bosak et al., 2018), 荷兰(Feenstra et al., 2023)、瑞典(Gustafsson Sendén et al., 2019)、西班牙(Lopez-Zafra & Garcia-Retamero, 2012, 2021; Moya & Moya-Garófano, 2021)、英国(Hargrave & Blumenau, 2022), 以及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等其他欧洲国家(Zehnter et al., 2018)。一些研究发现, 人们认为女性在男性化特征(如能动性)上随时间不断增加, 但男性在女性化特征(如共生性)上无明显变化、保持相对稳定(Donnelly & Twenge, 2017; Gustafsson Sendén et al., 2019; Lopez-Zafra & Garcia-Retamero, 2012)。比如Eagly等人(2020)通过对美国1946~2018年间16个有关性别刻板印象的民意调查进行横断历史元分析, 结果发现女性在共生性上的相对优势随时间不断增加, 而男性在能动性上的相对优势却无明显变化。此外, 相比于男性, 人们认为女性的能力也有提高。这表明, 相比于早期的性别刻板印象, 当下美国人刻板地认为女性不仅在共生性上具有优势, 在能力上也有部分女性表现出优势。与之不同的是, 另一些研究不仅发现人们认为女性在男性化特征上随时间不断增加, 男性在女性化特征上也有所增加(Lopez-Zafra & Garcia-Retamero, 2021; Zehnter et al., 2018)。比如Bosak等人(2018)让加纳人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不同时间点的男性或女性的性别刻板印象特征进行评价, 结果发现加纳人认为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 女性和男性的反性别刻板印象特征都在不断增加(尤其体现在女性所具有的男性化人格和认知特征上, 以及男性所具有的女性化人格和外表特征上)。
之所以出现男性刻板印象变迁不一致的结果, 可能是因为相比于女性特征, 人们对男性特征的定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差异更大(Cheryan & Markus, 2020)。比如相比于美國文化对男性“阳刚、健硕”的定义, 韩国文化更能接受男性表现出共生性特征。因此, 不同文化下, 男性表现出女性化特征的可能性有所不同, 进而导致对男性的刻板印象也就可能存在差异。此外, 不同研究使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具体见研究方法部分), 这也可能导致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但无论对男性的刻板印象是否存在变化, 对女性刻板印象的动态性揭示了性别刻板印象已随时间发生变迁, 并且还会持续变化。更为重要的是, 这些变迁不仅体现在外显层面, 内隐性别刻板印象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只是程度不及外显性别刻板印象(Charlesworth & Banaji, 2022a; Charlesworth, Sanjeev, et al., 2023)。
1.2 性别刻板印象未发生变迁
虽然当前支持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的研究证据甚多, 但也有部分研究者认为其不会随时间发生变迁。比如Haines等人(2016)在考察1983~2014年间美国人的性别刻板印象时, 将其在2014年采集的有关被试对男性、女性和个体(未定义性别者)的特征评价与1983年的研究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与1983年的研究结果一致, 2014年的被试也认为男女在刻板印象成分上(包括特质、行为角色、职业和外表特征)存在很大的差异(认为男性比女性更具能动性, 而女性比男性更具共生性)。时隔30年的相似数据表明, 性别刻板印象具有稳定性, 并未随时间发生变迁。近期, 有研究通过词嵌入技术对1930~2009年间美国历史英语语料库(Corpus of Historical American English)中与教育有关的性别刻板印象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虽然有些刻板印象变得更两极化了(比如女性与学习的联结增强, 男性与智力的联结增强), 但女性具有共生性和男性具有能动性这种核心性别刻板印象却保持不变(Boutyline et al., 2023)。
究其原因, 可能存在多种解释:(1)根据反冲假说(backlash hypothesis), 打破、违反刻板印象的人会受到社会和经济惩罚(Rudman et al., 2012), 比如女性会因为表现出诸如能力、自信和抱负等领导方面的特质而饱受社会制裁的风险(Mishra & Kray, 2022)。因此, 支持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的人为避免那些将性别刻板印象作为规范准则的人对其施加惩罚, 可能会选择相信已有的刻板印象。(2)根据与确认偏差(confirmation bias)、错觉相关(illusory correlation)和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等有关的感知偏差假说, 与性别差异有关的信念能基于人们的主观假想而非客观证据来维持和分化。这就意味着, 即使人们看到有客观证据表明男女在众多心理变量上相似, 但仍可能聚焦于他们之间的巨大差异(Haines et al., 2016), 进而维持性别刻板印象。(3)文化滞后假说(cultural lag hypothesis)认为社会文化在变迁过程中, 不同的组成部分变迁速度存在差异。因此, 性别刻板印象的稳定性可能是社会态度和信念的变迁滞后于社会变迁(Diekman et al., 2010)。
1.3 小结
总的来说, 支持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的一系列研究虽然在其具体的变迁内容上存在一些细微差异, 但基本都呈现出认为女性在男性化特征(如能动性)上不断增长, 而男性在女性化特征(如共生性)上可能有所增长的模式。支持性别刻板印象未发生变迁的研究则主要认为女性在共生性和男性在能动性上的优势并未减少。换言之, 性别刻板印象变迁观更强调人们对男女所持不同性别刻板印象的差距在随时间缩小, 而性别刻板印象未变迁观更强调人们对男女所持不同性别刻板印象在内容上的基本差异未发生显著变化。虽然这两种观点都有相应的理论解释, 但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可以看出, 相比于支持性别刻板印象未发生变迁的研究, 支持其随时间发生变迁的研究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地域和文化的跨度上抑或是在研究方法上都更具说服力。因此, 有理由相信性别刻板印象随时间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变迁。只是相比于女性, 男性的刻板印象变迁更为复杂, 需要未来研究进一步予以探讨。需要注意的是, 当前有关性别刻板印象发生变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 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城市化和教育推动着社会在传统性上的衰落和在现代性上的增强, 进而导致人们的性别角色观和角色地位发生变化(张韬, 潘琦, 2021), 最终推动性别刻板印象朝着性别平等的方向变迁。既然如此, 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 性别刻板印象是否会发生变迁?如果会, 这种变迁模式又是怎样的?亟需未来研究对此进行考察。此外, 当前对刻板印象变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性别领域, 而对其他领域的刻板印象变迁探究甚少。但社会角色的变化不仅针对性别, 还会涉及到诸如种族、年龄、性向和阶层等方面的角色变化。根据社会角色理论, 这些都可能引发相应的刻板印象变迁。因此, 未来研究也应积极探索其他领域是否也存在刻板印象变迁。
2 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的传统研究方法与新近研究技术
在社会变迁研究中, 跨时间比较主要分为基于调查数据的时间分析、基于既往发表数据的横断历史元分析和基于档案数据的跨时间分析这三类不同的方法(蔡华俭 等, 2023)。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的研究虽然在总体上也遵循这些方法, 但在具体的实施中仍存在一些差异。因此本研究根据时间的早晚, 将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的研究方法分为传统研究方法和新近研究技术这两大类。
2.1 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的传统研究方法
2.1.1 过去?现在?未来評价范式
早期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研究最常用方法是通过比较被试对男女的评价, 以考察性别刻板印象的变迁情况。具体而言, 首先将被试随机分配到三种不同的时间条件(过去、现在、未来), 然后让其评价男女具有刻板印象特征(特征词一般来自以往的研究词表或研究者前测所得)的可能性, 最后比较这三种条件下被试的评价, 以观测性别刻板印象是否存在动态变化(Diekman & Eagly, 2000; Diekman et al., 2005; Wilde & Diekman, 2005)。该方法虽然同基于调查数据的时间分析中的回溯性追踪设计(retrospective panel design)类似, 但不同的是后者对数据的采集是基于被试回溯性记忆给出的估计, 而前者不仅包含对过去条件的回忆评估, 还包含对未来条件的想象评估。鉴于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三个不同的时间趋向上, 因此本研究将其称为过去?现在?未来评价范式。比如Lopez-Zafra和Garcia-Retamero (2012)通过该范式, 让被试评价1950年的普通男性或女性(过去条件:给出过去的某个时间点)、普通男性或女性(现在条件:不呈现具体的时间点)或2050年的普通男性或女性(未来条件:给出未来的某个时间点)拥有性别刻板印象特征的可能性。结果发现, 女性被感知为变得更具男性化气质, 而男性并未随时间变得更具女性化气质。
2.1.2 横断序列设计
部分研究者倾向使用横断序列设计(cross- sequential design), 通过对不同时间点采集的有关性别刻板印象的数据进行对比, 以观测其变迁情况。这种研究设计的数据对比方式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选取已有数据库中不同年份的数据进行比较。比如Charlesworth等人利用内隐项目(Project Implicit, https://www.projectimplicit.net)这一庞大的数据库, 从外显和内隐的角度对包括性别在内的多种刻板印象的变迁进行了探究:通过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时间序列模型(该模型能很好地解释时间自相关、构建非线性模型和季节性模型, 以及预测未来可能模式的变化情况; Jebb et at., 2015; 有关时间序列分析, 可以参考:蔡华俭 等, 2023), 分析了内隐数据库中2007~2018年间美国140万份内隐和外显性别刻板印象数据。结果显示, 内隐和外显性别刻板印象(包括男性 = 理科和女性 = 文科的学业性别刻板印象, 以及男性 = 事业和女性 = 家庭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在这12年里减弱了13%~19% (Charlesworth & Banaji, 2022a)。该数据库不仅能用来探索刻板印象的变化, 还能从变迁的视角分析与之相关的态度以及其他影响人们感知、判断和行动的偏见(Charlesworth & Banaji, 2019, 2021; Charlesworth et al., 2022b)。
另一类则是比较研究者在间断时间点采集的数据, 这种方法与纵向追踪设计(longitudinal design)类似。不同的是, 前者采集数据的时间并非连续且采集对象也并非同一批样本, 而后者采集数据的时间通常具有连续性且对象为同一批样本。因此, 本研究将这种类型的研究方法也归为横断序列设计。比如Lopez-Zafra和Garcia- Retamero (2021)对比了其在2006年采集的数据(数据是被试对典型男性或女性拥有给定性别特征的可能性评价)与其在2016年采集的与之类似的数据, 结果发现西班牙人认为女性在男性的认知和外表特征上有明显的增加, 而男性在所有女性特征上都有所增加。此外, 还有一种与这类数据对比相似的方法, 即通过选取以往其他研究者的研究, 参考其数据收集方法在当下社会收集数据, 然后将这两种数据进行比较。比如van der Pas等人(2023)参照Schneider和Bos (2014)的研究, 采用与其相似的方法收集了2020~2021年美国人的政治性别刻板印象的数据, 然后将其与Schneider和Bos (2014)于2011年采集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美国人对女性政治家的刻板印象变得更为积极, 认为其具有聪明、抱负和理智等特征(而早期人们鲜有将这些特征与女性政治家联系在一起)。相比之下, 以往美国人对男性政治家的刻板印象在能动性特征上评价较高, 但这种积极评价在当下的美国明显降低。
2.1.3 横断历史元分析
基于既往发表数据的横断历史元分析(cross- temporal meta-analysis)是研究社会变迁的一种特殊元分析方法。该方法不仅能估计心理效应的大小, 还能按特定时间段对效应大小进行分组, 并检验这些效应是否会随时间发生变化(Twenge et al., 2008)。具体而言, 研究者通常会汇集与某研究主题相关的所有研究中涉及的样本量、均值、中位数或标准差等变量, 然后通过分析这些变量与年代间的共变关系来揭示其变迁模式(蔡华俭 等, 2023; 详细分析步骤见:侯佳伟 等, 2015)。因此, 这种研究方法也常被研究者用来探讨性别刻板印象变迁。比如Twenge等人利用横断历史元分析分别进行了1975~1994年和1993~2012年间性别特征的变迁研究, 结果发现女性呈现出一种更多能动性和更少共生性的模式, 即女性持有的女性化特征越来越少, 表现出的男性化特征有所增加; 男性在这两种性别化特征上则并无显著变化(Donnelly & Twenge, 2017; Twenge, 1997)。如前所述, Eagly等人(2020)近期也通過该方法对性别刻板印象变迁进行了探究, 并发现了与Twenge等人类似的结果。
2.2 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的新近研究技术
同其他社会变迁一样, 性别刻板印象变迁还能通过基于档案数据的跨时间分析进行研究。随着近年来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技术的蓬勃发展, 诸如书籍、杂志、影视剧本和音乐歌词等文化产品作为常用的档案数据逐渐被研究者用来分析性别刻板印象的变迁。而词嵌入(word embedding)是自然语言处理诸多技术中的一项基础技术, 主要通过对语义进行量化表征, 以词向量特征代替传统的词频特征, 进而对语义共性和差异性进行量化表征或计算不同靶子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语义关联度(详细请参考:包寒吴霜 等, 2023; 吴胜涛 等, 2023)。与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的传统研究方法相比, 词嵌入作为一种新近研究技术具有研究成本低、样本代表性高、分析客观性强、研究结果可重复和研究主题灵活等优势(包寒吴霜 等, 2023), 因此近年来逐渐受到性别刻板印象领域研究者的青睐(Andrich et al., 2023; Bhatia & Bhatia, 2021)。比如Garg等人(2018)通过词嵌入技术对1900~2000年间新闻媒体和书籍追踪的性别刻板印象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和女性有关的特征内容变化与20世纪60和70年代的女性运动高度一致, 这揭示了性别刻板印象有随时间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 有研究将刻板印象的对象从男女进一步扩大至72个群体, 通过对1900~ 2015年间四种文本语料库(如谷歌书籍等)中的群体刻板印象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包括性别群体在内的刻板印象在外在内容(即与群体相联的最常见的刻板印象特征)上呈现出中到高程度的变化, 而在潜在内容(即与群体相联的热情和能力特征)上表现得相对稳定。此外, 该研究还发现刻板印象的变迁性和稳定性在这些群体中存在较大异质性, 表现为一些群体刻板印象在外在和潜在内容上都有巨大的变化, 而另一些群体刻板印象呈现出近乎稳定的模式(Charlesworth, Sanjeev, et al., 2023)。
2.3 小结
总的来说, 虽然当前研究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的方法多样, 但无论是传统方法还是新近技术, 基本都是从跨时间比较的角度对其予以探究。因此, 存在跨时间比较这类方法所具有的优势与不足。比如传统方法中(1)过去?现在?未来评价范式, 虽然能较好地对实验进行控制, 减少无关变量的干扰, 但该方法对过去时间点的评估是以回忆为基础, 这就可能会因为被试的记忆偏差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横断序列设计, 虽然能较好地规避被试记忆偏差的问题, 尤其是基于数据库的分析能相对容易地获取数据、扩大分析范围, 但在收集被试当下的数据时, 被试的主观报告可能受社会赞许效应的影响。尤其是随着社会规范的不断发展, 被试在报告性别刻板印象时可能会故意减少甚至回避对男女消极刻板印象的报告, 进而降低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此外, 诸如内隐项目等数据库中的样本可能并非随机样本(样本主要源自学校), 这就意味着这种偏向年轻化的群体可能并不能很好地代表各国的普遍人群(Charlesworth, Navon, et al., 2023)。(3)横断历史元分析, 虽然具有研究成本低、获取数据相对容易的优势, 但样本的代表性可能不足, 以及并非所有方向的性别刻板印象(比如对人工智能的性别刻板印象, Craiut & Iancu, 2022)都有跨时足够长的数据用以比较分析(蔡华俭 等, 2023)。新近技术中词嵌入是基于语言文本对刻板印象变迁进行探究, 因此从语言文本的角度来看, 这项技术具有分析群体多(种族、性别、年龄和阶层等众多群体)、分析时段长(几十年甚至是几世纪)和分析来源广(书籍、报纸和音乐等)等优势。然而, 词嵌入也可能受研究者在文本编辑和选择上的偏差(Charlesworth, Sanjeev, et al., 2023), 以及存在词向量难以探究语义背后的心理机制和信效度存在争议等问题(包寒吴霜 等, 2023)。
这些方法上的优势与不足, 提醒研究者在未来探究性别刻板印象变迁时, 可利用多种方法相结合, 将优势最大化的同时将不足最小化。值得注意的是, 当前对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的研究方法大多集中在跨时间比较上, 而社会变迁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跨代际和跨地区比较进行研究(蔡华俭 等, 2023)。因此, 未来对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的研究还可以尝试后面这两种方法。
3 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3.1 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的积极影响
性别刻板印象变迁首先会带来积极影响, 主要涉及家庭、经济和社会这三方面。家庭方面, 性别刻板印象变迁能增加男性参与家庭事务的倾向,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女性的幸福感、改善夫妻关系质量、减少夫妻离异的可能(Cox & Paley, 2003; Goldscheider et al., 2014)。此外, 男性参与到照顾小孩的事务上还会给孩子带来一系列积极影响, 比如提高孩子的学业表现、增强孩子的自尊水平, 以及减少孩子的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等(Pleck, 2007)。这种对孩子认知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影响深远, 能一直持续到成年期(Croft et al., 2015)。经济方面, 性别刻板印象变迁最明显的特征是促使更多的女性走出家庭、参与社会工作, 这能推动女性从传统的经济依赖型向当下的经济独立型转变, 不断缩小男女在经济上的性别差异。同时, 还能增加女性进入传统男性领域工作的机会, 降低女性的失业率(Oláh et al., 2018)。社会方面,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传统上由男性主导的职业市场, 传统上由女性承擔的职业(如护士和健康护理等)可能面临着岗位空缺的问题, 而这些职业随着人口老龄化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性别刻板印象变迁能让越来越多的男性进入这些岗位, 使劳动力市场多样化和可持续化, 维持社会稳定(Croft et al., 2015)。
3.2 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的消极影响
性别刻板印象变迁一方面能产生积极影响, 另一方面也伴随着消极结果。比如虽然这种变迁能提高女性的就业率、使其经济变得更为独立, 但也伴随着女性独居率的增加和晚婚晚育率的上升(Cunningham et al., 2005), 这可能进一步加剧低生育率问题。此外, 性别刻板印象变迁会使女性外出工作和男性居家工作的比率增加, 这可能会触发工作与家庭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角色的转变可能令目标者为达到社会对该角色的期望而倍感压力, 进而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一系列消极影响(Priyashantha et al., 2023b)。近期, Priyashantha等人(2023a)通过对1970~2020年间有关性别刻板印象变迁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 结果也发现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的消极影响主要针对于家庭与婚姻这两方面。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社会包容性、开放性和规范性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女性的消极刻板印象虽然在不断下降, 取而代之的是对积极刻板印象的使用有所增加, 但这并不代表积极刻板印象定能引发积极效应, 相反可能还会带来消极后果(王祯, 管健, 2021; Czopp et al., 2015)。比如Proudfoot和Kay (2023)发现, 即使美国人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变得更积极(比如认为其慷慨、耐心和浪漫等), 但女性可能并不会将其视作一种赞美, 反而会产生愤怒情绪, 进而对人际和群际关系产生消极影响。
3.3 小结
当前对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的影响研究还甚少, 本文所阐述的影响也主要是基于角色转变后的结果, 鲜有涉及性别刻板印象随时间变迁后的长期后果。因此, 未来研究在考察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的同时, 还可以与领导岗位的性别占比、家庭离婚率和生育率等宏观指标相结合, 揭示变迁的长期影响。此外, 也可以从发展的视角出发, 通过纵向研究考察性别刻板印象变迁对个体的长期影响。性别刻板印象变迁不仅存在积极影响, 也伴随着消极后果。究其原因, 可能是因为性别刻板印象虽然有随时间朝着性别平等的方向变迁, 但截至当下, 其仍根植于社会文化中(Charlesworth, Sanjeev, et al., 2023; Haines et al., 2016; van der Pas et al., 2023), 并未完全平等, 这使得女性仍遭受着社会的不公对待。这些消极后果提醒我们需要继续对性别刻板印象保持警惕, 同时对其进行干预, 推动性别刻板印象向性别平等的方向变迁。令人遗憾的是, 当前大多干预措施在减少刻板印象和相关偏见的有效性上微乎其微(Forscher et al., 2019; Paluck et al., 2021)。究其原因, 研究者只是试图斩断地面上的杂草(刻板印象), 却未将其连根拔起(这便会导致“春风吹又生”) (Eagly & Koenig, 2021)。而根据社会角色理论, 随着社会角色越来越多样化, 刻板印象也将慢慢发生变迁, 渐渐达到平等, 进而中断刻板印象与社会角色的恶性循环, 最终减少或消除刻板印象的消极影响。
4 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的未来展望
4.1 多学科、多方法融合探讨性别刻板印象变迁
当前, 不仅是性别刻板印象领域, 整个文化和心理变迁的研究都同雨后春笋一般, 不断激增。学科上, 从文化学到社会学再到心理学; 方法上, 从普通的问卷调查到控制严格的实验研究再到复杂多样的大数据研究, 都体现了变迁研究在学科和方法上的多样性。一方面可以看到, 这些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的研究即使在学科和方法上各有不同, 但其核心视角都旨在回答同样的基本问题——性别刻板印象是否有随时间发生变迁?变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变迁有什么样的影响?但另一方面需要注意到这些研究鲜有学科和方法间的交叉融合。而如前所述, 不同学科和方法在研究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等主题时既有独特的优势也存在各自的不足(Kurdi & Charlesworth, 2023)。这就意味着以往的研究可能受限于这些不足, 导致当前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的研究更多集中在表层的“变与不变”的争论中, 难以深入到对其内在机制以及长远影响等方面的探究。因此, 未来在探讨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研究时, 应有的放矢地进行多学科、多方法的融合, 避免“各自为政”。
4.2 细化性别刻板印象探究其变迁
以往多数研究都默认地用同质化视角看待性别刻板印象, 将其视为一个单一的整体来探讨变迁, 鲜有研究进一步细化刻板印象。刻板印象除了在加工层面上能分为外显刻板印象与内隐刻板印象、在效价层面上能分为消极刻板印象与积极刻板印象外, 还能在功能层面上分为描述性刻板印象与规定性刻板印象。通过细化、分类后, 这些刻板印象的变迁模式可能并不一致。比如Zehnter等人(2018)通过分析1974~2016年间上千份报纸的讣告来探究性别刻板印象变迁, 结果发现有关“女性是怎样的”描述性刻板印象在此期间发生了变化, 而对于“女性应该是怎样的”规定性刻板印象却保持着相对稳定。这就意味着在研究刻板印象变迁时, 若将其视为一个单一整体可能会在无意中丢失很多重要的信息。因此, 有必要从细化的视角, 将刻板印象分类去探讨其变迁情况。除了细化刻板印象本身外, 还可以通过细化其他研究视角来探讨性别刻板印象的变迁。比如根据内隐态度变迁的3D框架(3D framework of implicit attitude change), 内隐态度变迁可以从分析水平(个体与集体)、来源(实验、发展与文化)和时限(短期与长期)三条轴来分析(Kurdi & Charlesworth, 2023)。如此, 性别刻板印象是否也可以通过细化这三条轴来进一步探究其变迁模式?比如在分析水平上, 性别刻板印象究竟是在个体层面还是在群体层面(如组织、地域和国家等)更易发生变迁?在来源上, 性别刻板印象究竟是在严格控制的实验程序里还是纵向的个人成长过程中, 抑或是在宏观层面的事件上更易发生变迁?在时限上, 性别刻板印象究竟是在短期内还是在长期后更易发生变迁?此外, 在这三条轴进一步交互所形成的更为细化的分类上, 性别刻板印象变迁又会呈现出一种怎样的模式?这些复杂的问题都值得在未来进一步予以探讨。
4.3 网络视角探索性别刻板印象变迁
除了要细化性别刻板印象以探讨其变迁外, 还有必要以网络视角系统化看待性别刻板印象变迁。在心理学中, 网络视角(network)认为研究指标不仅反映潜在结构的各项特征, 还可能由于它们之间的交互, 形成动态和复杂的系统(Robinaugh et al., 2020)。而刻板印象是社会群体与语义特征之间的联结(Charlesworth et al., 2021), 根据语义特征本身的联系性和交互性, 意味着在研究刻板印象变迁的具体内容时, 不应该孤立地看待刻板印象特征, 而应该从网络视角考虑到特征与特征之间的关系。比如对于当前的男性和女性, “强大”这一刻板印象特征都较为明显, 但网络分析研究发现对于女性刻板印象而言, “强大”与“移情”、“敏感”和“讨人喜欢”这些特征存在较高的共现关系。然而, 对于男性刻板印象而言, “强大”却与“好斗”、“大男子主义”、“不敏感”和“顽固”这些特征存在较高的共现关系(Sánchez-Rodríguez et al., 2023)。也就是说, 单独看“强大”这个特征时, 对男女的刻板印象在表面上都一样, 但若以网络视角来看该特征与其他特征的共现关系时, 对男女“强大”这一刻板印象就存在较大的差异了。据此, 未来在考察性别刻板印象变迁时, 也不能忽视刻板印象特征之间的关系, 尤其需要注意即使过去、现在和未来对男女的刻板印象特征一致, 也不能说明该刻板印象就一定未发生变化。反之, 需要以网絡视角去观察该刻板印象特征是否会根据与其他刻板印象特征之间的共现关系表现出实质性或细微性的差异, 进而更为准确地反映出不同时期性别刻板印象在人们脑海中的心理表征。
4.4 考察中国的刻板印象变迁
社会变迁是社会心理学中罕见的中国比西方更具独特性和优势性的研究领域。当前,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 而中国更是面临着“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 从封建社会到新中国成立, 再到改革开放后高速发展的当下, 中国正经历着政治转变、经济转变和文化转变(蔡华俭 等, 2020)。这就意味着相比于只拥有短暂历史的西方国家, 中国的社会变迁更具时代的烙印和文化的色彩。因此, 十分有必要在这样的社会变迁背景下研究中国的性别刻板印象变迁。相比于西方国家, 中国从几千年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和“男主外女主内”的封建认知到“坚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再到近期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3届会议上中国人权研究会对性别平等与妇女全面发展的进一步落实与执行。一方面推动了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角色的转变, 表现为女性的就业从单一化拓展到多元化(如女性从事知识技术行业的数量不断上升、两性劳动参与率的差距逐渐缩小)和受教育程度从低学历提升至高学历(如女性受教育年限逐年增加、男女受教育程度差距不断缩小)等(张韬, 潘琦, 2021)。另一方面也促使了中国人的性别角色观发生变迁, 表现为性别角色观随时间稳定地向两性平等的现代化转型(主要体现在2010年后) (吴愈晓 等, 2022; 闫辰聿, 和红, 2022)。这些变化都暗含了中国人的性别刻板印象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可能已发生重大变迁。
此外, 在中国探究其他领域的刻板印象变迁也尤为重要。比如年龄刻板印象方面, 相比于西方国家, 中国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如《孝经》曰: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 扬名於后世, 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 从古至今对孝道都尤为重视, 这似乎预设了中国人的年龄刻板印象可能更偏积极且呈稳定状态?但值得注意的是, 中国人的孝道随时间已发生变迁。如在认知层面, 研究发现虽然古今一致的是人们认为孝涉及了尊敬安乐父母、和颜悦色对待父母和陪伴父母等, 但当下人们对于古时所强调的“服从父母”的认同度并不高(葛枭语, 2021)。在行为层面, 老人与子女共同居住的趋势逐渐减弱、子女为老人在经济、情感和身体照料等方面提供的支持也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傅绪荣 等, 2016)。此外, 相比于人口老龄化增速较缓的西方国家,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增速较快的东方国家(如日本和中国等)也伴随着人们对老龄化持有更为消极的态度(North & Fiske, 2015)。因此, 孝道的变迁可能会影响到中国人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 使其发生变迁。
民族刻板印象方面, 相比于西方国家, 虽然中国不存在种族问题, 但56个民族的多民族特色让中国在民族刻板印象上的研究颇具价值。中国地理环境复杂, 山势地形变化多样, 这促成了几千年来中国的少数民族在不断地从周边向中原大规模内迁, 而汉族也从中原腹心地带向周边不断辐射。在该过程中, 慢慢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 从而不断促进着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其中, 族际通婚随时代的变革不仅是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表现, 也可能预设了民族刻板印象的变迁。具体而言, 从冰封期(从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多数民族严禁族际通婚, 到破冰期(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族际通婚的禁忌出现裂痕, 再到融冰期(从改革开放至今)族际通婚越来越普遍(张积家 等, 2023)。可以预见, 随着民族间日趋频繁的接触和交流, 族际通婚将愈发普遍, 而民族刻板印象也将逐渐变迁。此外, 随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加强, 各族人民越来越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和相互帮助, 这些都可能导致中国人的民族刻板印象发生变迁。56个民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也意味着对民族刻板印象变迁的研究不能仅将这些民族简单地划分为汉族与少数民族, 而是要注意到对各民族的刻板印象变迁是否还存在独特性。此外, 未来也有必要探索中国背景下诸如性向、地域、阶层和国家等方面的刻板印象变迁, 为刻板印象变迁领域乃至为整个社会与文化变迁研究提供来自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证据。
5 结语
刻板印象作为一种认知结构, 根植于人们对社会群体的信念。随着社会的变迁, 社会角色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其中性别角色的变化尤为明显。在此过程中, 人们对男性和女性持有的性别刻板印象也在随时间慢慢变迁。但社会角色的变化, 不仅局限于性别, 还会涉及到种族、民族、年龄、性向、阶层和宗教等各种社会类别, 其刻板印象的变迁情况又是怎样的?既然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刻板印象可能存在差异, 那么性别刻板印象变迁是否存在跨文化一致性和特异性?甚至在有些文化中还可能存在新的社会群体, 这类群体身上所携带的新的刻板印象是否也存在变迁?这些不同群体的刻板印象变迁究竟有什么共同性与特异性?在把握刻板印象变迁的基本模式后, 变迁所涉及的内在机制有哪些?变迁的影响(长期影响与短期影响、宏观影响与微观影响、生理影响与心理影响)又包含什么?这些未得到解答的问题不仅提醒着我们刻板印象是一个动态的结构, 更警示着我们其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心理现象, 需要未来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大力参与才能对其逐一击破, 不断助力刻板印象领域的研究。
参考文献
包寒吴霜, 王梓西, 程曦, 苏展, 杨盈, 张光耀, ... 蔡华俭. (2023). 基于词嵌入技术的心理学研究: 方法及应用. 心理科学进展, 31(6), 887?904.
蔡华俭, 黄梓航, 林莉, 张明杨, 王潇欧, 朱慧珺, ... 敬一鸣. (2020). 半个多世纪来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变化——心理学视野下的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8(10), 1599? 1618.
蔡华俭, 张明杨, 包寒吴霜, 朱慧珺, 杨紫嫣, 程曦, ... 王梓西. (2023). 心理学视野下的社会变迁研究: 研究设计与分析方法. 心理科学进展, 31(2), 159?172.
傅绪荣, 汪凤炎, 陈翔, 魏新东. (2016). 孝道: 理论、测量、变迁及与相关变量的关系. 心理科学进展, 24(2), 293?304.
葛枭语. (2021). 孝的多维心理结构: 取向之异与古今之变. 心理学报, 53(3), 306?321.
黄梓航, 敬一鸣, 喻丰, 古若雷, 周欣悦, 张建新, 蔡华俭. (2018). 个人主义上升, 集体主义式微?——全球文化变迁与民众心理变化. 心理科学进展, 26(11), 2068?2080.
侯佳伟, 辛自强, 黄四林, 张梅, 窦东徽. (2015). 横断历史元分析的原理、方法及人口学应用. 人口研究, 39(1), 104?112.
王祯, 管健. (2021). 积极刻板印象会产生消极影响? 心理科学进展, 29(9), 1657?1668.
吴胜涛, 茅云云, 吴舒涵, 冯健仁, 张庆鹏, 谢天, ... 朱廷劭. (2023). 基于大数据的文化心理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31(3), 317?329.
吴愈晓, 王金水, 王旭洋. (2022). 中国性别角色观念变迁 (1990—2018): 年龄、时期和世代效应及性别差异模式.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34(4), 76?90.
闫辰聿, 和红. (2022). 回归传统还是向现代转变——年龄、时期和队列视角下中国人性别角色观念的变迁. 兰州学刊, (5), 79?91.
张积家, 张航, 冯晓慧. (2023). 从“异己观”到“天下观”的民族心理变迁——基于族际通婚视角的元民族志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63?83+206.
张韬, 潘琦. (2021). 当代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变迁及性别角色重构.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5(3), 72?77.
Andrich, A., Bachl, M., & Domahidi, E. (2023). Goodbye, gender stereotypes? Trait attributions to politicians in 11 years of news coverage.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100(3), 473?497.
Bhatia, N., & Bhatia, S. (2021). Changes in gender stereotypes over time: A computational analysi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45(1), 106?125.
Bosak, J., Eagly, A., Diekman, A., & Sczesny, S. (2018). Women and men of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Evidence of dynamic gender stereotypes in Ghana.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9(1), 115?129.
Boutyline, A., Arseniev-Koehler, A., & Cornell, D. J. (2023). School, studying, and smarts: Gender stereotypes and education across 80 years of American print media, 1930?2009. Social Forces, 102(1), 263?286.
Cai, H. J., Huang, Z. H., & Jing, Y. M. (2019). Living in a changing world: The change of culture and psychology. In D. Matsumoto & H. C. Hwang (Eds.), Oxford handbook of culture and psychology (2nd ed.).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rlesworth, T. E., & Banaji, M. R. (2019). Pattern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attitudes: I. Long-term change and stability from 2007 to 2016. Psychological Science, 30(2), 174?192.
Charlesworth, T. E., & Banaji, M. R. (2021). Pattern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attitudes II. Long-term change and stability, regardless of group membership. American Psychologist, 76(6), 851?869.
Charlesworth, T. E., & Banaji, M. R. (2022a). Pattern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stereotypes III: Long-term change in gender stereotypes.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13(1), 14?26.
Charlesworth, T. E., & Banaji, M. R. (2022b). Pattern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attitudes: IV. Change and stability from 2007 to 2020. Psychological Science, 33(9), 1347? 1371.
Charlesworth, T. E., Navon, M., Rabinovich, Y., Lofaro, N., & Kurdi, B. (2023). The project implicit international dataset: Measuring implicit and explicit social group attitudes and stereotypes across 34 countries (2009?2019).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55(3), 1413?1440.
Charlesworth, T. E. S., Sanjeev, N., Hatzenbuehler, M. L., & Banaji, M. R. (2023). Identifying and predicting stereotype change in large language corpora: 72 groups, 115 years (1900?2015), and four text sourc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25(5), 969?990.
Charlesworth, T. E., Yang, V., Mann, T. C., Kurdi, B., & Banaji, M. R. (2021). Gender stereotypes in natural language: Word embeddings show robust consistency across child and adult language corpora of more than 65 million words. Psychological Science, 32(2), 218?240.
Cheryan, S., & Markus, H. R. (2020). Masculine defaults: Identifying and mitigating hidden cultural biases. Psychological Review, 127(6), 1022?1052.
Cox, M. J., & Paley, B. (2003). Understanding families as system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2(5), 193?196.
Craiut, M. V., & Iancu, I. R. (2022). Is technology gender neutral?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n gender stereotypes attached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uman Technology, 18(3), 297?315.
Croft, A., Schmader, T., & Block, K. (2015). An underexamined inequality: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barriers to mens engagement with communal rol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9(4), 343?370.
Cunningham, M., Beutel, A. M., Barber, J. S., & Thornton, A. (2005). Recipro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attitudes about gender and social contexts during young adulthoo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34(4), 862?892.
Cur?eu, P. L., & Pop-Cur?eu, I. (2018). Gender in the afterlife: An exploration of dynamic gender stereotypes in the epitaphs of the Merry Cemetery of S?p?n?a.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9, 1436.
Czopp, A. M., Kay, A. C., & Cheryan, S. (2015). Positive stereotypes are pervasive and powerful.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0(4), 451?463.
Diekman, A. B., & Eagly, A. H. (2000). Stereotypes as dynamic constructs: Women and men of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6(10), 1171?1188.
Diekman, A. B., Eagly, A. H., Mladinic, A., & Ferreira, M. C. (2005). Dynamic stereotypes about women and men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 36(2), 209?226.
Diekman, A. B., Eagly, A. H., & Johnston, A. M. (2010). Social structure. In J. F. Dovidio, M. Hewstone, P. G. Glick, & V. M. Esses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prejudice, stereotyping, and discrimination (pp. 209?224). Thousand Oaks, CA: Sage.
Donnelly, K., & Twenge, J. M. (2017). Masculine and feminine traits on the Bem Sex-Role Inventory, 1993? 2012: A cross-temporal meta-analysis. Sex Roles, 76, 556? 565.
Durante, F., & Fiske, S. T. (2017). How social-class stereotypes maintain inequality.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18, 43?48.
Eagly, A. H., & Koenig, A. M. (2021). The vicious cycle linking stereotypes and social role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30(4), 343?350.
Eagly, A. H., Nater, C., Miller, D. I., Kaufmann, M., & Sczesny, S. (2020). Gender stereotypes have changed: A cross-temporal meta-analysis of U.S. public opinion polls from 1946 to 2018. American Psychologist, 75(3), 301? 315.
Eagly, A. H., & Wood, W. (2012). Social role theory. In P. van Lange, A. Kruglanski, & E. T. Higgins (Eds.), Handbook of theories in social psychology (pp. 458?476).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Ellemers, N. (2018). Gender stereotype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9(1), 275?298.
Feenstra, S., Stoker, J. I., Lammers, J., & Garretsen, H. (2023). Managerial stereotypes over time: The rise of feminine leadership. Gender in Management, 38(6), 770? 783.
Fiske, S. T. (2017). Prejudices in cultural contexts: Shared stereotypes (gender, age) versus variable stereotypes (race, ethnicity, religion).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2(5), 791?799.
Forscher, P. S., Lai, C. K., Axt, J. R., Ebersole, C. R., Herman, M., Devine, P. G., & Nosek, B. A. (2019). A meta-analysis of procedures to change implicit measur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7(3), 522?559.
Garg, N., Schiebinger, L., Jurafsky, D., & Zou, J. (2018). Word embeddings quantify 100 years of gender and ethnic stereotyp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5(16), E3635?E3644.
Gershman, S. J., & Cikara, M. (2023). Structure learning principles of stereotype change.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30(4), 1273?1293.
Goldscheider, F., Bernhardt, E., & Lappeg?rd, T. (2014). Studies of mens involvement in the family—Part 1: Introduction.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35(7), 879?890.
Gustafsson Sendén, M., Klysing, A., Lindqvist, A., & Renstr?m, E. A. (2019). The (not so) changing man: Dynamic gender stereotypes in Swede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0, 37.
Haines, E. L., Deaux, K., & Lofaro, N. (2016).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 … or are they not? A comparison of gender stereotypes, 1983?2014.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40(3), 353?363.
Hancock, A. J., Clarke, H. M., & Arnold, K. A. (2020). Sexual orientation occupational stereotype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19, 103427.
Hargrave, L., & Blumenau, J. (2022). No longer conforming to stereotypes? Gender, political style and parliamentary debate in the UK.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52(4), 1584?1601.
Hentschel, T., Heilman, M. E., & Peus, C. V. (2019). The multiple dimensions of gender stereotypes: A current look at mens and womens characterizations of others and themselve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0, 11.
Hummert, M. L. (2015).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age stereotypes: Insights for subjective aging. Annual Review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35(1), 79?97.
Jebb, A. T., Tay, L., Wang, W., & Huang, Q. (2015). Time series analysis for psychological research: Examining and forecasting chang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6, 727.
Koenig, A. M., & Eagly, A. H. (2014). Evidence for the social role theory of stereotype content: Observations of groups roles shape stereotyp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7(3), 371?392.
Kurdi, B., & Charlesworth, T. E. (2023). A 3D framework of implicit attitude change.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7(8), 745?758.
Kwon, J. Y., Wormley, A. S., & Varnum, M. E. (2021). Changing cultures, changing brains: A framework for integrating cultural neuroscience and cultural change research. Biological Psychology, 162, 108087.
Lippmann, W. (1922). Public opinion. Los Angeles, CA: The Free Press.
Lopez-Zafra, E., & Garcia-Retamero, R. (2012). Do gender stereotypes change? The dynamic of gender stereotypes in Spain. Journal of Gender Studies, 21(2), 169?183.
Lopez-Zafra, E., & Garcia-Retamero, R. (2021). Are gender stereotypes changing over time? A cross-temporal analysis of perceptions about gender stereotypes in Spa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6(2), 330? 354.
Markus, H. R., & Kitayama, S. (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8(2), 224?253.
Mishra, S., & Kray, L. J. (2022). The mitigating effect of desiring status on social backlash against ambitious wome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02, 104355.
Moya, M., & Moya-Garófano, A. (2021). Evolution of gender stereotypes in Spain: From 1985 to 2018. Psicothema, 33(1), 53?59.
North, M. S., & Fiske, S. T. (2015). Modern attitudes toward older adults in the aging world: A cross-cultural meta- 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1(5), 993?1021.
Oláh, L. S., Kotowska, I. E., & Richter, R. (2018). The new roles of men and women and implications for families and societies. In Doblhammer, G. & Gumà, J. (Eds.), A demographic perspective on gender, family and health in Europe (pp. 41?64).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Paluck, E. L., Porat, R., Clark, C. S., & Green, D. P. (2021). Prejudice reduction: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72, 533?560.
Pleck, J. H. (2007). Why could father involvement benefit childre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pplied Development Science, 11(4), 196?202.
Priyashantha, K. G., De Alwis, A. C., & Welmilla, I. (2023a). Gender stereotypes change outcomes: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Applied Social Sciences, 5(5), 450?466.
Priyashantha, K. G., De Alwis, A. C., & Welmilla, I. (2023b). Three perspectives on changing gender stereotypes. FIIB Business Review, 12(2), 120?131.
Proudfoot, D., & Kay, A. C. (2023). Communal expectations conflict with autonomy motives: The western drive for autonomy shapes womens negative responses to positive gender stereotyp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24(1), 1?21.
Robinaugh, D. J., Hoekstra, R. H., Toner, E. R., & Borsboom, D. (2020). The network approach to psychopathology: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2008?2018 and an agenda for future research. Psychological Medicine, 50(3), 353?366.
Rudman, L. A., Moss-Racusin, C. A., Phelan, J. E., & Nauts, S. (2012). Status incongruity and backlash effects: Defending the gender hierarchy motivates prejudice against female leade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8(1), 165?179.
Sánchez-Rodríguez, ?., Moreno-Bella, E., & García-Sánchez, E. (2023). Mapping gender stereotypes: A network analysis approach.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4, 1193866.
Schneider, M. C., & Bos, A. L. (2014). Measuring stereotypes of female politicians. Political Psychology, 35(2), 245?266.
Spencer, S. J., Logel, C., & Davies, P. G. (2016). Stereotype threa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7, 415?437.
Twenge, J. (1997). Changes in masculine and feminine traits over time: A meta-analysis. Sex Roles, 36(5?6), 305?325.
Twenge, J. M., Konrath, S., Foster, J. D., Keith Campbell, W., & Bushman, B. J. (2008). Egos inflating over time: A cross-temporal meta-analysis of the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6(4), 875?902.
van der Pas, D., Aaldering, L., & Bos, A. L. (2023). Looks like a leader: Measuring evolution in gendered politician stereotypes. Political Behavior. https://doi.org/10.1007/ s11109-023-09888-5
Varnum, M. E., & Grossmann, I. (2017). Cultural change: The how and the why.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2(6), 956?972.
Wilde, A., & Diekman, A. B. (2005). Cross-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dynamic stereotypes: A comparison between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29(2), 188?196.
Zehnter, M. K., Olsen, J., & Kirchler, E. (2018). Obituaries of female and male leaders from 1974 to 2016 suggest change in descriptive but stability of prescriptive gender stereotype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9, 2286.
Have gender stereotypes changed or not changed? Evidence
from contents, methods, and consequences
WANG Zhen, GUAN Jian
(Department of Social Psychology, School of Sociology,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Abstract: Gender stereotypes, as a social cognition, refer to general beliefs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ttributes, and behaviors of people classified into men and women. Under the impacts of societal changes, researchers investigated changes in gender stereotypes through traditional methods (e.g., past-present-future rating paradigm, cross-sequential design, and cross-temporal meta-analysis) and new technologies (e.g., word embedding). Although some studies have claimed that gender stereotypes remain constant over the years, most other studies, based on the social role theory, have supported that gender stereotypes have changed. Specifically, the pattern of changes mainly presents that women are perceived to be becoming more masculine characteristics (e.g., agency), whereas men are perceived to be likely to become more feminine characteristics (e.g., communion). These changes have positive contributions to narrow gender gaps in the economy, while they may also have negative consequences on family and health. Future research should, based on the multidisciplinary intera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methods, explore changes in gender stereotypes through more refined ways and perspectives of network approaches. More importantly, it should be focused on investigating changes in gender stereotypes in the Chinese context.
Keywords: societal changes, gender stereotype changes, social role theory, agency, commun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