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幸福与民生保障的共进和展望

2024-06-01王晓雨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民生劳动群众

王晓雨

(聊城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一直以来,劳动人民所追求的都是简单幸福的生活。人们通过劳动,获得物质方面的满足,进而追求并实现精神层面的愿望,享受劳动创造的幸福。劳动幸福是以人民向往的美好幸福生活为根本目标和宗旨,民生保障与劳动幸福目标一致。民生保障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它可持续不断地增进全民全面的民生福祉,确保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这样,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将劳动幸福与民生保障联系在一起。劳动幸福推动着民生保障体系不断地完善,民生保障保证劳动幸福的最大化实现,二者共同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

1 劳动幸福的理论意涵

幸福是个人主观感受,幸福的实现离不开现实条件,但究其根本是依靠劳动创造。劳动幸福观是习近平劳动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习近平将劳动视为一切幸福的源泉,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劳动幸福的本质,以及劳动幸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具体体现,正是新时代党和政府提高劳动群众生活质量、保障民生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劳动幸福,简单地来说就是人通过劳动使自己的类本质得到确证所得到的深层愉悦体验,它体现的是劳动与人的幸福追求和幸福期待之间的一致程度,也体现自我价值得以展现的程度。[1]因此,在劳动实践中,直接与劳动幸福相关的是劳动的属人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影响着劳动的属人性,当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的幸福生活得以实现,人的价值在劳动中得到肯定,劳动的非属人性降低,凸显出劳动的属人性。此时,如果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发展水平较低,没有达到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相一致的程度,劳动群众会受到损害,劳动幸福的程度会降低。从劳动创造人和劳动的属人性方面来看,劳动幸福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人自身的全面发展程度,也取决于人与劳动关系的发展程度,并随着人的解放而不断提高,以及随着人的劳动尊严程度增加而增加”[2]。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创造人、解放人,人不能离开劳动,离开劳动的人们将无法生存。无论是生存劳动带给人们富足的物质生活,使人们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3]还是人们通过劳动实现自身价值、完善自我、挖掘潜能,确证人的类本质,获得深层次的愉悦,都围绕人自身展开,以人的幸福快乐为根本。而劳动幸福的本质正是如此,让人们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发展自身,实现个人价值,满足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使人们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习近平强调:“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4]劳动幸福是人民所追求的,劳动是幸福的,不是痛苦的,劳动是快乐的,不是沉重的。人们只有积极加入各种劳动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劳动幸福。

2 劳动幸福与民生保障的共进

习近平强调:“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5]“把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置于突出位置,实施政策、采取措施、开展行动都要把是否利于民生福祉放在第一位。”[5]民生保障工作稳,人心稳,社会就稳,国家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民生保障和劳动幸福都事关人民群众的幸福,劳动幸福推动民生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追求更高价值目标,民生保障保证劳动幸福最大化地实现,要实现人民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必须要保持劳动幸福与民生保障共进,二者缺一不可。

2.1 劳动幸福推动民生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

民生是人民幸福生活之基,是社会关系和谐之本。劳动幸福帮助人们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而这里人们向往的幸福美好生活不仅指吃饱穿暖、经济富裕,更是将劳动属人性的功能发挥出来,打造以人为本的社会,创造出美好生活所需的多样化、多方面的条件。从这个角度来看,劳动幸福推动着民生保障不断完善。

民生保障首先是基础的兜底性民生保障,涵盖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多个领域,是党和政府为保障人们基础生活而采取的政策措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幸福感的提升,基础的民生保障已经不能全面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民生保障也需要与时俱进,此时新型民生保障概念应运而生。何云峰教授指出,民生保障应该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基础性的民生保障,另一种是超越性的民生保障,两者是有根本区别的。[6]而超越性的民生保障即是新型民生保障,新型民生保障对基础民生保障进行升级,从原来追求的起点公平,转向追求起点、过程、结果公平,追求的是实现民生保障全过程的公平,相较原来更显公平性。比如:基础的兜底性民生对特殊人群和困难人群实行保障,给予低保补助和建档立卡补助,以每月或每年发放生活费用的形式对困难人群进行补助,对享受低保或建档立卡户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助。这样无形中将人们区分开,加以差别对待。而新型民生保障的举措遏制了这种现象,通过无息助学贷款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无论家庭困难与否,只要学籍在册的学生都可以申请,这样不再是针对某种群体,而是面向所有学生,实行普惠性民生,公平性不言而喻,贫困学生的隐私得到很好保护,幸福感也得到提升。实现劳动幸福的要求推动着增强劳动的属人性,从而改善人道主义的基础民生保障,优化人本主义的新型民生保障,促进民生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2.2 民生保障最大化地实现劳动幸福

民生保障为劳动幸福提供社会基础。实现劳动幸福的障碍和威胁是对劳动的不自信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而民生保障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党和政府调研考察基层群众的生活情况,采取各项民生保障措施,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缓解群众生活压力,同时,转化发展成果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劳动者在工作岗位上不懈奋斗,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使劳动者“劳有所得”,经济自由;劳动人才异地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保障和政府支持使劳动者无后顾之忧,安心投身劳动实践;劳动者身体健康出现问题时,城乡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等民生保障工程,使小病不出村、大病免费医……这些民生措施使劳动人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劳动者才能坚持不懈地辛勤劳动,提高追求劳动幸福的勇气和自信。此外,实现共同富裕是民生保障的一大目标,劳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动力,但在发展中坚持和改善民生才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所以说,民生保障能最大化地实现劳动幸福。

2.3 劳动幸福与民生保障共进的实现

劳动幸福与我国民生保障工作如影随形,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致力实现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在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过程中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感。

第一,我国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用辛勤劳动摆脱贫困、改善民生,提高广大劳动群众的幸福感。贫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困扰广大人民群众的问题,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均收入突飞猛进,但贫富差距较大,贫困人口数量接近一亿。农村贫困地区存在用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同时,由于基础设施不健全与社会平均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加大了脱贫难度。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后,在具备条件的贫困地区全面铺设硬化路,覆盖动力电网,加强通讯信号,设立电子商务配送站点,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消除贫困、促进经济发展硬实力。除此之外,设立公共图书馆、文化站等文化设施,加强贫困地区教育文化建设;集中供水供气、垃圾集中处理,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人民居住条件;提高区域医疗服务能力,使贫困地区人民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有钱看病。加强贫困地区的民生保障,让劳动人民没有后顾之忧地从事劳动实践,更具劳动热情和激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们因地制宜,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如:湖北枝江种植柑橘果树,甘肃文县发展“双椒”种植,河北东光抓紧板蓝根这个“金钥匙”,江西赣源村则山上种油茶、山腰种脐橙、山下种桤木树和枫香树,各地发展特色农业不仅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还实现了生态绿化。劳动群众辛勤劳动,用汗水摆脱贫困,用双手改善生活,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通过劳动提升生活水平,收获快乐,增强幸福感。

第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进民生福祉,激发劳动热情和积极性,鼓励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首先,我国实行就业优先战略,将就业问题摆在突出位置。破除劳动人才流动障碍的体制机制,消除劳动歧视、就业歧视等不平等就业的现象;关注重点群体就业情况,帮助困难群体就业;推动灵活就业,加大创业带动就业新形势,解决就业难题,使人人都有通过劳动发展自身、过上幸福生活的机会。其次,收入分配是广大劳动群众关注的另一重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初次分配、再分配不能全面满足社会需要,政府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7],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保障劳动收入分配公平合理,鼓励人民群众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再次,政府全面推进、不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挥社会保险的作用,加强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激励制度落实,保障劳动人民退休养老的基本生活。从就业到收入分配,再到养老保障,引导劳动人民在工作中辛勤劳动,实现劳动幸福,感受民生温度。

3 劳动幸福与民生保障的展望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8]因此,劳动幸福和民生保障要适应时代改变,不断完善,人民才能早日过上美好生活。

第一,消除对劳动幸福的不利因素,增加以劳动幸福为主的多方面幸福感。劳动不一定带来幸福,只有符合人民意愿、积极主动的劳动才能实现劳动幸福。当劳动发生异化,即把人视为劳动的工具,将人物化、动物化时,则劳动群众不会实现劳动幸福,甚至对劳动群众来说,劳动是精神枷锁,是肉体牢笼,是痛苦的存在。要想实现劳动幸福,一方面,不应把人当作劳动的工具,要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无节制的加班、毫无底线的指责谩骂都是劳动异化的助燃剂,把人变成冰冷的工作机器,使劳动丧失原本的意义。只有将劳动回归到人类的本质,才能实现劳动幸福,这是最高级的民生保障。另一方面,从劳动群众的利益和关怀角度出发,实现普惠性民生。政府实行普惠性民生,提供安全稳定的就业环境、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给予劳动群众社会的关爱,帮助其实现平等就业、财富自由。此时的幸福不再是通过个人努力达到的幸福,而是社会提供的普惠性幸福,是几代人接力实现的劳动幸福,其程度远远高于个人幸福。

第二,坚持人民至上,补民生短板,统筹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的初心,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幸福的好日子,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8]搞好民生工作是实现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有力保障,因此,要健全民生保障体系,补民生短板。就业、教育、医疗是民生工作的三大板块,也是民生工作需要不断完善进步的地方。近几年,多种原因导致劳动者面临就业难的问题,高校应届毕业生群体数量大,社会经验少,给就业工作带来不小的压力,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教育工作也不容落后,应优先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动力;医疗卫生是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强有力手段,为人民群众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推动建设健康中国。补齐短板十分重要,但同时也要注重统筹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只要求发展不关注民生或只关注民生不要求发展,都不能实现人民幸福。必须要将民生福祉放置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中来统筹谋划,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充盈社会物质财富,为解决民生问题创造基本前提,为持续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物质基础。[9]

第三,劳动幸福是抽象的,民生保障是具体的。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劳动幸福与民生保障都是明确的、可实现的,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劳动群众为之团结奋斗的成千上万个小目标,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在政治方面,劳动幸福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实现。民主是现代化国家共同的追求目标,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止体现在制度程序上,也体现在整个实践环节中。确保人民真正享有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主权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劳动领域强调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强调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强调劳动收入分配公平公正。首先,我国宪法和地方性法律法规必须保障劳动人民的主体地位,使劳动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其次,党和政府必须积极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健全完善劳动法,为劳动者维权提供法律依据,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汇法院、司法、工会、人社四方之力,妥善解决劳动矛盾争议;再次,政府必须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分配制度,使劳动收入更加公平合理,同时,让劳动者通过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参与企业事务管理,行使选举权、监督权、知情权、表达权,使劳动成果更公平更全面惠及全体职工,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

在经济方面,国家繁荣富强是劳动幸福的体现,是民生保障的物质基础。人的生存首先需要通过劳动保证,维持人的生命体,再提高人们饮食、着衣的质量,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水平。经济发展、国家实力增强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劳动生产密切相关。经济上繁荣富强的劳动幸福有利于先富带动后富,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富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有效的民生保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鼓励劳动群众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对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国家繁荣富强具有重要作用。

在文化方面,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将劳动精神融入时代精神。继承弘扬诚实守信、勤劳俭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将幸福快乐传递下去。新时代的劳动精神鼓励广大劳动群众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发扬不怕吃苦、甘于奉献、敢于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工作岗位上实干、苦干,努力成就一番伟业,体会劳动幸福。

在社会方面,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与和谐团结的社会氛围。习近平指出: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10]劳动群众在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劳动实践,享受平等就业的权利;在劳动领域内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诚实劳动,劳动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劳动群众体会到劳动的尊严,在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和谐团结的社会氛围中收获加倍的劳动幸福。对于无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有限的人群,则通过政府颁布的民生保障政策获得一定的帮助,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基础上享受更多方面的福利,使其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绿色美丽是劳动幸福在生态方面的实现样态。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11]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劳动过程与自然紧密相关,必定受到影响,劳动幸福也必然大打折扣。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不能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反而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党和政府从关注人们的基本生存到重视更高阶段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们的劳动幸福指数。

劳动幸福与民生保障相辅相成,以劳动促民生,以民生保劳动。二者坚持人民立场,在发展中坚守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实现人民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为奋斗目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实现共进,绘制人民幸福生活的图景,使人民的谋生性劳动逐渐向乐生性劳动转变,通过劳动不断提升自己、成就自己。

猜你喜欢

民生劳动群众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多让群众咧嘴笑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热爱劳动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