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发展研究
2024-06-04周倩
周倩
摘要:1+X证书制度的制定给高职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先是厘清了“双师型”教师和高职教育的概念,接下来说明了1+X证书制度的背景与特点,然后探究了1+X证书制度背景下“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最后通过某职业学校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得出结果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增强,就业竞争力也得到了提高。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雙师型”教师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潜力。通过深化改革、优化政策和加强配套措施,可以进一步推动这一模式的发展,促进高职教育的提质增效。
关键词:基于1+X证书制度;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和适应性,近年来,我国引入了1+X证书制度,旨在通过多证书的组合,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能力[1]。1+X证书制度允许学生在拥有专科学历的同时,持有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从而实现技能和学历的有机结合,这种制度为高职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2]。高职“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又要具备行业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实用的教学内容和指导[3]。目前关于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发展的研究仍然相对有限。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和分析双师型发展模式的有效性、实施方式和影响因素,为高职教育领域提供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本文将结合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从教师培养机制、学生就业竞争力、教学质量等多个维度,对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这一研究,期望能够为高职教育制定相关政策和改革措施,推动高职教育的转型发展,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一、高职教育与双师型教师概念
高职教育是指面向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通过专门学校或高等院校提供的多层次、多领域的职业教育教学,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备一定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形式。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加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直接就业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和行业工作经验的教师。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又具备实际行业从业经验和职业技能,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实践性、应用性的教学内容和指导[4]。在高职教育中,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教师只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缺乏实际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而双师型教师能够通过自身的行业经验和实践能力,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技术要求,有效地将实际应用融入教学中,提升教学的质量和实效。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求教师具备广泛的学科知识,具备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具备行业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这样的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学生,使其能够顺利地融入职场,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需要教育机构与行业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通过教师实习和行业实训等形式,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行业导向的教学资源,促进教师与行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与产业的良性互动。
二、1+X证书制度的背景与特点
背景是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融合需求。传统的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而普通高校则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学术能力的培养[5]。然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既需要具备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也需要具备理论知识与研究能力的高级人才。因此,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融合需求促使了1+X证书制度的出现。1+X证书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1.学历与证书的结合。1+X证书制度旨在通过学历与证书的双重认证,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全面评价[6]。学生在完成普通高校的学业之外,可以选择参加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考试,获得相应的证书。这种学历与证书的结合,使得学生既具备了专业知识与理论素养,又具备了实践技能与职业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职业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职业技能考试,在获得职业技能证书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7]。这种培养方式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并且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使得学生具备了更广阔的就业创业发展空间。
3.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紧密衔接。1+X证书制度通过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衔接,实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在实施1+X证书制度的过程中,高等院校与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紧密,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模式得到了推广与应用。这种紧密的衔接使得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加顺利,也增强了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之间的互补性。
三、“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教师专业知识的培养包括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理论的学习。教师首先需要通过学科专业的学习,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此外,教师还需要学习教育学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通过系统的学习,教师可以建立扎实的学科基础和教育理论基础,为教学实践提供坚实的支撑。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包括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的掌握。教师需要学会设计有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需要培养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反复的实践和教学探索,教师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需要注重实践教学的锻炼。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实习和教学实践,通过亲身经历和实际操作,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实践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掌握教学技巧,加深对学生特点和教学环境的理解,提高教学反思和调整的能力。实践教学的经验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实施1+X证书制度,必须重视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途径:
(一)加强专业培训
高职教师要根据自身的职业需求和工作要求,制定个人职业技能发展计划。可以考虑参加学术会议、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研讨、教学培训等进行职业技能培养。组织专题讲座、开展教学观摩、进行课程开发等方式,帮助教师了解1+X证书制度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法,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同时,针对不同专业和学科的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二)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认证
通过与企业合作、组织實践培训、开展技能竞赛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使他们具备更高级别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认证,并将其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挂钩,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三)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跟踪和评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个性化支持。通过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记录教师的专业成长历程、教学成果和荣誉等方面的信息,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
(四)搭建交流平台
行业协会的工作会议是高职教师学习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参加行业协会的工作会议,可以了解行业动态、学习最新的技术和工作方法,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可以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座谈会等活动,让教师们交流心得体会和教学成果,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精神。
(五)加强校企合作
通过与企业合作,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教师可以深入企业一线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技术更新换代等情况,同时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和技术攻关工作,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此外,通过校企合作,还可以邀请企业专家进校授课或指导实践教学活动,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四、实践案例分析
为进一步说明1+X证书制度下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实践情况,本研究以某职业学校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某职业学校是一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为适应1+X证书制度的要求,学校积极开展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工作,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具体措施如下:
(一)开展校内培训和校外实践
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内培训和校外实践活动,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经验和技能水平。校内培训包括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教学观摩等,校外实践包括企业参观、实践操作、技能竞赛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建立教师实践基地
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学校建立了多个教师实践基地。这些基地与相关企业合作,为教师提供实践操作和技能培训的机会。教师在实践基地中可以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和工艺,了解行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
(三)完善教师考核机制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师考核机制,注重对于教师实践经验和技能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通过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实践能力,激励教师注重实践操作和技能提升。
(四)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加强了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与企业共同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和技术研发。通过与企业合作,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掌握最新的技术和工艺,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同时,学校也邀请企业专家进校授课或指导实践教学活动,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目标。
五、实践效果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某职业学校的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增强,就业竞争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学校也获得了更多的社会认可和支持,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结语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发展研究,为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在这项研究中,通过深入探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和路径,旨在培养高质量的高职教师队伍,为高职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研究表明,1+X证书制度为高职教育的“双师型”教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学生在普通高等教育学业之外参加职业技能考试,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职业教育和实训实践的需求。同时,研究发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在学习和实践中要掌握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同时注重实际操作和实践教学的锻炼。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师才能够全面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更好地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和需求。此外,研究还发现“双师型”教师发展需要注重持续的学习与进修。教师的职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学习与成长的过程,需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望,持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只有不断学习和进修,教师才能够跟上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的步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课题《“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分层次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C144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晶,程红艳.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问题表征及功能实现——基于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J].教育与职业,2023(04):36-43.
[2]姜舟.“1+X”证书制度下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路径研究——以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为例[J].中国设备工程,2022(24):244-246.
[3]蒋珩,朱莹.1+X证书标准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逻辑、形式和途径[J].成人教育,2022,42(12):66-72.
[4]聂强,向红梅,聂蕊等.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实施路径研究——以重庆1+X证书制度试点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9):70-74.
[5]种劼琳.1+X证书制度下“工匠型”教师的现实诉求、角色定位及培养路径[J].职教通讯,2022(10):74-79.
[6]胡惠婉,盛姣.“1+X”证书制度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以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为例[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2(18):73-74.
[7]张杰丽,李妍,朱志伟.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实践成效、问题表征与解决之道[J].职业技术教育,2022,43(26):18-23.
(作者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