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故事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2024-06-03孟荣晶
孟荣晶
新时代背景下,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故事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什么是游戏故事?它主要指在进行深度游戏之后,教师带领幼儿将玩耍环节的整个过程及行为特征,通过语言或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游戏故事间接反映了幼儿对周边环境的理解与感知,是幼儿表达自身情感、发泄自身情绪的一种渠道。
在传统幼儿教学中,教师主要作为引领者,组织幼儿进行学习活动,并未过多关注幼儿的情感表达;而游戏故事模式下,幼儿能够作为活动的主体,成为良好的表达者与学习者。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开展游戏故事教学,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倡导其他教师、家长及同伴认真倾听幼儿的想法。研究发现,游戏故事可以促进幼儿积极行为的产生,培养幼儿基本的学习观与表达能力,教师需要探索出适合幼儿成长的游戏故事开展方式。
一、幼儿园开展游戏故事教学的现状分析
游戏故事中蕴含丰富的教学价值,能够反映幼儿当下的想象力、情感力等,并涉及多个教育学科及发展领域的实践经验。当前,很多教师虽然意识到了游戏故事的教育价值,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其采取的教学方式不恰当。一个好的游戏故事应当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且具备多种幼儿感兴趣的元素,这样才能吸引幼儿投入活动。
此外,游戏故事还需具备两大关键要素。第一,构建和谐、平等的师幼关系。教师要用尊重、平等、亲切的态度与幼儿沟通,了解幼儿的想法,挖掘幼儿的喜好。在开展游戏故事的过程中,即使幼儿存在过失行为,也需要用良好的语气与其交流,鼓励幼儿进行试错,在试错中积累实践经验。教师只有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才能让幼儿在游戏故事环节获得足够的安全感,进而产生表达欲。然而,一些教师并未了解师幼关系对游戏故事开展的重要意义,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基于此,笔者建议教师在活动中认真观察幼儿的行为,了解幼儿的心声,建立积极的教育观与儿童观。
第二,教师需要将游戏故事放置在真实的游戏环境下。3—6岁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主要来源于其在日常生活及游戏活动中的感官认知、实践经验。可以说,幼儿在游戏中的实践过程就是其探索世界、了解社会的过程,也是了解新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需要依托教学目标和幼儿对知识的吸收能力,科学安排游戏故事的活动背景,为幼儿营造舒适、良好的游戏空间,并放置一些生活化、趣味化的游戏材料,鼓励幼儿自主探索、自由表达。
二、游戏故事在幼儿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游戏故事的教学优势,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第一,在生活教育中渗透游戏故事;第二,依托鲜明主题开展游戏故事;第三,在亲子活动中渗透游戏故事。
(一)在生活教育中渗透游戏故事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可以根据礼仪教育活动主题来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游戏故事活动,如从最简单的进餐礼仪、问好礼仪出发进行过渡,鼓励幼儿从不敢说话到敢于向教师、同伴表达自己的想法。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教师可以组织其参与“我快要当小学生”的主题活动,在场地入口处设立签名区域,并在该区域内放置铅笔、签到表、手表及桌椅等,组织幼儿进行签到,让其说出自己想参与的游戏区域。这种方式不仅能鼓励幼儿进行表达,还能培养幼儿的计划意识。
教师也能借助“丰富午点”时间鼓励幼儿说出自己这几天吃到的食物,或想要吃的糕点、水果。上述互动方式能够培养幼儿分享与沟通的能力,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依托鲜明主题开展游戏故事
一个成功的游戏故事需要创设丰富、有趣且真实的主题,且具备简单、安全等特性。以大班幼儿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我要当小学生啦”的主题活动,并设置“向红领巾献礼”“丰富社团活动”“参观特色图书馆”“走进小学”及“我心目中的小学”等实践板块。在活动完成后,教师组织幼儿借助彩泥或绘画的形式开展游戏故事,鼓励幼儿通过不同的表达形式说出幼儿园生活与小学生活的差异。上述游戏故事内容更加丰富,能够帮助幼儿进行深度思考,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
再以中班幼儿教学为例,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我是小兵”主题活动时,鼓励幼儿运用绳索、纸箱、木桩、轮胎、梯子及滚筒等材料自主布置训练场地。整个活动中,幼儿需要与同伴及教師交流意见,最终打造出满意的小兵场地。在这一环节结束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游戏故事活动,组织幼儿用彩笔绘制出在布置场地时遇到的困难,以及采取的解决方式。
(三)在亲子活动中渗透游戏故事
幼儿园与家庭是幼儿成长与生活的两大主要空间。教师在开展游戏故事活动时,需要充分发挥家园共育的优势,采用合作、平等、尊重的原则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
例如,当幼儿节假日与家长在一起时,教师组织家长在旅游、逛超市等活动中向幼儿渗透游戏故事,通过拍视频、绘画的方式记录活动中的精彩画面,使幼儿在返回幼儿园后与其他小伙伴及教师进行交流。再如,当过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时,教师邀请家长入园参与亲子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分享自己在游戏故事中的感受,家长在整个环节中切身感受到幼儿的变化。
在近一年的游戏故事实践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都有进步。大班幼儿更加愿意主动与人分享游戏故事,表现得大胆自信;中班幼儿在绘画水平、大胆交流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小班幼儿乐于用普通话主动问候和大胆交流。教师通过参与幼儿的游戏故事,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真游戏”的教育价值,并不断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实现了师幼的共同成长与发展。
三、幼儿园开展游戏故事的实践思考
(一)在开展游戏故事前进行深度调研
为了给幼儿呈现最佳的游戏故事开展效果,教师需要联合园所进行深度调研,将自己在游戏故事开展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说出来,进而找出解决对策。例如,在开展游戏故事时最常出现教师工作量大、幼儿表达能力差、幼儿绘画水平低、一日活动时间不足等问题。此外,教师还需要就“如何在游戏故事环节中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如何将园本教研与游戏故事进行充分融合”等问题,进行深度研讨,以形成丰富的教学应对策略。
(二)依托实际优化游戏故事的开展方式
在完成前期的调查与研讨工作后,教师可以整合园内教学资源来科学设计游戏故事的开展方案。例如,针对之前提出一日活动时间少于游戏故事的开展时间这一问题,教师可对其进行优化,将过去碎片式的一日活动时间整合在一起,将喝水、如厕等环节全部放置在游戏故事的环节中。教师还应秉持科学性、可操作性原则,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三)教师需不断积累开展游戏故事的经验
游戏故事是近年提出的新型幼儿教育理念。一些教师并不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这就要求其利用课余时间积累相关经验,系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此外,幼儿园也需要为教师购置必要的教学课程,使其完成基本的理论学习,并据此进行考核与培训。该方式能帮助教师快速转变教学观,及时在幼儿活动中观察幼儿的行为与兴趣,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在开展游戏故事活动时,教师需要与幼儿建立和谐平等的沟通关系,逐步走进幼儿的内心,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进而优化游戏故事的开展策略。教师还可以联合家长来组织游戏故事活动,让家长感受到幼儿在游戏故事活动中的成长与变化。良好的游戏故事活动可以让幼儿进行自由表达,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与感知。
(本栏责编 韩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