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4-06-01朱清霞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人才培养

摘  要:

本文围绕现阶段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政策保障和制约困境,以目标引领、综合素养培养、成果导向为原则,通过锚定“实践创新”目标、优化课程设计、拓展优质合作平台、建立多元考核机制等方式,旨在实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中培养目标虚化、成果价值不高、评价方式不匹配三个突出问题的解决,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提供策略启示。

关键词:人才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513(2024)-02-097-05

收稿日期:2023年06年16日

作者简介:

朱清霞(1986-),女,山东菏泽人,助理馆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

2021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与城市融合发展机制研究(DIA210366)。

引言

在2020年9月发布的《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坚持创新引领,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使命感责任感,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由此可见,深刻理解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价值意蕴和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是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的主动回应,是对国家、社会发展责任的自觉担当。

一、实践创新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

的支持保障

实践创新能力是指运用已有专门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能力的有机综合[1]。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影响甚至决定着创新型国家发展建设的伟大进程,影响甚至决定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产业转型和新经济发展。

(一) 政策引领方面

政策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上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为了有效回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支持实践创新的政策,加大对高校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团队的资金投入,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我国从研究生发展方案、研究生培养改革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政策的颁布和教育活动的实施,都意在强调加大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目标更新为更为适合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知识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能力,突出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二) 理论支持方面

实践创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得到了丰富的理论支持。一方面,教育学界对实践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学习社区理论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建构主义和社会认知理论强调学生在实践中通过问题解决和项目实施等方式积累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产业界也提出了从应用型人才需求的角度入手,更新实践理念,逐步引导学生在真实应用场景中展开各项实践操作,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

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三)实践应用方面

高等教育机构和企业、产业界积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创新机会。例如,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开设实践创新课程,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参与实践,锻炼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与企业、产业界合作的实践创新项目也得到了广泛推广,学生可以参与实际产业项目,了解行业需求,积累实践经验。

二、实践创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

制约困境

(一)培养目标虚化导致实践创新“虚设”

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需要丰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储备,促使其能够全面掌握、深入理解相关学科知识,熟练完成对现有知识的运用,而且能够主动根据现有认知成功解决社会与科技问题。然而,结合当前的创新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情况来看,我国多数高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理念、培养目标方面所做出的阐述多是从文件或者学理和理论的角度出发,未见从专业学位实践全过程和反馈角度考虑的目标达成矩阵[2],如虽然都提出以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但在培养内容、培养过程以及培养评价上没有具体支撑和积极回应。

(二)教育评价僵化影响实践创新能力生成

从实践创新的内涵来看,实践创新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产生积极影响。但目前还处于以智育评价为主的传统评价模式时代更加关注考查学生的确定性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认知能力水平,更多将目光聚焦于“过去的知识”,与之相对应的是,对于“未来的知识”并没有投入更多的关注度[3],同时也较为忽视不确定性知识以及非认知能力。基于这样的情况,使得更多学生在实际学习期间,更多保持在浅层次、被动性的状态下,无法实现对学生想象力、创新创造积极性的更好培养与调动。

(三)成果价值不高制约实践创新良性发展

目前很多專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的成果要求单一,多是心得体会总结报告[4],实践教学的成绩评定趋于形式化,对学生来说没有“含金量”。实践创新成果没有做制度性要求,在学生实践性创新内生性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转化找不到合适的路径和载体,制约实践创新的良性闭环发展。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

基本原则

(一)目标引领原则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每种能力培养目标都是依据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性质及任务制订出来的,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所承担着的社会角色、具备的素质素养等有着较为紧密的关系[5]。基于这样的情况,回应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最根本的方式就是响应实践创新的人才素质要求,以解决全球性复杂问题为导向,以科学技术发展为指引,从而树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创新能力培养观,落实学会创新的具体能力要求。

(二)综合素养提升原则

综合能力是指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思想、文化、能力和品德方面的全面发展,包括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创新思维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升和道德情操的提高等方面。首先,实践创新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这是创新思维和解决实践问题的基础。其次,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提高综合素养,注重跨学科交叉学习和思维方式的创新,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与科技交流活动,开阔新的思路,激发创新思维。最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品德素养是他们进行学术及技术创新的基石,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才能遵循科学的研究规范,提升创新水平。

(三)成果导向原则

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此过程中都是以被动接受而非主动学习的心态去参与实践活动,导致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更谈不上实践基础上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中一个原因是目前的实践成果形式是传统的总结报告,学生的心理敷衍了事。因此,应从源头进行质量把关,在实践活动开始之初就建立成果任务清单。让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践过程中因有任务驱动而激发实践兴趣,与实践导师的探讨让专业学位研究生体验到知识在实际应用中不同于课堂教材中的含义,同时在与实践导师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专业的价值、成功的喜悦,同时希望企业获得的成果可以体现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价值,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信息,学校为产出实践成果的企业和实践导师奖励,起到激励和推广作用。这样以取得实践成果为导向倒逼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导师“动起来”,不断进行实践创新的尝试和训练。

四、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

提升策略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更多要求,需要通过锚定“实践创新”目标、优化课程设计、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改革考核评价机制等方式形成良性闭环,消解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障碍。

(一)锚定“实践创新”目标,细化目标达

成要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要求,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基本要求“应更加突出研究生掌握相关行业产业或职业领域的扎实基础理论、系统专门知识的程度,以及通过研究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因此,锚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创新”的特有目标,才能区别于本科层次的技能训练式的职业培养,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理论创新目标,为培养专业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所以,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加强学位授予资格监督审核,将实践创新能力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授予的必要条件,要求各专业制定具有本专业特性的“实践创新能力达成度实施细则”,细化测评要素和关键性表现,保障目标落实落细。

(二)优化课程设计,适配“创新”培养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建立在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知识链形成的基础上,这就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拥有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要学会对知识进行深度加工和改造以形成知识链,课程理论学习是形成这种知识链的根本方式。传统的课程知识学习聚合了知识发展的专业力量,但以课程为单元的知识学习在无形中限制了知识的跨领域迁移与应用,引入人工智能等工具辅以知识为单元拓宽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领域,帮助专业学位研究生对所学专业知识和其他领域知识进行融合分析和加工,形成更深、更广的专业认知,为实践创新所需要的综合知识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特有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定位,与企业共同设计课程,加大实践课程的现实开展比例,积极联合相关行业企业,定期安排高级工程师和知名企业家“进校园”“进课堂”“进实验室”,在校内组织学科讲座活动,或是直接参与学生的实践课程,提供科研指导。同时,还要着力构建起更具信息化特点的教学环境,加速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升级,促使企行业专家实践课案例教学持续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丰富相应教学形式与内容。其次,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实践环节。以企业问题需求为导向,打通理论教学、实践实训与论文研究三大教育模块。改变以往以企业为主导的实践教学与以学校分科目为主导的理论教学相分离的状态,促使学校与企业内的师资实现多元互补,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实践教学的展开深入度以及广度有所提升,从而达到优化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以及实践能力的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实际的实践教学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首先向实践基地或平台征集技术问题或棘手的管理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与基地或平台开展双向选择。根据既定问题,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积极搜寻可以解决问题的已有条件基础,思考形成拟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并与导师、实践导师汇报交流,再将学术研究方案付诸实践验证,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行为的自觉,提升实践创新效果。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开拓了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求与企业经济发展的应用需求相结合的新路径,促使高校不断挖掘自身培养特色,企业不断思考自身发展进步的人才需求,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

(三)拓展优质合作平台,实现资源集聚

创新来源于实践,校企合作培养平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的重要载体,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将创新想法切实转化为具体的科研以及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深化产学研的融合程度,结合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服务国家地方战略发展需求、企业发展现实需要,将人才培养目标关注点聚焦于为地方发展提供服务,以此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是要扩展校企合作培养平台的数量。以问题为导向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大多是通过政府、校友、同学、朋友搭建的,很多时候是高校的一厢情愿,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深入度不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实践的效果不理想。以问题为导向设置校企合作问题数据库,以问题为桥梁搭建企业、高校合作平台,使得校企合作的目标明確、行动具体、利益互惠。建立在双向奔赴基础上的校企合

作平台,将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升实践创新能力提供创新氛围、创新环境和创新条件。二是强调以基地实际项目为载体落实对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展开,确保依托各个项目实践的展开,能够达到提升学生规划设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一系列具有实际价值产品的能力的更好培养与提升。此时,要求设定的实践教学活动(项目)具有工作任务以及结构流程,且目标可以进行细化分解[4]。比如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位论文的实践应用价值这一实践活动目标的实现,就要求基地导师不仅要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基地的实践环节做出指导,还要切实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开题、中期考核、预答辩、答辩等学位授予等多个关键环节,提供针对性指导,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论证理论的实践目标”,从而锻炼实践创新能力。

(四)建立多元主体考核机制,发挥培养合力

2023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再次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具备扎实系统专业基础、较强实践能力、较高职业素养的实践创新型人才”。基于这样的新要求,建立由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统筹的包含

高校、实践基地、导师、专业学位研究生等相关主体的评价考核体系、明确考核指标和考核方式(如图1),有效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工作的开展。

针对高校的考核,应围绕制度保障、经费投入、课程设置支撑度、校内实践创新平台建设及实践创新活动开展情况、创新成果产出及影响力等方面展开。首先,在制度保障方面,通过政策支持的出台情况、类型和频率,管理制度的规范性、执行效率,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全面性以及激励机制的有效性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其次,经费投入与使用效率方面,主要考察经费投入的规模和结构以及经费使用效率。再次,实践平台建设与使用方面,通过实践基地的资源提供情况、实践平台的利用情况、实践创新活动的多样性与创新性以及实践创新的影响力和参与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最后,在创新成果产出与影响力方面,主要考察创新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创新成果在学术界、产业界及社会中的影响。

对实践基地的考核应综合评估其制度保障、资源、人才培养参与程度、实践机会提供及价值收益。首先,考察实践基地的制度体系,包括实践创新规划、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其次,关注实践基地的创新资源,如资金、设备和技术支持,及其有效利用情况。此外,实践基地应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材编选、课程讲授等培养全过程,保障实践创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针对研究生,实践基地应提供有价值的实践创新机会,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最后,考核实践基地的创新成果是否能够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带来效益,并获得高校和社会认可是实践创新持续开展的根本保障。

对导师的考核应侧重于他们在实践创新过程中的指导作用、科研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在指导作用方面,考核导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创新活动,包括制定创新计划、解决创新过程中遇

到的问题以及提供创新思路和方法。其次,在科研教学能力提升方面,考核导师是否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科研知识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实践创新教学的效果。再次,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考核导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并引导学生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对研究生的考核应聚焦于他们在实践创新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参与程度和成果产出。首先,在创新意识和能力方面,考核研究生是否具备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他们在实践创新活动中是否能够提出新的观点、方法和解决方案。其次,在参与程度方面,考核研究生是否积极参与实践创新活动,包括实践基地的科研项目、创新实验、实习实训等,以及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次,在成果产出方面,考核研究生在实践创新活动中是否能够产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价值的成果,如学术论文、专利、项目报告等,并对企业的技术开发、产品升级等产生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磊, 傅维利.实践能力: 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J].教育科学, 2005(4): 6-8.

[2]杨茜,师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内涵式质量评价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3(2):75-80.

[3]安德烈亚斯·施莱歇,王涛,肖思汉,等.教育要面向学生的未来,而不是我们的过去[J].全球教育展望,2018,47(2):3-18.

[4]李祥春,薛伟,刘绪,赖文勇.电子信息院校化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J].大学化学, 2024, 39 (X), 1-8.

[5]刘纯青,罗譞,易桂秀.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J].职教论坛,2021,37(12):67-72.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under the

Thought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Cultivation

ZHU Qingxia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Anhui 236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olicy guarantee and constraint dilemma of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in China at the present stage.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goal-leading, comprehensive quality cultivation and result-oriented, this paper aims to realize the improvement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by anchoring the goal of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optimizing the design of curriculum, expanding the high-quality cooperation platform, and establishing the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mechanism. The aim is to solve the three prominent problems in the improvement of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such as the false training goal, the low value of results and the mismatch of evaluation methods, and to provide solu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Keywords:

talent cultivation;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責任编辑:石焕霞)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人才培养
重视和发挥中介机构在产学研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中的作用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课程创新型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