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千万工程” 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2024-06-05贠菲菲
贠菲菲
浙江“千万工程”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载体,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近年来,江苏坚决守好“三农”压舱石,乡村治理现代化取得新进展。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紧密结合省情农情实际,自觉把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际行动,对标对表找差距、补短板、促提升,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
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千万工程”注重产业富民,把提高乡村产业现代化水平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对标“千万工程”,我省在提高乡村产业现代化水平特别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结合等方面,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作为农业现代化支撑的科技仍存短板。如作为农业“芯片”的种业,江苏虽总体上有保障,但在高效精准育种技术、突破性品种培育等方面仍存在“卡脖子”的问题,高效特异的基因编辑技术、基因定向进化技术等新型育种技术也未形成优势。二是覆盖全产业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亟待健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程度是衡量农业全产业链健全与否的关键指标。据统计数据,我省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35.6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150家,而农业大省山东省的数据分别为1.25万亿元和1万多家。由此可见,江苏虽然也在全国前列,但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仍然不小。三是乡村产业支撑离促进全体农民共同富裕还有差距。2023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88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07,而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省两项指标分别为40311元和1.86,优于江苏。原因在于乡村产业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健全,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农业多种功能开发不够以及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不高等。
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核心是统筹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提升与农民共同富裕。一要坚持以科技能力提升支撑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加快打造一批种业振兴的重大平台载体,着力主攻单产提升和品质改善两个方面,加快推广重大新技术和新品种研发,夯实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基石。二要紧紧扭住精深加工这一关键环节。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江苏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为产业链建设的重中之重,发展规模适度经营,强龙头做品牌,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在规模优势的基础上推进农业产业链向中高端邁进,着力提升农副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三要做特做优乡村特色产业。积极推动现代种养业向前后端延伸、上下游拓展,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地留给农民,努力形成具有江苏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全面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千万工程”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乡村生态品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近年来江苏大力推进农村住房条件改善专项行动,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提升。但对标“千万工程”,江苏乡村建设的品质与“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要求仍有差距。具体体现在:一方面,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与现代生活条件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水电路气讯和物流等生活基础设施不够配套完备。仍有一些地区农民住房老化程度较为严重、居住环境较差。另一方面,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较低,乡村优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服务,以及养老服务设施尤为短缺,广大农民还不能较为快捷地同等享受到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农村未成年人保护和困境儿童、留守妇女关爱服务以及农村残疾人、精神病人照料服务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核心是按照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要求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持续改善农村生活设施和生态环境,使广大农村建设品质更高,更加宜居宜业。一要强化规划引领。要适应我省农村人口变化的趋势,根据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要求改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不断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加强乡村空间设计和风貌管控,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二要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农村供水工程、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持续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联建联通、共建共享。三要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快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乡村公共教育和医疗服务供给。要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生育支持和婴幼儿照护服务等,加强对农村老年人、儿童、“三留守”人员等特殊和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尽快补齐农村社会福利短板。
着力实现高效能乡村治理
“千万工程”强调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增强乡村的文化凝聚力和认同感,实现高效能乡村治理。对标“千万工程”,江苏乡村治理仍存在一些短板。一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仍未能有效缓解,基层党组织领导力、组织力、服务力、创新力尚需进一步提升。二是基层管理队伍建设薄弱,社区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农村基层组织行政负担过重,各种形式的检查、各种名目的考核以及动不动就问责追责使得基层的同志疲于应付。三是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科技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平台还有提升空间。四是一些地方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仍大行其道,与现代文明生活背道而驰。
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核心是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更加注重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实现乡村建设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提高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实现乡村治理高效能。一要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点,持续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二要推动治理和服务重心下沉。充分整合政府、村集体、农民、社会组织、企业、乡贤等治理主体的效能,不断健全扁平化、网格化的治理体系,汇聚共建共治共享合力。持续推动乡镇赋权扩能,持续推动为村(社区)减负,使广大基层干部从繁杂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和重复性、突击性、形式化的考核中解脱出来。三要重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让农民参与乡村治理,推进数字化技术在乡村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治理内容的应用,以数字化运用水平提升推动乡村现代治理能力的提升。四要进一步提升乡风文明程度。着力培育和谐共生、和而不同、和睦相处的乡村文化,把推进传统农村改造与培育乡村文明新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紧密结合。大力增加富有农趣农味、能够润化人心的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注重发挥村规民约在乡风文明培育中的作用,持续整治高额彩礼、大操大办、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推进移风易俗蔚然成风,着力培育良好乡风。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南京新时代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