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2024-06-03张文广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4年13期
关键词:渗透方法心理健康教育高中化学

张文广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方法和良好途径。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从遵从高中生心理规律,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结合化学史,渗透挫折教育;充分挖掘高中化学教材中蕴含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调动学生的上进心四个方面入手,着重探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  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方法

“教书育人”本是教育的原始意义,但是长时间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学校往往因重视升学率而注重学生文化课的教育,进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培养。高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随着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再加上严峻的升学、就业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化学教学的培养目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化学课程知识内容的掌握,而且还要让学生在化学课堂中能得到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以此让学生具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因此,现阶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合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十分重要且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那么在化学教学中该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遵从高中生心理规律,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教师既要具备本学科专业知识素养,又要掌握心理学常识,在课堂中营造积极向上、人人平等、轻松愉悦的和谐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求知,不断获得学习成就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迈进更广阔的知识海洋。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多赞扬学生的可取之处,少批评或强化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塑造梦想,建立信心。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课提出异议,形成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在坚持愉悦性、激励性、差异性等前提下,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巧妙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既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平等的锻炼机会,也要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指导。让每位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从而营造和谐的化学课堂氛围,加强师生间的积极互动,提升教学效果。

二、结合化学史,渗透挫折教育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学生抗挫折能力欠缺,在挫折的打击下变得萎靡不振,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紧扣教学内容,结合化学史,以化学家们百折不挠、敢于冒险、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的事迹来对学生渗透挫折教育,帮助学生消除自卑心理,找回学习的斗志和信心。比如在讲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时候,就可以结合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发现历史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发现和发展,学生能更深层地理解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时,也让学生知道一个定律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随着科学实践的发展不断被补充或者被修正,最终才得以形成。学生也就能真正理解成功是需要付出时间和汗水的,他们就会更加合理地认识挫折,正确地对待挫折。老师也可趁机教育他们做事情很多时候都是“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一定要提高抗挫能力,树立坚定的信心和保有克服困难、勇于战胜困难的毅力。这样的课堂不仅可以活跃学生的思想,还可以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研究教材,挖掘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

强加给学生的心理教育是枯燥无力的,是很难被学生接受的。化学教材中有许多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若能挖掘出来,结合学生的特点,借以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和“还原”是一对矛盾,结合“矛盾的对立统一”,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用十足的信心面对各种挑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利用丰富多彩的实验素材,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热爱化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仅要带领学生多做实验,而且要引导学生做好实验。在实验课上,教师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和安全事项,帮助学生树立规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对公物、对人、对己的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实验课上,教师鼓励学生边做边想,主动探索,不拘泥于教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实验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器材、试剂等资源,培养计划和协调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培养他们的沟通交往能力。在实验课上,教师应给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体验和经历“事实胜于雄辩”的魅力,进而来引导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轻信“流言传说”的正确认知。最终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达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共同提升!

四、善于发现闪光点,调动上进心

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优点,都渴望获得尊重、理解、赏识和赞扬。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吝啬自己对学生的赞美,要重视赏识教育,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亮点,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让学生有话敢说,有问敢提,勇于探索创新,体验成功的喜悦,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应用赞许的眼神、掌声予以激励;当学生回答问题片面或错误时,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亮点,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应微笑着安慰和鼓励学生,消除他们的不安心理。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每个学科教育中。如何在高中化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巧妙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推进高中化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一定可以帮助学生在掌握高中化学知识的同时,树立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健康心理和优秀品质,同时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愉悦的学习环境、健康的学习心态和健全的人格,提升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2]刘博科.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路径[J].知识窗( 教师版)2018

[3]朱必富.农村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化学教育2010

[4]唐琳,吴鑫德.在中学化学課堂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化学教学,2010

注:“本文系2023年度漯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课题《高中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研究》(LHKT2023027)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渗透方法心理健康教育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以形思数,以数想形
初中历史岳麓版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