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
2024-06-03杨艳玲
杨艳玲
从教以来,我一直以“用真情对学生,用爱做教育,爱每一个学生”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记得有一天,小瑾的妈妈给我发了几张群截图,上面是班里几个学生对小瑾的讨论,其中有不少侮辱性语言。我感到很震惊,没想到这几个平时寡言少语的学生私下会做出这种事。我立即去了解事情原委(这几个学生和小瑾闹了矛盾),又和几个学生家长沟通。家长也哑口无言:自己的孩子平时总是闷声不响的,怎么会用这种极端又错误的方式处理问题呢?
面对这样的学生和教育意识淡薄的家长,我感到很无奈,又不得不反思: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我更关注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而对学生个体精神的引领少了些。于是,为了引领学生个体精神成长,我开始尝试以下做法:
结合学校的月主题活动引领
3月份是学习雷锋月,学校开展“寻找身边的榜样”活动。我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观,然后让学生去寻找身边的榜样。我将学校、班级中那些品德优良、学习习惯良好的学生作为榜样,让学生近距离观察他们的学习和校园生活状态,在心里产生触动,进而学习榜样,树立学习目标。
课堂精神引领
课文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还是对学生进行精神引领的好素材。我在备课时挖掘课文中震撼心灵的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精神引领。
例如,在讲《猴王出世》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探究石猴聪明活泼、敢作敢当、无所畏惧的性格特点后,再让学生回忆《西游记》影视剧和图书,引导学生了解石猴出世后“学会技艺—成为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成为斗战胜佛”的过程。接着,我追问学生:“孙悟空取经前被称为什么?”学生回答:“泼猴。”“对,这个词充分体现了孙悟空没有规矩、目中无人的特点,也说明取经前孙悟空不被三界敬仰。但这个‘泼猴最后帮助唐僧取得了真经,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是他武艺高强,除此之外,是因为唐僧经常念‘紧箍咒,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一下子愣住了。这时,锦洋举起了手,说:“因为唐僧的‘紧箍咒是在帮助孙悟空立规矩,约束他的行为。当他感觉取经艰难不想继续时,当他贪图花果山的安逸时,唐僧给他念个咒提个醒,才使孙悟空在取经路上不断成长,最后顺利取得真经,成为令三界敬仰的斗战胜佛。”“同学们,学习之路就像取经之路一样艰难,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老师也会在你们消沉时、犯错时,像唐僧一样给你们念‘紧箍咒,让你们迷途知返,明白吗?”霎时间,我感觉学生理解了唐僧念“紧箍咒”的用意,也明白了老师偶尔批评他们的良苦用心。
阅读引领
学了《猴王出世》,我让学生看《西游记》原著,并选择最喜欢的故事情節谈谈自己的感受。一周后,我们举办阅读交流会。当学生谈起“三打白骨精”这一情节时,我与学生交流了以下问题:白骨精为什么想吃唐僧肉?白骨精吃唐僧肉经历了几次变化?结果如何?要长生不老,除了吃唐僧肉,还有哪些途径?为什么白骨精没有选择修仙成佛这一条路?
最后,我做了如下总结:“这些妖怪想长生不老,却不愿意走修仙成佛之路,是因为它们觉得修仙成佛所需时间长,怕吃苦。这是不脚踏实地、走捷径的想法,最终自食恶果。而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这告诉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不起挫折,克服不了困难,是不会成功的。”不知不觉,学生在知识的雨露下,心灵得到滋养,品格得到塑造。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我们不仅是知识传授者,还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师,明知做的一切有可能收效甚微,但依然会坚持去做,心怀希望,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