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2024-06-06叶珊珊
叶珊珊
新会计制度作为我国会计改革的产物,其实施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财税体制,提升财政资金利用率。由于新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内容、核算方式、核算制度和会计信息质量这四个方面均有所改变,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全面学习了解新会计制度,并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完善会计核算流程和资产管理体系。这样才能真正利用好新会计制度,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质量不断提升。本文从会计核算内容、方式、制度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并从新旧会计制度衔接、财会人员团队建设、资产管理体系建设和会计制度和规程的完善四个方面为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做好会计核算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拨款,但是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国家削减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这使得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出现了财务危机,影响了其正常运转。而且,近几年财务违规问题在行政事业单位也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成效,也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在2017年10月出台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即新会计制度,旨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深化我国财税改革,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综合实力。2019年我国新会计制度正式实施,新会计制度让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在内容、方法、制度和信息方面都发生了改变,主要是从原先的单一核算转变为现在的双重核算,并融入了权责发生制,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一、实施新会计制度的意义
财务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稳定运行与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体系,充分发挥财务工作职能价值,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等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新会计制度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新会计制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能够更加规范会计核算工作。新会计制度的主要功能就是促进国家会计准则的统一,实现各单位的会计准则标准化,从而提高各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新会计制度中的权责发生制让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更加简洁高效,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准确性。新会计制度也明确了资产计提折旧内容,能够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信息,不仅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还有利于提高资产利用率。
(二)有利于深化行政事业单位财税制度改革
传统财税制度无法满足现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需求,因此需要通过改革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等财税制度提高会计核算质量。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需求,在现行财税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会计科目和报表体系,从而全面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信息和负债信息等重要财务信息。
(三)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
新会计制度是根据权责发生制来规划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和支出的,主要是归纳整理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业务费用,这样能够有效控制单位的各项业务费用。而且基于新会计制度还可以构建更加完善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体系,能够有效监督每笔费用的使用,避免滥用和浪费财政资金等问题发生,从而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
二、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会计核算内容的变化
首先,新会计制度将资产和负债等内容做了调整,并衍生出“3+5”要素,这八种要素将会计核算内容进行了合理划分。其次,新会计制度也调整了财务预算和政府收支等内容,这样更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对财政资金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实际费用支出符合预算编制。最后,新会计制度对负债核算范围进行了调整,使得资产核算更加全面、严谨。
(二)会计核算方式的变化
旧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方式比较简单,即对财务报表、会计凭证和账簿进行收集、整理和应用。这种会计核算方法不够严谨,会遗漏一些需要会计核算的内容。新会计制度采用雙重会计核算方法,即将传统的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进行有机结合,成为双重会计核算制度,使财务和预算会计核算互相促进。可以利用平行记账方法提高会计核算效率和质量,也可以利用预算管理的方法落实好双重核算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中落实新会计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财务会计功能,用新会计制度来弥补旧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方法上的不足。
(三)会计核算制度体系的变化
旧会计制度已经明确了财会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但是规定不够详细和全面,尤其是在会计核算内容和方式上没有明确。如果会计核算出现问题,存在找不到相关责任人的情况。因此,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新会计制度明确了会计核算责任,将会计核算工作细分到每个财会人员身上。明确财会人员的职责,从而确保各项会计核算工作的落实。同时,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因财会人员流动性大出现的财务会计交接出错的问题,新会计制度对财务会计工作交接做出了明确规定,只有在财务会计工作交接完成并由财务部门负责人检查完毕后,才能批准财会人员离职或换岗,大幅降低了会计核算工作交接过程中的风险。
(四)会计信息质量的变化
新会计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和支出需要单独入账,并采用零基预算法进行会计信息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管理对象主要是预算拨款,并将收支预算的执行信息纳入会计信息管理范畴。这些新规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管理和预算管理提出了新挑战,这需要更加全面、及时和准确的会计信息做支撑。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也更加公开透明。旧会计制度下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且不全面,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应用效率和质量,难以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状况。新会计制度则明确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提高会计信息的披露效率和范围,以便于人民群众对其监督,有利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三、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会计核算的建议
(一)注意新旧制度的衔接
新会计制度正式实施以来,提高了会计核算报告编制的难度。行政事业单位仍需要时间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
第一,确定损益认定、账务清理和財产清产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对旧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工作遗留问题的处理。尽量在新会计制度全面落实前将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掉,避免因此影响新会计制度的落实。主要是对单位的资产负债情况如实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避免资产负债影响新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第二,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现有资产的购置年限、类别和原价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并以摊销表的形式编制保存。财会人员要全面收集和准确记录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类权益变动信息,这样就可以形成新旧会计制度科目对照表,确保新旧会计制度衔接时各项财务会计数据信息的准确衔接。
第三,学习新会计制度的内容,了解新旧会计制度的区别与变化,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核算方法、核算内容和岗位职责,严格按照新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核算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费用的界定和分析效率,确保新会计制度顺利落实。
(二)加强财会团队专业化建设
会计核算的主体是财会人员,财会团队的专业素养决定着新会计制度的落实效果和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财会团队建设,通过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提高财会团队的专业水平。通过分析现在的在职财会人员培训体系,总结出具有普适性的培训方法。下面介绍福建省南平市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主要培训方法,以供借鉴:
表1 福建省南平市行政事业单位
财会团队专业化建设方法及内容
专业提升方法 专业提升的具体内容
继续教育 新旧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内容、方法、流程、区别;财会工作职责、内容和具体要求等,如福建省会计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培训平台。
在职培训 财务与会计制度重难点和改革方向;财务干部法治思维与法律风险防范;财务管理课程;行政事业单位审计问题诊断分析等,如南平市网络培训远程教育平台的会计审计类专业课程包等。
实训平台 软件基础操作、凭证管理、报表编制、双分录记账等,如新中大财务软件、财政一体化管理平台。
第一,加强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其会计核算能力。行政事业单位应组织财会人员对新会计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了解新旧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内容、方法和流程方面的区别,并严格落实好新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时,明确职责、工作内容和具体要求,从而确保新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工作的落地落实。
第二,鼓励财会人员参与在职培训。为更好地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单位应鼓励财会人员积极参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在职培训。比如省会计学会组织安排的培训课程,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财税体制改革现状、财会防控风险、审计问题等,以满足财会人员的实际需求。
第三,建立会计实训基地,利用实训平台提高财会人员实践操作技能培训,通过信息技术技能实训,让财会人员能够熟练进行软件基础操作,提高对双分录记账、凭证管理及报表编制等方面的操作能力,保证会计核算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单位应该以财务会计数据信息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和依据,广泛、深入收集各类财务会计数据信息,并加强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应用,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三)建设资产管理体系
新会计制度的全面实施会增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难度,尤其是在资产确认和清算方面。这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和体系,保障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高质量管理。
第一,加强内部资产管理,明确财会人员在资产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建立资产管理体系,确保资产管理适应新会计制度的相关内容。用制度来约束资产核算和管理工作。财会人员定期对资产进行全盘清点和统计,及时清库存,避免资产闲置浪费。做好新旧会计制度下资产核算的衔接工作,确保资产信息全面、及时和准确。充分利用数据分析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做好行政事业单位投资规划工作,提高资产利用率和使用价值。
第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在旧会计制度下产生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应收账款居多,这些应收账款如果不及时收回就会成为沉没资本,直接损害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利益。因此,在新会计制度落实后可以通过计提坏账的方式全面清查单位应收账款,加强往来账款的管理与核算,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追讨应收账款,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资金的流动性和利用率。
(四)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及操作规程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应该以新会计制度作为工作依据和参考标准,规范工作规程,制定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
第一,调整会计核算工作内容和流程。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新制度变更内容,调整会计核算工作流程,明确财会人员的职责。要制定专门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绩效考核约束财会人员的行为。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监管机制,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对会计核算工作实施监管。定期查看财会人员的会计核算工作是否符合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一旦检查出问题就要及时纠正,并利用绩效考核惩罚出现差错的财会人员,以此提高财会人员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降低会计核算工作的差错率。
第二,规范会计核算工作规程。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根据新会计制度建立自己的会计核算规章制度,明确会计核算工作内容、注意事项和财会人员职责。然后,要严格落实会计核算规章制度,尤其是要注意区分新旧会计制度的差异,也要注重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加强会计核算监管。不仅要确保会计核算符合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也要确保会计核算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及时披露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监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和政务工作。为此,要设置好监督举报电话或邮箱,以便于人民群众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监督举报。用好外部会计核算监督机制,可以不断优化和改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结语:
新会计制度的全面实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税改革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单位健康稳定发展。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重视新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的落实情况。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宣传教育,让财会人员充分了解新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内容、方法和制度上的变化,做好新旧会计制度衔接过程中的会计核算工作。同时,也要规范会计核算工作流程,加强会计核算监督,确保会计核算工作严格按照新会计制度执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