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阴平阳秘”和“稳态”理论探讨中西医防治乳腺癌

2024-06-08刘梨会姜大庆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4年4期
关键词:平阳阴阳中医药

刘梨会 姜大庆

【摘 要】

“阴平阳秘”学术理论最早出自《黄帝内经》,不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粹,也是治疗疾病的指导思想,且中医“阴平阳秘”理论在乳腺癌的各阶段预防、诊疗中皆有所体现,与西醫学“稳态”理论有着很多共通之处,两者是中西医结合防治乳腺癌的最佳结合点。文章从乳腺癌发病前、发病时、发病后三个阶段,基于“阴平阳秘”和“稳态”理论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乳腺癌的新思路,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阴平阳秘;稳态;乳腺癌;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4)07-0001-06

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4.07.zgmzmjyyzz202407001

Discussion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by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Based

on “Balance Between Yin and Yang” and “Homeostasis”Theory

LIU Lihui1 JIANG Daqing2*

1.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31,China;

2. Liaoning Cancer Hospital & Institute,Shenyang 110804,China

Abstract:

The thought of “balance between yin and yang” was first derived from Huangdi Neijing,which is not only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ventive medicine,but also the guiding ideology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The thought of “balance between yin and yang” is reflected in the prevention,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at all stages,and has much in common with the “homeostasis” theory of modern medicine,which is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o prevent and treat breast cancer.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new idea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from the three stages before,during and after the onset of breast cancer,based on the theory of “balance between yin and yang” and “homeostasis”,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work.

Keywords:

Balance Between Yin and Yang;Homeostasis;Breast Cancer;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乳腺癌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癌,且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着许多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健康[1]。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我国老龄化逐渐加重,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和死亡人数预计将持续增加[2]。中医学和西医学在防治乳腺癌中可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防治乳腺癌的具体手段和措施也逐渐增多,中医药防治乳腺癌效果确切,在乳腺癌全程全方位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4]。本文主要基于中医“阴平阳秘”的理论,浅谈中西医结合防治乳腺癌的一些思考,为目前的临床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1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1.1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理论溯源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首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故阳强不能密,阴气

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5]14。其中,“阴”就是指的是物质人体, “阳”指的是人体的功能,阴为物质,阳为机能。“阴平”指人体有机统一的生理结构,“阳秘”是指人体的各种功能正常,故古人言“形与神俱”,只有身体和机能的协调,才可以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但“阴”与“阳”并不是独立个体,而是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可以通过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与互藏、相互消长、相互转化进行人体机能的协调[6]。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发生相摩、相错、相荡的相互作用,阴阳互藏是指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阴阳交感与互藏为世界万物化生的根源。阴阳消长是指阴阳处于不断地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同时保持着动态平衡;阴阳转化则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作为事物总体属性的阴阳可以通过渐变或突变的形式进行相互转化。《医贯砭·阴阳论》指出:“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7]如气和血分属阳和阴,气能生血、行血和统血,故气的正常有助于血的生成和运行正常;血能含气、养气,血的充沛又可资助气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总之,“阴平阳秘”为阴不可盛,以平为度,阳不患多,其要在秘。有形之躯壳,是后天之体质,是一团死机,阳则是运行于其中的能量动力,使死机化成生机。人体之阴血津液,食入之一切营养物质,在于供阳之用,要谋供求相等,以适用为平,过则无益,成为负担而有害[8]。李中梓《内经知要·阴阳》中载:“阴血平静于内,阳气秘密于外,阴能养精,阳能养神,精足神全,命之曰治。”[9]认为只有在阴精宁静不耗,阳气固密不散,阴阳双方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人精神旺盛,使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素问·调经论》曰:“阴阳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5]323“阴平阳秘”“阴阳均平”,均为正气存内的表现。“正气存内”是指气血充盈、组织结构完整无损、功能活动正常协调、卫外密固,则邪气自然无隙可乘。邪气即使侵入机体,由于正气未衰,抗邪有力,能驱除邪气或抑制邪气,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稳定,即“阴平阳秘”。

1.2 阴平阳秘不等于阴阳平衡 “阴平阳秘”不等于“阴阳平衡”,祝世讷教授[10]曾强调,“阴平阳秘”是人生的有序稳态,不能简单归纳为“阴阳平衡”。阴阳平衡就是人体内在的一个和平统一,作为个体的人要与周围的环境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周围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对于“阴平阳秘”理论,医圣张仲景还进行了补充,提出了“阴阳自和”的概念。“阴阳自和”的含义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是“阴阳平和”“阴平阳秘”,这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内在本质。反之,“阴阳不和”“阴阳离决”,阴阳分离,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结束了。故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第二层含义是,“和”的发生发展需要通过阴阳的“互藏交感”作用。仲景认为“阴阳自和”在某一方面说明了疾病的自愈机制[11],即人体具有自愈的能力,疾病具有自发地向生理稳态发展的趋势。《灵枢·本藏》篇曰:“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府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12]“血和”“卫气和”“志意和”“寒温和”,方为“人之常平”,才是健康无病之人。因此,人体之健康贵在和。

2 阴阳不和,稳态不平

2.1 中医对乳腺癌的认识 乳腺癌在中医归属于“乳岩”范畴,本病最早记载于《肘后备急方·治痈疽妒乳诸毒肿方》。《灵枢·九针》篇曰:“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也。”[13]提出正气不足六淫外邪停留经络而成瘤病的病机。乳腺肿瘤多因肝经不通、正气不足外邪侵袭所致。《诸病源候论》也曾记载:“积聚者,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寒,搏于脏腑之气所为也。”[14]脏腑失和,阴阳失调,气滞血瘀,痰湿凝聚,久而成积则病气始生,肿瘤乃成。毒蕴正亏,失和加重,致邪气泛滥,利于肿瘤生长复发转移,从此角度来说,肿瘤的发生发展源于不和。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曰:“乳岩,此毒阴极阳衰,捻中如山岩,早治得生,迟则内溃肉烂见五脏而死。”[15]强调了乳腺癌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外科正宗·乳痈论》的论述较为全面,指出乳岩的病因乃“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16]。简而言之,中医认为乳腺癌发生的病因病机多为忧思发怒,肝脾受损,气滞痰凝,或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气血运行失常,导致气滞、血瘀、痰凝,阻滞乳络而成。

2.2 西医对乳腺癌的认识 西医学认为,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结果。乳癌疾病早期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至今没有发现乳腺癌确切的致癌原因,但发现了很多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高危因素,随着乳腺癌高危因素的积累,其患病风险也会增加[17]。Fisher等学者通过一系列动物模型实验发现,切除乳腺癌原发病灶会导致“肿瘤生长因子”的释放,促进了远处“转移灶”的生长,而原发灶切除前先给予全身化疗则可以抑制这种“肿瘤生长因子”的释放,从而抑制“转移灶”的生长,因此乳腺癌一开始即一种全身性疾病[18]。从这一点来看,中医和西医都在强调整体诊疗、综合诊疗。

3 中西差异,殊途同归

“稳态”指是把正常机体通过各种调节作用或者途径,使得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19]。2021年有学者在《Cell》上发表里程碑综述[20],从八个核心标志和维度详细阐述了健康,对健康标志提出了新定义。其中明确指出,血液pH值、渗透压、动脉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血糖等生理指标通常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这些指标的变化,通常会导致慢性疾病。因此,对通过损害控制、适当的应激反应和不断重塑来稳态恢复的能力是维持健康的标志。在漫长的生命活动中,来自机体内部的损伤也需要得到有效地清除或者修复来维持良好的稳态。在临床,有很多具体的生化指标、影像、体征都可以具体展示人体的内环境,也能表现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是否达到一个合理的动态平衡的状态。这种关系犹如舟与水,当河道里水太多或者外力作用下水溢满了河道,会导致舟和水之间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从而翻船,水会破坏河道固有的“稳态”,甚至会破坏周围的生态;当河道里的水太少,则河道干枯,舟行无力,无法进行正常的活动。人体生命的发展在于机体持之以恒的代谢,如果停止了代谢,人体停止了循环,那么就会失去相应的生命力,自然就会出现各种信号,如会出现各种癌前病变的症状。孙光荣教授的“致中和”思想,在乳腺癌防治中有着重要的影响[21],其认为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體“失中和”,且中和思想可以应用于乳腺癌的各个阶段。这一观点与西医的“自稳态”理论学说有着相通之处。“自稳态”是连接中医和西医的和谐贯通的一个重要的契合点[22]。

中医学和西医学都强调机体内在功能的稳定,且强调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和动态平衡,维持这个动态平衡既可以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这种状态都可归纳为一个“和”字,“和”不仅是预防乳腺癌思想的精华,也是可以作为指导临床医生治疗乳腺癌患者的病情的核心思想。“和”的状态是整体,不能只局限于局部,要把握整体的动态平衡。“和”具有动态性、对称性和长期性的特性。“和”的状态具有动态性是指这种状态不是绝对静止的,是相对静止的,但是绝对运动的。人体内部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人体组织、细胞都在持续地代谢,但这是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人体的变化都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一旦超过这个范围就是“和”的状态被打破,即“失和”,继而人体健康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和”的状态具有对称性是指“和”的状态在人体最明显的一个体现莫过于对称性,比如器官的对称,眼睛、耳朵、鼻孔、眉毛、乳房、四肢的对称,正是因为这些对称性,人体得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当这种对称性被打破,必然会有不良的影响。比如乳腺癌的发生,一般是单侧发生,对于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选择保留乳房外形还是单纯切除乳房,对于患者心理和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和”的状态具有长期性是指“和”的状态具有长期的稳定性,这不仅体现在人体健康上,在患者治疗的预后巩固阶段有更重要的指导意义。

4 防治有法,以“和”为本

中医素有“上医治未病”,维持人体的“阴平阳秘”是预防乳腺癌的重要的指导思想,具有整体性、全局性。要求从气血阴阳上、脏腑功能状态达到内在的一个平衡,其中阴阳是根本。从西医角度出发,“稳态”强调人体内环境的各理化特征的动态平衡。

明代《外科正宗》言:“初如豆大,渐若棋子,半年一年,二载三载,不痛不痒,渐渐而大……其时五脏俱衰,四大不救,名曰乳岩。”[16]从中医角度来讲,乳腺癌的发展是需要时间的。西医学也认为,乳腺癌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大致包括四个阶段:普通增生、囊性增生、不典型增生、乳腺癌。防治疾病的前提是了解疾病,但首先要了解人体。中医体质学提到,不同人的体质会发生乳腺癌的概率不一样[23]。对此,从个人体质着手,是防治乳腺癌的一个重点。其次,社会环境对乳腺癌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研究[24]提示,乳腺癌患者自我暴露水平影响乳腺癌患者的恢复,需重视患者心理因素,帮助患者达到自身与社会环境的一个动态平衡。中医认为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脾胃互为表里,肝失疏泄、气郁化火、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以致痰热搏结、经络闭塞、阻滞日久、结滞乳中或气机郁久化火成毒、瘀毒内结而成乳腺癌。饮食厚味损伤脾胃,运化失司,酿痰生热,以致经络不通、气血不行、滞于乳络而为病,需要重视饮食与乳腺癌发生的相关性。从疾病的各个阶段,综合应用相关治疗手段和措施,纠正患者个体的平衡状态。乳腺癌癌前病变包括非增生性疾病、非典型增生性疾病和无异型增生性疾病[25]。在实际工作中,患者处于癌前病变的阶段,应提前普及健康体检的观念,检查包括自检和他检,“自检”即患者个体本身的检查,主动关心本人身体的变化,观察乳房有无皮疹样改变、有无肿块、有无溃疡经久不愈、乳头有无溢液、有无皲裂、有无凹陷等异常的体征的改变;“他检”即为临床专科医生的检查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临床医生专科查体和常规的乳腺检查,使用精准医学,进一步客观判断。

4.1 乳腺癌发病前的中西医防治 基于现代社会环境,农村乳腺癌发病率低于城市乳腺癌发病率,经济发达地区乳腺癌发病率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原因是女性社会承担角色越来越多,社会压力越来越大,自己与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相处出现了明显不平衡的状态。从正常的阴平阳秘,发展到非正常状态的阴阳失衡。乳腺癌患者平素喜肝气郁结、心情郁闷,容易生气或者多愁善感,从中医阴平阳秘的角度出发,在此阶段通过中医药的手段,使得人体的状态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的状态。在中医方面,采用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的运动疗法;在饮食上,选择药膳同源的食物,减少精细化加工的食品,尽量满足人体基本营养的需求;此外加强心理建设是很有必要,从内在调整人体阴平阳秘的状态[26];在西医方面,可加强乳腺癌健康知识宣教及健康体检,通过现代医学的手段,普及乳腺癌筛查,比如乳腺钼靶、彩超、增强磁共振等检查[27],做到早检查、早预防、早发现,为后期的防治提供良好的时机和方向。

西医学认为乳腺癌发生的具体原因不明确,但有许多发病高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乳腺癌家族史、体内激素变化、年龄、种族、乳腺癌的个人病史、生活方式、环境因素、肥胖和超重、月经初潮时间、怀孕、使用激素等原因[28]。应用“阴平阳秘”的思想,明确相关发病因素后可针对性地采取具体措施,在具体的某些方面保持一个最开始的稳定状态。首先,针对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比如乳腺癌家族史、基因突变、种族因素以及既往单侧乳腺癌病史,有乳腺癌家族的患者,乳腺癌筛查年龄应该比家庭中确诊为乳腺癌时年龄最小者小10岁,但应该≥25岁;对于高风险人群建议行BRCA1/2致病突变基因检测[29]。不可改变的非遗传因素,比如性别、年龄、良性乳腺疾病、乳腺密度,基于中国真实世界的情况,专家建议成年女性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筛查,这对于40岁以上的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段的女性尤为重要[30]。其次,对于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比如肥胖、吸烟饮酒生活习惯、射线暴露等因素,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健康饮食,健康饮食可以降低乳腺癌风险。有研究[31]表明,对于50岁以下的女性,与每天摄入1份220g杂粮的女性相比,每日食用杂粮量≥3份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降低33.0%。再者,选择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也非常重要,有研究[32]表明,运动可以降低乳腺癌细胞的生存、增殖及侵袭能力。

4.2 乳腺癌发病时的中西医防治 中国女性良性乳腺疾病史作为主要乳腺癌危险因素的风险权重高于家族史、初潮早、初产年龄高等风险因素[33-34]。有数据[35]提示我国市级三甲医院乳腺门诊是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来源,防治的重点在于乳腺癌发病时。当患者发现癌症症状或者通过辅助检查,被确诊为乳腺癌,则应及时地采取系统性规范化抗肿瘤综合治疗,目前治疗措施包括手术、化疗、靶向治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治疗途径。有研究[36]表明,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比单一化疗的疗效效果更好,也有研究[37]證实中医药联合放疗治疗脾胃虚弱型乳腺癌术后患者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不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在远期复发率的控制上具有一定效果。从患者本身出发,“以人为本”中心思想,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以帮助患者达到自身状态的“阴平阳秘”,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获益。

中西医结合防治乳腺癌,有着相同的根本的宗旨。中医药防治乳腺癌,在“阴平阳秘”的理论指导下,强调辨证论治,不同的病因病机给予不同的辨证论治;西医防治乳腺癌强调整体获益,强调个体化方案,不仅处理局部病灶,并且考虑全身整体防治。伍睿昕等[38]主张中西医结合,在不同疾病阶段使用中医药治疗优势互补,可以有效降低毒副作用及防止并发症。

4.3 乳腺癌巩固期的中西医防治 乳腺癌治疗后的治疗,一般是指经历手术、化疗、放疗的巩固治疗,目的在于控制患者复发转移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三阴性乳腺癌巩固期的防治,具有更大的挑战性,三阴性乳腺癌是指癌组织免疫组化检查结果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占整体乳腺癌的15%~24%[39]。这类乳腺癌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较其他分子型的乳腺癌差,具有复发率高、转发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中医药防治三阴性乳腺癌具有重要的作用[40]。中药复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可以降低毒性、增强疗效[41],对于一般状况差且使用中药意愿强烈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尤其是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药复方联合化疗治疗或许是一种选择。临床医务工作者应考虑运用多种手段,以求“和”为主,帮助患者达到一个动态的“阴平阳秘”的状态。

有研究[42]表明,乳腺癌患者回归社会后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关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后以及在整个社会的生存质量是维持“阴平阳秘”状态的重要一步。临床工作者可以提供患者术后复诊以及对应的心理辅导,帮助患者重拾信心,接纳自己,与整个社会采取新的相处模式,使得自己的状态和社会环境的状态达到一个新的“阴平阳秘”的状态。但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是动态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应动态、持续地关注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状态。中医给予养生操、针灸、推拿、艾灸、穴位贴敷、耳穴、五音疗法等手段对于帮助患者恢复身心健康有着明显的辅助作用[43-46]。西医给予冥想、音乐疗法、森林疗法、心理辅导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身心健康,有研究[47]表明上述手段对于患者病后康复以及达到新的“阴平阳秘”的状态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5 小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能够尽量远离影响健康的因素,达到自我感觉无不适、西医诊断无异常以及中医的“阴平阳秘”状态是防治乳腺癌的最佳状态。目前,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与医疗条件、医务人员水平等的参差不齐,广泛普及新的健康评定模式比较困难,但对于未来健康评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中西医防治乳腺癌都有着相同之点,一是重视预防;二是都采用综合手段治疗;三是都具有长期性。中医和西医并不是对立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讲都是治疗疾病的手段,都是以人为本,两者可以互相补充,互相支持。中医的“阴平阳秘”理论及西医的“稳态”学说的有机结合,将会是中西医结合防治乳腺癌的最佳结合点,也是中西医贯通的重要桥梁。

参考文献

[1]SUNG H,FERLAY J,SIEGEL R L,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J].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2021,71(3):209-249.

[2]何思怡,李贺,曹毛毛,等.全球及我国女性乳腺癌疾病负担年龄分布及变化趋势[J].中国肿瘤,2023,32(1):1-7.

[3]陈宏达,郑荣寿,王乐,等.2019年中国肿瘤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0,24(4):373-379.

[4]卢雯平,卓至丽.乳腺癌的中医药防治现状及展望[J].中国医药,2022,17(3):321-325.

[5]何文彬,谭一松.素问[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14,323.

[6]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M].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2-24.

[7]赵献可.医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6.

[8]李卫河,叶秀珠.《伤寒质难》有关阴阳的辨析与临床思考[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9):616-618.

[9]李中梓.内经知要[M].陆鸿元,包来发,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16.

[10]祝世讷.再论阴平阳秘不等于阴阳平衡[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2):74-78.

[11]薛軍承,李家庚.张仲景“阴阳自和”思想探析[J].湖北中医杂志,2016,38(1):54-56.

[12]邢汝雯. 黄帝内经(灵枢篇)[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7:211-212.

[13]李平华,孟祥俊. 黄帝内经九针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8:5.

[14]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黄作阵,点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6.

[15]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16.

[16]陈实功.外科正宗[M].裘钦豪,等,点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73-174.

[17]赫捷,陈万青,李霓,等.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1,北京)[J].中国肿瘤,2021,30(3):161-191.

[18]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乳腺疾病诊疗常规[M].北京:北京协和医院,2016:47-48.

[19]WANG D,QU M.Homeostasis Research Model Based on Yin-Yang Theory:Five Examples[J].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21,27(6):403-407.

[20]LPEZ-OTN C,KROEMER G.Hallmarks of health[J].Cell,2021,184(1): 33-63.

[21]黄梅.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和思想”在女性乳腺癌防治中的应用[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0,42(11):1130-1132.

[22]严倩,王雄文,郑文江.阴平阳秘与自稳态[J].中医杂志,2019,60(10):845–848.

[23]辛天星,谢晓冬.从中医体质学对乳腺癌病因病机的探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7):49.

[24]陈花,徐洁慧,胡一惠.乳腺癌病人自我表露现状与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全科护理,2022,20(6):833-837.

[25]张晓辉.中国女性乳腺癌预防专家共识[J].中国研究型医院,2022,9(4):5-13.

[26]RAJI LAHIJI M,SAJADIAN A,HAGHIGHAT S,et al.Effectiveness of logotherapy and nutrition counseling on psychological status,quality of life,and dietary intake among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2022,30(10):7997-8009.

[27]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指南[J].中国癌症杂志,2022,32(4):363-372.

[28]孙玉巧,魏丽珍,梁索元,等.1767例乳腺癌临床特点与发病因素分析[C]//中国免疫学会中医药免疫分会,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五届全国中医药免疫学术研讨会——暨环境·免疫与肿瘤防治综合交叉会议论文汇编.[出版者不详],2009:2.

[29]中国医师协会精准治疗委员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等.中国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18,28(10):787–800.

[30]沈松杰,孙强,黄欣,等.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2022年版)[J].中国研究型医院,2022,9(2): 6-13.

[31]SHIN WK,LEE HW,SHIN A,et al.Multi-Grain Rice Diet Decreases Risk of Breast Cancer in Korean Women:Results from the Health Examinees Study[J].Nutrients,Multidisciplinary Digital Publishing Institute,2020,12(8):2273.

[32]BROWN M J,MORRIS M A,AKAM E C.An exploration of the role of exercise in modulating breast cancer progression in vitro: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Cell Physiology,2021,320(3):C253-C263.

[33]DORJGOCHOO T,DEMING S L,GAO Y T,et al.History of benign breast disease 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 among women in China:a case-control study[J].Cancer causes & control:CCC,2008,19(8):819-828.

[34]WANG Y,GAO Y,BATTSEND M,et al.Development of a risk assessment tool for projecting individualized probabilities of developing breast cancer for Chinese women[J].Tumour Biology: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ncodevelop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2014,35(11):10861-10869.

[35]瞿亚军,吕青.我国乳腺癌预防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22,27(11):1334-1339.

[36]吕梦玉,刘燕,农丽,等.中药复方联合化疗在晚期乳腺癌中的治疗进展[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0,37(1):149-153.

[37]乔璐涵.六君子汤加减联合放疗治疗脾胃虚弱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9.

[38]伍睿昕,董昌盛.中医分期辨证治疗乳腺癌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8):139-142.

[39]胡南林,孙明霞,吴世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38):3054-3057.

[40]张佳慧,于明薇,马云飞,等.中医药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2020,39(2):182-185.

[41]吕梦玉,刘燕,农丽,等.中药复方联合化疗在晚期乳腺癌中的治疗进展[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0,37(1):149-153.

[42]IZCI F,ILGUN A S,FINDIKLI E,et al.Psychiatric Symptoms and Psychosocial Problem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J].Journal of Breast Health,2016,12(3):94-101.

[43]吴玢.五音吐纳疗法改善乳癌术后疲劳综合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44]伍津正,胡洋.耳穴压豆联合五音疗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后焦虑抑郁状态患者情绪、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河南中医,2020,40(3):442-446.

[45]陈艳霞,陈映霞,陈微.艾灸配合热姜片穴位贴敷缓解乳腺癌术后化疗呕吐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27):148-151.

[46]吕梦玉,刘燕,农丽,等.中药复方联合化疗在晚期乳腺癌中的治療进展[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0,37(1): 149-153.

[47]宋晨,李悦,张亚京,等.森林疗法对疲劳状态职业女性心理健康的改善效果[J].环境与职业医学,2022,39(2):168-173.

(收稿日期:2023-07-11 编辑:陶希睿)

猜你喜欢

平阳阴阳中医药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an inductively coupled RF plasma cathode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Masterpieces 佳作
驰骋西北的平阳商帮
服药先分阴阳
雷平阳:行走在故乡云南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Yin and Yang: Finding Balance and Understa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