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法 诗心 诗韵
2024-06-03张光霞
张光霞
摘 要 宋朝词论家张炎在词学理论著作《词源》中提出了“清空”“意趣”等特殊的词学范畴,并将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列为“清空”的典范。立足于“清空”的意趣,从诗法、诗心、诗韵三方面解读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内涵与意境。
关键词 意趣 清空 《桂枝香·金陵怀古》
北宋柳永的慢词长调开创了一种新的词体形式,其流畅的曲调和自由的叙述方式,使得宋词的内容更加世俗化,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宋朝后期,社会风气逐渐庸俗化,人们对享乐和娱乐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對于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的追求却逐渐淡化。在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下,词人们的创作也逐渐偏向于儿女情长、花前月下的场景,宋词逐渐呈现出颓靡和脂粉的气息,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表达[1]。
在此创作环境下,宋朝词论家张炎对词曲创作进行了系统化思考。他认为,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歌谣和民间曲调,而词的发展则经历了唐代的繁荣和宋代的衰落。他指出,宋代的词曲创作已经失去了唐代那种豪放和奔放的风格,变得趋于平淡和拘谨。因此,他希望通过词学理论著作《词源》这本书促进词坛正本清源,改变词坛的文风,他在《词源》中提出了一些特殊的词学范畴,如“清空”和“意趣”。他认为,词曲创作应该摒弃一切繁琐和庸俗的元素,追求纯粹和简洁。他主张词曲应该以清新、明快的语言表达出作者的真实感受和情感,而不是堆砌华丽的辞藻和修辞手法,使词曲创作回归本真,展现出真正的艺术魅力。此外,张炎还提出了“意趣”这一概念。他认为,词曲创作应该注重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而不仅仅是追求形式上的美感。他主张词曲应该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意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只有通过追求“意趣”,脱离庸脂俗粉,注重立意之雅,才能使词曲创作具有真正的艺术价值。王安石的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被张炎列为“清空”的典范。
一、诗法视野广袤,措辞中化无痕
1.观察视角独特
《桂枝香·金陵怀古》上阕写景,开篇三句泛写,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金陵的深秋景色,寥寥几字就交代了季节、地点、天气。通过“登临送目”,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高处,俯瞰金陵的美景,感受秋天的凉意。而“天气初肃”则揭示了季节的变化,告诉读者秋天已经来临,万物开始凋零。这种描写简练而又生动,让读者能够迅速进入词的情境,感受到金陵秋天的独特韵味。“千里澄江似练”,江水一泻千里,如白练般清澈,仿佛就在眼前展开。这一句中的意境引用了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读来清新自然,如秋水般纯净[2]。接着,王安石带领读者来到环绕江水的青翠群峰,它们高高耸立,连绵不绝,为整个写景增添了广阔的背景。夕阳下,往来的帆船在江上穿行,酒肆里的人有的喝酒聊天,有的吟诗作画,有的谈笑风生,他们的笑声和欢声融入江水的潺潺声,形成了一幅欢乐的画卷。西风起处,酒旗斜斜插着,一个“背”字,一个“矗”字,将江边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具体而真实。这些具体描写在前文所安排的角度、气氛和背景下展现出来,让人不禁联想到熙熙攘攘的酒肆里人来人往的热闹场景。随后,王安石以独特的视角和技巧,对“彩舟”“星河”展开描写,徐徐展开画面,拓展空间层次,但随即以“画图难足”戛然而止,增添留白。读者不禁会产生好奇心,想要进一步探索画面中的景象。接着,以“念”字引出对历朝历代的亡国悲剧的议论,从对美好画面的描写转到对历史的忧虑,展现了王安石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文学技巧,能使作品更具艺术魅力,引发观者思考与想象,使诗歌更加丰富深刻,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思考与想象的文学空间。
2.措辞精准创新
王安石的诗歌语言简练而精准,以极少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境和情感。他借用前人诗句,如“千里澄江似练”,通过创新使诗句更为独特,巧妙地描绘了长江如一匹长长的白绢,江水清澈见底。这种简练而意境丰富的语言,与首句“登临送目”相呼应,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王安石的语言在简练中保持精准,通过对细节的生动描绘,如“翠峰如簇”,使整个诗句更具层次感。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使他的诗歌极具个人特色,展示了他对美的敏锐观察与对时代沧桑的深切关切。在用典方面,王安石的词作并不像其他词人那样直接引用典故和前人的诗句,而是更注重自己的创新和独特性。他善于将前人的诗句进行改编和转化,赋予新的意义和表达。这种创新的运用典故的方式,使得他的词作更具有个性和独特性。在词作结尾,王安石巧妙引用“后庭遗曲”的典故,与《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相呼应,深刻表达了对当时统治者荒淫无道、国家命运不济的忧虑和无奈,表现了他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批判,同时通过历史典故将过去与现实相连,揭示了人们对国家危机的冷漠和对现实的逃避。这种冷漠和逃避在对“后庭遗曲”的忽视中显露,体现出词人对社会现象的愤慨和无奈。通过灵活巧妙地应用“后庭遗曲”的典故,表现出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时局的深切关切。
二、诗心清空意趣,物境中看心境
1.“清空”与“意趣”并蓄
“清空”一词出自宋末元初词论家张炎,他在《词源》中指出,“一佳作者宜为‘清空,姑舍凡庸俗气,循求雅致高尚也”,认为《桂枝香·金陵怀古》一作,“清空”和“意趣”二者相得益彰。与“清空”对应,“意趣”并非实感,而是由多重意境交织而成的虚幻审美感,唯可意会不可言传。王安石巧妙融汇此种审美感于词境之间。如上阕“彩舟云淡”与“星河鹭起”两种物景相映成趣,用点睛之笔描绘大美,使人心驰神往。“彩舟”和“星河”之间,前者色调饱和,丰富斑斓;而后者色调清冷,宁静深沉。这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同画卷上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色彩,相互映衬,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云淡”和“鹭起”这一组合,更是形成了动静之美、变幻之奇。“云淡”之境,如同远山间的轻纱,气氛宁静而悠然。而“鹭起”则带有一份意外之惊,一群白鹭突然飞升而起,为整个画面注入一股生气勃发的动感。是时,征帆已远入苍穹,白鹭越过星河,颇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彩。如此辽阔气象与远大视野,美不胜收,令人为之倾倒。这一对比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变幻之美,如同一幅不断流转的画卷,让人百看而不厌。王安石巧妙运用对比手法,使词作在形象描绘上更加生动丰富,展现出他对自然景物的敏锐感知和深刻理解。读者在品读时,仿佛能够感受到彩舟和星河的斑斓交织,云淡的宁静和鹭起的惊喜相互交融,使得词作在意境的表达上更为淋漓尽致。
2.物境、意境层次分明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苏轼曾说:“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用事。”王安石的词作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善于运用简洁明快的词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自然和人情的感悟。《桂枝香·金陵怀古》这篇词作上阕写所见,下阕写所思,这种结构安排使词作更具有层次感和思考性。上阕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下阕则更加注重对人情世故的思考和反思。这首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出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这种结构安排使得词作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有深度,王安石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
三、诗韵含蓄隽永,凋敝中品繁华
1.含蓄嗟叹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过去六朝统治者竞相追求奢靡和繁华,结果却相继灭亡。这里的“繁华”指的是奢靡的生活方式,而“竞逐”指他们争相追逐这种生活,这一行为最终导致了他们的灭亡。正如杜牧在《台城曲》中所写的:“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传说中,陈叔宝和张丽华正在阁上赋诗作乐,却不料韩擒虎率兵破门而入[3]。王安石引用杜牧的这句诗,表达了对六朝统治者因为骄淫逸乐、腐化堕落而相继亡国的感叹。引用这段历史故事和相关诗句,旨在警示世人不要过度追求奢华和享乐,以免重蹈六朝的覆辙。“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谩”字使诗句中的情感更加复杂,暗示了词人对于六朝繁华的批判和不满,他认为这种繁华是虚假的、浮华的,不值得称道和嗟叹,通过“谩嗟”表达了对于朝代兴亡的深深忧虑和无奈。词人在描绘六朝繁华的同时,也暗示着其中的荣辱。他用“谩嗟”来形容对于六朝繁华的感叹,表达了对于兴盛和衰败的矛盾心情,展现了对人类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于历史命运的忧虑。词人通过对繁华的描绘和批判,呈現了一幅充满荣辱、兴衰的历史画卷,同时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虚妄和浮华。这种对历史和社会的思考使得词作更加深邃和有内涵。
2.辛酸批判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六朝兴衰的慨叹,并暗示当下人们对此并不重视,尤其是统治阶层。词人以六朝旧事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唯有江上的烟波与草上凝结的露珠常在,暗示了兴亡的痕迹仍然存在。“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指的是歌女仍然在演唱当年的旧曲,这暗示了当下的人们对历史的忽视。词人通过暗示和隐喻的方式表达了对六朝兴衰的慨叹,并暗指当下统治阶层对此的忽视。词人通过描述历史上的兴亡旧事已经消逝,但当下的歌女仍在演唱当年的旧曲,暗示了当时政治的腐败,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词人提到的“商女”指的是卖唱的歌女,她们之所以“时时犹唱”,是因为有人“时时”犹听,有人“时时”享受奢靡生活。这些能够“时时”出资享受奢靡生活的人,大多是当时的统治阶层。而这些统治阶层“时时”享受奢靡生活的背景,正是北宋朝廷内外交困的时期。这段文字通过隐喻和暗示,表达了词人对当下统治阶层忽视历史兴衰和追求奢靡生活的批评。
随着宋朝社会氛围的变化,宋词的叙述手法也发生了改变。传统的词作多以抒情为主,注重表达词人的内心感受。而慢词长调则更注重情节的叙述,通过具体的场景和人物描写,展现出更加生动的情感表达。这种任意运用叙述手法的方式,使得宋词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更加富有戏剧性。立足于“清空”的意趣,从诗法、诗心、诗韵三方面解读王安石的千古佳作《桂枝香·金陵怀古》,有利于对该词作内涵与意境的深刻解读。
参考文献
[1]胡 博.清空中有意趣——解读《桂枝香·金陵怀古》[J].课外语文,2022(18):79-81.
[2]马翠霞.天地念悠悠,怆然独戚戚——解读《桂枝香·金陵怀古》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J].课外语文,2023(3):70-72.
[3]叶 露.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新赏[J].散文百家,2020(25):97.
[作者通联:山东潍坊市寿光现代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