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舆情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2024-06-01李燕伶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舆情思政

李燕伶

(北京联合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01)

互联网的普及与新媒体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和情感交互,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打破时空隔阂的互联网极大地促进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同时,开放、多元的网络环境也为网络舆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体系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是指民众通过互联网发布的有关社会各领域的带有主观情绪的言论、建议、态度等要素的总和,并对人们的社会活动和思维方式产生消极或积极的影响作用。大学生处在网络冲浪最前端,极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干扰和影响,很可能在网络舆情的激荡中失去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网络舆情的隐匿性、导向性、复杂性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此,高校应从学生主体性出发,积极探索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 网络舆情的特点

舆情是指具有一定一致性的舆论意见和舆论表达。在网络时代,舆情表现为一个个在网络上被民众广泛关注、讨论而导致“极化”的网络舆论。[1]网络舆情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和温度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某个时期内存在着的共性问题,能够帮助人们从问题角度了解社会动向。网络舆情环境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梳理网络舆情的内在逻辑,掌握网络舆情的基本特点。

1.1 网络舆情具有隐匿性

网络空间是一个依托互联网而存在的虚拟空间,在虚化的网络世界里,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而虚构任意信息,使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真假难辨。网络用户的言论、建议、态度等,伴随着互联网的传播进而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络舆情,能够在现实社会中引发广泛关注。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传播、流行具有较强的隐匿性,在无声无息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活动,其隐匿性集中体现在舆情信源的匿名性、舆情发展的潜在性、舆情传播的隐蔽性。首先,舆情信源追查是治理网络舆情乱象的重要切入点,然而,在个人信息虚化的网络环境下,舆情信源的追查难度很大。无法摸清舆情信源,就很难彻底净化其滋生土壤,同类舆情乱象的隐患依旧存在。其次,网络舆情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舆情动向往往随着现实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舆情发展具有潜在性。一件看似十分平常的事件,经过网络的传播和舆论的发酵就会变得不平常,在众口铄金的网络环境下网络舆情应运而生。网络舆情产生后,在其发散传播的过程中会因客观的信息传递损耗和主观的歪曲捏造而逐渐脱离事实真相。再次,舆情传播的隐蔽性是指舆情传播路径的虚拟性,网络是舆情传播的重要途径,虚拟的网络世界使得舆情的传播更加便捷也更加隐蔽。网络舆情的隐匿性特点在无形中既扩大了舆情的影响力,同时,也加大了舆情监管的难度。

1.2 网络舆情具有导向性

舆论本身具有引导的属性,可以在舆论传播过程中使用一定的话语体系对社会群体行为进行引导或疏导,在潜移默化中消弭或者化解公众的意见分歧。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论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能够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对社会群体的思维意识、价值判断、行为活动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如果舆论导向正确,则有利于人们凝聚共识、同心同德,有利于社会稳定安宁、国家长治久安;如果舆论导向错误,则会造成人心不齐、离心离德,会扰乱社会秩序,甚至危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历史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能够通过互联网在短短数小时之内弥散到全国范围,对社会的导向性作用更加明显,应对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例如:2011年日本大地震和核辐射危机,网上开始流传“补充碘能预防辐射”的流言,通过网络舆情的推波助澜,流言逐渐演变成“吃碘盐就能防辐射”的谣言,一时间全国各地掀起“抢盐潮”,许多城市都出现排队抢盐、超市断货的情况,此类网络舆情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给民众生活带来消极影响。同时,网络舆情的导向性也有其积极正面的效应,这关键取决于党和政府及时、科学地管控。正确的舆情引导和利用能够释放社会正能量,预警群体性事件,监督政府权力运行,提高公共决策效率等,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1.3 网络舆情具有复杂性

网络舆情是民众通过互联网传递的关于特定社会问题的言论、建议、态度等要素的总和,网络舆情的萌发、形成、发展、传播、影响具有复杂性。互联网时代,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成为舆情爆发的诱因,网络舆情的产生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自媒体的广泛应用使人人都是“发声者”,热点事件通过某些追求“流量至上”的自媒体账号以偏概全的二次加工后严重失真,混淆公众视听,使网络舆情不断发酵,影响力持续扩大。随着舆情的产生和热度的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将参与到舆情的讨论及扩散,网络舆情愈演愈烈,有时可持续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使网络舆情的传播也具有持续性。但在一定条件下,因某些特定因素,网络舆论会在热度高位毫无征兆地戛然而止,从突发到突止的过程往往仅需数小时。此外,网络舆情的动向具有不确定性。近年来,互联网上“反转事件”层出不穷,舆论走势紧跟事件的走向而变化,在众说纷纭的舆论场中,真真假假难以分辨。同时,网络舆情动向极易受到不同声音的左右,民众的情绪会随着舆情的走势而产生相应影响。总之,网络舆情是由主客观要素组成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民情民意的总和,具有特殊复杂性。

2 网络舆情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境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管好课堂,也要管好课外,既要管好网下,也要管好网上。”[2]网络时代背景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实效性进展,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打破了教育的时空限制。与此同时,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不容小觑,隐匿性、导向性、复杂性的网络舆情深刻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对象及教育环境,网络舆情给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2.1 教育主体舆情掌控能力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使命任务。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与高校师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类不同特征、不同形式的网络舆情事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鲜活素材的同时,也考验着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舆情掌控能力。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舆情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办得更具时代特色、更具吸引力和长效性,是每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都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当前,一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网络舆情的掌控能力还有待提升,缺乏对网络舆情的深入认识和有效利用。一方面,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网络舆情的发展动向缺乏警惕性和前瞻性。大学生群体是典型的互联网“原住民”,是网络舆情的接收者和传播者,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网络舆情的警惕预判和前瞻分析是应对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群体冲击的有效路径。在网络舆情冲击下,倘若不能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大学生容易深陷网络舆情乱象的漩涡而酿成严重后果。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网络舆情的运用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联系生活、联系时政、联系社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重要工作,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利用贴近当下社会现状的网络舆情并加以正面引导,使网络舆情为思想政治教学服务,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添新的育人活力和潜能。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普遍缺少将网络舆情“为我所用”的意识和能力。教育主体对舆情掌控能力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网络舆情乱象风险,也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

2.2 教育客体价值判断存在偏差

网络舆情的出现和发展使互联网交流环境愈加复杂多变,青年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主要用户,自然成为网络舆情的主要受众。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和客体,大学生群体对舆情信息的传播与判断同样影响着网络舆情的动向与性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网络舆情环境下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网络信息中冲浪的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价值观和是非观,缺乏对信息真实性的鉴别能力和是非曲直的判断能力,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面前,在猎奇和从众心理的影响下,被主观情感所支配,在有意或无意间推动网络舆情朝着不良方向演进,自觉或不自觉地就成为舆情的助推者。网络舆情的隐匿性特点,使人们在舆情场域中的临场感较低,脱离了现实社会的真情实感的体验,以一种“事不关己”的看热闹心理看待网络舆情的发酵与传播,作为舆情接收者很难产生强烈的道德感、责任感,也无法做到感同身受般的共鸣,在对待网络舆情事件时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价值判断偏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引领大学生在纷纷扰扰的网络舆情中树立正确价值观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但一些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尚未深入剖析大学生价值判断偏差的共性或特殊原因,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课堂中,没有结合大学生网络环境下的价值判断偏差问题及网络舆情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教育引导,致使一些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中出现价值判断偏差,逐步走进舆情迷局而不自知。

2.3 教育环境多元冲击形势复杂

借助于网络平台的传播及社会放大效应,大学生受网络舆情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而且会扩散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这就会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面临着网络舆情多元冲击的紧迫而又复杂的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舆情视域下教育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其中:教育话语权力构建失衡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有学者指出:“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着权威的角色,处于知识和信息的控制和支配地位,对于教育内容有选择权,对受教育者有评价和塑造的主导权。”[3]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一旦失去话语主导权,就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高地。当前,网络舆情内容良莠不齐,既包含真切的民意表达,又藏匿着居心叵测的流言蜚语。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群体对网络舆论的偏听偏信冲击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话语主导权,如果任其发展,就会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体系面临解构的重大风险。在现实生活中,因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网络舆情事件中没能把控好舆情与思政教育的平衡度,在网络舆情的冲击下逐渐丧失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导权,导致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引领在网络舆论中随波逐流的例子屡见不鲜。例如:2023年6月“成都地铁偷拍事件”舆情热度久居高位,在不良舆论的掺杂下事件逐渐脱离可预知的控制范围,某高校的个别大学生在网络上对当事女生的人身攻击和个人信息曝光等“网暴”行为恶化了该事件的性质,增加了该事件网络舆情的社会风险。同时,高校缺乏有力有效的舆情舆论监管体系,加上网络舆情应急管理能力不足、复合交叉型的网络舆情大数据人才队伍紧缺等问题,加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

3 网络舆情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建设

网络舆情视域下,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思维定式已然无法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需求、新要求、新挑战,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的迅速演变发展,客观上迫切要求高校全面掌握和利用网络舆情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因势而动、因时而新,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舆情管控三个基本要素出发,积极探索网络舆情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3.1 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切实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增强网络舆情驾驭本领,加强思政教育话语主导权建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协作,利用网络扩大思政教育工作覆盖面。一方面,高校应重视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力度,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充满生机活力和新鲜血液,推动高校“思政+网络”育人体系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成效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成败。另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提高网络舆情警觉度和政治敏感度,增强网络舆情冲击下的教育话语主导权建构,守牢把稳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当网络舆情扩散到思政课堂时,面对虚假不实舆论和错误舆情导向,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敢于旗帜鲜明地“亮剑”,坚定政治立场,义正辞严地批判批驳,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并确立正确价值观。同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站稳政治立场,向大学生讲好讲深讲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特别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为培育堪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打下坚实基础。

3.2 加强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

列宁指出:“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能自觉的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4]在网络舆情下,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决定了舆情对其自身所产生的影响后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要教育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网络舆情,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养。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不断探索理论课程与新媒体教学相融合的新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外向型交互媒体平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观念。其次,要重视大学生对法律法规的学习运用,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化对网络法律的认识与敬畏,厘清“网”与“法”的囫囵边界,不断培养个人是非观、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自觉主动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增进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的辨别力与判断力。再次,既要保障大学生的网络发声权力,又要积极形成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话语优势”,以便应对网络舆情多元价值观的冲击,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话语优势,加强日常网络素质教育,教育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认清网络言论“红线”,守住网络话语的“底线”,以正确的立场、观点解析网络舆情,从源头上减少网络舆情的侵入和发酵。

3.3 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机制

强化监督管理,构建大数据舆情管理平台是网络舆情环境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要确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思考、用数据决策”的大数据思维,运用大数据分析研判技术以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机制。首先,高校应健全网络舆情监督领导机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负责人,明确监管职责。要坚持统一领导、集中决策、分工负责、协同配合的舆情监管工作原则,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建立健全全面、高效、及时的网络舆情信息监管联动工作机制,为切实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有力保障。其次,要构建起大数据舆情监测收集机制,切实加强网络舆情安全管理。要对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点部门做好即时动态舆情监测工作,切实增强舆情风险化解能力和舆情消解善后能力。再次,要做好舆情分析研判工作,建立起有效的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机制。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传播具有复杂性,因此,必须加强舆情的分析研判工作,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舆情的真伪、强度、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对舆情走势作出研判。同时制定相应的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做好应急处理工作,确保应急处理机制不缺位、不失语、不被动,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权、话语权、主动权。

综上所述,网络舆情具有隐匿性、导向性、复杂性三大特点,网络舆情视域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学生网络素质教育、高校舆情监管机制等方面创新路径,切实提高网络舆论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应性发展注入强劲活力,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舆情思政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舆情
舆情
舆情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