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PC模式下高品质产业办公园区建筑设计概述

2024-06-03朱晓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4年15期
关键词:办公专项方案

朱晓宇 陈 成

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 上海 200125

产业办公园区的发展和建设是我国经济战略与目标实施的必要路径,随着产业及工程管理的模式的转变,设计思维的转变势在必行,传统设计工作作为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与其它建设阶段和单位存在明确的界限,分工较为局限,未来在EPC模式下的设计工作将对建筑师的设计管理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对建筑的品质控制起到决定性作用。

1 高品质产业办公园区设计难点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产业办公园区经历了高速发展浪潮,追求规模效应,出现了大量品质较为低下的园区产品。随着供需日趋平衡,盲目扩张的发展模式已不再有效,伴随国家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当下产业办公园区更呈现出定制化、精细化、智慧化、生态化等特点,高品质将成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设计过程中也呈现出以下品质控制难点。

1.1 非标准化设计

产业办公园区不再适合单一重复的标准化产品,往往是为了特定的产业或业主进行定制化服务,并且随着市场对品质需求的提升,设计也更多的回归到对场所的精神、产业的内涵、企业的文化等的表达,同时个性化空间和立面也带来更多的非标准化构造。传统的标准化流水线复制的设计模式往往很难应对多样性产品的高品质控制。

1.2 专项设计统筹

现代办公建筑的品质控制的细节主要体现在对各专项设计的把控上,如幕墙、精装、景观、泛光照明和智能化专业。专项设计具有交叉性,传统设计模式中,这些专项介入项目的时间各不相同,往往比较滞后,设计总包不可避免的面临设计变更和二次深化等工作,受到现场施工进度和工程费用的影响,经常发生协调困难、不了了之的情况,对品控造成困难。

1.3 项目造价控制

造价控制的精细化程度也直接影响了建筑品质。在设计过程中真正要做到限额设计是非常困难的,主要原因还是设计院概算编制水平普遍还达不到精细化的程度,现状往往是到了施工阶段结合施工图预算、设计变更等因素进行频繁微调,并且施工总承包单位与设计单位一般各行其事,协调联动较弱,很容易造成前阶段投资超额,在后期的某些专项中进行降低标准以控制总投资的情况发生,对建筑品质造成极大影响。

2 EPC模式下建筑设计特点

2.1 采购前置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主要特点是设计、采购、施工联动紧密,工程总承包单位对项目具有更好的协调能力。为了更好保障造价和工期的履约,EPC项目会将采购工作前置,甚至与设计工作并行,建筑师需要调整工作进度和节奏,在编制设计进度时需要结合前置的招标和采购节点。

2.2 专项设计前置

EPC项目中的专项设计如幕墙、精装、景观、泛光照明和智能化等设计进度均需要前置以配合招标和采购。往往与主体初步设计同步开始,在主体施工设计完成时,需要完成所有专项设计招标图纸。同时设计深度要求也比传统模式高,在图纸中不出现二次深化设计的字样。当各专项平行设计时,同步互提资返资量巨大,方案阶段尽量让各专项专业设计团队或顾问参与,初步设计及施工阶段能减少反复,建筑专业的总协调工作变得更加集中和重要。

2.3 设计成果容错率低

传统设计流程中设计与施工启动直接还有较长的一段缓冲期,可以进行施工前的变更工作。而EPC项目另外一个特点是设计的容错率低,设计完成既开始施工或招采,对设计图纸可以说有一步到位的需求,并且EPC项目多采用固定总价合同,设计原因造成的造价变动是无法得到支持的。

3 高品质产业办公园区质量控制要点

3.1 坚持设计主导

设计团队需要将自身置于整个项目建设团队的引领位置上,建筑的品质、建设周期、投资控制这些关键要素大部分的影响因素均集中在项目策划和设计阶段。设计团队更适合作为整个项目品质把控的主导者,建筑师具备了一定的话语权后,也能更好的还原建筑的设计理念和目标。EPC模式下赋予建筑师对项目采购和施工更强的控制能力和更高的管控要求,以设计为主导对后续建设行动进行统一性考虑,实现更好的品控效果。

3.2 流程管控

办公类建筑设计工作主要包含主体专业设计、专项设计、深化设计。EPC模式下的设计团队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做好风险识别和统筹协调,以确保项目建设工期、质量、进度和造价满足预期要求。

表1 办公类建筑设计组织工作范围表

设计流程控制层面应实行项目设计总负责人、各设计专业负责人、专项设计负责人三个层级。设计总负责编制项目总计划(1 级)后由各专业设计负责人编制各专业总体计划(2级),各层级人员以此为依据。设计编制为由上而下,然后再由下而上的逻辑。

3.3 边设计边测算工作模式

EPC项目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商务专的高度配合,为了能够实现图纸造价控制精确,设计应做到边设计边测算的状态,即设计到一定过程阶段就要给商务提资,商务进行初步的测算和纠偏,如各专业的设计说明和主要工程做法先行提交商务人员,利用专业数据库进行平米指标测算,若发现与概算三级目录偏差较大需要及时通知设计负责人对图纸进行调整,这个过程会反复数轮才能做到相对精确的造价控制和后期无变更的目标。

图1 传统工作模式与“边画边测”工作模式对比(图片来源:自绘)

3.4 多方案比选

EPC模式下需要设计人员对项目的设计效果、整体造价、采购便利性、施工可行性和落地性有综合的考量,需要进行多方案比选。在办公类项目中的比选往往涉及结构选型、平面布置、剖面关系、设备系统选择等,需要从可行性、便利性、经济性、短期和长期效益进行全面比选,也就要求设计人员对各种方案、各类设备的优劣利弊有更全面、更专业的认知。

同时在多方案比选中需要特别对经济性进行对比,在一些隐蔽工程如桩基、基坑维护等分项上尽可能选用建设成本较低的方案,将降低的成本进行二次分配,转移到更容易被观察体验的分项中,比如精装修、幕墙、景观等。目的是通过多方案比选实现造价二次分配,提升建筑的显性品质[1]。

3.5 BIM技术应用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施工、商务和采购联动,非常适合且有必要采用BIM正向设计,对深化设计、施工工艺、工程进度、施工组织、协调配合及后期运维等方面进行全流程管理。

BIM正向建模包含建筑、结构、机电等多专业的模型建立,建模过程需要各专业协调进行。例如建筑结构模型应考虑与幕墙的结合,为幕墙施工提供依据;结构机电模型应考虑组件分类命名,如PC构件、设备构件等,便于统计清单;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模型需明确管道定位、尺寸、走向,为后期碰撞检测和管线综合打好基础[2]。

3.6 设计人员能力

建筑师在EPC项目中还需要注重以下工作才能更好的创造品质和进度的附加值。(1)施工联动能力,EPC模式下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空间、施工工期、冬季雨天施工条件等因素,避免施工条件因素导致品质缺陷。在具体设计中要尽量选取先进合理的工法,充分考虑材料和工序适配性,例如选用干法地面减少干湿作业交叉;选用可在潮湿界面施工防水卷材,避免雨天无法施工的问题等。(2)商务认知能力,EPC模式下设计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商务知识,了解建筑价格组成,对建筑材料的价格有高度的敏感性以及对造价的控制能力。同时还要对相应的措施费、人工费有一定的认识。

例如由于工地班组工作界面不同,若防水做法夹杂在两层抹灰之间,涉及抹灰班组双倍人工成本;又比如采用夹心保温,则防水班组需要二次施工,涉及成本增加。所以EPC模式下的设计师需要了解施工时的人员和次序问题,避免设计需要多次作业、轮流返工的做法,将节省的成本用于更能提升建筑表现力的项目上[3]。

4 工程案例解析

笔者以无锡国家软件园五期项目为例,对EPC模式下高品质办公园区建筑设计要点进行深度剖析,细谈如何在项目全过程中深度实现设计管控。

4.1 前置多方案比选

在本项目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各专业通过前置设计比选,确定更有利于工程造价控制和后续建成和使用效果的方案,确定了设计的大原则、大框架。建筑专业通过方案比选,确定地库的范围和层数、地下室机房区布置范围、地下室人防区布置范围和地下室充电车位部分范围。

图2 地下室人防区布置方案比选(图片来源:自绘)

结构专业通过方案比选,初步测算某一复杂楼栋不同结构形式的布置方案和整体造价,最终确定了型钢混凝土方案优于钢结构方案。

图3 结构比选方案示意图(图片来源:自绘)

机电专业通过方案比选,从前期投入和运营成本两方面综合考虑,确定适合项目后期运营模式和机电系统和设备,为项目的长期投用做预策划和预设计。

通过多方案比选对隐蔽类项目实现了成本节省,为后期提升幕墙和景观品质打下经济基础。

4.2 “主体+专项”模式

本项目的专项设计包括幕墙设计、景观设计、室内精装设计、标识标牌设计、泛光照明设计等。

在本项目中采取了专项提前介入的方法,让专项设计直接参与到主体设计进程中,在方案和初步设计阶段就介入提资,施工图设计与主体同步进行,确保同阶段出图有效避免传统设计中主体与专项割裂引起的设计修改、二次深化,进一步引起项目二次拆改降低建筑品质。

从结果来看,本项目的专项设计几乎与主体同期完成,现场施工的所有预留预埋、采购的材料、配件要求一次到位,给EPC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设计保障。

4.3 全过程造价控制

本项目为限额设计项目,在既有设计概算的基础上,秉承“边设计边测算”的工作原则,要求商务造价团队与主体设计同时工作。一方面造价团队根据设计团队的进度图纸做预测算,及时反馈项目造价情况,为设计团队提供经济测算数据,便于设计团队随时判断限额设计情况。另一方面造价团队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测算,反馈造价分劈的合理性情况,协助设计团队在保证设计质量的情况下合理分配预算,将成本控制下来并做适当的概算调配,将投资更多投入在幕墙、精装修等此类更有表现力的专项,从而在有限的造价空间内进一步提升项目品质。

4.4 BIM管理平台

本项目深度应用BIM数据平台进行正向设计。通过BIM三维管线综合,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对模型的设计优化,提出对后期机电施工工艺的优化方案。在本项目地下车库设计中,设计人员通过采用BIM进行管线优化设计和施工优化,整体梳理和优化管线排布和走向,并对管线密集处进行集中式深度梳理。在确保每一根管线安装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成功提升机电管底完成面下净高50mm,为整体地下室品质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

设计最终的模型和成果上传BIM信息化平台,并同步与施工单位、预算部门协同对接,通过数字化平台解析施工重难点、协助拟定预算清单,后续计划联动运维监控平台,为办公园区后续投入使用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模型平台。

5 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EPC模式下的高品质产业办公园区设计不仅是完成以往狭义的设计工作,更多是需要采用设计+设计管理的思维模式。只有站在项目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高度去重新审视设计工作,做出“设计+施工+造价”全维度的通盘考虑,才能适应和完成此模式下要求更加全面的设计工作,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完成品质的困难的问题。

猜你喜欢

办公专项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Sharecuse共享办公空间
X-workingspace办公空间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U-CUBE共享办公空间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广场办公
稳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