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研究

2024-06-01丁文见

高考·上 2024年5期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丁文见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此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深入解读大单元教学的概念和原则,分析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设置合适的大单元教学主题,灵活运用鉴赏类、任务类、历史类、跨学科的大单元教学,打造出高质量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

在当前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发生了极大改变。大单元教学在提高课堂教学系统化和学生学习效率方面都具有良好促进作用。鉴于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开展大单元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系统整合单元、教材以及课外的文章,逐步提高学生的知识层次,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发展。

一、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相关概述

(一)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概念

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指的就是教师将语文教材中的单元作为教学基础单位,全面分析单元内、教材内的各种文章以及课外阅读素材后,根据特定的逻辑关系重新安排课文内容、课外素材,系统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规划的一种教学手段。从本质来说,大单元教学就是要分析一个单元内的课文,同时还要突破教材内容的限制,升华各种课文的内涵,并构建出统一的阅读素材,让学生在分析、阅读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思想、情感、道德等,最终实现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教学目的。总的来说,大单元既能够根据教材单元开展教学,也可以突破教材与单元的限制,统筹整合多个不同的章节,以此构建出更加全面综合的教学框架。

(二)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原则

为了切实提高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效果,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需要从多角度入手,系统把握大单元教学的原则。具体来说,大单元教学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内联性原则。教师要全面分析单元内所有的课文内容,通过提炼课文主旨与情感内涵的方式,准确把握课文之间的思想关联,从而才能统揽单元课文内容,达成大单元教学的目的。此外,教师也应立足于课文之间的知识关联,从大单元角度入手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第二,拓展性原则。大单元教学的素材不应被局限在教材中,还可加入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课后阅读素材,教师也可趁机提供多样化的补充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借助互动讨论、课下收集等方式,结合大单元主题搜集更多样化的教学素材。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显著提高大单元教学的效果。

第三,灵活性原则。在设置大单元时,教师通常将中心思想作为教学主题,這不仅可以有效突破教材、单元的限制,还能突破课文内容的限制,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习惯、学生的学习需求等,灵活安排大单元教学的范围。在内容安排上,教师既要依赖教材,也应脱离教材,并重构不同年级的教材内容。

二、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未能合理设置大单元内容。虽然我国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教育改革,但仍有部分教师不够了解大单元教学,未能准确把握大单元教学的概念、价值、应用原则等。在此背景下,教师未能合理筛选教学内容,也有部分教师将大单元教学的内容限制在单元中,并未及时突破单元与教材的限制,而这就导致大单元教学变成了单元教学,无法有效落实大概念,也难以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第二,未能制定合适的大单元主题。在语文教学中,大单元教学主题具有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可以明确教师的教学方向[1]。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将大单元教学的主题限制在单元主题上,并未全面分析教材、单元之间的关联,也就无法设置出更合适的大单元教学主题。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还会限制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教师并未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仍旧将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并未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中,教师将语文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首位,教学模式更倾向于划定范围、总结规律,忽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其次,缺少对教材章节内涵的深入挖掘。当前的语文教材正在不断优化和完善中,是按照章节来安排课文内容的。相同的章节在教学目标、思想内涵上存在一致性,也就是各章节的核心思想相似或相同,而这可以显著提高教学的内在逻辑性。如果教师未能深入解读教材内容,缺少“深加工”,那么就难以增强教学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无法帮助学生深入探究课文的思想内涵。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合理设置大单元主题

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认识到开展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性,从多角度全面分析和筛选教材内容,合理设置大单元教学主题,增强语文教学的系统性,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教师应打破教材的限制,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生学情设置大单元教学目标,提炼和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教师可以筛选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题、相似的文学作品等作为大单元教学的内容。以必修上和必修下为例,教师可从上册中选择《短歌行》《沁园春·长沙》《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课文;从下册中选择《六国论》《阿房宫赋》等课文。以上课文都与爱国情感、热爱国家相关,有的抒写了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有的怀念自己的祖国,还有的体现了故国之思,也有的提出了国家兴亡的警示。这些课文都能展示出我国文人墨客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之情,充分体现出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家园精神。基于此,教师就可趁机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带领学生认真学习和探究与爱国相关的古诗词,细细品味其中的情感表达、思想情感。虽然以上几篇课文采用较为类似的表达方式,也就是通过历史人物、自然景观、情感等阐述个人情感,但在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逐渐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透彻理解古诗词的意象表达。在核心素养的影响下,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要重视详尽内容的提炼,合理设置恰当的主题,这样才能显著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在最短时间内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思想情感,进而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二)设置鉴赏类大单元课程

面对教育改革,教师应将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有效发展学生的鉴赏能力[2]。通过分析语文教材内容可知,拥有较高文学艺术的内容通常较为零散。因此,教师要系统提炼这些内容,围绕着文学鉴赏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发展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其在分析、品读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美感,最终实现文学鉴赏能力的良好发展。

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应尽可能选择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如现代文学、古代文学、散文等,让学生全面探究各种各样的文体风格,掌握多样化的语言表达技巧,最终实现学生鉴赏能力的良好发展。例如:在必修教材中,其中就涉及非常多与人文生活相关的课文内容,因而教师可由此设置此次的大单元教学主题,即人文主义文学鉴赏。同时,教师还需确定好鉴赏的文章,包括《玩偶之家》《小二黑结婚》《李凭箜篌引》等,而这些文章包括多个类型,如小说、古体诗等。以上文章不仅可以带领学生探究和了解社会文化,还拥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学水平。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重点分析故事情节的描写方法、人文的表现手法等,探究不同作者的用词方式;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开展对比鉴赏活动,要求学生从社会状况、人物性格方面进行品鉴和对比,了解不同作者的不同写作风格,准确把握语言结构、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最终实现语文核心素养和鉴赏能力的提高。

(三)设置任务型大单元课程

为了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奠定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应灵活运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手段,也就是将学习任务与大单元教学融合起来[3]。学习任务群的重点在于任务,是让学生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积累知识、提高能力,也是一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当教师将大单元教学与学习任务融合起来后,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其创新意识。

教师可在此类型的教学中设置“阅读之道”的大单元主题,将阅读方法作为此次教学的任务主题,精心设置不同类型的任务。在教学时,教师需从多角度深入梳理和分析教材内容,利用经典文学名著中的文学作品作为教学内容,包括《雷雨》《窦娥冤》《红楼梦》《祝福》等。在确定好文章后,教师就要趁机布置学习任务:(1)根据单元学习需求,认真梳理课文内容,利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总结。(2)认真设计阅读思维路线图,其中包括三个步骤,分别是阅读理解、阅读基本信息、阅读体会等。同时,学生需要自主设计每个步骤,从多个角度介绍自己的阅读方法,介绍自己是如何进行高效阅读的。(3)围绕着阅读方法准备相关的演讲材料,系统总结和分享阅读心得、阅读经验。在完成任务的布置后,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使其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完成任务,进而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在以上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恰当时机给予学生适当反馈、鼓励和引导,多角度锻炼学生创造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加入评价活动,引导学生从学习成果、学习过程、任务解决情况等角度进行全面评价和反思。反馈可借助小组讨论、个别指导、班级评议等方式进行,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认知发展。

(四)设置历史类大单元课程

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4]。基于此,教师可以从历史角度出发,将历史文化作为大单元教学的主题,从课内外选择一些与价值观相关的历史事件、经典文化、名人事迹等。这不仅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在教学必修课程时,教师就可以将“儒家经典”作为大单元教学的主题,并认真筛选高质量的经典文化著作,包括《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烛之武退秦师》等,带领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重点等,探究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深远影响和重要地位。在讲解这些经典文化时,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引导学生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最终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和思想观念。此外,教师也可以从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筛选一些伟大人物、重点事件等作为教学主题。比如:将“历史经典”作为大单元教学目标,融合《大战中的插曲》《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秦风·无衣》等课文,引导学生认真分析人物的价值、历史的背景,使其学会将历史知识与语文知识融合起来,拓展知识面。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各自的分工,共同搜集和整理各种资料,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在设置历史文化相关的大单元教学时,教师要重视文章的合理选择,灵活运用不同类型的探究方式,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5]。该类型的大单元教学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效增强人文修养。

(五)设置跨学科大单元课程

面对核心素养教学需求,教师不仅要重视教材内容的讲解,还要积极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跨学科教学可进一步拓展语文知识的应用范围,利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做好充足准备。因此,教师需要在大单元教学中灵活运用跨学科主题,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是针对语文知识点进行讲授,忽略了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与联系,而这就会影响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尝试将哲学、历史、文学等学科融合起来,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由此入手重新建构大单元,积极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比如:在必修上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文学与学科”这一主题,利用《运用有效的推理方式》作为切入点,在融合自然、数学、历史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自然原理、科学原理、文学以及历史知识之间的关联展开深入探究,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展多种知识,也能够在分析历史背景、阅读文献、社会环境的同时实现语文核心素養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应引导学生评价和分析大单元教学的内容,利用批判性思考、讨论交流、提出问题等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创作,也就是根据单元主题拍摄微电影、撰写议论文等,借此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想顺利实现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教师必须秉承终身学习的意识,主动且深入地解读教材内容,灵活运用大单元教学的方式。在具体过程中,教师应确定好大单元教学的主题,积极开展鉴赏类、任务类、历史类、跨学科的大单元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敏.大单元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践[J].语文教学之友,2023(10):11-13.

[2]王敏.基于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大单元教学策略探讨[J].作文,2023(48):29-30.

[3]朱一凡.基于情境创设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3(12):23-25.

[4]张多永,白爱萍.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2023(36):9-11.

[5]范春波,杨琪.高中语文现代散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3(12):60-62.

猜你喜欢

大单元教学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