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观照下的单篇课文教学
2024-06-07褚震
褚震
[摘要] 单篇课文教学需要在单元整体的视角下开展。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为例,教师基于单元整体,确定单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计锻炼学生思维的多样化教学活动,开展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的教学评价,以期体现单篇教学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的价值。
[关键词]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单篇课文;教学策略
一、基于单元整体,确定单篇教学目标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以大概念进行统整,提炼恰当的教学主题,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其中,单篇教学是对单元整体目标的对接与细化,不应再回到传统单篇教学的老路上去。
1.围绕大概念进行整体设计
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科学精神”,语文要素目标中指向阅读的是“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安排学习的课文有《文言文二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表里的生物》《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指向表达的是“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安排的口语交际练习是“辩论”,习作练习是“插上科学的翅膀飞”。通过上述梳理,可以提取大概念“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换言之,本单元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根据这样的定位,可以提炼出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我的观点我证明”。围绕这一主题,教师从整体上设计单元学习任务,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任务一:我也来辨一辨,主要是通过学习《文言文二则》,辨一辨《学弈》中的两个学习下棋的人谁值得学习,《两小儿辩日》中你支持的是什么,为什么?在口语交际“辩论”中围绕论题真实地辩一辩。任务二:学习名家的思考方法,在《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探寻问号的秘密,在《表里的生物》中学习如何带着问题探究。任务三:与科学有关的问题,在《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中思考未来的学生为什么羡慕过去的学校生活,在习作中想象自己喜欢的未来世界,并表达出来。
这样的单元整体设计,既围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又让单篇课文教學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有了自己承载的目标任务,找到了立足点与发力点。
2.确定单篇教学目标
单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为单元整体教学而服务的。因此,教师要根据相关的任务来确定相应的单篇教学目标。《两小儿辩日》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任务一之中,是以“跟两小儿学辩论”活动来安排学习的,同时结合指向阅读的单元语文要素目标“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考虑到课文在该单元中处在第一篇精读课文位置,以及文言文学习特点,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运用思维导图,填写表格内容,挖掘出文本中两小儿辩论的基本方法,即尽可能用大家都明白的客观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二是通过角色表演和具身体验,演绎两小儿辩论的场景,学习如何有理有据地进行辩论。这样的教学目标,不再像以往单篇文言文教学中仅重视读背课文与理解内容,而是基于单元统整的视角,开展单篇课文教学,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单篇课文在整体教学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二、基于单元整体,设计单篇学习活动
学习任务群教学最终是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落实的。可见,单元整体设计只是一个教学架构,具体到各篇课文学习中的语言实践活动才是学生最本质的学习行为,也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体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教师在《两小儿辩日》教学中需要设计一系列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活动。
1.开展小组合作,读通课文
六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十多篇文言文的学习经验,在学习《两小儿辩日》的过程中尽管还存在一些难读的词句,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孰为汝多知乎”,但有能力自己解决。具体而言,学生可以借助注释理解大意,体会在句子内部抓住名词、代词进行停顿的方法(如上述句子中的“时”“汝”等),最终将难读的句子读正确。
2.借助思维导图,理解内容
两小儿分别是怎样自证观点的,这是课文学习的关键所在。如果让学生在熟读课文后用语言表达出来,多数学生难以完成。而借助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把两小儿辩论中的重点信息、思考过程梳理出来,以此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此时再回答两小儿是如何自证观点的,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3.再现课文情景,体验辩斗
两小儿辩斗是本课最有意思的环节之一。小学生平时就喜欢辩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学习心理,让学生自由分组,互换角色进行辩斗,再让辩斗得最精彩的几对学生上讲台展示,比一比哪一组的辩斗最能体现两小儿那种得理不饶人、步步紧逼的言语特点。
4.尝试换位思考,加深理解
课文最后说,孔子对两小儿的辩斗“不能决”,如果我们也在现场,能不能帮助他们“决”呢?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刚才课堂模拟角色辩斗的情形,回顾之前在寓言单元学到的思维方法,即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由此认识到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结果可能不一样,甚至会完全相反。这样,课文“不能决”的问题就被顺利地解决了。
三、基于单元整体,开展单篇教学评价
单元整体观照下的单篇课文教学效果如何,需要借助教学评价来确定。这样的评价,一方面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另一方面要引入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的评价目标。这样,教师就可以从多个方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如参与意愿、参与程度、参与表现等,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安排。
1.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表现性评价
对学生在单篇课文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进行评价,需要教师逆向拟定评价目标,并充分体现单元整体和单篇课文两个方面的目标。在《两小儿辩日》教学中,体验辩斗环境的学习活动是“假如现在你俩就是课文故事中的两小儿,请你俩按照课文情景来一次真正的辩斗”,教师设计的评价标准:用课文中的话或者自己的话,要把观点和理由都说明白;发挥想象力的优势,让你俩的辩斗不仅出彩,还别出心裁。这样的评价标准针对性强,还通过“用自己的话”“别出心裁”等要求,对思辨性学习目标予以落实。
2.在学习活动结束后进行测评
单篇课文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课时作业来设计评价性任务,引导学生将在《两小儿辩日》中学习的内容、方法,以及形成的能力,迁移运用在单元整体学习中。教师可以创设辩论情境:《学弈》中,一人“唯弈秋之为听”,就是只听老师所教的。你认为这样的学习是不是最好的?对此,学生需要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用具体事例来证明、支持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学生表述后,组织学生互评,主要看有没有表现出明确的主张,以及提供的事例能不能证明自己的主张,这就是在单元整体观照下对单篇课文《两小儿辩日》中的学习效果进行的有效测评。
[参考文献]
[1]孟小红.“单元整体教学”观照下的单篇教学——以《两小儿辩日》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2(18).
[2]张讯.语文单篇课文教学和单元整体观的关系[J].全国优秀作文选(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23(02).
褚 震 江苏省泰州市野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