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四大体系性原创贡献

2024-06-04李萍萍

人文杂志 2024年4期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功能文化价值

李萍萍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功能 文化价值 第二个结合

〔中图分类号〕G120;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4)04-0001-11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于文化领域所取得的代表性成果,不仅锚定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强国目标,而且指明了新时代、新格局、新挑战背景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举措。揭示习近平文化思想所具有的多重原创性贡献,是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抓手。已有研究基本围绕着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文化自信”“两个结合”“中华文明的五种特性”“文化主体性”① 等内容,为学界更深入地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学理参考。例如有论者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术语革命”、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发展。②还有研究者指出阐明文化主体、形态与功能等内容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理论维度上的原创性贡献,明达文化使命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实践维度上的原创性贡献,以绘制人类现代文明新蓝本破解文明价值难题等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价值维度上的原创性贡献。① 不过,关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还存在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空间,本文在深入研读习近平有关文化的经典论述基础上,以文化对象自身的内容、功能、价值等特性为逻辑基础,勾勒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的四大体系,即文化内容体系创新、文化功能体系创新、文化价值体系创新和文化发展的方法论体系创新,以期深化关于习近平文化思想原创性贡献的研究。总之,鉴于習近平文化思想所蕴含的丰富哲理及其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有必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阐释和研究。

一、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绿色文化:文化内容体系创新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内容体系上实现了重要创新。事实上,由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构成的文化内容体系就已经反映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内容体系上具有新的突破。不过,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内容体系上的创新不止于此,仔细考较起来就会发现,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构建出“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绿色文化”这一更为具体的文化内容体系,铸造了“顶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层”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底层”为“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绿色文化”的多层次内容体系架构,由此在文化内容体系上实现了重要的创新性突破。

在深入阐发习近平文化思想所构建的“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绿色文化”这一具体文化内容之前,需要简要地交代两个前提。其一是关于文化的内涵。事实上,全世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几百种,并且康德、黑格尔等世界著名的哲学家都曾论述过文化的概念内涵。目前,爱德华·泰勒和伊格尔顿关于文化的定义得到了学界较为广泛的认可和接受,泰勒将文化视为“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②伊格尔顿则认为“文化可以松散地概括为构成特殊群体生活方式的价值观、习惯、信念和惯例的联合体”。③ 这两种关于文化的定义,几乎都把观念对象或者精神对象看作是文化的内容,同时也把特定群体的生活方式看作文化的构成部分。马克思关于文化的定义也与之类似,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因素”。④ 可见,广义上文化的内涵相当宽泛,可以说包含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精神性或者观念性的对象是文化概念的重要内容。依据文化的概念内涵,本文主要聚焦习近平文化思想有关精神性(观念性)层面的文化内容体系。其二是选择“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绿色文化”这一具体文化内容体系来阐明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内容体系上所具有的创新性的原因。前文已经说明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顶层—中层—底层”三层核心内容体系,而位于“底层”的“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绿色文化”这一具体文化内容体系不仅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全新提炼的文化内容,而且恰恰是由于这一层次内容的生成,才使得“三层核心内容体系”得以构建起来。因此,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阐明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并构建了“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绿色文化”这一具体文化内容体系。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发展红色文化,由此创新性地将红色文化纳入了文化内容体系范畴。所谓红色文化,指的是我们党一路拼搏奋进所形成的“红色资源、红色传统和红色精神”,①像红色历史遗址等红色资源,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红色精神以及更具体的“‘独立自主……‘不拿群众一针一线”② 等优良传统均属于红色文化的范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③ 此外,他还论及了多种红色文化,例如以长征途中“半截皮带”的故事展示了“铁心跟党走”的坚定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就此表示,要发掘好、运用好这些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内涵”,④这相当于是将丰富和发展红色文化视为一种工程;再如,“要抓好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用好红色资源,增强党性教育实效,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⑤这是把红色文化提升到了作为培育党员干部的重要手段的层面。实际上,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走访了阜平、西柏坡、井冈山、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等孕育红色文化的光荣之地,一再强调要充分挖掘每一个地方独有的红色资源,将这些红色基因代代传下去。总之,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明确提出要发展和弘扬红色文化,而且将传承红色基因视为一项重大工程,由此“为我们保护红色文化、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⑥

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展和弘扬革命文化,由此创新性地将革命文化纳入了文化内容体系范畴。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有许多共通之处,如果将革命文化作狭义上的理解,把它视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参与的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文化,那么这样的革命文化就可以属于红色文化范畴。不过,革命文化有一个突出的标识,那就是“革命”,涵盖了自我革命、社会制度革命和社会形态革命。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种革命的理论,它要求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积极的变革,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⑦ 关键在于,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提出这一革命宣言,而且用其一生践行着这一革命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新时代建设时期均传承了这种革命精神,形成了丰富的革命文化。即便是到了新时代,我们党仍然注重党的自我革命,坚持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⑧仍然注重社会制度革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涵盖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⑨等领域的改革。所以,这种革命精神与这种革命文化是我们必须加以传承和发展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瑏瑠在这里,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起被视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筑牢共同思想基础、提升国家影响力的重要文化内容,可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革命文化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瑏瑡可以说,只要中国共产党人想要始终保持其先进性和战斗力,那么这种革命精神、这种革命文化就必须被发展和传承。再有,“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①“要讲好革命的故事”②“加强革命传统教育”③等论述,均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化的重视。

最后,习近平总书记虽未明确提及“绿色文化”这一概念,但他在狠抓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扎实体现了“绿色文化”的应有内涵,因而一定意义上可以将“绿色文化”纳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容体系范畴。绿色文化蕴含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进理念,“体现了当代人对生态环境的尊重”。④ 具体而言,绿色文化的内涵可以界定为“人们在创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各种活动中所产生、能为人们所感知与接受、影响人的绿色发展行为的精神现象的总和”。⑤ 按照这一定义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恰恰紧密围绕“新时代如何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展开,这一思想深刻体现了绿色文化。因此,绿色文化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存在诸多契合之处。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如下内容中就有明显呈现:一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⑥二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要求;⑦三是“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观念⑧ 等。问题的关键在于,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已经深刻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改变了人民群众以往铺张浪费、无节制利用自然的生活方式,塑造了人民群众新的绿色生存方式,赋予了绿色文化新的内涵。近来“绿色文化”的兴起就已经展现出“人们主动关注生态、生命、环保的自觉意识……绿色文化也代表了当代人对生态文明认知的新高度”。⑨此外,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同样深刻体现了绿色文化的内涵。一方面,绿色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将绿色文化作为与绿色制度、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等相并列的内容来加以发展和建设;另一方面,绿色文化又是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源泉和动力,因为绿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观念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到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性,从而助力绿色发展理念。可以说,绿色发展理念与绿色文化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瑏瑠需要首先推进绿色发展理念,并且强调要“形成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瑏瑡就蕴含了对绿色文化的需求和发展。总之,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之高度,重抓生态文明建设,坚定绿色发展理念,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思想,构建了新时代的生态文明,也正是这一生态文明思想不仅蕴含了深刻的绿色文化,而且赋予了绿色文化以新的内涵,从而从绿色文化的角度创新了文化内容体系。

二、文化育人—文化强国—文化塑形:文化功能体系创新

众所周知,文化有其特有的功能作用,它集教化功能、规范功能、凝聚功能、审美功能等多功能于一体。习近平文化思想论述了个人层面的“文化育人”功能、国家层面的“文化强国”功能和国际层面或者说世界层面的“文化塑形”功能,构建出“文化育人—文化强国—文化塑形”这一文化功能体系,由此在文化功能体系维度实现了突破性创新。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文化的育人功能。从文化与个人的关系看。“不同类型的文化塑造不同类型的人”,①西方人恰是在西方文化的熏陶下才具有西方人的特质,而中国人则是在中华文化的孕育下才拥有中国人的独特品格。可以说,不同国家人民相互区别的根本精神标识,恰恰在于孕育他们的文化存在本质上的独特性。事实上,文化不仅能够铸造人的精神品格,而且能够“规训”人的肉体。米歇尔·福柯就曾勾勒过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权力文化对人的肉体的规训作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充斥着分配艺术、创生的筹划、力量的编排等一系列控制人的肉体的权力微观机制,以至于把人的肉体驯化成“一种可以被安置、移动及与其他肉体结合的因素”。② 与福柯在否定层面上强调文化对人的规训作用不同,习近平总书记是在肯定层面上使用文化对人的“铸造”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③这里明确提及的有两种文化,一是红色文化,二是社会主义文化。不过,从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育人目标来看,仅有上述两种文化还不够,还需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纳入其中。问题的关键在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运用文化来培育时代新人,便凸显了文化积极的育人功能。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④ “一切精神财富”当然属于文化的范畴,并且“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清楚地展示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育人功能的看重。再有,习近平总书记论及的“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⑤ 同样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育人功能的重视。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文化的强国功能。当我们强调功能意义上的“文化强国”时,那么这个“文化强国”不仅是指“一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拥有发达的文化产业,能在全球范围内发挥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⑥这样的静态的、描述性的内涵,更是指“发挥文化在强国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⑦用文化的发展和創新来使国家强大起来。恩格斯曾言:“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⑧习近平总书记沿着这一逻辑进一步强调,“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⑨ 民族和国家是紧密相连的,因而可以说,国家的强大也离不开理论思维。理论思维是一种追求理论真理的思维方式,看似与文化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受制于文化。且不论理论思维作为精神性的内容本就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仅就理论思维的培育而言,需要浓厚的科学文化氛围、浓厚的追求真理的文化氛围、浓厚的崇尚进步的文化氛围等等作为基础,就足以见得理论思维的培育离不开文化。近代中国囿于“闭关锁国”的文化氛围中,一定程度上导致整个中国的理论思维相对匮乏,而最终陷入了贫穷落后、被动挨打的局面。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逐步发展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理论思维。也正是在这种科学理论思维的指导下,中国才逐渐走出了贫穷落后的困境。也就是说,文化对于理论思维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而文化是国家强盛的关键。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恰恰非常看重文化的强国功能,他曾明确表示,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①而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可见,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彰显综合国力。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表示,要通过“提高国际话语权”“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③等方法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以此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地提出了文化的塑形功能。“文化的塑形功能”指的是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形象的塑造功能。关于国家形象,学界有着诸多定义,综合考量下来,可以把国家形象定义为“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④ 更简洁地说,国家形象其实就是国内外公众对于一个国家的总体看法。按照这一定义,文化当然能够影响公众对于国家的看法,从而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实际上,正如论者所言:“文化几乎影响到国家形象自塑与他塑的全过程,包括意图形成、编码系统、媒体传播、解码规则以及意图再形成。”⑤可见,文化对国家的形象具有塑造功能。要点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了要通过文化塑造好我国的国家形象,他在论述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时表示,要努力展示好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要注重塑造文明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和社会主义大国的国家形象。⑥ 显然,以上“四大形象”无疑都需要通过文化来塑造。此外,一方面,“四大形象”的塑造涉及的显在视域是国际层面的,因为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明显地表达出要面向世界各国以文化塑造中国的上述“四大形象”;另一方面,“四大形象”的塑造涉及的隐形视域是国内层面的,因为在向世界他国塑造我国的“四大形象”时,首先是国人自身认同这种形象,而后才能共同助力上述“四大形象”的文化塑造。因此,文化的国家塑形功能实际上既涉及国内层面,又涉及国际层面,并且恰恰以前者为基础,国家的“四大形象”才具有民众基础和生命,也才更能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此外,在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目标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重视国家形象的“自塑”,他不无感慨地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⑦其实,无论国家形象的“自塑”还是“他塑”,关键还得依靠文化。

三、文化自信—文化和平—文化互鉴:文化价值体系创新

无论什么对象,其是否具有价值,是相对于人而言的,也就是说,“价值从来都不是客体的‘性质,而是一个仍保留于主体之内的判断”,⑧价值标示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无论是在纯粹客体层面,还是在纯粹主体层面来谈论价值问题,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文化价值也就必须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中来讨论,它反映的是文化这一特定对象之于单个的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意义。按照文化价值的这一内涵,文化自然就具有多重价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众多的价值意义中,特别强调了“文化自信”“文化和平”和“文化互鉴”三种文化价值,而这三者之间有着深刻的逻辑关系。一方面就涉及的空间范围来看,它们都包含世界空间在内,“文化和平”与“文化互鉴”因涉及国与国之间的文化,明显具有世界空间感,“文化自信”粗看起来仅涉及国内的文化,但其实“文化自信”仍然具有世界空间感,因为“文化自信”必然涉及文化对比,只有对比才能凸显文化的优势,如此也才能对相应的文化感到自信;另一方面就涉及内容来说,“文化自信”是“文化和平”和“文化互鉴”的根本,没有“文化自信”的“文化和平”乃是一种弱者的祈求,没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互鉴”会失去互鉴双方的平衡,而“文化和平”与“文化互鉴”之间则能相互促进。总之,“文化自信—文化和平—文化互鉴”这一文化价值体系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价值体系维度的创新。

其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文化自信”这一文化价值。文化自信是在党的十八大以后提出来的,准确地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正式提出来的。①并且它一经提出,就上升到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相等同的高度,成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③可见,文化自信关乎国运兴衰、关乎民族精神独立。此外,他还论述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中国人民最真切的梦想,是我们党为之而不懈奋斗的重要阶段性目标之一,这一梦想和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其实,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并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的极端重要性,而且为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多种途径:一是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养分,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⑤ 二是通过构建中国独特的文化主体性,为文化自信提供根本依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⑥而“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⑦三是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中吸收文化自信的根本力量。最后,我们还需要明确的是,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价值上的追求。“文化自信”表面上似乎仅仅涉及人对文化要自信,而不涉及文化使人自信这一维度。然而仔细考察就会发现,“文化自信”当然包含使人自信的维度。如果文化本身没有它独特的优势,或者说它本质上就是一种劣质文化,那么这种文化在根本上就无法让人对它产生自信,因此,“文化自信”潜在地包含着这一维度,即在人对文化树立自信之前,文化本身就拥有足够的优势能够让人对它产生自信。文化能够使人产生自信,这就是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

其二,习近平总书记论及了“文化和平”这一文化价值。和平是当代世界的重要价值追求,邓小平同志作出的“和平和发展”是当前世界的主题和时代特征⑧这一判断在当今世界仍未过时。和平文化能够促进和平,即和平文化能够为世界和平这一人类价值追求贡献积极力量,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化和平”是属于文化价值范畴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⑨这相当于是说中华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追求和平的文化。事实上,中华传统文化中也的确蕴含了丰富的“和平”元素,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例如中国古代的一些朝代喜欢用“和平”“太平”为年号,表达出对和平的追求和向往;再如,現存的一些古典宫殿也常常以“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永和宫”瑏瑠等命名。此外,古代的知识阶层大多崇尚和平的文化理念,恰如论者所揭示,中国传统文化有丰富的和平文化资源,涵盖了儒家的“秩序的和平论”、道家的“取法自然的和平论”和墨家的“行动的和平论”,可以说,和平文化深入于中国文化的骨髓。① 要点在于,中华文化的和平性,或者说中国文化中的和平文化有助于世界和平。关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作了如下论述:“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②道理其实很简单,和平的文化才能塑造追求和平的人民、追求和平的国家,而以和平为价值追求的国家和人民当然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关键要素。值得强调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思想主张,同样深刻体现了他对和平的追求。例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③不搞霸权、不搞扩张,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均深刻体现出中国是崇尚和平的。此外,在全球化加速演变的进程中,国家的治理和建设已不能单纯地局限于一国之内,而是需要放在国际背景之下来加以考量,在此时代格局下,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科学构想,为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符合各国利益的中国方案。关键在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构想,深刻体现了中国对和平的追求和向往,因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④没有“和平”作为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就是不可能的。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目标本身就蕴含了和平价值。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些思想理论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和平”理念的当代形态,而且习近平总书记也以实际行动切实推动了“文化和平”的当代发展。

其三,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了“文化互鉴”这一文化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⑤ 换言之,文化的交流、互鉴一直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内容。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深度融合的不仅仅是经济,还有科技,更有文化。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等⑥八大主要的世界文明之间,仍需进一步的交流互鉴。事实上,中华文明本身也一直是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才走到现在的。恰恰是建基于以上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文化互鉴,他把文化的交流互鉴,一方面看作是推动中华文化融合发展的方法,另一方面看作是推动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关于前者,他曾论及“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⑦关于后者,他则认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類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⑧ 此外,他还强调:“我们要尊重各种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⑨ 另外,在论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秉持开放包容”这一原则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⑩ 当然,在上述引文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文明互鉴”,不过,按照我们在广义上所理解的文化的含义,“文明互鉴”也可以说是“文化互鉴”。⑾同时,由于文化对于不同的国家的人民而言具有学习、借鉴的意义,因此“文化互鉴”当然属于文化价值范畴。

四、“结合”—辩证—“双创”:文化发展的方法论体系创新

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设定了目标,而且也为其确定了推动主体,同时阐发了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更为关键的是,它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方法论体系。这套方法论体系由“第二个结合”、唯物辩证法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共同构成,由此习近平文化思想以“‘结合—辩证—‘双创”为内容实现了文化发展的方法论体系创新。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第二个结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当前世界所取得的巨大成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科学指导。实践已经表明,“第一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成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法宝。而在“第一个结合”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正式提出了“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① “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内在机理,一方面它其实已经隐含在“第一个结合”的成功实践中,另一方面它建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性”。②此外,“第二个结合”集多重特性于一身:其一,具有内容性,“第二个结合”本身就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内容;其二,具有革命性,“第二个结合”推动了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它突破了以往人们以割裂的思维方式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二者的关系,同时突破了人们局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部寻找发展路径的思维方式;其三,具有方法性,“第二个结合”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方法。“第二个结合”的方法性正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第二个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③并且“第二个结合”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身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展和繁荣的文化,同时这一文化也深刻内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当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指出通过“第二个结合”形成新的“文化生命体”、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时,其实就是把“第二个结合”看作了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法。还要看到,“‘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⑤ 这一论述也能够展示出习近平总书记将“第二个结合”作为一种文化创新发展的方法来对待,因为“第二个结合”是思想解放,打破了人们思想的藩篱,使得人们能够更主动、更深入、更明确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索面向未来的文化创新的思想内容和思维方式。总之,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第二个结合”是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能够孕育出“新的文化生命体”、能够进一步巩固“文化主体性”、⑥能够奠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根基。

其次,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蕴含了唯物辩证法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法论意义。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在哲学史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确保马克思主义之真理性的关键内容之一。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成功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多重内在矛盾,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独特历史规定性的生产方式”,⑦表明了资本主义社会有其消亡的历史必然性。事实上,在《资本论》的序言中,马克思特意交代了他所使用的唯物辩证法。马克思指出黑格尔“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①同时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倒立着的”,②也就是说是唯心的,而唯物辩证法恰恰需要对黑格尔辩证法作一个翻转,由此得到的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③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唯物辩证法给予了高度重视,专门论述了唯物辩证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敦促中国共产党人要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④ 关键在于,习近平总书记在思考“新时代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也充分运用了唯物辩证法,并将其作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法。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蕴含的辩证思想来加以把握。其一,习近平文化思想包含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包括“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多样性的辩证统一”⑤“文化的理论属性和实践属性的辩证统一”⑥和“文化的继承属性和创新属性的辩证统一”⑦等等。其二,习近平文化思想包含了“系统思维”这一辩证思想,表现在这一思想无论是关于文化内容,还是关于文化功能,抑或是关于文化价值、文化发展的方法等的论述上,都是系统性地论述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容体系、文化功能体系、文化价值体系和文化发展的方法论体系。其三,习近平文化思想包括了“辩证发展”这一辩证思想,例如“第二个结合”本身就涵盖了文化的辩证发展,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强结合”之基础上发展出新的“文化生命体”。换言之,习近平总书记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

最后,“双创”亦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蕴含的发展文化的重要途径。如果说“第二个结合”的提出不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根本方法遵循,而且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方法遵循,那么“双创”则更具有针对性,它完全面向的是“新时代如何更好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所谓“双创”,即“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⑧ 纵览中国绵延五千年的历史,虽然经历了数次朝代更迭,但仿佛有一种神秘力量使我们国家在每一次分而复合中变得越发紧密、强大,其实这种神秘力量恰恰就是文化内聚力。质言之,正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总能在时代变化中赓续发展,所以能够以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将数万万中国人团结在一起。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肯定是不能丢掉的,不仅不能丢掉,而且需要激发它的活力、赓续它的“生命”,而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来的“双创”就是最好的途径。从前面关于“双创”的定义中可以看到,“双创”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种重要方法,其一就是以新内涵转化旧内涵、以现代新形式转化旧形式,其二就是拓展、补充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文化“双创”确实给出了新时代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切实方法,不过,要想使得文化“双创”发挥它的最佳效果,就必须认识到文化“双创”所须遵循的内在逻辑。一方面它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理论指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石,另一方面它还须遵循“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有机统一”①的逻辑。

五、结语

纵观历史,文化是人类存在样态的一个独特标识,人类既创造了文化,又反过来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涵养。康德曾言,“人是惟一必须受教育的被造物”。② 只有通过教育,人才能将自身的动物性转变成人性。关键在于,文化是教育的核心,因而可以进一步说,文化是人从动物性转变成人性的关键。事实上,文化不仅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本。先进的文化才能孕育出杰出的人才,才能推动一个民族和国家向文明的更高阶段发展,从而引领世界文明。正因为文化如此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将文化自信这一“更基础、更深厚、更广泛的自信”纳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中构成“四个自信”体系之后,又进一步形成并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文化给予了独特重视。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内容,为世界多元文化的构成增添了色彩。然而中华文化在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内遭受了重创,而伴随着改革开放之后国力的日益增强,中华文化也亟须在新时代谋求新的发展。不过,在当下资本主义文化的宰制、各种文化交错复杂的背景下,发展中华文化或者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需要有科学的谋划。显然,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新时代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理论指南,这一理论指南不仅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方向,而且提供了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更提供了文化发展的方法论体系,需要加以重点研究和阐释。本文通过系统勾勒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内容体系、文化功能体系、文化价值体系和文化发展的方法论体系这四个维度所具有的体系性原创贡献,一方面深化了关于文化这一对象本身的理解,另一方面深化了关于习近平文化思想内容的把握,同时还深化了关于文化发展的方法的认识。诚如马克思所言,“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③因此我们不仅要对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理论阐释,而且要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到具体的文化发展实践中。唯有理论与实践并重,更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以及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才能迈向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翼驰

猜你喜欢

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功能文化价值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特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及世界贡献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进展的大数据分析及深化研究的路径思考
新闻学的人文学科基础研究
服装广告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刍议尖扎藏族“则柔”的文化价值
当代流行音乐的文化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