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风胜湿”理论探讨风药在类风湿关节炎(尪痹)中的应用

2024-06-08文红安阳,马武开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4年4期
关键词:风药邪气风湿

文红 安阳,马武开

【摘 要】

类风湿关节炎(尪痹)是一种以全身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病机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遗传、内分泌、环境等因素有关,治疗主要以缓解疼痛、对症支持为主。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痹病”范畴,认为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导致本病的发生,风、寒、湿是其重要病因。中医针对病因病机,运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对于本病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文章旨在基于“风胜湿”理论探讨风药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风类药;“风胜湿”理论

【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4)07-0014-03

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4.07.zgmzmjyyzz202407004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疼痛为主症的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归属于中医学“痹病”范畴,古代医家根据疾病特点,又有“历节病”“白虎风”“鹤膝风”等病名。《素问·痹病》篇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指出了风邪、寒邪、湿邪是痹病产生的重要原因[1]。风药,是指具有熄风、解表、祛湿等作用的一类中药,具有升、散、透、窜、通、燥、动的特点[2],故在痹病、泄泻等疾病运用较为广泛,本文通过药性与痹病特点结合,探讨“风药”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运用。

1 风寒湿邪,合脏为痹

痹病的产生与风湿邪气关系密切,除《素问·痹论》以外,《素问·评热病论》也有“不与风寒湿气合, 故不为痹”的记载,这是对于本病病因的最早认识。华佗《中藏经·论痹》曰:“痹者, 风寒暑湿之气中于人脏腑之为也。入腑则病浅易治, 入脏则病深难治。”到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载“痹者,……由人体虚,故受风湿邪也”、宋代严用和《济生方》言“痹,皆因体虚滕理空疏,受风寒湿三气而成”,均指出体虚为内因,感受风湿邪气为外因。根据机体受邪偏重不同,古人还对本病进行归纳分类并进行命名。风邪性善行而数变,具有善动不居、游走不定的特点,病位游走、行无定处,患者关节常常呈游走性疼痛,痛無定处,痛无定时,古人将其称为“行痹”或“风痹”。寒邪,其性凝滞,寒邪伤人,易致所伤部位之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致阳气受损,失其温煦,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甚或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是最易导致疼痛的外邪,故称为“寒痹”或“痛痹”。湿性重浊,湿邪致病,常以沉重感及附着难移为特征,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并且附着难移等。因湿性黏滞,易阻气机,气不行则湿不化,胶着难解,湿邪为病,起病隐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也称为“湿痹”或“着痹”。

机体感受风邪、湿邪日久不愈,则会进一步侵袭人体经脉、筋骨、脏腑,发病在春则为筋痹,筋痹日久不愈,再外感风湿邪气,侵袭人体脏腑,则发为肝痹;在夏则为脉痹,脉痹日久不愈,再感风湿邪气,侵袭人体脏腑,则发为心痹;发在长夏则为肌痹,肌痹日久不愈,再感风湿邪气,侵袭人体脏腑,则发为脾痹;发在秋则为皮病,皮痹日久不愈,再感风湿邪气,侵袭人体脏腑,则发为肺痹;发在冬天则为骨痹,骨痹日久不愈,再感风湿邪气,侵袭人体脏腑,则发为肾痹。痹入五脏者病程长、病位深、邪气盛而正气虚, 故预后最差,痹在筋骨间则久疼难愈,生活困苦,痹在皮肤间则最为轻浅,故临床上本病应当早期及时干预治疗,防微杜渐。

2 结合临床,现代考究

现代研究[3]表明风湿邪气与本病关系密切,就证候要素分布而言,在10种证候要素中,“湿”邪(约占29.6%)是类风湿关节炎的核心病理要素,“风”邪次之,约占15.8%, “寒”邪第三,约占12.7%;就证型而言,一项对1602例患者进行的多中心临床研究[4]表明,高达97.8%的患者与风寒湿证有关,主要涉及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风湿痹阻证,且这些证型多见于本病早期。对402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回顾分析[5]显示,风寒湿痹证占比为52.6%,占比最高;风湿热痹证次之,占比为16.0%。对近10年9494篇文献研究[3]发现,风湿痹阻型则是占比最高的证型,约占26.2%。这些研究充分说明了风寒湿邪气对本病的影响,在本病的病因病机及疾病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陈修园《时方妙用》谓:“深究其源,自当以寒与湿为主,……是痹不外寒与湿,而寒与湿亦必假风以为之帅,寒曰风寒,湿曰风湿,此三气杂合之说也。”虽风寒湿三气杂合而为病,而风为百病之长,但临床上痹病属寒湿者居多[6]。临床不可拘泥于此,要综合判断,如寒湿郁久化热,转为内郁邪热,可表现为寒热错杂证。就体质而言,机体阳气不足,阴气盛,阴气助长寒邪之势,可表现为寒象,合而为风寒湿痹证;机体阳气偏盛,阴不足,偏胜的阳气与偏胜的风邪相合,可出现热象,表现为寒热错杂或风湿热痹证。在临床上,要根据患者体质结合临床症状、舌苔脉象加以分析。

3 风药轻清,胜湿以明

“风药”之名首见于唐代《外台秘要·卷十七》:“冷加热药……风加风药。”[7]张元素所著《医学启源》载“羌活气微温, 味甘苦, 治肢节疼痛, 手足太阳风药也”。“藁本气温,味大辛,此太阳经风药”[8],将羌活、藁本归为“太阳经风药”,初步奠定了风药理论的基础。其弟子李杲在其理论指导下将防风、柴胡、羌活等20味药物划分为风药,同时指出“……诸风药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描述了风药具有升阳等特点[8]。徐大椿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提出:“凡药之质轻而气盛者,皆属风药。”[9]描述了风药具有质轻、气盛的特点。基于前人理论指导下,较普遍的观点认为风药,具有解表、祛湿、熄风作用,具有“升、散、透、窜、通、燥、动”的特点,据相关[10]统计,此类药物高达117种。如“风类第一药”防风,《医学启源》言其“气温味辛,疗风通用,泻肺实,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风邪之仙药也……”《主治秘要》曰“身去上风,梢去下风。又云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其用主治诸风及去湿也。”[11]其不但能发散风邪,走窜行气,还能祛湿散壅,而其辛燥透达之性味,喜动,向上向外宣散,可疏达肝郁、发散郁火、祛风除湿止痉,配伍以祛风、活血药可祛风通痹止痛,如当归拈痛汤,治湿热为病,肢节烦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遍身痛,下注于胫,肿痛不可忍。动物实验研究[12]结果发现防风石油醚提取物可抑制TNF-α诱导的HFLS-RA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减少促炎因子的分泌,通过抑制cAMP/PKA/CREB信号通路下调AQP1的表达,进而发挥治疗关节炎的作用。动物研究从现代理论出发为风药治疗疾病提供理论支撑,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关于风药治疗本病现代药理研究并不多。

“风胜湿”理论由五行生克理论演变而来,首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央生湿,湿生土……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金元名医张元素《医学启源》,将药物五类,其中包括“风升生”,奠定了风胜湿理论的基础。李东垣在《兰室秘藏》“圣人立治之法,既湿气大胜,以所胜治之,助甲木(胆气)上升是也,故经云:风胜湿”[13],对其理论首次做出阐释,他认为风药质轻味薄,法象风木属性,如春气升发,具有升发少阳的作用,而少阳胆者,春应之气也,人一身之清气非此不能升,充分将其理论运用于临床。明代赵献总结前人经验,提出了升阳风药治湿的看法,《医贯》载:“夫湿淫从外而入里,若用渗淡之剂以除之,是降之又降,乃复益其阴,重竭其阳……反助其邪之谓也,古用升阳风药即瘥。”[14]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用药总以苦辛寒治湿热,以苦辛温治寒湿,概以淡渗佐之,或再加风药”明言治湿有风能胜湿之特色法[15]。由此可见,此理论在各个时期广泛运用于临床,也由此诞生了许多经典方剂,如独活寄生汤。该方出自《备急千金药方》,为祛湿剂,全方重用风药独活、桑寄生为君药,且风药约占全方一半,独活辛散苦燥,张元素言其“治风须用,及能燥湿”[16],王好古言其:“两足寒湿,痹,不能动止,非此不能治”[17],尤善祛足少阴经之邪气,故本方以独活祛风除湿、活络通痹、散寒止痛、养血和营;桑寄生祛风除湿、止痹痛;配合细辛、防风辛窜,祛风止痛、燥湿散寒以祛邪;秦艽升散,助其祛风寒、胜湿除痹之力;辅以川芎增强祛风之力,风药之至,湿气乃除。为方剂中风药胜湿法运用的典范。现代药理研究[18]表明本方能够降低患者DAS28、HAQ、VAS评分,降低多种炎性细胞因浓度,减轻滑膜充血肿胀程度,从而减轻关节炎性积液,也是祛风胜湿的临证体现。

4 验案举隅

钱某,女,45岁,于2022年9月20日初诊。患者双腕关节、指间关节、双肘关节、肩关节、双膝关节疼痛3年余,再发加重5天,四肢多个关节胀痛,屈伸不利,工作生活等活动受限,晨僵超过1小时,阴雨天气疼痛加重,既往纳眠欠差,大便稀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细弱。查:RF 28 U/mL,血沉23 mm/h,CRP 10.15 mg/L。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本次就诊要求纯中药治疗,根据舌、脉、症,诊断为痹病(风寒湿痹)。治则:祛风除湿,散寒通络。方选防己黄芪汤加减:生黄芪20g,防己12g,防风18g,桂枝15g,苍术12g,茯苓12g,细辛6g,独活15g,羌活10g,怀牛膝15g,络石藤10g,威灵仙9g,淫羊藿15g,降香15g,薏苡仁15g,生姜15g,大枣5枚,甘草 10g。15剂,水煎煮,分早中晚3次分服,服药后以周身微汗为佳。二诊(2022年10月8日)患者感肢体晨僵、麻木等症状稍缓解,嘱其继续服用上方。三月余后复诊,患者述晨僵时间明显缩短,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天气变化未见复发,予以黄芪桂枝汤加减内服以培护营卫,扶正祛邪,具体处方如下:生黄芪24g,桂枝15g,白芍12g,防风18g,生姜10g,大枣6枚,独活15g,羌活10g,海风藤10g,甘草10g。间断服药半年余,随访诉情况稳定,未再复发。

按:该患者大便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微浮,长期纳眠欠佳,脾脏亏虚,气血津液耗伤,风湿邪气乘虚而入,久而为痹,风湿邪气阻滞筋络,故患者肢体关节疼痛,症状时轻时重,阴雨天气病情加重。参照《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中“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予以防己黄芪汤加减,临床取得较好效果。方中生黄芪益气升阳固表,利水兼通痹;防己祛风除湿,健脾利水;防风、细辛祛风通痹止痛,透邪外出;独活、羌活、海桐皮、海风藤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怀牛膝、淫羊藿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患者脾胃功能失常,气血亏虚,津液运化不利,水湿内停,予以茯苓、薏苡仁健脾利湿,生姜、大枣补中益气,降香理气止痛。诸药合用佐以甘草调和诸药,兼补益脾气。后患者关节症状缓解,四诊合参,予以黄芪桂枝汤调和营卫,补益津液,扶正祛邪以收尾。后患者症状未见复发,两次方药均加入风药,辨证施治,效果俱佳。

通过查阅文献、书籍,可以看出痹病配伍风药是本病常见组方规律,在痹病运用中可以增强祛湿之力,但万物皆有度,因风药过用可致伤津耗气,故临床中应当视情况酌情使用,若必要情况大量使用下,可予滋阴类中药以顾护津液。

参考文献

[1]龚雪,汪元.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0,9(6):62-65.

[2]罗再琼,黄淑芬,王明杰.论风药的活血作用及其特点[J].中医杂志,2000,41(8):453-454.

[3]赵越,晏菁遥,黄闰月,等.近十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文献的中医证候分布与遣方用药规律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9):2168-2177.

[4]王建,巩勋,唐晓颇,等.160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J].中医杂志,2018,59(11):963-967.

[5]许飞,唐超炫,周文强,等.402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回顾分析[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9,42(1):38-41.

[6]旷惠桃,王莘智,周珂.论温养治痹[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4(1):3-5,18.

[7]王焘.外台秘要方[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0.

[8]葉青.风胜湿理论指导下的诊疗思路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9):66-68.

[9]徐灵胎.神农本草经百种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23,48.

[10]张晓阳.浅论风药[J].中医杂志,2003,44(3):227-229.

[11]李怀芝,罗良,杨金萍.《东垣试效方》内科中的风药运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6(1):14-19.

[12]宋献美,单朋涛,张艳燕,等.防风石油醚提取物对TNF-α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增殖、凋亡、cAMP/PKA/CREB通路及AQP1表达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23,39(1):44-48.

[13]汪海英,吕国雄.对“风药胜湿”理论的认识[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6):20.

[14]廖晓红,张勇.“风能胜湿”理论探究[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9):94-95.

[15]刘宏潇,冯兴华.冯兴华教授运用祛风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3):636-638.

[16]张元素.医学启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60,170,172.

[17]盛增秀.王好古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3,23,129.

[18]赵海燕,杜旭,徐慧先,等.独活寄生汤调节炎性因子表达干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破坏的作用机制[J].中医药学报,2021,49(1):44-48.

(收稿日期:2023-07-03 编辑:陶希睿)

基金项目: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黔科合平台人才[2020]2202)。

作者简介:

文红(1996—),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疾病防治。E-mail:1770049849@qq.com

通信作者:

安阳(1975—),男,土家族,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疾病防治。E-mail:anyang8372@126.com

猜你喜欢

风药邪气风湿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风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理论探析及临证体会
黄帝内经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下)
黄帝内经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上)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痛风不是风湿 罪魁祸首在嘌呤
冬病夏治,巧治风湿骨痛
别轻易拔罐刮痧
重庆市成立中医风湿专科联盟
风药之功用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