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推动淮海经济区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6-05沈正平
沈正平
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这也为淮海经济区加快科技创新、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科技创新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是衡量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能力的核心指标,每万人专利授权量反映了科技产出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这两项指标评价淮海经济区(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宿州、淮北、商丘、枣庄、济宁、临沂、菏泽10个设区市)的科技创新水平,可知其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已形成一定的科技储备并取得重要成效。
从淮海经济区整体看,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2012年的1.16%增长到2022年的1.74%;每万人专利授权量由2012年的5.19件增长到2022年的17.63件。表明十八大以来淮海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重要基础。从淮海经济区各市看,201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最高的为徐州,最低的为宿州,两者相差1.35个百分点;每万人专利授权量最多的为徐州,最少的为商丘,两者相差10.89件。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最高的为连云港,最低的为宿州,两者相差近1.74个百分点;每万人专利授权量最多的为徐州,最少的为商丘,两者相差24.49件。说明10多年来各市科技投入与产出差距拉大,亟待加强跨省跨市协同创新,努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从与省际交界区整体对比看,2022年晋冀鲁豫交界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为1.64%,每万人专利授权量为11.88件,均低于淮海经济区;赣浙闽皖交界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1.89%,每万人专利授权量27.14件,均高于淮海经济区。事实上,晋冀鲁豫、赣浙闽皖两个交界区都属于我国欠发达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低于淮海经济区。因此,推进淮海经济区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势在必行。从与交界区各市比较看,2022年晋冀鲁豫交界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最高的为聊城,最低的为晋城,两者相差近2.43个百分点;每万人专利授权量最多的为聊城,最低的为濮阳,两者相差13.93件。赣浙闽皖交界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最高的为金华,最低的为南平,两者相差1.15个百分点;每万人专利授权量最多的为金华,最低的为抚州,两者相差48.37件。相较于各市两项指标之差值,淮海经济区同样处于2个交界区的居中位置,存在“强市不强、弱市较弱”现象,需要正视这一问题并在加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中予以克服。
虽然不能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领先的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相比,但凭借居于盘活全国区域高协调发展大局的战略“棋眼”地位,淮海经济区也能够在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中大有作为,并以此为着力点引领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为类似地区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
深化跨省跨市协同,合力建设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构建科技創新共同体有利于实现科技创新要素的多元化流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协同参与、科技创新成果的共享共用以及科技创新体系的共建共治。各市要把强化跨区域协同作为加强科技创新的关键抓手,推进制度集成创新,打通约束科技协同创新的制度性堵点,以协同协作方式推进科技创新。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把国家重大战略与地方发展结合起来,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努力取得更多重大科创成果。徐州要以建设“徐州科创圈”为契机,不断深化与毗邻城市协作联动,聚焦优势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深化对接合作,聚力打造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样板,支撑引领淮海经济区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打造人才政策高地,构建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库。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人才的基础支撑,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突出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各市要积极推动区域人才协同,加快构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实施重大人才工程,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良好环境,吸引和汇聚各方科技人才,构建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库。高等教育要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既要培养能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型人才,又要培养能用好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型人才。徐州作为“双中心城市”,要全面融入江苏建设人才发展现代化先行区战略,精准对接高校科研院所,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打造高水平育才引智服务平台,构筑起淮海经济区人才集聚高地。
加强新生产要素融合渗透,共建共享区域科技创新平台。新质生产力的新要素既包括传统生产要素的提质增效,还包括以数据要素为代表的新生产要素的嵌入和融合。各市要加快完善数据要素和其他生产要素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协同联动和深度融合机制,努力实现科技文献、科研数据、实验设备等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不断降低科技创新成本。充分挖掘数据作为桥梁型新生产要素的价值和潜能,协同推进技术、模式、业态和制度创新,深入推动数据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其他生产要素的匹配效率和创新活力。共建共享区域科创服务平台,促进创新资源集聚,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徐州要以建设区域科创中心为着力点,聚焦主导产业关键领域,整合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携手打造科技创新圈,为淮海经济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强化区域优势互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核心支撑。各市要着眼于区域发展“一盘棋”整体谋划,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发挥各市特色和优势,把打造产业集群作为实现产业错位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推进淮海经济区形成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新质生产力布局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于科创能力强的经济大市,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跨领域、跨产业、跨集群深度融合,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其他各市则要结合自身实际,平衡好传统产业与新兴未来产业的关系,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积极部署未来产业。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创新生态。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各市要围绕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大力推进科技体制及其相关体制改革,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大创新人才引培力度,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结构。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出台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健全科技创新协同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科研评价体系,激励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应用。
(作者系江苏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院长、“一带一路”研究院执行院长)
责任编辑: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