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
2024-06-01王亮亮高慧
王亮亮 高慧
摘 要:加强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是大思政理念的内在要求和大思政实践的客观需要。文章针对当前地方高校在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过程中存在着育人主体协同意识不强、育人资源共享难度较大、育人环境协同效能低下、协同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从提升育人主体协同意识、提高育人资源共享能力、强化育人资源协调效能、建立健全协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为地方高校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提供对策。
关键词:协同育人;地方高校;大思政;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6-0062-03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讲道:“‘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之后,学界开始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的意涵和本质,探索大思政育人模式。“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2]大思政育人主体是多元主体,包括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社会人士等,是要“构筑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体系”[3]。笔者认为,高校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是指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以前瞻性、战略性思维为统领,以科学评价体系为指导,整合广泛的育人主体,运用宏大的时空资源,聚合多元的方法载体,融合多样的教育环境,形成具有超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协调统一、同向同行的机理和运行方式。地方高校是大思政活动开展的前沿阵地,构建引领学生发展的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是地方高校扎实实施大思政教育教学活动的应有之义和重要抓手。
一、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价值意蕴
加强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既契合于“大格局”理念,也符合“大效果”的要求,能为助力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贡献力量。
(一)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是大思政理念的内在要求
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大思政核心理念而展开。大思政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秋伟业的顺利实现,诊断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问题而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理解这一方案的核心理念应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这实际上已经明确了协同共建是大思政的本质要求。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又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1],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大思政概念及建设大思政的要求。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贯通与衔接,强调提炼、整合广泛的社会资源和素材发挥教育人引导人的作用。细致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的系列论述,不难发现,大思政的理念之一就是“大格局”,即要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的狭隘范围,全党全社会共同构建大育人格局,拓展延伸思想政治教育时空场域,集中一切育人资源形成育人优势。加强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不仅是整合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历史和现实等各种资源的需要,也是提升大思政育人活动有效性和落实大思政理念的需要。
(二)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是大思政实践的客观需要
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契合大思政的具体实践要求。大思政不仅强调大格局,而且强调“大效果”。强调“大思政”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为提质增效而作出的主动性适应和创新。协同所具有的整合性、开放性、和谐性等特征可以为大思政育人实践活动效果提升赋能。首先,建立协同机制可以从整合性方面为大思政育人活动提质增效。协同本质上是要构建具有新的特征和功能的系统,发挥“1+1>2”的整体效应。通过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以特殊的结合方式把各育人资源、主体、环境整合起来,发挥整体优势。其次,建立协同机制可以从开放性方面为大思政育人活动提质增效。现实世界中的一切要素都可以为大思政育人活动所用,即物质世界中的资源是潜在的育人元素,通过开发都可以纳入到大思政育人体系中,成为现实的育人资源。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将未来、未开发的育人资源、育人主体、育人环境以恰当的方式协调起来,丰富大思政育人资源库。最后,建立协同机制可以从和谐性方面为大思政育人活动提质增效。要素集合成系统,要素的组成方式影响着系统的功能。大思政育人要素只有相互配合、同向发力,才能确保有效性。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将各要素的关系梳理清楚,使之相互配合,才能形成育人合力。
二、地方高校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问题
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而“地方高校条件不足,各种资源特别是师资力量不足”[5],办学经费紧张,办学方向偏失,给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带来了阻碍。
(一)育人主体协同意识不强
地方高校大思政协同育人主体协同意识欠缺影响着整个机制的良序运行。由于地方高校教师在学历层次、文化水平等方面相对薄弱,领悟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内涵不足,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欠缺内在动力,因而,在构建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过程中,部分育人主体协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办好办强的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一是地方高校大思政育人机制构建流于形式。虽然学校出台相关文件力促形成部门合作、全员育人的格局,但大多数学校部门间只是形式上的配合,很少联合开展过有意义的育人活动。二是地方高校协同育人机制协同效能低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上讲。”[1]宽阔的社会现实、生动的社会实践才是大思政的用武之地,是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的宝贵元素。目前,地方高校大思政育人活动主要在校园内进行,没有做到“开门办思政课”,社会机构、劳动模范等参与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主动性不足。
(二)育人资源共享难度较大
大思政协同育人本质上是发挥育人资源的内在价值教化教育对象,使其坚持主流价值观。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紧张,社会影响力相对不足,校园软硬件建设落后。这些资源欠缺使得地方高校在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过程中存在资源共享难度大的障碍。一是地方高校可用资源时空局限,协同搭建基础不牢。大多数地方高校财政预算较部属高校而言相对较少,而思想政治教育难以直接或短期内形成经济效应,这导致地方高校自主更新充实教学内容难度较大,可运用的教育载体欠缺,教师培训经费有限,凡此种种表明地方高校协同育人资源搭建基础不牢。二是地方高校资源分布条块分割,合作共建存在难度。地方高校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需要处理好学校内部各职能部门间的关系,也需要处理好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然而,在现实中,学校内部各职能部门和社会机构由于工作属性与工作重点不同,往往各司其职,缺乏配合,从而使得多方资源协同育人变成思政课单打独斗。
(三)育人环境协同效能低下
目前,地方高校在育人环境方面普遍存在着协同效能低下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显性环境与隐性环境比例失调。显性环境与隐性环境有各自的作用传导方式,显性环境操作手段鲜明,而隐性环境意在无声无息中潜移默化影响教育对象的心理。当今大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兴趣点多元,受网络信息影响大,知识接收方式发生了重大变换。因而,纯粹的显性教育方式并非能够触动学生心灵,隐性教育弥补这种不足势在必行。由于隐性环境的营造更需要精心设计,费心谋划,对人的创新思维要求更高,而地方高校各种资源受限,在隐性环境营造方面投入不足,导致显性有余而隐性不足。二是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存在相抵触的情形。地方高校竭力营造奋发向前的校园环境,加强对学生主导意识形态的塑造,然而,高校不是象牙塔,没有孤立封闭起来,学生受到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能忽视,这些环境中有些元素与学校育人环境相抵触,弱化了学校环境育人的效果。
(四)协同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地方高校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过程中的家—校—社协同评价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评价主体单一。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大思政育人活动评价主体囿于校园内的督导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总的来说,在评价主体方面,主要依托高校这一主体,评价较为狭隘。其次,评价要素不健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思想道德评价的要素应该是丰富多元、动态发展的。具体而言,应将过程性评价作为基础,终结性评价作为重点,增值性评价作为补充,构建多元评价要素体系。而目前来看,高校在大思政评价要素方面,虽然三方面都有所企及,但过程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考核方式标准性、规范化不足,以致评价要素体系不健全。最后,评议流程不够透明。过程性评价量化考核难度较大,由于没有统一的过程性评价标准,因此,育人主体在大思政工作中自主性较大,有时往往是课中组织活动,课后评分,透明度不够。
三、地方高校大思政育人机制构建的基本思路
推动地方高校大思政育人机制有效构建,走深走实,应进一步从提升主体协同意识、提高育人资源共享能力、强化育人环境协调效能、健全协同评价体系等方面为优化地方高校大思政育人机制构建提供基本思路。
(一)提升育人主体协同意识
1.树立全员育人意识,共担育人重任。树立全员育人意识,是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对育人主体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定。第一,社会成员要胸怀“国之大者”,在提升自我素质的同时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要强化党委统一领导,推动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全员育人大体系,努力营造立德树人的良好舆论氛围。第二,构建地方高校思政工作者与业务工作者协同合作机制。大思政工作并非是单兵作战,地方高校业务工作者本身也对育人机制构建负有职责。构建地方高校思政工作者与业务工作者协同合作机制,有助于为地方高校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进程提质增速。
2.树立全域育人意识,形成育人合力。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时空延展性,大思政育人工作也概莫能外。因为人在时空中活动,时空是无限而又复杂的,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必然是复杂的。大思政育人活动不可能冀望在诸如思政课堂等特定时空内完成对个体的道德教育,必须做到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大思政育人工作。由此观之,树立全域育人意识是地方高校大思政育人主体的内在要求,更是构建大思政育人机制的应有之义。
(二)提高育人资源共享能力
学生有学校,教师有单位,但育人资源无校界。进入新时代,立德树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工作,是事关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任务。提高资源共享能力,确立“三体联动”保障制度,能够助益协同育人机制实现有效构建。首先,寻求经费支持。我国高校众多,国家财政能力有限,地方高校财政支持较少,因此,资源补给较为困难。地方高校应主动出击,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寻求社会捐助、校友捐献。其次,促进校际人才流动。地方高校由于学术平台、资金、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影响,高级人才欠缺,而人才是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的第一要素,这一因素限制了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只有共享学术人才,促进人才跨校流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方高校大思政协同育人构建的窘境。最后,共享物质资源。地方高校育人平台等略显不足,协同育人机制运行往往无所依仗。只有树立共建共享的理念,相互合作,共用物质资源,才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夯实地方高校构建大思政育人机制的物质基础。
(三)强化育人环境协调效能
1.协调显性环境与隐形环境之间的比例。環境对人的影响具有持久性和深远性,人不能摆脱环境而存在,只能利用环境而发展。在影响人思想品德发展的环境系统中,显性环境与隐性环境因其表现方式差异而作用机理不同,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塑造的作用也不同。显性环境具有表现方式鲜明性等特点,容易被觉察。隐性环境具有潜隐性等特点,不易被发觉。在大思政育人活动中,对于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的运用不能畸轻畸重,而应适当协调二者之间的配比,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共同完成对人思想品德的教育。
2.弥合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之间的鸿沟。校内教育环境与校外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影响并非都是一致的,校内的教育环境可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使之处于教师的操控之下,校外的外部环境营造主体具有复杂性,良莠并存,不能为教育主体所操控。大思政要求走向社会大课堂,用生动鲜活的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主流价值观。因此,教师应以大思政教育目标和任务为参照,有目的地设计教学内容,引导社会舆论环境,控制不利环境的负面影响,弥合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之间的鸿沟。
(四)健全协同育人评价体系
着力构建“一核多元”评价体系,是破解大思政育人工作评价方面窘境的有效之策。在这一评价体系之中,学生评价是核心,家长、社会人士、教师、专家评价是重要力量。首先,设立三方协同评价机构。为加强评价过程的协同性,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客观性,应设立三方协同评价机构作为大思政工作成效评价的组织者、操控者。所谓三方协同评价机构是指大思政评价机构是由高校教师、社会人士、家长委员会三方人士共同组成的。其次,规范参评资料的收集来源。评价学生道德素质的资料来源是丰富的,能够客观再现学生学习效果,衡量大思政育人工作的效果。因此,在学生素质评价资料方面,应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探索增值评价,注重动态评价。最后,公开评议流程。保证评价结果具有说服力,评议流程应该公开透明。在“一核多元”评价过程中,应充分发扬全过程民主,及时公布评价要素、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等,保证透明度。
参考文献:
[1] 左瑞,邓楠.“‘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1).
[2] 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 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3] 杨增岽,赵月.善用“大思政课”:深刻内涵、时代价值与建设理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5).
[4] 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5] 王德召,严华.对地方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4(1).
[责任编辑 韩晓雨]
收稿日期:2023-06-23
作者简介:王亮亮,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
基金项目:2022年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教育研究课题“煤炭行业高职思政课程育人效力提升路径研究”(ZMZB20220018 );
2021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21Z052);2023年度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科学研究计划“高校‘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23RWP12);第三批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信息茧房视域下高职学生网络圈层的生成机制及引导路径研究”(2023WSYJ1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