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2024-06-03张凯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张凯

摘 要 大语文教育观强调要把语文课堂向更多领域延伸,打破课堂对语文学习的桎梏,多方取材、多元实践,以实现对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与教学模式的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基于信息化发展所提出的一种创新性教学方式,与“大语文”教育观的理念不谋而合,对全面推进大语文教育观、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颇有助益。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混合式教学

随着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一线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统编新教材中诗歌、散文、文言文、小说等篇目的数量增加,语文教学内容也更加多元、丰富,“大语文”教育观应运而生。目前该教学模式仍处于不断探索优化的阶段,好的教学方法就像一柄好剑,需要配上合适的剑鞘才能显其价值,因此,构建高效混合式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要有好理念,更要有好方法[1]。笔者探讨了混合式学习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以期实现混合式学习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高效运用。

一、择优布局:合理圈定取材“养料”

基于信息化与网络化的混合式学习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教与学的资源,大大丰富了课堂内容;另一方面,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多且杂,如果选错了资源,反而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比如,目前线上学习资源主要有视频、音频、图片、课件等,如果滥用这些资源,会导致线上资源的喧宾夺主,文本阅读的功能无法体现出来,同时也会降低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因此,在运用混合式学习模式开展教学时,课本依然是教学的中心。由于学生对资源的识别能力有限,需要教师为他们把好关,从繁杂的教学资源中圈定最适合“滋养”课文的“养料”,并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与规划,“择优布局”,让学生能进入“局”中,跟着教师的节奏实现高效阅读。

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阅读教学为例。林冲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风雪山神庙”是林冲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在网络上随手一搜,关于“林教头”“水浒传”“山神庙”的材料数不胜数。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包括很多自媒体发布的各种“名著讲解”“人物传记”短视频、文字材料等,这些信息抓人眼球,但并不符合我们的教学目标,且这些信息大多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对学生的客观学习与全面分析反而不利。因此,教师应圈定线上资源的取材范围,比如《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前后相关章节的电子版、电视剧《水浒传》第12集、百家讲坛《鲍鹏山新说水浒之林冲》、文学论坛的知名学者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解读、关于林冲的动画和绘画等二次创作。教师圈定拓展学习资源的选材范围,能保证学生所选取的内容都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分析人物、感受文本艺术魅力,确保推荐资源的权威性與客观性,尽可能避开自媒体以及各大平台为博流量发布的“有趣”却“无用”的网络信息。所圈定的“养料”也保证了“营养全面”、布局合理:既囊括了影视资源、专家学者解读,也涉及原著及学生喜欢的动画、绘画等二次创作,使学生在拓展阅读的过程中能保持兴趣,随着教师的“局”步步深入地完成对课文的学习。

“养料”的选择是混合式阅读教学有序开展的“基石”,需要教师帮学生圈定取材范围,为学生获取线上资料提供健康的网络环境,从而实现混合式教学的有序推进。

二、桥梁搭建:精准把握衔接“主轴”

混合式学习分为线上与线下学习内容,学生通过线上完成的学习与线下课堂中的教学活动之间应形成一股“合力”,统一指向本课的学习目标[2]。在教学实践中,混合式学习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线上与线下学习之间的“脱轨”,学生在线上进行预习、拓展,然后回到课堂上完成线下课堂学习,线上的学习内容仅仅是线下教学的辅助,各自进行,缺乏融合与衔接,导致线上学习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出来,线下教学也未真正从线上资源的特征出发与其形成必要勾连,并未充分体现混合式教学的真正价值。混合式教学的线上与线下学习之间缺乏衔接的桥梁,应将二者融为一体,使线上与线下相得益彰。

以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选编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大战中的插曲》《长征胜利万岁》《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几篇课文,讲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多个历史节点的丰功伟业,涉及长征、推翻三座大山、香港回归等重大历史事件。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中华民族的百年奋斗历程,感受强大的革命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心。在开展混合式教学时,应以此为“主轴”,实现对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的合理衔接。课前学生在教师圈定的范围内学习线上材料,了解几篇课文的创作背景,线下课堂上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穿插线上的相关内容,比如在教学《长征胜利万岁》时,让学生结合提前在线上观看的关于长征的影视资料发表自己的感想,讨论为何长征胜利意义重大且值得万岁。又如在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让学生谈一谈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影像资料的感受。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让学生串联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在感受历史发展中的伟大革命精神的同时,也充分体会时代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先进文化,可以补充一些当下的时政材料,比如新时期的模范人物、建党百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等,让学生将不同时代的革命精神进行对比分析。单元学习结束后,让学生通过线上查找资料,以“历史时间轴”的形式对本单元文本进行重新规划,形成一个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实现线上与线下学习的深度融合。

混合式教学要避免学习落入“各自为政”的教学病灶,就需要教师这位“引路人”精心规划,为学生搭建线下线下的联通桥梁,明确衔接“主轴”,形成教与学的合力。

三、焦距调整:以点带面瞄准“靶心”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是通过典型例子向普遍性文学延伸的一种教学活动,通过课本这个例子,让学生具备阅读迁移的能力,通过“教”而达到“不教”的效果。新课标提出的“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强调“运用专题阅读、对比阅读”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拓展性的阅读情境[3]。信息化时代,知识快速更新换代,专题阅读、对比阅读、群文阅读等也是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顺应时代需求而衍生的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地调整教学的焦距,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充分利用线上资源,让学生在专题阅读、对比阅读以及群文阅读的过程中精准瞄准“靶心”,学会一类文本的阅读模式。

比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让学生在线上提前阅读其他与“秋”相关的材料,比如《秋的气魄》《秋天的况味》等名篇,也可以与中国古典诗词作品进行对比,比如《天净沙·秋思》《登高》、李煜的《相见欢》等,让学生提前阅读这些作品,对“秋”韵有一定的感知。在线下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赏析郁达夫独特的语言风格,感受郁达夫笔下的“清”“静”“悲凉”之意是如何巧妙地传递的。除了同主题不同作品的对比,还可对同一个作者的不同作品进行对比,比如在学完《望海潮》之后,让学生通过线上平台阅读柳永的其他作品,如《迷仙引》《八声甘州》等,对比作者对不同内容的描绘,思考作者是如何将对都市生活的向往、对底层歌妓美好心灵的表现、对羁旅行役情感的抒发等主题准确刻画与传递。

此外,“1+X”群文阅读也是混合式教学的重要选择,围绕一个议题或主题,整合网络上的素材,聚合多篇阅读文本开展教学。比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时,可以引入《刺客列传》中的曹沫、专诸、豫让、聂政等章节,通过对线上文本、影像、讲解等多种材料的学习,让学生在异同的对比之中赏析作者对刺客形象的塑造。

在比较阅读、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需要阅读多篇文本,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更便捷地对多个文本开展对比阅读与解析,帮助学生拓展阅读量、深入理解文本,教师要帮学生固定靶心,让学生以点带面地实现对一类文本的阅读技法的掌握。

四、思维跃迁:论作一体创读“进阶”

阅读学习最终指向的是“应用”与“实践”,换而言之,阅读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读书,还要让学生学会“表达”。在语文课堂上,阅读能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巧,写作又能反哺阅读,两者相辅相成。在课堂上开展多样化的创读活动,可尝试借助混合式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的眼界,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线上搜集材料、线下表达写作等形式,围绕阅读文本的主题展开“论”与“作”,实现论作一体、思维融通。

以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学习之道”的教学为例。本单元通过两篇文言文和三篇现代文来阐释“学习之道”,在学习完单元课文之后,根据单元内容开展总结性阅读与写作,最终完成《劝学“新说”》的写作。在写作之前,让学生通过线上渠道搜集材料,总结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将自己的看法罗列出来,在课堂上展开分组讨论,各小组形成逻辑清晰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相应的议题,比如“追求升学率好还是不好”,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证据”并开展辩论会。在辩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将本单元几篇课文的观点也适时融入自己的观点中。最后,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整理与思考,让学生在辩论的基础上写一篇完整的作文,实现对学生思辨性思维的锻炼。又如在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之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学习任务——“找出史传作品中‘不合常理的地方”,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再与本单元的几篇课文相对照,整理出自己认为不合常理的内容并给出证据,最后以写作的形式呈现学习成果。写作之前,教师要帮学生捋清逻辑与思路,让学生以正确的方式和态度去史传作品中“挑毛病”,合理阐述个人观点。

写作需要丰富的素材和活跃的思维,因此,写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水平,混合式学习模式打破了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局限,实现了线上搜集材料与线下课堂交相辉映的效果。

五、结论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混合式學习模式与阅读教学的需求相契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混合式学习模式,一方面能拓展教学内容,提高阅读质量,另一方面也符合学生的成长特征,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应重视对关键环节的合理把控,择优选择拓展材料,合理衔接线上线下,以点带面明确核心,并通过论作一体的形式助力学生思维跃迁。

参考文献

[1]周玉圣.混合式学习在高中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2023(31):123-125.

[2]张继容.论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23,9(08):51-54.

[3]王 璇.混合式教学视域下时评素材的选择与运用[J].中学语文,2023(21):93-95.

[作者通联:广东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