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背景下农产品新零售营销模式分析

2024-06-06卡米来

今日财富 2024年14期
关键词:农户销售农产品

卡米来

农产品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不仅关系着国计民生,也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农产品销售关系到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和经济收入,也关系到涉农企业和消费者利益。随着社会发展,农产品销售模式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的销售渠道,从最初的农户与经销商合作,发展到农户与商务平台合作,又到目前的网络直播和线上线下双向销售,销售渠道在不断开拓。农产品复杂多样,质量、新鲜度都和销售渠道密切相关。由于目前我国农产品生产尚未实现全面标准化,营销渠道缺乏完整的体系,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产品营销体系是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的关键,也是农产品经济发展的前提。

农产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范围涉及农、林、牧、渔等行业。不仅有粮食、蔬菜、肉类、禽类等产品,也包括水果、茶叶等生活必需品,以及纺织所用的棉麻丝绸等材料,农产品还关系着众多涉农企业,如肉类加工、纺织、羽绒产品、饮料、酒类。农产品的主要特征是时效性强,对新鲜度要求高,因此,农产品销售模式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传统的农耕大国,由于地大物博,加上交通限制,我国传统的农产品销售主要以自产自销为主,随着交通发展,我国农产品销售经历了农户与经销商合作,与龙头企业合作,与合作社合作一直到今天的电子平台合作等多种模式。

一、我国农产品销售模式

(一)自产自销式的农产品销售

自产自销式的农产品销售模式,是在交通欠发达状态下形成的,在交通闭塞的20世纪,农产品中除了粮食类作物、纺织原料由国家负责收购存储之外,大多数农产品都在小范围之内自产自销。例如传统农产品水果,因为缺乏流通渠道和保鲜技术,在交通不发达的20世纪80年代,农户自己种植的水果,只能自己在本乡镇零售,费时费力。缺乏物流和保鲜技术,无法提高农户积极性,农民也无法通过农产品来增加经济收入。

对于消费者而言,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肉类、鱼类、水果都因为交通原因,只能消费本地产品。北方的苹果到南方因为运输费用的原因,价格奇高。而南方的水果,由于保鲜技术欠缺,北方人无法享受,才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奢华。同样原因,内陆地区难以品尝沿海的海鲜,所以“山珍海味”也成为奢侈的代名词。

自产自销式的农产品销售,由于渠道成本低,形成渠道关系不稳定,流通效率低,不仅影响农产品生产,也影响消费者生活质量。

(二)农户与经销商合作模式

农户与经销商合作模式,主要形成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村出现了许多养殖、种植专业户,但这些专业户属于发展阶段,规模不太大。他们的农产品销售是通过收购者与批发商、农产品集中市场的合作形成。主要由收购者与农户洽谈合作,在农产品成熟之后,收购者前来收购,后续由收购者与经销商管理。经销商将农产品经过分类,出售到农产品集中市场,例如将禽类中的鸡鸭出售给农贸市场的商户,将鸭毛出售给羽绒产品制造商。

相对于自产自销模式,农户与经销商合作模式具有流通效率高,渠道关系稳定性高的优点。但风险也高,一旦经销商因为某种原因破产,容易导致农产品销售链断裂。同时由于经销商需要收购者作为中间商,成本提高,也导致农产品利润低的现象出现。

随着时代发展,农产品与经销商合作模式,又形成超市、生鲜连锁店与养殖、种植户直接合作的形式。超市、生鲜连锁店直接和农户签订合同,直接从农户手中收购禽类、蛋类、鱼类和水果,这种模式在成本上减少了收购者参与环节,对于消费者而言,产品质量有保障,也降低了农产品在销售环节的损耗。但由于主导权在超市和连锁店,价格、农产品质量都是以超市和连锁店方面为准,如果收购方将采购门槛提高,在采购过程中收取额外费用,最终导致农户的盈利空间缩小,从而打击农户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农户与经销商合作模式,方便了消费者,但对农户没多少利益。容易促成缩短禽类养殖時间,给禽类、肉类使用激素催肥等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二、数字化营销的特点

数字化营销,就是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借助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交互通信等互联网的帮助来进行营销。优点是尽可能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用最高效、最节约的资金去寻求新市场,推动新营销理念和营销方式的出现。数字化营销是将传统被动式营销转变为互动式和主动式的营销方式。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数字化营销采用积极主动的方式,与消费者互动,努力开拓消费者市场,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达到对消费者进行精准定位的目的。

数字化营销特点对于消费者而言,首先是个性化服务,根据顾客需求提供个性化产品,还可以根据顾客的爱好和消费习惯,提供相关产品。其次是丰富产品信息,通过互联网向顾客提供详细的产品性能、使用方式、价格、产地、品牌等信息,数字化营销具备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可以让顾客通过互联网,在同类产品中进行筛选。

对于生产方而言,数字化营销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在网上发布信息,介绍产品,成本远远低于通过媒体发布广告;发布的信息直接面对消费者,缩短分销环节;前来访问的大多数是对产品有兴趣的受众,避免了无用的信息传递。

数字化营销还具备多媒体、跨时空、交互式、超前性、高效性、经济性等特点,可以将传统的产品说明、促销、客户意见调查、广告、公关、客户服务等营销手段整合在一起,进行一对一沟通,既节省了生产方的费用,也方便了顾客。营销方式不受时空限制,只需要综合文字、声音、影像,用动态或者静态方式展现,就能大范围传播。

数字化营销还解决了假货横行的问题,传统的市场营销,对于假货防不胜防,企业自身需要打假,消费者也需要打假,但数字化营销具有目标性,进入平台有条件限制,因此制假贩假基本行不通。

数字化销售和传统农产品销售最大的区别,在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保护了生产者的利益,提高了农户的积极性。

三、数字化背景下的农产品主要零售渠道

(一)线上线下融合模式

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农产品也逐渐开始了数字化零售模式,最初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农产品推广,例如在微博盛行时,利用微博的传播特征进行宣传,随着微信的产生,农产品又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产品宣传和口碑宣传,也有人尝试利用微信进行零售。淘宝出现后,受众也能通过淘宝平台来网购农产品,但淘宝和京东等网购平台购买的农产品以可储藏的品种为主,例如米、面、肉类加工品以及食物加工成品。由于农产品生产基地与顾客有空间距离,新鲜蔬菜、保鲜期短的水果、新鲜鱼类受时间限制,因而给网购造成不便。

随着网络销售的不断发展,线上销售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因此出现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模式。

2017年,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鲜生”模式横空出世,针对的是生活中的“生鲜产品”供应,主要方式是线上线下互相配合,加上先进的物流供应链形式。“盒马鲜生”的供应链、销售、物流履约链路完全数字化。例如上海的“盒马鲜生”,总部在崇明、奉贤等蔬菜基地直采直供,通过全程冷链运输并精细包装后,直接进入“盒马鲜生”超市冷柜出售。顾客可以在线上下单,通过数字技术,10分钟之内打包,20分钟实现三公里以内配送,做到了线上线下完美统一。和普通超市相比,“盒马鲜生”的农产品从基地到自己的超市,不需要缴纳进场费,也减少了农户送货的运输费,将减少的费用补贴在用户身上,使农产品价格低于传统菜市场。

2015年出现的新型购物平台拼多多,特点在“拼”,用户通过与朋友、邻居进行拼团的方式来购买同类产品,达到以最低价格购买优质产品的目的,随着平台的发展,“拼团”不局限于自己的熟人,由平台安排具有相同购买意愿的人组团购买同类产品,达到以最低价购买高质量产品的目的。拼多多不仅使顾客通过拼团来降低商品价格,也满足了商家薄利多销的零售目的。通过拼多多,农产品零售也开拓了新渠道。

2020年8月,拼多多旗下的“多多买菜”上线,模式和“盒马鲜生”类似,拼多多通过与全国一千多个农产品区域合作,采用冷链运输的方式,通过线上下单,线下提货的方式,用最快的速度将顾客所需农产品送到离顾客最近的自提点。上线商品不仅有蔬菜、水果、肉蛋等新鲜农产品,也有米面粮油、乳品、轻食、日用品等。

(二)直播带货

直播带货是利用网络视频,向消费者介绍商品的营销形式。直播最初是一种娱乐形式,由艺人利用手机视频、电脑视频功能,现场表演、与观众互动。由于这种娱乐形式深受观众喜爱,一些商家和企业利用直播者的名气,向受众推销自己的商品。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发展,尤其是抖音和快手两大短视频的出现,替代了传统的电视,成为普通民众主要的娱乐形式。抖音和快手的特点是通过大数据,根据受众的兴趣爱好,来推送视频内容。这种娱乐形式老少皆宜,不受年龄、阶层、文化程度限制,受到广大受众喜爱。也催生了大量“网红”,他们利用自己的个性特征赢得了受众喜爱,在自己的圈子里有一定的号召力。网红出现后,也吸引了企业和商家的注意,他们利用网红的号召力,来宣传推广自己的产品,让网红利用直播的机会,向受众介绍商品。随着短视频的普及,直播带货的有明星、网红,后来逐渐形成专业的直播带货人员,他们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吸引众多的关注者,向关注者介绍不同商品的性能,很多消费者因为他们的推荐而对商品产生信赖感。这种名气大的主播被称为“头部主播”,如罗永浩、李子柒、李佳琦等人。

直播带货不同于传统的电视购物,也和电商有区别。电商对产品介绍是通过文字和图片,属于平面型。直播是直播者通过演示来介绍产品性能,回答观众提问,属于立体型。由于直播带货更加立体化,淘宝、拼多多等网购平台也开始了直播带货模式。

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很多著名网红都加入助农行业,利用直播来推销农产品。如新东方推出的“东方甄选”直播,一边看直播,一边学英语,并聚焦于农产品销售,取得了巨大成就。

四、数字化背景下农产品零售模式分析

(一)线上线下融合零售的不足

目前我国比较著名的线上购物网站主要有京东、淘宝和拼多多等,这些购物网站的优点是有丰富的货源供顾客挑选。但美中不足的是,购物网站在介绍商品时是平面的,农产品只能了解它们的外部特征,并且如果商家和顾客是远距离,在保鲜方面很难达到顾客要求。还存在不良商家利用新鲜产品不能满足“七天内无条件退货”的条例,来以次充好的现象。

“盒马鲜生”“多多买菜”等,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相比于购物网站,更加适合农产品销售。但就目前来看,这种方式只能服务于城市,对于广大农村而言,通过网购来购买其他地方的农产品还比较困难。农户的产品销售还以本地区为主,无法将自己的农产品推销到全国各地。出现这种问题,关键是冷链运输的物流原因。

(二)直播带货存在的不足

直播带货关键是需要直播者有一定的人气,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将观众变成消费者。目前很多头部主播,并不是以推广农产品为主。农产品作为生活必需品,推廣者主要是产地的小网红,影响力不大。推广农产品的直播,还需要有丰富的学识修养和共情能力,像“东方甄选”主播董宇辉那样,有渊博的知识,还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与受众产生共情。但目前推广农产品的网红缺乏专业性,对农产品的推广力度不够。

五、数字背景下农产品零售模式的创新

数字化背景下,农产品零售要与时俱进,结合数字化技术来进行农产品零售,农产品零售模式创新,需要从生产、储存、销售多方面进行改革。

(一)农产品生产集约化

数字背景下的农产品生产,要从集约化开始,根据地理优势,来进行大规模农产品种植和养殖,除了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之外,水果、蔬菜、水产品通过集约化生产,一方面可以便于品牌形成,另一方面便于合作社集中收购、存储。例如陕西大荔枣、烟台苹果、砀山梨、广西砂糖橘、河南山药、寿光蔬菜等,都是因为产地形成名牌效应,在打造品牌方面具有优势,也便于利用数字化进行推广。同时集约化生产农产品,也方便冷链运输的建设,可以以合作社为基点,加强仓储保鲜设施的建设,打造物流运输链条。

(二)打造农产品销售专业平台

农产品不同于其他生活用品,具有营养性和保鲜性特征,在销售渠道方面需要效率高,并且包装配送都有自己的特征,为了保证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流通,需要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专业平台。专门用来营销粮食、蔬菜、水果、水产品,和淘宝、拼多多区别开来。购买农产品,就直接下载农产品APP,在网页浏览,了解农产品特点。

专门营销农产品的网站,也要采取线上下单,线下配货的方式,在各地建立线下超市,负责为线上下单的顾客配送。但配货应该将范围扩大到乡村。目前很多乡村有农家乐,需要丰富的农产品,更多的是村民生活水平提高,需要不同地域的农产品来改善生活,配送方式可以根据人口分布,人口密集的农村采用专门配送,人口少的农村用邮快合作的方式,通过乡镇邮递员来配送农产品。

(三)直播带货专业化

营销农产品也可以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在网站开设直播间,通过专业人员介绍不同的农产品,给受众做立体化展示。但农产品不是普通商品,包含健康、营养甚至烹饪方面的知识,因此普通网红并不能完全胜任农产品直播带货的责任,需要专业化培养直播人才,来从事农产品直播带货。例如高校可以在营养学专业、养殖专业或者种植专业,开设直播课程,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直播人才,为农产品推广服务。

结语:

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农产品零售,不仅需要改善销售模式,也需要改善生产模式,只有多方面共同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

猜你喜欢

农户销售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这四个字决定销售成败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