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角本质的学习路径研究:巩固、运用角本质
2024-06-07黄旭冉林卓然张芳铭许佳敏巩子坤
黄旭冉 林卓然 张芳铭 许佳敏 巩子坤
【作者简介】黄旭冉,小学数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林卓然,中学数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课堂教学;张芳铭,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许佳敏,中学数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课堂教学;巩子坤(通讯作者),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2023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认知发展模型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编写质量提升研究”(23NDJC265YB);2021—2022年度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背景下义务教育教科书编写质量提升路径研究”(2023GH005)
【摘 要】凸显角本质的“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整体教学路径分为三个课时。本文研究第三课时,即巩固、运用角本质的学习路径。文章通过教学实践与研讨,得到完善的学习路径:由转动引入锐角、直角和钝角,动静结合比较角的大小,巩固角本质;通过分类活动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并呈现不同开口方向的直角,体会直角的特殊性;转动活动角,运用角本质进一步感受锐角、直角和钝角之间的大小关系。由此,提出教学建议:用“转动”一以贯之直角、銳角和钝角的学习;借助分类活动,展示不同开口方向的直角,感受直角的特殊性。
【关键词】角的本质;角的分类;学习路径;直角;锐角;钝角
一、研究缘起
为解决当前“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未凸显角本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凸显角本质的“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整体教学,共分为“初识角的概念”“体验、认识角本质”“巩固、运用角本质”三个课时。第一课时“初识角的概念”借助分类和动手创造,帮助学生认识角的特征,掌握角的概念(第一课时的研究文章刊载于本刊2024年第3期);第二课时“体验、认识角本质”设置了动静结合的角的大小比较任务,通过关注“转动的多少”,帮助学生体验、认识角本质(第二课时的研究文章刊载于本刊2024年第4期)。在认识了角的概念,体验了角的本质后,如何运用角本质来认识具体的角,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笔者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如何运用角本质实现对角的分类(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如何围绕角本质的巩固与运用构建学习路径?
二、研究设计
我们继续在YH小学二年级的甲、乙两个班中开展教学实践,由教师W按照本研究设计的学习路径进行备课、授课。研究方法与研究流程同“初识角的概念”“体验、认识角本质”,不再赘述。以下主要介绍后测问卷及数据处理。
后测题目一共有5道小题(如图1)。对于给出的“转动的多少”、“边长的长短”或“开口的方向”不同的5组角,学生首先需要判断这些角属于哪类角(锐角、直角、钝角),然后对角的大小进行比较。
教师对学生的作答情况进行赋分,正确记1分,错误记0分,最后统计总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习路径的设计与实施
为探究得到完善的学习路径,本研究经历了多次教学设计、两次教学实践及多次教学研讨。限于篇幅,本文只呈现在乙班开展的优化的学习路径C2,如图2所示。
其中,任务1包含2个子任务。
子任务1.1:慢慢转动停车杆,整体感受角的大小变化。
在第二课时“体验、认识角本质”中,停车杆模型是体现角本质为“转动的多少”的良好载体,可以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相较于真实的停车杆,此时的模型更类似于由停车杆模型抽象得到的“转动模型”,转动的幅度由直角扩大到平角,这样才会在旋转过程中出现锐角、直角和钝角。教师缓慢转动停车杆,引导学生在动态、连续的过程中整体感受角的大小变化,对角的本质进行再认识与复习。同时,也将锐角、直角和钝角置于一个整体结构中,以便后续引入。
子任务1.2:截取停车杆转动过程中形成的角,进行大小排序,并说明理由。
将停车杆转动过程中的动态角截取下来形成静态角,分别为2个锐角、1个直角、2个钝角(如图3),并进行大小排序。学生结合动态的转动过程,对截取下来的静态角进行大小排序,动静结合,以此巩固对角本质的认识。
任务2包含3个子任务。
子任务2.1:对图3中的5个角进行分类,并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为引入直角,教师最早设计的环节是请学生直接思考哪个角最特殊。但学生心中对“特殊”的理解是千差万别的,回答因人而异。因此,这样的问题设计显然缺乏指向性。在第一课时“初识角的概念”中,学生通过分类活动,提炼出角的特征。优化后的学习路径C2也设计了图形的分类活动,通过辨别图形特征,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对不同角的认知。学生通过对停车杆转动过程中截取下来的角进行分类,能够体会到直角是锐角与钝角的分界线,以此凸显直角的特殊性。
在分类过程中,学生主要给出了三种分法:①②、③④⑤;①②③、④⑤;①②、③、④⑤。通过分析、比较这三种分类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产生分歧的源头,即③号角,并针对其特殊性展开讨论。子任务2.1的课堂实录如下。
师:比较这三种分类情况,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对③号角的分类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它最特殊。
师:特殊在哪里?
生:①、②号角是向里倒的,④、⑤号角是向外倒的,只有③号角是直直地站着。
师:③号角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直角。
在学生认识直角并感受其特殊性后,教师引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像①②这样,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像④⑤这样,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子任务2.2:寻找教室中的直角。
学生在教室的各处(如黑板、书柜、窗框、粉笔盒等)可以找到符合直角特征的角。由此,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同时搭建抽象概念与现实具体的桥梁,加深学生对直角的认识。
子任务2.3:利用锐角和钝角的学具,感受它们为何如此命名。
教师利用硬纸板制作的锐角和钝角学具,引导学生通过触觉体验,感受锐角和钝角为何如此命名,由此加深對锐角和钝角的认识。锐角摸起来是尖锐的,赋以“锐”字;钝角摸起来不是尖锐的,赋以“锐”的反义词——“钝”字。
任务3:制作活动角,并转动角的其中一边。在转动的过程中,说一说角的大小变化,并思考此时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
任务3需要同桌两人合作完成。首先,两人共同利用小棒制作活动角。其次,一人将活动角的一边固定并缓慢转动另一边,当转动停止时,另一人需要说出此时的角相较于上一刻的角的大小变化情况,以及此时的角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重复若干次后,双方交换。这样“制作动态角、转动动态角、感知动态角”的活动过程,是学生体验与思考的过程,即运用角本质理解锐角、直角和钝角之间的大小关系,并体会大小不同的锐角和钝角。
综上,任务1主要由“转动”巩固对角本质的理解并引入不同类型的角;任务2通过对任务1的素材进行分类,先认识特殊角——直角,再通过比较认识锐角和钝角;任务3通过转动活动角,并运用角本质进一步感知锐角、直角和钝角之间的大小关系。由此,“转动”贯穿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学习过程,促进了学生对角本质、角特征的系统理解。同时,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学习过程也与角本质的巩固、运用过程此呼彼应,相得益彰。
(二)学习路径的教学效果与分析
如前文所述,本研究首先在甲班开展了假想的学习路径C1的教学,结合专家建议与甲班后测情况,继而在乙班开展了优化的学习路径C2的教学。以下对甲、乙两个班的后测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典型回答,验证学习路径得到了改进。甲、乙两个班的得分情况如图4所示。
比较甲、乙两个班的成绩,发现乙班学生在T1、T4和T5上的正确率均高于甲班,在T2和T3上的正确率与甲班保持相等。对甲、乙两个班学生的后测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通过分析整体得分可以发现,乙班学生比较角大小和辨析三类角的正确率显著提高,对角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刻。通过分析T1、T2和T3得分可以发现,甲、乙两个班的学生均能意识到“转动的多少”是影响角大小的本质因素,以及排除“开口的方向”这一非本质因素。在特殊情况下(如T3,两个角均为直角),也能排除“边长的长短”这一非本质因素。两个班在这方面的认知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分析T4得分与T5得分可以发现,乙班学生相较于甲班更能在一般情况下排除“边长的长短”这一非本质因素(如图5),并且对于锐角、直角和钝角的概念区分更加清晰(如图6)。由此说明,优化的学习路径C2能有效帮助学生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并巩固、运用角本质。
需要注意的是,优化的学习路径C2仍存在可完善之处。直角是认识锐角和钝角的基础,因此,学生对直角特殊性的感受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将直角特殊性理解为“直直的”,但实际上,直角的“直”体现在一条边与另一条边的位置关系是垂直的,即相对位置的“直”。然而学生对于相对位置关系的感受较弱,因此,对直角特殊性的理解容易存在偏差。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任务引导学生体会直角的“直”是相对位置的“直”。首先,教师展示开口方向不同的若干个直角(如图7),询问学生这些是否是直角。其次,教师将直角的开口方向统一,询问学生调整方向后的角是否还是原来的角,以及这些角是否是直角。这样的概念性变式,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1],将有利于学生对直角特殊性的体会。
据此修改得到完善的学习路径C3。由于实施优化后的学习路径C2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预期的学习目标,且最终完善的学习路径C3与C2相差不大,故不再详述。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研究通过多次教学设计、两次教学实践及多次教学研讨,最终得到了完善的“巩固、运用角本质”学习路径:首先从停车杆的转动出发,让学生巩固对角本质的理解,引出不同类型的角;其次通过分类和比较得到直角、锐角和钝角;最后通过制作活动角,让学生在转动过程中亲身经历角的变化。研究表明,本研究设计的学习路径能有效帮助学生巩固、运用角本质,同时实现对角的正确分类(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二)建议
1.用“转动”一以贯之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学习
“转动”体现了角的本质,因此,可以用“转动”一以贯之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学习,使得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学习过程整体化、本质化。如在停车杆转动的过程中,截取出锐角、直角和钝角的素材;通过动静结合进行大小排序,为后续分类活动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做铺垫;通过转动活动角,进一步感知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大小关系。
2.借助分类活动,展示不同开口方向的直角,感受直角的特殊性
分类思想在小学数学的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具有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发展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等作用。[2]因此,分类活动是认识图形特征的重要手段。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分类活动,对比锐角的“向里倒”和钝角的“向外倒”,引导学生体会直角的“直”。其次,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开口方向、看似不“直”的直角,经由开口方向的调整重新变“直”,引导学生体会直角的“直”在于一条边相对于另一条边的“直”。由此,学生由浅入深地感受直角的特殊性。
参考文献:
[1]鲍建生,黄荣金,易凌峰,等. 变式教学研究(续)[J]. 数学教学,2003(2):6-10,23.
[2]姚美芳. 分类在认识图形中的教育价值[J]. 小学数学教育,2021(6):9-11.
(责任编辑:罗小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