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加强高校国防教育路径研究
2024-06-01宋兆函张瑞冉文捷
宋兆函 张瑞 冉文捷
摘 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捍卫国家安全稳定和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
引,加强高校国防教育,是响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是落实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大学生坚定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需要。针对当下高校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需要从顶层设计、活动形式、教育内容、保障支撑等方面进行路径优化,从而推动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走深走实。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高校;国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6-0043-0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1]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战略思想的提出,对应对新形势下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指导意义。全民国防教育是保障国家安全稳定和国防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高校作为全民国防教育的关键阵地,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深化高校国防教育需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指导开展工作,发挥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赋能作用。目前,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在走深走实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境,仍需提高站位、系统谋划,着力推进高校国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价值意蕴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捍卫国家安全稳定和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加强高校国防教育,是响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是落实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大学生坚定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需要。
(一)响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
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加速改变,传统安全风险和非传统安全风险相互叠加,国际秩序处于一种失衡的竞争局面。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家安全環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1]实现建军一百年目标,意味着要加强国防军队建设,实现国防建设高质量发展,提高捍卫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既是目标也是要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军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提高军事能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才能更有力维护国家安全发展。要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就需要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深化全民国防教育,让国防理念深入人心。高校作为全民国防教育的前沿阵地,对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深入推进高校国防教育发展,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完善高校国防教育体系,筑牢师生国防意识,深化全民国防教育。
(二)落实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对于高校而言,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好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青年学生筑牢国家安全意识和国防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西方敌对势力通过网络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渗透方式呈多元化、隐蔽化,他们利用互联网突破时空限制,层层伪装对高校学生进行洗脑,诱导高校学生参与违法犯罪,如通过网络诱导学生窃取出卖国家秘密;同境外反华敌对势力互动,并受其影响大肆传播反华信息或被裹挟参与敌对活动等。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心理认知逐渐走向成熟,但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的碎片化、快餐式的特点发布不当言论,学生对于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缺乏警惕,极易陷入西方敌对势力精心准备好的陷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2]高校作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国防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深刻内涵,帮助学生筑牢国家安全意识和国防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落实好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增强大学生坚定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需要
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爱国是个人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基本道德准则。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中,部分青年学生热衷于追求亚文化,存在着爱国意识薄弱、国防意识松懈的现象,如某平台拥有百万粉丝UP主在旅顺博物馆前的广场上身穿日本流行文化的洛丽塔服装跳宅舞,某高校学生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身穿和服在校园里拍照等,这些行为是对历史的遗忘,是漠视民族情感的表现。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中坚力量,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根据2019年版《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军思想,高校国防教育军事课开展包含中国国防、国家安全、军事思想等方面的理论学习,以及共同条令教育、射击与战术、防卫技能等方面军事技能训练,着力保持军味,体现战味,突出兵味,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大学生关心国防、热爱国防的热情。加强高校国防教育,引导大学生继承我党我军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坚定爱国主义理想信念。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现实困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国防教育,持续深化国防教育工作,高校国防教育成果显著,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国防教育顶层设计有待完善
高校对国防教育的重视程度,决定了高校国防教育整体质量水平。部分高校对国防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高,主要表现:一是领导机制不健全,部分学校未能建立国防教育工作相关领导机制,对学校国防教育工作未能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相关单位齐抓共管,二级学院协同配合,地方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二是组织实施不给力,部分高校国防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存在重形式、轻教育、走过场等现象,缺少有效监督和监管;还存在着缺乏相应的配套教育教学设施,正常训练和教学任务难以保障,未能严格落实《大纲》要求等现象。三是考评奖励机制不完善,部分高校在落实国防教育工作时未形成完善的考评监督机制和奖励机制,导致国防教育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动力不足,未能形成师生全员参与的局面。
(二)高校国防教育活动形式有待创新
随着新时代新形势的发展,国防教育的活动形式也应该随之发生改变。但部分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形式单一,感染力不强,仍沿用传统的如讲座、班会、看视频等方式进行教育,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通过网络沟通交流、学习新知识已是生活常态,传统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较低,无法引起大学生对国防教育兴趣。面对大学生对国防教育活动兴趣不高的问题,高校应该进一步创新国防教育活动方式方法,激发大学生的兴趣。
(三)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内容有待拓展
国防教育课程作为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部分高校并没有充分利用好该阵地,未能严格落实按纲施教、施训的要求。部分高校对于军训工作重视度不够,军训训练仍是传统项目如共同条令教育训练和格斗训练,而战术技能学习训练、行军拉练等项目未能严格按照大纲要求落实到位,学生无法通过模拟训练体验真实战场。在军事理论教学课程中,部门教师对大纲要求的知识点未能吃透,教学内容老旧,教学专题不合理,课程案例聚焦热点内容,忽视基本理论、强军思想等内容的研究分析。
(四)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师资队伍影响着学校国防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一方面,国防教育专业化不足,部分高校未设立军事理论教研室,缺乏专职教师,军事理论课程一般是由相关部门教师兼任,专职教师较少,专兼职教师专业背景不同导致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大多数高校缺乏国防教育师资培养成长体系和管理考核体系,师资队伍缺乏专业学习培训或学习培训较少,无法满足国防教育专兼职教师能力提升需求。建设新时代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必须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质量建设,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保障。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路径研究
国防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针对当前高校国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要运用系统思维,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高位统筹、系统谋划、协同推进、精准实施,推动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走深走实。
(一)强化顶层设计,增强高校国防教育的全局性
第一,健全高校国防教育领导机制。高校国防教育的领导主体是学校党委,要为学校国防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政治生态[3]。高校要健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部门齐抓共管和二级学院各司其职的国防教育领导机制,强化对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引进专业人才,完善教育内容,保障经费支持,营造良好国防教育氛围,形成上下联动,相互配合的国防教育育人环境。第二,完善高校国防教育科学规划。高校要因地制宜做好国防教育工作的科学规划,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情况,探索适合学校国防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模式。要找准学校发展优势所在,从立德树人的高度出发,把国防教育融入到学校长远发展的大局中,做好科学规划,完善国防教育内容体系,创新方式方法,如部分高校依托专业学科和其作为培养单位的优势,成立相关的研究院和国防学院,探索适合学校国防教育发展的新路子。第三,深化军地校协同配合。高校国防教育发展离不开地方军队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深化军地校协同配合,加强沟通交流,建立健全军地校协同共建机制,整合军地校资源,开展国防教育主题实践、军事体验、进军营体验等活动,共享国防教育成果。要充分依托军地校资源,丰富教育实践载体,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设施完备的国防教育基地[4]。用好国防教育基地,讲好红色故事,做好实践育人,积极构建军地校协同、学校教育、社会支持的国防教育新发展格局。
(二)创新活动形式,促进高校国防教育的多元性
第一,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拓宽国防教育的深度。红色资源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鲜明的革命斗争精神,是高校国防教育的宝贵教育资源[5]。高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活动,如举办红色经典歌曲传唱、参观革命纪念馆、观看红色教育影片等,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进而增强国防教育的吸引力。第二,线上线下学习相融合,拓宽国防教育的广度。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下大学生处在信息便捷的互联网时代,这为高校国防教育提供了便利。借助在线教育课程学习和短视频知识科普,可以帮助大学生快速了解国防知识。除此之外,高校通过“两微一端”等融媒體线上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国防教育学习。线下可以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展体验式、沉浸式国防教育活动,通过调研参观、实践教学、社会实践等方式,丰富国防教育的形式。第三,发挥朋辈教育作用,提升国防教育的热度。退役军人协会、国防教育协会、国旗护卫队等社团作为高校国防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学生了解军事的重要窗口。高校要充分发挥朋辈教育的作用,组建国防教育宣讲团,利用晚教育或班会进行优秀退役大学生事迹或军事案例分享等。作为大学生的同龄人,朋辈宣讲嘉宾更容易深入学生内心,做到普及国防教育,弘扬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大学生参军热情。
(三)拓展教育内容,激发高校国防教育的创造性
第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和国防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中紧密联系的存在,在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并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活动、校园融媒体宣传等教育活动中融入国防教育内容,如围绕重要时间节点、重大历史事件,开展特色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牢爱国意识,增强热爱国防,关心国防、建设国防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第二,开发特色军事理论课程。高校应不断挖掘现有资源,创新军事理论课程,丰富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融合元宇宙、VR设备、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或学校特色专业内容,打造国防“金课”。拓展“互联网+国防教育”,创新军事理论课程设计,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将军事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第三,创新高校军训组训模式。当前,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处于重要转型阶段,高校国防教育军训工作也应该顺势发展,推进军训组训模式创新转变。一方面,要承训教官培训,可以协调到承训部队的高校要提前做好军训内容的研讨,未能协调到承训部队的高校要加强在校退役大学生的培养,选拔优秀退役大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开展集中训练,确保参训退役大学生成为合格的军训自训教官。另一方面,要加强模拟训练设备建设,在军训过程中开展模拟仿真训练,把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相融合,确保训练贴近实战,增强军训工作实效。
(四)健全保障支撑,提升高校国防教育的持续性
第一,强化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国防教育质量提升,离不开一批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从事国防教育的教师,因此必须加强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高校应培养一批专门从事国防教育的骨干教师,通过公开招聘或鼓励学校武装部、学工处、保卫处等行政部门教师、辅导员从事国防教育教学。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培训,通过组织去军事院校交流学习或邀请国防领域专家开展培训等,帮助教师开拓国防教育视野,提升教学育人能力。第二,建立健全国防教育考评体系。高校应将国防教育纳入考评体系,建立健全国防教育考评体系。对于学校武装部门、二级学院,把国防教育纳入单位绩效考核指标,督促履职尽责;对于从事国防教育的相关教师,根据国防教育工作表现情况进行考评,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学历提升等方面作为优先参考依据;对于学生,将学生参与国防教育理论课程和军事训练表现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考评。第三,落实经费保障。高校应从经费方面给予国防教育支持,从人才引进、教育教学、场馆建设、绩效考评、教材建设等方面给予财力支持。深化军校共建,加强交流合作,共享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国防教育校企共建,引入爱军拥军企业开展国防教育产学研合作,有效缓解国防教育经费不足问题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22-10-17(2).
[2]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6).
[3] 陈波,杨蕾,吕云震.新时代普通高校國防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20(7).
[4] 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J].社会与公益,2022(9).
[5] 周泽宇,肖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与红色文化资源融合理路[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11).
[责任编辑 姜 雯]
收稿日期:2023-11-16
作者简介:宋兆函,桂林理工大学武装部保卫处助教
基金项目:桂林理工大学2023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加强高校国防教育路径研究”(GUTDJ202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