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2024-06-07阮娇龙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基础课程

基金项目:2021年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基础泰语(二)课程思政”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W20211230SK)。

作者简介:阮娇龙(1988—),女,硕士,广西外国语学院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泰语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泰语教学。

摘  要:为持续地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文章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开设的泰语专业基础课程“基础泰语(二)”为例,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课程考核、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几个方面,对基础泰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进行探索,以期实现育人目标,提高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为同类课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外语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14-0171-04

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培养当代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关键,应坚持把培养人文素质作为教育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要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此次会议获得了广大高校师生的支持,引起了反响热烈。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必须要随着时代的步伐进行改革,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要善于利用“大思政课”,把课堂教育与实践育人紧密结合,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并为同类课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从目前的相关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来看,我国关于专业课课程思政的研究越来越多,主要聚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和翻译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司显柱主要从语言教育和政治教育的价值属性出发,对有益性语言、破坏性语言以及中性语言进行区分,对翻译教学用语进行论述,对翻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理念和实践进行探索。[2]杨正军和李勇忠强调翻译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注重价值教育引领和专业知识的传授,需要对专业课程内容中所包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建立翻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保障体系。[3]郑启南对翻译硕士专业口译课程思政建设进行研究,主要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对翻译硕士口译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进行了探索。[4]当前学术界对高校基础泰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专门研究还是少之又少,解决專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现如今已经变成基础泰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5]

一、专业基础课程在实施课程思想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课程思想教育理论是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党中央赋予了全国高校各类课程新功能,提出立德树人是各类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根本要求。在全国高校的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开展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不仅需要注重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培养,也要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目前,我国高校在实施大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下文所述。

(一)专任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需要提升

在高校专业基础课程实行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虽然有丰富的专业课程教学经验,但是缺乏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知识,或者不重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高校专业课教师除了参与学校“课程思政”教改课题和教改项目等,仍然需要专业教师积极学习政治知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教师需要把握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需要认识到立德树人是作为高校专业基础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实行无缝衔接、自然天成的课程思政教学

在实行专业基础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不能只强调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生搬硬套思想政治理论,而忽视专业知识方面的教学。否则学生会产生厌学的心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效果也会大大降低。相对于生搬硬套、重单一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言,潜移默化地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知识教育当中,将课堂主渠道的育人功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可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地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6]

(三)摒弃单一化的课程思政教学

在实施大学专业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不能一味注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能只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教授理论内容,进行“填鸭式”教育。此类的“灌输式”课堂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渗透课程思政内容时,应该在课堂上利用生动的音视频等思政教育教学媒介进行授课。课后,还可以通过在线课题、微信、QQ等多样化的线上学习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以此提高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四)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大学专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如果沿袭以往的评价内容和方法,只能考评学生的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知识掌握情况,不能考核学生在人文素质教育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水平,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教学效果得不到考评,学生的人文素质变化也得不到体现。因此,需要优化和改善考评方法和内容。比如在日常的基础课程中,通过给学生布置的练习题、作业等,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设置部分能够考核学生人文素养的环节,按照一定的成绩比例对学生的表现打分,逐步探索和完善学生专业基础课程知识考核和人文素养的评价考核体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使学生拥有爱国、爱岗敬业、尊师重道、勇于担当、诚实守信的情怀,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在生活中得到充分体现。[7]

二、“基础泰语(二)”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路径

“基础泰语(二)”课程是广西外国语学院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的一门核心课程,该门课程涉及面广、内容丰富,通过学习能及时有效地巩固学生泰语语音,丰富词汇量,掌握泰语的句型及词汇的用法,建立比较系统的泰语知识结构,了解泰国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方面的知识。该基础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总学时96个课时,共16个教学周。该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的重点在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课程考核、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共七个方面的优化创新,科学设计融入基础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一)课程目标

1. 课程专业目标。“基础泰语(二)”课程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对不同词汇进行辨别、区分及使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组词成句的造句能力,提升学生对复杂句子进行分析及理解的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翻译能力及技巧,培养学生语言模仿能力并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以及提出独特见解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2.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基础泰语(二)”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泰语语言知识传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相结合。利用能够培养学生价值理念、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题材,使学生深刻了解中泰两国的文化差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更能全面提升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泰语人才。[8]

(二)课程内容

“基础泰语(二)”课程是广西外国语学院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也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从2005年起就开设了此课程,多年发展下,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从开始的按照市场中的教材教学,到形成一套自己的讲义,成绩斐然。

课程内容分为九个章节,每个章节理论学时为8个课时,实践学时为1个课时,共计9个课时。每个章节的授课要点为章节中一些重点词汇的基本用法以及一些重点句型的用法。思政映射与融入点由教师通过章节的相关内容讲授,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思政教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判断世界形势,增强文化认同和自信,实现专业课程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9]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法、提问法;授课形式采用图片、PPT以及讨论活动。

(三)教学方法和模式

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为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举办公开课、录制微课、制作电子课件等形式,将数字化或网络化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起来,真正落实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该基础课程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教授相关知识点并进行答疑解惑。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在讲解课文时,兼顾文化内容和语言知识的输出,开展融合思想与语言的教学活动。

(四)教学评价

在外语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融入语言专业知识和思政文化知识,该课程依托线上App平台的同伴互评功能,结合线下现场教学活动的教师评价,记录和考核学生在课堂和课外的学习表现。学生按时提交学习报告,向教师反馈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获得成果、思想情况等;教师对学生所反馈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给予建议和评价。通过师生在线互动交流,达到扩展人文知识,增强文化意识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

1. 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笔试考核方式,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综合成绩构成比例

综合成绩=期末考成绩(60%)+平时成绩(4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平时作业、课堂表现,课程思政部分包括课堂纪律、学习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

3. 考核题型及命题要求

本次考核命题建立了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多元化课程考核指标体系,在原来单一的考核方式中,補充了课程思政考核内容,穿插了一些关于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的句子进行中泰互译,侧重考核学生对本课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以泰语基础词汇、句型及表达方式为主,侧重于泰汉词汇互译、泰语语法、重点句型和句子互译等知识点,主要考核学生对泰语日常生活性词汇和习惯用法的掌握程度,充分考查学生的泰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六)实践教学

课程通过第一课堂(情景会话、角色扮演、运用泰语介绍其他事物等)和第二课堂将思政教育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及与东南亚相关的各项盛会等机遇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平台。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事侨务办公室、广西东盟博览局、广西达译商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企业签订协议,创办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今后,学校将逐步完善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与创新工作,创建更多实习实践基地,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七)师资队伍

泰语教学团队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培训,目前已基本形成一支教学经验丰富、职称高、科研能力强的青年骨干教师教学团队。该专业教师团队中,每位教师基本具有较强的专业语言文化背景,且几乎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的经验,部分教师还具有法律、管理、经贸、旅游等其他专业知识背景。

学校要引导和组织教师队伍学习《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组织团队内教师学习思政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进行交流,以此增强教师思政意识,提高教师文化素养,培养教师思政育人意识,从而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三、结语

课程思政以培养人文素养为根本任务,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及“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为人才培养质量做保障。当今世界不断发展进步,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课程思政教师在新形势下,既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注重中国话语体系建构,也要用自身掌握的专业外语传播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发展进步的中国。本研究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开设的“基础泰语(二)”课程为例进行思政教学,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动力,对专业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更加关心国家时事政治,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四个自信”。未来,如何持续构建课程思政教材和教学案例,完善教学评价和课程考核指标体系,推动实践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还有待学者进一步研究探析。

参考文献:

[1] 严仍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模式及构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01):113-117.

[2] 司显柱. 翻译教学的课程思政理念与实践[J]. 中国外语,2021,18(02):97-103.

[3] 杨正军,李勇忠. 翻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 中国外语,2021,18(02):104-109.

[4] 郑启南. 翻译硕士专业口译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口译基础理论与实践”课程为例[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9(06):246-248.

[5] 葛佳吟. 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职英语“商务翻译”的实践与思考[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1,23(06):80-83.

[6] 石仁春. “泰语阅读”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究[J]. 科教导刊:下旬,2019(33):126-127.

[7] 朱芮.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2019,21(01):58-61.

[8] 吕冬英,朱月晨,甘怀敏,等.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J]. 教育评论,2019(04):110-113.

[9] 许晏玮. 融入“思政元素”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探索[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9,32(02):107-111.

(责任编辑:邵秋露)

猜你喜欢

基础课程
浅谈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方法之改革
自动控制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微课框架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生成之道
影响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新课程下小学科学课的几点思考
动漫专业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基础课程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计算机虚拟技术对汽车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
自动控制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分析
抓住基础课程五要素,构建数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