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现彼此,促中法文明互鉴

2024-06-07瞻略

中国新闻周刊 2024年18期
关键词:法国文明交流

瞻略

2024年,中法建交步入甲子之年。

60年来,两国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硕果累累。从飞机、卫星、核电站,到葡萄酒、奶酪、化妆品,中法合作既有“高精尖”,也能“接地气”;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到生物多样性大会,中法两国携手共进,引领世界共同面对全球性挑战。

中法同为文化大国,在文化艺术等领域相互欣赏,成为东西文明互鉴典范。今年是中法文化旅游年,兩国在戏剧创作与文博展览上的合作项目纷纷亮相,2024年夏季奥运会也即将在巴黎举办,一场场文化盛宴,将促进中法人文交流的“双向奔赴”。

5月9日,中新社以“发现彼此:中法建交60年”为主题,在北京举办了第三届“东西问智库”对话活动,多名中外专家学者围绕中法文明互鉴展开深入探讨。活动期间,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向第四批“东西问智库”学术顾问、特聘专家颁发了聘书。

“发现彼此”至关重要

中法地处欧亚大陆的两端,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两国的彼此“发现”从历史中走来。

“法国在整个西方历史上非常重要,从罗马时期到中古时期到近代时期,在几乎每一个关键点上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非常动荡,非常激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表示,法国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正式地位的西方国家,有它的逻辑必然性。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法国学习社会制度变革的历史经验,双方的彼此“发现”不断迈进,而这种“发现”是中法之间互相了解、理解的基础。

从国际关系和全球格局出发,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中国欧洲学会会长冯仲平认为,过去几十年间,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中欧之间的彼此深信十分重要。“你不研究法国理解不了当代的欧洲。”他说,从战略的高度、从对未来世界方向把握的高度去发现彼此,成为共识。

在发现彼此的过程中,文化是更深远、更持久的力量,中法两国的璀璨文化交相辉映,共同架起了东西方文明沟通的桥梁。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大华讲席教授杨慧林从文学著作、乐律、画作等方面分享了中法之间在文化上的相互阐释和发现。“文化间的对话最终结果是文化内的对话。中国和法国互为异邦的想象,从了解对方中重新认识自己。”在他看来,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背后有一种理解世界的不同方式,而对话式的学术研究帮助人类达成真正的相互理解。

“东西问智库”第四批学术顾问及特聘专家证书颁发仪式。从左到右依次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中国欧洲学会会长冯仲平,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余中先,央华戏剧创始人、艺术总监、导演王可然。摄影/中新 易海菲

圆桌对话。摄影/中新 蒋启明

在中法文化交流中,文学作品连接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情感和智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余中先从克洛代尔和马尔罗两个人开始,讲述了中国文化对法国文学的影响。这些法国文学家都对中国有不同的认识与判断,在余中先看来,发现彼此、互相理解、批评、交流都是为了建立起“和而不同”的关系。他翻译国外文学作品,也是为了吸收来自不同民族、语言、文化的“砖瓦”,助力建造我们精神文明的“长城”。

今年,由中法两国的创作团队和优秀艺术家联手打造的中文版话剧《悲惨世界》在全国巡演。央华戏剧创始人、艺术总监、导演王可然以这部话剧走向欧洲的故事为例指出,戏剧艺术创作中“发现彼此”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工作,“我们要用全世界最好的工具来实现我们的作品,我们作品的骨子里必须要尊重彼此”。

“中法交流的特色,从一开始,就重视科学、文学、艺术,是一种文明对话,而不是商业交往。人文主义的精神,就是中法交往的特点。”法国汉学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魏明德在活动上通过视频进行分享。他将中法文明喻为好茶与美酒,因为不同,所以有“互见”的可能和“互鉴”的价值,两种文明可以像“高山流水”一样,欣赏相互的高度,既能相互理解,也能相互回应。

文化交流“和而不同”

中法两国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国,一直保持着相互尊重、着眼长远的合作关系。如今,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世界各国能否互信合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和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

在本届“东西问智库”对话活动的圆桌对话环节,嘉宾们围绕“中法文化交流新愿景”开展研讨交流。

如果把不同的文化比作从未沟通过的两块土地,那么译者就是跨文化传播的“摆渡人”。余中先借用这个比喻,解释了文学翻译在文化传递中的作用,“我们精神文明的长城需要一砖一瓦,把他们的东西‘摆过来看看有没有用,有用放上去,没有用也没关系,我们欣赏一下。拿来可以,但不一定统统拿来”。

钱乘旦也表示,“两种文化的真正沟通,要求双方都有关于对方的深入了解,知晓对方的文化结构,了解对方文化的深层、底层含义,这不是表面上的沟通,而是心灵上的沟通”。

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今,文化误读无疑是文化碰撞中不可避免的一环,那么该如何辩证对待“误读”?

杨慧林认为,“误读”带来许多的过度阐释,背后的根源是理解世界方式的不同。但越是存在误解,就越是需要学术层面的对话,东西文明互鉴,亟需思想层面的深入对话和双向阐释。

冯仲平认为,“误读”不可怕,但可怕的是缺乏相互了解的愿望。余中先也持同样观点,他认为中法文化之间的误读与理解,建立起了一种“和而不同”的关系。

60年,在中国传统历法中是一个甲子的轮回,寓意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对于未来中法文化交流的新愿景,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应该拥有了解对方的强烈愿望,并期望有更多人积极参与到中法人文交流中去,共同推动中法文化的深入理解,一代比一代更了解彼此。

猜你喜欢

法国文明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请文明演绎
法国(三)
法国(一)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漫说文明
从社会文化角度谈中法汽车广告的对比
中法两国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比较
协商民主语境下中法立法协商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