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风景写生的图式追求
2024-06-03张绍杰
张绍杰
在探索油画语言的过程中,广大中国油画家向前辈学习、向西方学习、向书本学习,后经过一系列探索和变革,终于走出了自己的油画创作之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的腾飞,中国油画随之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彼时,西方大师的经典作品走进中国的各大美术馆,观者得以近距离地感受历久弥新的技法和色彩。
中国油画家从西方油画表现技巧和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同时结合中国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形成了独具东方韵味的中国油画风景。中国山水画强调“天人合一”,讲究留白和虚实相生,倡导用线造型,追求概括表现,强调笔墨趣味,注重传神和意境的表达。现当代中国油画风景亦强调意象造型,注重用笔的力度和节奏感,强调肌理的薄、厚结合。中国油画风景一路走来,从单一性质的写实、模仿到艺术风格逐渐多元,再到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体现出的是对异域文化的接受和融合。当外来画种进入本民族的文化土壤时,强大的民族审美心理、审美观念必然会影响与丰富外来艺术的表现语言,继而推动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面貌由此肇始。
一、工具与材料
油画的工具材料丰富多样,这与前辈艺术家的精心研究和科技的进步是分不开的。如今市面上的油画工具种类非常多,有各式各样的画架、画箱、画笔、画刀等。这些工具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只有亲自试用才能知道哪种更适合自己。油画画笔的笔刷部分以猪鬃最为常见,这种材料可以制成最好用的画笔。油画画笔要选笔锋长一些的比较好。画完画要随时洗笔,保持良好的绘画习惯。
如今市面上的油画媒介剂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松节油、调色油、亚麻仁油、核桃油、罂粟油、达玛光油等。松节油容易挥发,应当放到阴凉处密封保存。由于比其他的媒介剂干得更快,其更加适用于作画的初始阶段。亚麻仁油(按:包括冷榨及热榨)、核桃油、罂粟油等都是调色用油,性能类似,各有特点。画家需要在运用媒介剂的过程中逐步感知和了解其性能,不断积累经验。达玛光油等上光用油是在画面颜色全部干透后使用的,其作用一方面是使吸油部分的颜色显现出来,另一方面是使画面颜色与空气隔开,以此保护画面。
许多西方艺术史上的油画大师都有自己的绘画作坊,能够在那里自己研磨颜料,因而他们对颜料的成分十分熟悉。如今的油画颜料大多是机械化批量生产出来的,成分、性能只能通过标签得知。油画颜料的种类很多,从性能上看有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之分,覆盖力有强、弱之别,干燥时间长、短不一。学画者只有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慢慢熟悉和掌握油画颜料的性能。混色过多会使油画颜色变得混浊,因而调色时要注意观察和把握好每一种颜料的色彩倾向。比如,创作时不可在色彩中毫无原则地添加黑色、白色,或将补色相调和。总之,作画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调色板上的颜料要按自己的用色习惯归类摆放。
绷好画布也很重要。绷画布时一定要从四边的中点绷起,且每一边的用力要均匀,这样才不会导致绷好的画布因变形而出现奇怪的纹理。另外,钉子与钉子之间的距离应基本相等,如此才能使画布各面受力均匀。开始作画之前,先要在画布上刮一两遍乳胶液(按:乳胶与水的比例为1∶5),待完全干透后再刮上三四遍油画底料。若想单独用乳胶制作油画底子,则刷第一遍乳胶液(按:乳胶与水的比例为1∶8)时,要使乳液渗透到布纹里,待第一遍干燥后再刮第二遍、第三遍……在此过程中,水的比例要逐渐提升,直至对着光线看不到画布上有特别亮的布眼为止。
二、写生步骤
风景写生不是对自然风景的照搬,而是要融入创作者的审美观照。进行油画风景写生既是画家探寻自然规律、自然之美的重要手段,又是深入生活、锤炼造型技巧、收集创作素材的重要途径。观察力强的创作者总是能在人们不屑一顾、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的景观中敏锐地捕捉到最鲜活、生动的物象。所谓观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走马观花,而是带着情感去审视,直到发现使人感动的具体物象。创作者从真实生活中得到的创作灵感要比从图像资料中得到的间接感受鲜活得多。因此,写生作品的真切和不可复制性所营造的意境是最感人、最具艺术价值的。
(一)构图
大自然的美千姿百态,随处都可以入画。在观察的基础上,创作者可以选择有情感共鸣的景物先画草图或示意图。油画风景构图是有规律可循的,如金字塔式构图给人以稳固的感觉。创作者既要懂得构图的规则,又要注意不可陷入程式化、模式化的窠臼。构图是手段,其目的是更加准确地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构图时要突出创作者的审美意图,力求在对比和谐的基础上,使画面形成统一、和谐的整体。正如房子的搭建一样,骨架的形态会直接影响到房子的外形与稳固程度。与此同时,构图的巧妙还能够反映出创作者的才气与审美情趣,凸显出创作者对美的感受力。
(二)造型
自然物象一定是经由艺术家情感的参与才更具魅力。造型技巧要与画面内容相一致,二者不可割裂。高超的技巧会使观者在画面前忘记技巧的存在。想要做到這一点,创作者平时务必多积累理论知识,同时吸收其他艺术门类的营养,将理论文化素养内化于心,从而实现“意在笔先”。在生活中,创作者要不断地锤炼自己的品格,在提高造型技巧的同时提升审美能力,通过勤动笔、勤动脑来让自己笔下的艺术形象更鲜活、更生动、更感人。
(三)色彩
不同的色彩相互关联,它们之间的对比与调和是色彩写生的基础。色彩的变化与环境密切相关,不同光线下的色彩自然效果不同。我们要在写生中对色彩知识和理论进行大胆实践,获得自己的处理方法和经验,绝不能一味地生搬硬套。
虽然如今颜料品种众多,但创作者调色板上的颜料应该是调理有序的,并且不宜放得过多。调色时要做到心中有数,混色也不要过多。每一次风景写生都是一次探险。创作者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胆大心细。作画时,一般先用中性单色起稿。笔要随物象结构而动。鲜艳的色彩要慎用,一般会留至写生的最后阶段点缀性使用。优秀的油画家在写生时,用笔必定是具备节奏美感的。
三、创作归路
笔墨当随时代,油画技法也应如此。我们身处开放、多元、充满文化差异的时代,现实世界的模糊感与不确定性常常令人产生疑惑。我们既享受着科技发展和经济繁荣带来的生活福利,又受到全球气候变暖、自然资源枯竭等问题的严重困扰。
在读图时代,信息和图像因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而快速传播,在冲击着人們眼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传统绘画。如此图片化的社会对画家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就绘画创作者而言,我们不应排斥图像,而是要以积极的态度利用图像,将图像当作观看世界的另外一双眼睛。可以说,如何观看图像、如何利用多样的工具与材料创作具有新意的绘画作品,是大部分现当代油画家都在思考的问题。
艺术是对时代生活和时代精神的反映。创作者要善于将个人情感与民族情感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深入现实生活收集素材,有的放矢地安排画面结构、组织画面关系。在似曾相识的自然景观中,创作者要做的就是搭建起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以此为观者提供一个观看世界的全新维度。
油画风景创作是从真实再现自然景物、表现自然之美开始的。以笔者为例,初到黄土高原采风时,我便被那里的风土人情所深深地吸引了。我选择描绘黄土高原,不仅是因为那里的自然景色很“入画”,还因为陕北地区的剪纸、民歌等民间艺术所滋养出的文化氛围。这种美好的氛围是从劳动中来、从生活中来的,这些精神成果带着泥土的芳香,令我感动与陶醉。陕北地区的乡亲用拿锄头的双手制作出漂亮的剪纸,并用之装扮自家的窑洞,表达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汉子们纵情地唱着信天游,嗓音是那样粗犷而真切。安塞腰鼓敲打起来,更是喜庆、热闹得惊天动地。朴实的劳动人民长久以来便扎根在这片黄土地,耕耘着、创造着,而艺术家有责任和义务用画笔记录下来这一切,借由无边的旷野、古朴的村落、淡淡的炊烟、朴实善良的人民来描画出艺术的根脉。
创作者应当注意到,黄土高原还有另一种景象让人担忧——植被少,水土流失和空气污染严重,很多地方堆满了白色垃圾……显然,这里的生态环境正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这一问题也使我的创作增加了一层沉重感。就我个人的创作而言,近年来已经完成了从单纯表现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色到表达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担忧的转换。对我来说,这是一种自我认知提升的过程。在画面处理上,“做减法”令我的作品变得更加平面化。这是我对中国画审美的借鉴。去繁就简可以使创作者个人的观念与创作追求更明确,从而能够更直观地描绘出更具现实意义的油画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