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科技金融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
2024-06-01刘桐符活
刘桐 符活
【摘 要】科技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不仅包括新技术的研发,还涉及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以及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这一过程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科技、产业与金融之间存在着紧密相连、良性互动的关系。从科技金融政策、金融投资与地方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视角出发,论文采用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 In Differences,DID)构建评估科技金融与产业结构转型关系的指标体系,并深入分析了科技金融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在欠發达地区科技金融政策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同时增加科技金融资金投入有助于优化区域产业资源配置、改善产业运营模式,有效推动地区第二、第三产业结构的高质量转型发展。
【关键词】科技金融;产业结构转型;耦合协调
【中图分类号】F121.3;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4)03-0039-03
1 引言
科技金融作为新时代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发展模式之一,通常被应用于第二、第三产业的“网络化”改造。在政府出台的科技和金融融合试点政策的推动下,银行信贷机构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产业投资活动,发挥科技金融政策、金融资金的正向影响作用,有助于改进和优化传统产业的组织结构、生产经营模式。张晓莉等[1]的研究表明,国家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需求和供给层面可见一斑。张驰和王满仓[2]提出,科技金融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表现在国家科技金融政策的改革应用,有助于释放社会市场创新潜力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因此,利用国家科技金融政策和金融资金的支持,引导和配置社会资本市场的生产经营要素、创新科技工具服务模式,可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型,深化地区产业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从而实现科技金融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协调发展。
2 科技金融政策、投入金融资金作用于产业结构转型的模式
科技金融是将金融资源注入科技领域,推动产业转型的活动。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W·罗斯托提出,他认为先进科技能引领经济快速发展,而这一过程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产业后期发展对金融的依赖度更高[3]。当前,国家科技金融政策和商业银行投资是科技金融市场的主要运作模式。2023年11月,国家科技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召开会议,强调要建立针对重大科技任务和中小型科技企业的金融政策体系,通过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合理配置金融资源促进科技创新。在此政策指导下,各地制定了多种金融投资方案,包括政府财政支持、银行信贷、外资投入、社会机构和个人投资、知识产权交易、债券和股票发行等科技金融模式,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3 欠发达地区科技金融对地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效应关系
科技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需要由多个主体共同参与,一是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科技金融政策;二是国外投资者、社会企业或个人提供产业发展的金融资金,以营造服务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良好市场环境。
3.1 科技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具有指导作用
面对第二、第三产业中市场参与主体的复杂性,科技金融政策往往采用金融融资手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引导培育具有科技特性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2023年11月,央行等四部门联合召开的“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拓展科技保险、融资担保、创业投资等金融服务的融资渠道,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推出适合中小企业的科技金融产品,政策还强调要加快科技金融资源和资金的合理配置,改进企业参与科技金融的清算和支付方式。
在国家科技金融政策指导下,自2010年起,国家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启动了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中关村、上海、天津和江苏等地成为首批试点地区。自2014年以来,我国西部陕西西安、甘肃兰州、贵州贵阳等欠发达省会城市也纷纷制定出区域性的《科技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发展规划》《西安市科技金融融合业务工作指引补充细则》等政策。例如,贵阳地区通过科技金融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监督降低了企业的融资难度,引导贵阳甲秀基金、生物医药创投基金、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基金的金融投资,从低效率产业流向科技创新型产业,使贵阳地区涌现出一批诸如健兴药业、新天光电科技、贵材创新科技、捷盛钻具、北极熊实业等的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有效促进了地区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转型升级[4]。
由此提出假设H1:在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地区,科技金融政策、金融投资都能显著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3.2 科技金融投资对产业结构转型起到助推促进作用
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创新需要大量金融资金、人力资源支持,然而仅仅依靠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运营资金往往难以实现产业结构创新。因此,采用由地方政府部门通过财政注资、发行债券等方式提供金融投入资金,由商业银行、社会信贷机构等金融中介提供融资资金,或者由企业主体自行发行债券、股票募集融资资金的综合方案,引导政府或社会资金流入科技金融投资,能够为地方产业结构转型、企业产品生产活动提供充足支持。特别是2018年以来国家普惠金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为中小企业金融融资约束缓解、产业结构更新升级提供充足的发展资金,根据2024年1月贵州省政府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贵州全省金融机构已对接“专精特新”的科技型企业共2 899户,其中927户企业获得贷款金额达278.9亿元、高新企业贷款余额达877.6亿元,有效推动了地方新兴产业结构的集聚与形成[5]。
由此提出假设H2:科技金融政策、金融投资对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更显著,且科技金融投入能够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4 科技金融政策、金融投资对产业结构转型影响的模型设计
4.1 科技金融对产业结构转型的检验模型
科技金融对产业结构转型的检验模型为DID双重差分模型,主要用于检验某一地区科技金融政策、金融投资对产业结构转型影响作用[6]。以科技金融政策、金融投资支持等要素推动产业结构创新发展,通常涉及政府科技金融政策(Government technology finance policies)、政府科技金融财政投入(Government technology finance investment)、银行科技金融信贷(Bank technology finance credit)、社会机构或个人注资(Social institutions or individuals injection)、债券或股票融资(Bond or stock financing)、知识产权交易(Intellectual property transactions)的要素指标,以及专利产出、高新产品产出、产业经济效益增加等产出指标,针对多种科技金融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分别设定相应的权重值,构建DID双重差分模型用以反映科技金融投入水平,计算公式如式(1)。
Uisit=γ0+γ1Gtfpit+γ2Gtfiit+γ3Btfcit+γ4Siiiit+γ5Bsfit+γ6Iptit+μi+εit (1)
其中Uis表示产业结构转型水平,{γ0,γ1,…,γn}表示交互项差分后的系数结果,i和t分别表示科技金融实验省份个数、科技金融实验时间,μi表示科技金融实验的不变要素,εit表示随机误差扰动项。
4.2 科技金融对产业结构转型影响的耦合协调度模型
选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科技金融对地区产业结构转型间的影响作用,耦合协调度D表示二者的耦合协调情况。假设U0、Uis分别表示科技金融综合评价指数、产业结构转型水平指数,α、β分别表示U0和Uis的权重值,则可用式(2)表示科技金融对产业结构转型的耦合协调作用结果。
选用Dagum基尼系数法测算不同地区科技金融对产业结构转型的耦合协调差异情况,包括检验科技金融试点政策(资金投入)对产业结构转型影响在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异质性差异,G表示耦合协调空间差异的基尼系数,基尼系数G越大,表示两地区之间耦合协调的空间差异越大,计算公式如式(3)。
其中i和j分别表示参与实验的省份i、省份j,n表示所有參与实验省份的总对数,Di、Dj分别表示参与实验的省份i和省份j的耦合协调度。将产业结构转型水平指数分为专利产出、高新产品产出、产业经济效益增加等指数,则各地区第二、第三产业结构转型的泰尔指数Uis加权衡量结果的差异,可用地区间产业差距的泰尔指数公式表示,计算公式如式(4)。
其中Poijs表示专利产出水平指数差距、HTPoijs表示高新产品产出水平指数差距、Ebijs表示地区产业生产总值差距、IEbijs表示地区产业生产增加值差距,Uisij越大表明两地区间产业结构转型的差距越大。
5 实证策略与结果分析
5.1 实验模型的参量数据
选用2019-2021年国内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平衡面板数据作为指标数据,发达地区包括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福建省、上海市等地数据,欠发达地区包括甘肃省、陕西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发布的2019-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将地区城镇化水平、社会对外开放程度作为控制变量,基于双重差分法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科技金融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作用,对数据缺失值采用多重插值法补齐。
第一,政府科技金融政策(GtfPit)。利用极值标准化法对样本数据的最大值(max)、最小值(min)作出无量纲化处理,针对政府科技金融政策的重要性程度确定其权重值。
第二,政府科技金融财政投入(Gtfiit)。引入公共科技金融投入、市场科技金融投入的融资数据,采用熵值法衡量政府科技金融财政投资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第三,银行科技金融信贷(Btfcit)、社会机构或个人注资(Siiiit)、债券或股票融资(Bsfit)。使用国家统计局统计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的其他资金、占地方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测算得出银行科技金融信贷、社会机构或个人注资、债券或股票融资的投资支出,针对不同指标的重要性程度确定其权重值,具体各要素参量的指数值如表1所示。
5.2 实验结果分析
将表1的指标数据代入以上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公式,得出科技金融指标要素对不同地区科技金融对产业结构转型作用结果的耦合协调值,以及各地区第二或第三产业结构转型的加权衡量指数值,使用两地产业结构差距的泰尔指数Uisij衡量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状况,泰尔指数越小表明两地的发展差距越小、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的质量越优,得到的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差距
第一,DID双重差分法模型的基准回归检验。使用DID双重差分法的前提是满足平行趋势检验,即当不存在政府科技金融政策、多方金融投资影响时,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具有相同的发展趋势。在控制地区城镇化水平、社会对外开放程度等变量的前提下,得到表1的双向固定模型基准回归结果,根据表1的产业结构转型水平影响值显示:在欠发达地区实施科技金融政策,且由政府、商业银行、社会机构或个人等多方参与科技金融投资,二者在产业结构转型水平(Uisit)上仍存在巨大差距,但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增长速率明显高于发达地区,达到5%以上,因而科技金融作用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有效,假设H1成立。
第二,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动态性检验。从表2的耦合协调度结果可以发现,欠发达地区在政府科技金融政策支持以及加大科技金融投资的情况下,两地专利产出水平指数(Poijs)差距、高新产品产出水平指数(HTPoijs)的差距逐渐缩小,表明科技金融投入对欠发达地区的高新技术和产品产出具有正向影响,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劣势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且随着科技金融投入时间、投入力度的增加,地区产业生产总值差距(Ebijs)、地区产业生产增加值差距(IEbijs)逐渐缩小,两地区间产业结构转型的泰尔指数Uisij也不断减小,耦合协调空间差异基尼系数G在0.80和0.90之间,表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质量更优,且科技金融投入能够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假设H2成立,但科技金融对产业专利产出的影响作用不甚明显。
因而可得出,完善政府科技金融制度,以及有效运用政府财政支持、商业银行信贷、社会机构和个人投资以及国外资本的科技金融驱动模式,有助于优化区域产业资源配置和运营模式,有助于推动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转型,因而欠发达地区应根据本地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实际可行的科技金融政策,实施合适的科技金融资金投融资方案,以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经营模式的“网络化”发展。
6 结语
综上所述,各地区科技金融模式的快速發展对产业结构转型有着深远影响,且在不同地区,科技金融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有着显著差异。因此,地方政府应当根据第二、第三产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并完善科技金融保险、融资、投资等扶持政策,以引导商业银行、国家投资者、社会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科技金融投资活动,从而推动地区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营模式创新。同时,还需要为地方风险投资提供担保和监督服务,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网络化”转型发展。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激发地方经济的活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莉,张露文,孙琪琪.“双循环”下科技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国家科技金融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2(12):1-12.
【2】张驰,王满仓.科技金融对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基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J].经济问题探索,2023(01):73-86.
【3】崔静静,张晓娜.银行贷款与企业创新——非线性假说与异质性检验[J].甘肃金融,2021(09):19-25.
【4】刘亦文,周韶成,陈熙钧.科技金融发展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2(06):17-23.
【5】胡欢欢,刘传明.科技金融政策能否促进产业结构转型?[J].国际金融研究,2021(05):24-33.
【6】黄志刚,张霆.科技金融有助于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吗[J].国际贸易问题,2022(10):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