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贸企业税负优化与内部核算策略

2024-06-08卢小怡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4年6期
关键词:税负纳税税务

卢小怡

(四川省乡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都 610000)

1 引言

我国外贸企业的数量与业务范围迅速扩大,使其税收管理和财务核算面临更高要求与更大压力[1]。如何控制税负、提高核算合规性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执行税负优化与内部核算策略尤为必要,可以实现外贸企业成本控制与效益提升的“双赢”。税负优化关注利用各种手段合法降低纳税成本,而内部核算则为其提供所需的数据与制度支持。这两大策略可以相互补充配合,发挥组合效应。但前提是要建立系统的协调机制,形成合力,使税务考量贯穿始终[2]。为此,本文在剖析外贸企业税收困境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税负优化策略与配套的核算对策,并着重探讨了二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制度配合等配合机制,以期为外贸企业的财税融合管理提供参考。

2 外贸企业税负现状

2.1 主要税种及税率

首先,增值税是外贸企业最重要的税种之一。一般情况下,增值税的税率为13%。但是,对于部分日常消费品实行9%的较低税率。国家出台的增值税改革方案推出了一些新的政策,如对于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退(免)征增值税。所以外贸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增值税政策的变化。其次,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为25%。但实际操作中,外贸企业可以适用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如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外贸企业中的外商投资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享受“两免三减半”等税收优惠。所以企业所得税的实际税率可能会低于法定税率。同时,对于保税区和跨境电商的进出口,国家也出台了大量减免关税的政策鼓励其发展。但关税政策会根据国际形势和贸易摩擦进行调整,外贸企业需要及时关注新的规定。

2.2 面临的税收风险

外贸企业面临的税收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跨境关联交易中转移定价操纵税基的税收风险尤为突出[3];为追求出口退税,存在大量虚开增值税发票冒充出口业务的违法行为;跨境电商快速发展也让税收管理面临考验,如个人购物增值税退税违规等;新冠疫情期间的税收政策频繁调整也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外贸企业还面临汇率变动、原产地规则变化、新政策实施等带来的税收风险。综上所述,外贸企业税收风险多元复杂,需要建立税收合规体系,加强内部控制,主动防范应对。

2.3 企业税负压力分析

近年来,外贸企业面临的税费政策变化频繁,新增税费项目较多。例如,环境保护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税种的先后推出大大增加了外贸企业的合规成本和税费支出[4]。这些税费成本一般按增值税、消费税计征,税基较高,税率也较高。频繁变化的政策也为企业理解、学习和应对带来挑战。当前,外贸企业整体经营环境较为严峻,全球经济低迷,主要出口市场需求疲软。同时,贸易摩擦导致大量产品面临高额反倾销税。这使外贸企业的经营压力加大,盈利下滑,间接增加了税费负担感。外贸企业的物流报关和通关税费成本占产品出口成本的10%~15%,企业实际所得税负荷也普遍超过20%,部分行业甚至达到30%以上,严重制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 外贸企业税负优化策略

3.1 采取转让定价获得税收优惠

转让定价是跨国公司实现全球税收筹划、降低整体税负的重要手段之一。外贸企业作为典型的处理国际交易的公司,可以运用合理的转让定价策略来获得税收优惠。例如,外贸企业的境外母公司拥有许多核心技术、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5]。子公司可以向母公司购买这些无形资产在中国的使用权,并支付一定金额的特许权使用费。这部分使用费的支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子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减轻企业所得税负担。但转让定价的税务风险较大,税务机关可能出于防止利润转移的考虑,否认特许权使用费支付的必要性。是否支付及支付金额的适当性都需要具备充分的支持证据。因此,外贸企业在实施转让定价策略时,必须开展详细的功能性分析,确保关联交易定价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能够经得起未来税务调查的检验[6]。在当前反避税国际潮流的背景下,外贸企业应采取审慎合规的转让定价策略,在获得税收效益的同时控制好风险,确保政策能够持续有效。这需要建立科学的定价模型,加强舆论沟通和政府合作,与税务机关保持良好互信关系。

3.2 运用税收协定及政策规避重复征税

外贸企业通过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往来,面临着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税收管辖,较高的重复征税风险是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7]。运用税收协定为外贸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规避重复征税的机会。我国已经与超过100 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税收协定。这些协定为外贸企业的海外所得提供了抵免规定,明确了双方管辖区对某些类型收入的征税权限,避免了重复课税的情况发生。外贸企业可以合理运用税收协定中的收入分类及其适用税率,将更多利润分配到股息、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这些适用较低税率的收入中,有效减少全球范围内的总体实际税负。税收协定的适用也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获得居民身份认定及相关证明文件。外贸企业要合规运用税收协定规避重复征税,需要建立健全的税收筹划团队,密切关注协定更新改变,做好资料归集,严格按照规定行事,确保国际交易安排能够经得起税务检查,避免违规被追缴税款的风险。

3.3 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减轻税负

我国出台了大量鼓励外贸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合理利用这些政策可以有效降低外贸企业的税收负担,提升国际竞争力[8]。在进口环节,外贸企业可以运用保税仓储政策来延长存货的免税期限,减少资金成本。在出口环节,实施出口货物增值税零税率和允许办理增值税抵扣退税,可以大幅减轻外贸企业的税收负担。此外,对研发应用高新技术的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企业所得税优惠,可降低实际税负。在关税方面,对某个品类、某个项目、某批货物会出台临时性减让政策。这些税收优惠政策都有明确的申请条件和程序要求,外贸企业需要组建政策研究团队,及时申请,同时,做好相关账务和证明材料保全,确保能够获得政策支持,在降低税负的同时保证运营合规。

4 配套的内部核算对策

4.1 优化成本和费用核算,控制税基

外贸企业要实现税负优化,需要从优化内部成本费用核算和控制做起,为后续的税收筹划奠定基础。外贸企业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费用核算体系,对购销环节的物料消耗、人工工资、制造费用及管理费用等各类成本进行标准化的归集和统计。同时,要区分经营性成本和非经营性支出,避免后者错误纳入成本费用范围,增加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外贸企业要加强成本费用的预算管理和控制。通过预算与实际情况的比对分析,检查存在超预算或无效支出的项目,采取措施进行压缩和控制。此外,要建立供应商定价评估机制,避免支付过高的采购和服务费用。这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的实际税负。外贸企业要重点关注税法规定的不可扣除项目,如业务招待费超过规定标准的部分、高管薪酬超过规定比例的部分等,不能作为税前抵扣的成本费用。因此,要加强对这些项目的监控和管理,避免超额计入,增加税收负担。

4.2 加强存货和固定资产管理,准确计算可抵扣税额

存货和固定资产折旧是外贸企业重要的可抵扣税额来源,加强相关管理可以优化税负。外贸企业可建立自动化的存货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存货变动情况。合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产品残旧、过季等原因导致的减值处理。同时,加强盘点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盘盈盘亏,计算准确的期末存货成本,确定可抵扣税额。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要运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如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合理计提折旧额。并且要建立资产卡片,记录购置时间、预计使用年限、残值率等信息,准确计算折旧额。及时盘点清理报废和处置的资产,保障税务处理的准确性,确保折旧终了的资产也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抵税的效果。对于无形资产,如软件、专利、商标等,要合理确定使用年限,在税法规定的期限内分期摊销,产生可抵扣的摊销额。此外,要加强与供应商、服务商的合同管理,避免支付过高的费用,增加不必要的税基。

4.3 建立纳税调节机制,匹配税负优化策略

外贸企业在实施税负优化策略的同时,必须建立配套的纳税调节机制,将税务考量融入日常会计核算体系之中。具体来说,可以建立税务模块,根据不同类型的业务活动设定对应的纳税调节项目,实现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自动转换计算。同时,要建立定期评价机制,不断检查和评估纳税调节机制的有效性,确保其能配合并发挥税负优化策略的作用。这种机制的应用既能减少外贸企业的合规成本,也能确保企业在获得税收优惠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4.4 运用信息系统提高核算合规性

当前,各种新兴信息技术为外贸企业提供了很多开拓性视角。外贸企业应当密切跟踪数字化会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的进步,积极引入信息系统辅助财务核算工作。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效率,也能够有效控制核算的质量和规范性,减少人为错误。例如,引入ERP 系统进行成本管理,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发现异常情况等。与此同时,外贸企业要注重系统安全建设,确保获取税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5 税负优化与内部核算战略的配合机制

5.1 信息沟通:确保双方策略目标一致

外贸企业实现税负管理与内部核算深度融合,需要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作。财务部门要定期向管理层报告内部会计核算制度建设情况及运行效果,展示当前的核算方式对税负优化具体作出了哪些贡献,同时,要反映存在的问题,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财务部门需要及时向相关部门传达最新的税负管理目标,如下一年度的效益考核指标等,以及新的税收政策、税收协定变化等信息。这可以帮助财务部门及时调整核算制度,使之围绕税负管理目标开展工作。相关部门之间要建立定期工作汇报机制,就影响税负的重要业务、重大投资、资产处置等情况及时交流,防止出现信息隔阂。只有保证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和目标一致,外贸企业才能使税收筹划和内部核算深度融合,全面优化税负。

5.2 制度配合:形成管理制度合力

外贸企业实现税负管理与内部核算深度融合,关键在于形成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合力。制定各项管理制度时,相关部门必须充分考虑税收因素,针对性地设计有利于税负优化的制度内容,如优化成本核算制度合理控制税基、选择会计政策要权衡其对纳税的影响等。建立定期评估机制,检查制度执行对税负优化的贡献效果,发现不配合现象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形成闭环管理。加强税务、财务、审计等部门协作配合。重大业务和交易的会计处理要从税务角度评估研究,确保核算和税务档案一致,为合理申报纳税提供支持。只有促成不同管理制度形成协同效应,才能推动税负管理深度融入日常经营,实现内部核算体系之间的有效衔接,共同开展税负优化工作。

5.3 风险控制:协调应对税务稽查风险

在税负优化的同时,外贸企业要正确认知并主动防范由此带来的税务合规风险。税务机关很可能加大对企业移转定价、纳税调节差异等情况的稽查力度。这时企业必须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应对。财务部门就稽查重点事项和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判定,并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在稽查过程中,各部门要保持密切配合,做好信息反馈和补充材料提供工作。只有协调一致,才能确保税务稽查对企业的影响降至最低,避免企业利益受损。当然,企业也要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改进配套的内控措施与机制,降低未来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6 结论

外贸企业税负优化和内部核算战略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管理工具。前者关注如何运用各种手段合法降低企业的纳税负担,后者则为其提供所需的基础数据支持和制度保障,二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制度配合至关重要。财务部门要及时向相关人员传达税负优化的具体目标,引导财务核算工作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建立配套的纳税调节机制。与此同时,要加强内部管理,控制潜在的税务风险。财务部门除了要配合之外,还要通过优化成本费用核算等方式控制税基,并使用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与合规性。只有二者形成系统化的协同配合,税负优化所产生的效果才能最大化,从而增强外贸企业的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这对促进外贸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猜你喜欢

税负纳税税务
税务动态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建筑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几点思考
“营改增”条件下建筑企业如何降低税负
适应纳税新常态 树立为民新理念
交通运输类快递业营改增税负比较及对策
中国适度税负水平的估计
从业人员给企业带来的纳税困扰——以一个火力发电企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