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女性力量 共筑创新未来
2024-06-07
女性是新时代科技創新和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在全国科技工作者中占比超四成,人数近4000万,是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在服务女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方面积极发挥作用,近年来通过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举办各类交流活动,取得显著成效。这些活动充分肯定了科技发展过程中的女性力量,也推动了科技界的多元化发展,不仅为女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推动科技界的性别平等和多元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优化治理结构成立女科技工作者专委会
中国科协女科技工作者专门委员会于2009年成立,作为联系服务女性科技人才的重要力量,旨在充分发挥女性科技人才优势,进一步提高女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更好发挥女性科技人才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2021年9月,中国化工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工作委员会会议在沈阳召开。来自中国化工学会、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30多个单位的50多名候选委员及专家学者出席会议。2022年12月,中国内燃机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成立仪式在线上举行。女工委致力于把自身打造成为凝聚女性智慧与力量的平台,为女科技工作者展现科研风采与成果提供各种帮助,同时成为托举女科技人才成长的坚实后盾。2023年7月,首届全国植保女科技工作者学术论坛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昆明召开。与会人员就工作、生活及成才成长等话题进行广泛的交流与讨论。2024年3月,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
全国学会积极成立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彰显了科技社团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担当和作为,对于聚焦资源、创建平台、助力女科技工作者成长,团结引领和激励广大女科技工作者服务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举办科技创新沙龙激发女科技工作者活力
为进一步激发女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集聚巾帼科技力量,自2022年起,由中国科协常委会女科技工作者专委会指导、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中心支持的巾帼科技沙龙已举办8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022年8月,中国科协首期巾帼科技创新沙龙暨2022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计算之美”学术大会在长沙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2019 CCF夏培肃奖获得者陈左宁,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怀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70多所高校和微软、百度、英特尔等20多家知名企业的优秀科技女性共100多人参加会议。同月,中国科协第二期巾帼科技创新沙龙在长春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等专家学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等20多家研究院所和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10多所高校的优秀科技女性代表等共100多人参加活动。
2022年11月,“蓝碳·健康·成才”女科学家峰会暨第四期巾帼科技创新沙龙在温州举行,100多位女科技工作者和嘉宾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加。本次活动是女科技工作者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与会女科技工作者通过“研讨—分享—互鉴—建议—行动”五位一体的方式,共议科技创新,共鸣自立自强,共话成长成才,共叙家国情怀,共担职责使命。同月,中国科协第五期巾帼科技创新沙龙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在南昌召开,70多位女科技工作者出席沙龙。沙龙围绕航空领域女性科技人才成长、学术研讨等议题展开讨论,旨在更好地服务航空科技领域女科技工作者,进一步激发她们的创新活力和工作潜力。
2023年3月,中国科协第六期巾帼科技创新沙龙暨汽车女菁英论坛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太和桥园区举办。论坛围绕汽车科技高速发展中的女性担当与前瞻探索、汽车产业中的女性力量与价值平衡等议题,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女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的使命与担当。
2024年1月,中国科协第七期巾帼科技创新沙龙暨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首期电气“她力量”女科学家沙龙在哈尔滨举办。沙龙围绕女科技工作者在电气科技创新中的实践与探索、女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和事业成功的经验与思考等议题深入研讨,并实地参观考察国家重大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来自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领域近40位优秀女科技工作者参加了活动。3月,以“巾帼力量在中西医融合创新发展中的作用”为主题的中国科协第八期巾帼科技创新沙龙在上海举行。来自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针灸、药学等领域的杰出女医师、女科学家近百人,分享了重大疾病的中西医诊治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并围绕医药领域女性工作者成才等重要议题,从成长路径、协同创新机制和发挥女性力量的角度展开深入研讨。
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助力女科技工作者成长
近年来,为了促进女科技工作者的交流与成长,中国科协及所属学会有关部门相继举办了一系列重要活动,为女科技工作者搭建更加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
2023年是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成立30周年。在一代代女科技工作者努力下,协会已发展成为全国女科学家集聚的高地。2023世界女科学家大会在绍兴举办,来自30多个国家的约600名科学家出席大会,其中超过80%为女性。大会以“开放·信任·创新·发展”为主题,以“女性智慧与全球发展”为年度议题。
“IUPAC全球女化學家早餐会”(以下简称“早餐会”)是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组织的一项面向化学领域女科技工作者的公益性活动,由IUPAC全球成员单位分别组织,采取跨国连线、主题分享等方式组织活动,探讨女性在化学科技领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期促进与增强全球女化学科技工作者的成长与信心。中国化学会是我国在IUPAC的国家代表,积极参与历届“早餐会”的组织工作,通过历届活动,不断优化组织形式,深入推动我国女化学工作者的职业发展,受到广大女化学工作者的欢迎。2024年2月27日,由中国化学会女化学工作者委员会举办的“2024年IUPAC全球女化学家早餐会—中国地区活动”在北京、长春、兰州、无锡、苏州、上海、香港7个城市举办,各会场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互动,共同庆祝这一全球活动。
2023年11月,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女科学家论坛在温州举办。国内外知名院士、青年女科学家齐聚一堂,聚焦生命科学议题,共话新时代女性新使命新担当,向世界展现“她力量”的璀璨光芒。青科会女科学家论坛为世界女科学家打造了“开放、信任、合作”的交流平台,对于深入挖掘女科学家在各科学领域的特质价值、更好发挥“巾帼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11月,第五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平行论坛之一——“女科学家论坛”在深圳举行。国内外200多位女科学家汇聚一堂,共襄盛会。本次女科学家论坛围绕“世界科技女性人才的机遇和参与”“女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的经验做法与思考”等议题展开交流讨论,努力发挥“巾帼力量”在科研领域互学互鉴的桥梁纽带作用。此前,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已在北京、成都等城市成功举办四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女性科技人才是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是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全国学会等科技类社会组织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科技创新巾帼行动”为抓手,为广大女性科技人才发挥“半边天”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供服务,让她们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贡献巾帼力量。
(本刊编辑部)
延伸阅读
中国化学会
2月27日,由中国化学会女化学工作者委员会举办的“2024年IUPAC全球女化学家早餐会-中国地区活动”在北京、长春、兰州、无锡、苏州、上海、香港七个城市举行,七个城市活动会场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共同庆祝。“城市连线”活动后,各城市分别开展线下活动,包括主题讨论、主旨报告、高端对话等。女化学家早餐会活动为女化学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分享学术、管理和技术应用经验的平台。据悉,女化学工作者委员会还将举办更多的类似活动,以期助力女化学工作者在科技创新中获得更多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3月7日,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举行。学会科技工作者委员会代表和学会女性会员代表共50多人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会议。女科技工作委员会成立后,将积极开展专业学术活动,促进女科技工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女性后备科技人才培养,举荐优秀女性人才参加国家相关的女性科技奖励遴选;设立“CSTE年度女科技工作者”,表彰在技术经济研究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女性科技工作者;组织优秀女性会员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开展优秀女科技人才的宣传活动。要将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建设成为技术经济领域广大女性科技工作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平台,同时倾力将上述活动打造成学会特色品牌活动,产生社会影响力。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3月6日—10日,2024年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女性科学家论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举办。与会嘉宾充分交流生活与科研工作中的经验与心得,坚定投身科学研究工作的信念。主办方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希望通过此类论坛活动,不断为女性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排除和解决大家在科学职业生涯中遇到的障碍与问题,共同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社会文明进步、促进科技进步与祖国发展贡献“她力量”。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3月8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在昆明主办2024人工智能女性菁英论坛,吸引线上线下超165万人次观会。本次论坛以“巾帼智领:女科学家在人工智能应用中的前沿创新”为主题,设有5个主题报告会和2场专题论坛,邀请20多位女性专家学者讲授人工智能的理论、算法、应用等前沿课题。一直以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都十分重视女科技工作者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多种平台和形式展现女性菁英的智慧、风采,传播她们的科研精神和榜样力量。
中国土地学会
3月9日,由中国土地学会指导的首届自然资源领域女性学术沙龙和女性大讲堂活动,在广东珠海拉开帷幕。本次活动邀请36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女性知名专家、领军人物、学术翘楚、创新杰青,以“自然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为主题,探求“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的真知灼见,展示新时代女性在自然资源学术理论研究和实践中自信、自立、自强的风采,为以高水平要素保障与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中国电源学会
3月16日,中国电源学会女科学家工作委员会和IEEE PELS中国会员委员会联合举办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第六十八届会议的线上平行会议,主题为“科技助力性别平等,创新激发女性活力”。本次平行会议邀请相关领域有影响力的科技工作者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交流不同国家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发展现状,旨在探讨如何提升全球女性的多维度发展。在产业、科技、教育、公益等方面持续开展女性赋能合作交流,对促进中国电气领域女科技工作者增强自信心、提升创造力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中国植物学会
3月20日,由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分会、中国植物学会女植物学家分会主办的青年女科学家创新发展论坛在三亚举行。此次论坛以“共启成长之路(与资深科学家面对面)”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女科学家汇聚一堂,共话创新发展。资深女科学家和特邀嘉宾们鼓励年轻一代女科技工作者继承和发扬“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团结合作、大胆创新,在工作中展现“巾帼之美”和“巾帼之力”,希望女科学家们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交流交往,互鉴经验成果,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3月29日—31日,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主办的2024首届摩擦学女科技工作者论坛在浙江温州举办。来自全国摩擦学研究领域女科技工作者约260人参会。本次论坛以“凝聚摩擦巾帼力量,共创科技美好未来”为主题进行研讨,加强了我国摩擦学领域女科技工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探讨了女科技工作者在摩擦学领域科研上的机遇、挑战与突破。
(来源:各学会官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