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工作百问
2024-06-07
什么是社会组织?有哪些类型?
社会组织是区别于政府和企业的组织形态,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独立性等特征。社会组织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称谓,从国际上看,有“民间组织”“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等称谓。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类似组织的称谓有“群众团体”“民间组织”等。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社会组织”的概念。从此,我国开始正式用“社会组织”代替“民间组织”等称谓。
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社会服务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什么是社会团体?有哪些类型?
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公益慈善类、科技类、行业协会商会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一般根据社会团体的性质和任务,将社会团体分为学术性、行业性、专业性和联合性四类。
(1)学术性社会团体,可分为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及自然科學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科学类三种,一般以学会、研究会命名。
(2)行业性社会团体,主要是经济性团体,可分为农业类、工业类和商业类等,一般以协会命名。
(3)专业性社会团体,一般是非经济类的,主要由专业人员组成或以专业技术、专门资金为从事某项事业而成立的团体,一般以协会、基金会命名。
(4)联合性社会团体,主要是人群的联合体或学术性、行业性、专业性团体的联合体,一般以联合会、联谊会、促进会命名。
什么是学会?
学会是按照学科或专业组织起来的学术性社会团体。成立学会应是发展比较成熟的学科或专业,有比较明确的学科领域和专业范围,已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和专门方法,有一定数量的科学家和专家队伍,并有较高声望的学术带头人。
什么是科技社团?
科技社团是科技类社会团体的简称。科技社团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普及为宗旨,一般以学会、协会、研究会命名。
(摘自《学会工作百问》,科学出版社,2018,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