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化全方位赋能城市更新
2024-06-05何淼
何淼
城市是人民幸福生活、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载体,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在政策力量与现实需求的双重牵引下,城市更新已成为我国各大城市挖掘存量空间、提升发展韧性、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双增长的普遍实践。2021年,国家住建部在北京等21个城市开展城市更新试点工作;2024年4月,财政部、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的通知》,提出“支持部分城市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从“试点”到“示范”,表明国家层面对城市更新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即要从经验摸索走向可复制的模式推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更新之路。
当前,我国城市更新工作进入纵深推进关键期,城市更新已成为涵盖城市功能完善、产业能级提升、环境品质优化、社会治理创新的综合性工程。文化作为城市地方精神的表达与价值意义的库藏,能够经由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城市更新提供充沛驱动力。基于对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城市更新能有效规避“千城一面”、“运动式”更新、“卖地式”更新等问题,实现经济价值、人文品质、宜居环境、民生福祉等的全面提升。这既是以人民城市理念推进城市更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探索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的题中之义。
历史文化资源赋能,让城市更新充满人文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场所精神与个性的载体,也是城市有机体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形成的智慧结晶与精华。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能为当代城市发展提供新兴要素,有利于实现老城区改造提升与保护历史遗迹、延续城市文脉的有机统一,让城市更新更具人文底蕴。
以老城全面整体保护推动保护性更新。始终将历史文化保护放在城市更新首位,推动老城地区点状保护与整体保护相结合,构建“点(历史文化资源)”“线(历史文化街区)”“面(历史城区)”相互衔接融合的保护格局,延续城市文脉。将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和实施,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现场调查评估纳入城市更新基础数据调查工作,尽可能降低城市更新对老城人文环境的影响。
以“留改”先行与活化利用实现适应性更新。防止大拆大建、拆真建假,全面落实小规模、渐进式、针灸式的有机更新和微改造,让传统街巷、院落、建筑本体最大限度保留地方记忆与特色。做好空间载体的合理活化利用,通过补齐短板、优化业态、复合利用等方式,改善传统城区城市功能衰退、环境品质不高等问题,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新与城市发展需求相结合。
以“绣花”功夫与工匠精神实现精细化更新。精细摸清待更新区域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名木古树等“历史家底”,开展历史文化资源评估论证。精心修补旧城地区的传统格局、街巷肌理、历史风貌与空间尺度,延续地方文脉与集体记忆。针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现实空间条件的历史文化遗产精准“定制”保护更新与利用方案,以人文特色提升空间效能。
文化创意产业赋能,让城市更新焕发新兴活力
随着我国进入高城镇化率阶段,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动能逐渐转向存量空间挖潜。城市更新作为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程,承载着转变发展方式、打开发展新空间的重任,其落脚点在于以产业升级盘活存量资源,推动存量变为城市增量。在这一建设导向下,城市更新需要发挥好文化创意产业在盘活存量、创造内需、重塑活力中的多元作用,实现文化与经济融合并进,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文化动能。
文商旅融合激活旧城区发展活力。推动历史街区、传统商圈从物质形态更新转向文化内容升级,通过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场景,打造主客共享、文商旅融合的情境式体验与消费空间,带动旧城区人气回归、活力重塑。把握青年群体的城市漫步潮流,通过空间挖潜、建筑更新等多种方式释放旧城区的小店空间,提升旧城区“看、玩、休憩、社交、消费”等功能,推动青年群体在旧城区集聚。
新型文化业态重塑旧厂区产业内涵。推进闲置低效厂房、仓库等“腾笼换鸟”,通过注入研发创新、学术沙龙、时尚发布、城市书房、复合式剧场等多元功能,使其更新升级为复合型新兴文创产业园区,打造全民共享的城市文化新引力区。重塑工业存量空间的产业内涵,重点导入创意设计、数字媒体、智能服务等新型文化业态,延伸发展休闲浪漫、亲子游乐等业态,形成与工业存量场地空间契合的产业更新路径。
文化消费场景提升旧社区经济价值。盘活老旧小区及周边地区的闲置建筑、空间“边角料”、地下室等“沉睡”资产,实现文化设施更新、文化消费升级、文化品质提升。结合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因地制宜地植入早教托育、共享办公、运动健身、创意门店等消费空间,构建面向家庭、全龄友好的社区文化消费服务体系,推动社区经济升级与品质提升。
精神文明风尚赋能,让城市更新承载美好生活
城市更新不仅要补齐居民“急难愁盼”的物质生活短板,也要满足文化、社交等精神层次的民生诉求。精神文明风尚作为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要素,能为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为有温度的城市更新创造更加优质的环境。以精神文明风尚赋能城市更新,既有助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拓展,也有助于城市更新发挥承载诗意栖居与美好生活的重要作用。
联动现代文明生活与公共空间更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在公共空间的弹性介入,大力推进与现代文明生活直接相关的公共文化空间拓展与服务创新。结合城市街区保护更新和老城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探索利用腾退修缮后的文物建筑、名人故居、会馆建设中小型博物馆、类博物馆。充分挖掘开放式公园、游园绿地、公共广场等区域的闲置建筑公共空间,融合图书阅读、艺术普及、培训展览、轻食餐饮等业态,建设一批文化品质高、具有公共空间艺术品价值的“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联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家园更新。推动城市生态功能修复融入市民日常生活,系统提升城市绿道、市民公园、林荫廊道、立体绿化空间的公共文化空间属性,实现生态元素与城市文化、社区文化、商业文化的结合互渗,让城市家园更美丽、更宜居。充分利用闲置的斑块状小型地块,打造口袋公园、微型绿地、观景驿站等,营造居民身边的生态“打卡地”。
联动城市文明实践与社区自主更新。在新时代城市文明实践中涵养居民主人翁意识,增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有效激发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更新的主观能动性。做好居民参与社区更新的制度设计,推动居民全程参与社区更新项目的决策、规划、设计、实施和效果评估,畅通居民更新诉求表达渠道,推动基层诉求与城市上位规划设计深入衔接,助力城市更新行动成为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
(作者系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員)
责任编辑:孙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