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物史观视域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出场、理论价值和实践路径探赜

2024-06-03郭子涵李培锋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理论价值人类文明新形态唯物史观

郭子涵 李培锋

摘 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批判、吸收和借鉴人类以往一切积极文明成果,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产物。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过去和现有文明形态的扬弃和创造,是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基石的社会主义文明标志,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与时代要求。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应有之义。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实现人民幸福、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追求,是创造性解决社会发展矛盾的必然结果。新时代人類文明新形态的实践路径主要有五个方面,即坚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秉持交流互鉴立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坚持“两个结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唯物史观;历史出场;理论价值;实践路径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4.01.005

[中图分类号]B03;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24)01-0036-05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外形势纷繁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要求,从人类文明视角出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深入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构路径,有助于为世界提供人类文明层面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一、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出场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人类文明实践的理论总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我们要创造的新中国是“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2],这就是一种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讲到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3]。这一时期对现代化的探索,为新文明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4],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三步走”战略。1995年,党的十五大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创新发展。2001年,江泽民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概念。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5]。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21年,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正式提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概念,指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演进中,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实践中,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也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奇迹,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人类文明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和启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新的智慧和力量。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践特征。人类文明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进步的发展过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包括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宗旨的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辉煌成就,“它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鲜亮底色、‘五个文明为主体要素、‘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内核、‘中国共产党领导为鲜明特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治理目标的人类文明新形态”[6]。

二、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价值

(一)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应有之义

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人类文明形态的发展呈现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在形成的初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影响。马克思清楚地认识到资本主义文明自身所存在的局限性与对抗性。“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7]因此,对抗性在等级森严、阶级分明的资本主义文明中更为突出。这种对抗性使得文明的进步不会让劳动工人致富,而只会让资本家致富。也就是说,生产力进步虽然突破了自然的局限性,却使人的劳动发生异化,陷入新的对抗。根据对资本主义内在局限性与对抗性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逻辑始终统治着资本主义文明,其中的异化劳动不断加剧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对立,从而构成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内在限度。因此,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形成过程有其鲜明特点,它一方面与资本主义文明相关联,另一方面又与之相对立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性思考,使取代资本主义文明的新文明形态的建构成为必然[8]。这个过程同样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过程。在马克思看来,西方现代化道路既不会使东方各国的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即便现代化进程最先开始于西方社会,也不代表现代化的进程只有这一条路可走,更不代表人类社会发展依赖于固定模式。因此,各民族和国家基于历史、文化和现实等因素,积极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合理构建其文明形态和现代化道路的蓝图。中国式现代化批判吸收资本主义文明积极成果,克服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并且展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同时强调了本土实践的重要性。中国有关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向世界展示了后发现代化国家应当如何从本土实践出发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是创造性解决社会发展矛盾的必然结果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并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特定历史阶段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要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基本矛盾。其中,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就体现在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需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同时,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实质性需求,并通过高质量的供给来满足生存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三大基本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始终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将人类利益和环境保护融为一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推动构建绿色、低碳、环保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追求,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根本遵循,以实现全世界人民的解放为价值旨归。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实现人民幸福、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追求

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在实现人民幸福、自由全面发展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注重以人民为中心。这是因为,只有以人民为中心,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人类文明新形态倡导通过公平的社会政策、人权保障和可持续的发展来确保人民的幸福。自由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另一个核心价值观。这种自由不仅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机会,使人们能够充分发挥其潜力,为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贡献。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自由应当在法治的框架内行使,以确保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全面发展意味着每个个体都有机会获得全面的教育,发挥才能,并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追求强调人类不仅应当有机会获得物质财富,还应该享有文化、社会和政治上的权利。全面发展的理念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不仅应该用经济指标来衡量,还应该考虑其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其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核心追求是实现人民的幸福、自由和全面发展。这一理念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方向,强调社会政策、人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要实现这一目标和追求,需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全球公民的共同努力,通过合作和协调,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最终现实。

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路径

(一)基于文明演进规律:坚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人类文明演进有其规律,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必须遵循人类文明演进的客观规律。文明演进规律表明,生产力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层矛盾运动机制,它“以生产力变革为根本动力,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9],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内在要求,为人类发展进步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中展现了坚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重要意义。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国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通过改革开放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成功实践证明,坚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对于实现国家长期稳定和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公共服务改善等举措,不断缩小城乡和地区间的差距,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全体人民创造了更加公平舒适的生活条件。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通过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加强社会保障和教育体系建设,中国不断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为人民创造更加公正的社会环境。因此,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应坚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二)基于文明交流动力:秉持交流互鉴的立场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10]文明交流互鉴有助于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互鉴和共同进步,推动人类文明繁荣发展。中国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中,充分体现了秉持各文明间交流互鉴的重要性。中国拥有悠久文明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文明交流互鉴。中国倡导开展多元、平等和包容的文明对话,积极推动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旨在通过互利合作和文明交流,推动各国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中国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中注重推动文明交流的创新,通过发展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人文交流,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和融合。中国的实践表明,文明交流互鉴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展各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应当深入推进文明交流与互鉴,坚持平等对话、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促进各国文明共同进步和繁荣,为人类文明共同发展作出贡献。

(三)基于矛盾运动规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机融合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实现文明的创新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智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所蕴含的科技、信息等元素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有助于实现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中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智能发展,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有机融合。这种有机融合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机融合需要遵循矛盾运动规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文化领域也存在着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创新、承袭与突破等矛盾。通過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可以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例如,在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创新性传播和推广,可以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同时,也可以通过研究与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智慧,为现代智能科技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中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表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是必要和可行的。这种有机融合既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够推动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四)基于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将“两个结合”贯穿其中

解决重大时代课题是“两个结合”的题中应有之义。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路径需要基于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理论创新提供指导和引领,而实践创新是对理论的验证和升华。中国将两者结合起来,推动人类文明的创新与发展,体现了基于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逻辑严密、系统完整,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高度统一[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承继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又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在此过程中,“必然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均包涵着人类对美好社会的向往”[12],为中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思想指引和理论支持。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注重实践创新,以实践为基础不断探索和开拓。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1]解决实际问题是理论创新的必要条件。例如,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充分释放出来,推动了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創新发展。中国共产党不仅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还通过实际行动推动国际合作、文明交流,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积极的范例。基于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是中国在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中取得成果的重要因素。理论创新提供了科学指导,使实践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实践创新则对理论进行了检验和完善,使之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通过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互融合,中国在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中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并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总之,基于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坚持“两个结合”,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实践路径。

(五) 基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主体,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作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依靠力量。首先,中国积极培育和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通过普及教育、提供创新平台、加强科技研发等举措,鼓励人民群众参与科技创新和文化艺术创作,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文明进步的参与者和贡献者。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智慧在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中不断涌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次,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建立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包括基层自治组织等,使人民群众能够参与社会管理和决策,推动社会事务的民主化和公正性。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积极引导和组织人民群众参与各项活动,倾听他们的声音,充分体现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中国重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发展文化产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等,增强人民群众参与文明建设的参与感和自豪感。总之,基于人民群众是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不可或缺的力量,中国在实践中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智慧,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和强劲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

[3]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39.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9.

[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4-09-27(1)

[6]邱吉,贾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内涵[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4).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4.

[8]白刚.《资本论》与人类文明新形态[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

[9]郑丽平.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J].克拉玛依学刊,2023(1).

[10]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谈“一带一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14.

[11]方世南.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J].学术探索,2024(1).

[12]李少霞,王文东.在“两个结合”中审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发逻辑、鲜明特征与世界贡献[J/OL].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8-06].https://doi.org/10.16246/j.cnki.51-1674/c.20230714.

001.

责任编辑:祝远娟

猜你喜欢

理论价值人类文明新形态唯物史观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深刻认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意义
“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理论创新及意义
马克思的“人的真正共同体”研究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当代价值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论王阳明民族观的当代启示
施行“少教多学”,实现初中语文教、学双赢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