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做强都市现代农业

2024-06-05张屹

群众 2024年10期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培育

张屹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近年来,南京市农业农村系统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扛起“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的省会担当,立足特大城市都市农业发展定位,深入挖掘农业科创资源富集优势,育强契合南京实际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全面建设“综合功能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主体强、产业效益强、竞争能力强”的都市现代农业强市。整市获评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粮食生产稳中有进,种植面积、粮食产能领跑苏南。农业科创蓬勃发展,创新打造拥有9名院士的农业集群式科创基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74%。连续四年位列全省乡村振兴实績考核第一等次前列。

一、突出科技赋能,持续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效率

把握南京“人多地少”和“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市情农情,将加快提升“亩均产出效益”作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首要任务,运用生物育种、智能农业、数字农业等现代技术和新型装备,推动农业生产加快向高质高效、低投低耗、轻简省工等方向迭代升级,全市农业土地产出率达1.5万元/亩,位居全省前列。紧盯前沿科技成果。充分发挥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34家涉农科研院所齐聚的资源优势,创设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加快推进前沿科技成果在南京首试首用,全市累计建设市级以上科研平台100余个,培育发展涉农高新技术企业超80家。推进农业“机器换人”。将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作为大幅提升农业生产能力的主攻方向,强化系统认知分析、精准动态感知、大数据物联网应用、农业无人机械作业等推广应用,累计建成“无人农场”12个,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7%,特色农业机械化率达70%,以芦蒿为代表的地方特色农产品实现全机械化种植和全周年生产。强化试验示范推广。以全市已建146万亩高标准农田产能潜力提升为重点,总结推广投入产出效率高、市场接受度高、契合南京实际需要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通过良田、良种、良机、良技、良法集成示范,支持每个农业街镇因地制宜打造绿色高产高效示范方,2023年浦口兰花塘粳稻亩产达802公斤,六合冶山籼稻亩产达810公斤,江宁淳化小麦亩产达574公斤,均创历史纪录。

二、强化创新驱动,加快产业链价值链融合升级

瞄准南京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强市目标,以链式思维挖掘农业的多重功能,增强支持都市乡村“土特产”发展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同步推进乡村特色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拓展,优质稻米、多功能油菜、绿色蔬菜、现代茶、都市花卉、精品蟹虾、特色鱼、南京鸭等八大主导产业三产融合总产值近400亿元,年均增幅保持在10%以上。创新服务管理模式。设立“科金兴农服务日”平台,组建8个主导产业联盟和蛋鸡产业联盟,推进科金政、种养加、农文旅等有机衔接,促进政府部门、农业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多方面惠农强农资源跨界融合,形成常态化对接机制,初步实现从抓产品向抓产业、从抓环节向抓体系、从重生产向重融合等转变。创新产业经营业态。依托地方特色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创意休闲、短链鲜食等“接二连三”新兴业态,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超过3800万人次。把握“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关键,推进“宁字号”品牌化发展,推动“卖原料”向“卖产品”转变,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食礼秦淮”授权主体超过220家,带动销售超3亿元。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深入实施提振行动,引导管理规范、核心技术突出、生产经营能力活跃的头部型、领军型经营主体加强技术创新、扩大生产规模、强化联农带农服务,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86家,示范家庭农场547家、示范社346家。

三、践行“两山”理念,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重要论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将坚持发展生态低碳农业作为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全力推进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不断拓展乡村绿色生态价值空间。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加强现代农业节能、节水、节肥、节药等绿色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同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生态化措施改造,打造沿江5公里化肥、化学农药“两减”示范带,推进农业生产减污降碳增汇,全市化肥、化学农药使用量较2022年削减2.5%,高淳区在全省率先开展农业碳汇有偿竞价拍卖,标值碳减排量130.67吨的江苏省“0000001”号碳票成功交易。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农村户厕应改尽改,垃圾分类覆盖率、无害化处理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保持100%,自然村污水治理率达99%以上。在累计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81个,市级美丽宜居乡村2802个,覆盖超60%规划发展村庄的基础上,以行政村为单元,全力建设“生态和谐风貌美、人气和旺产业美、乡风和畅人文美、共富和顺生活美”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优化提升现代化乡村建设水平。大力发展乡村“美丽经济”,着力打通“两山”转化通道,试点建设南京莱斯乡村“共享小院+特色村”,创新打造“莱斯乡村”一站式乡村旅游服务平台,上线各类产品千余种,直接营业额超千万元,带动周边农民增加营业额超5000万元。

四、推动要素集聚,厚植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沃土

坚持将推动要素创新配置作为高质量培育农业生产新动能、经营新模式、产业新业态的重要保障,构建形成覆盖人才、土地、金融等领域的政策支持体系。实施“智汇三农”人才工程。坚持把人才“第一资源”招引培养作为育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联合南大、南农大等高校开展农业农村“头雁种苗”培育,推动青年一线“三农人”进高校学习提升,创设青年大学生投身农业学费补助政策,引导青年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不断提升农业生产一线人才素质,全市累计培育农业农村“头雁种苗”300名,引进青年大学生“新农人”341名,培育高素质农民超5万名。大力支持农业农村创业创新,推动实施“导师带徒计划”,创设农创客联盟,打造农村创业创新基地56个,培育双创主体超过1200名。创新政金合作惠农模式。设立“金陵惠农贷”“金陵惠农小额贷”“金陵农担贷”“金陵兴村贷”等惠农金融产品,集成运用贷款贴息、保费补助等政策,有效破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金陵”系列惠农金融产品累计授信超过670亿元,农业经营主体综合融资成本率保持在2%以下。优化农业用地供给。依托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现突破,累计出让26幅、面积321亩。创设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专项用地支持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以地入股、联营等方式保障项目落地,破解供地难题,目前已有村庄规划覆盖项目254个、取得农用地转建设用地手续项目57个,涉及建设用地660多亩。

奋进新时代新征程,南京将全面落实农业强国、农业强省建设要求,强化科创赋能牵引,以高水平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驱动农业现代化由“量”的积累向“质”的突破跃迁,加快建设具有南京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强市,努力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做示范。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张念

猜你喜欢

新质生产力培育
寻找新质生产力
新华社评论员: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基于体系仿真试验床的新质作战能力评估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