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新走向循证分析
——基于2022 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024-06-01王毓珣段成柱
王 颖,王毓珣,段成柱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已完成三届评选,共1 439 项成果获奖。以“主题+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在中国知网筛选,截至2023 年12月28 日,论文只有44 篇。其中,基于2022 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获奖项目进行量化分析的论文仅有3 篇[1][2][3],进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新走向循证分析的研究尚为空白。本文综合运用词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系统分析法与趋势预测法等进行循证分析,发现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呈现下列新走向。
一、持续改进完善育人体系
育人本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宏观视角审视,育人必须将家校社协同育人从应然走向实然。从中观视角分析,学校作为育人专业教育场,必须使学校的教育专业作用从粗放走向精致。从微观视角来看,教学必须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
一是协同育人成果激增。育人是一项关系千家万户、涉及整个社会、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伟大事业,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只有构建起良好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天津市逸阳梅江湾学校王希萍团队的成果《小学三结合育人30 年探索和新时代实践》,自1979 年开始进行了长达43 年的三结合教育实验,不仅创造了“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结合教育流派,而且三次在天津市进行市域推广,创造了协同育人的天津经验。
二是校本整体育人成果不减。江苏锡山高级中学历经27 年完成了《普通高中涵育时代新人的体系构建》。首先,用刻画新时代高中生画像: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目标问题。其次,用不断迭代升级、五业贯通、七大类别的学校课程方案等,解决了怎样培养人的路径问题。再次,从学习空间、工作情景、生活场景三大方面,创设了未来性成长社区,解决了用什么环境育人的问题。最后,构建了理想信念激发动力支持系统,化解了用什么机制育人的问题。
三是学科育人成果增多。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的《“生命·实践”教育学视域下学科教学育人价值的深度开发与实践转化》,围绕学科教学育人价值提升,创生学科育人价值开发的理论体系与中国话语,贡献学科育人价值转化的实践方案与实操工具,走出一条基于学科教学育人价值开发和转化的中国道路[4]。
二、致力补齐全面发展短板
通过全面发展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一直是人类教育理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从法律层面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方针之中,我国步入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新时代。
一是全面发展成果丰硕。仅在名称上出现“全面发展”这一关键词的成果就有3 项,其中《耕读育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田园实践》获得一等奖。运用“五育”这一关键词6 项,其中《以美融通五育:一体化育人体系的实践探索》获得一等奖。五育不仅受到了基础教育界的重视,而且开始围绕五育并举、五育融通、五育融合、五育共生等进行创新性实践。
二是德育包括思政成果数量持续增长。此类成果从2014 年10 项、2018 年15 项增长到2022年43 项。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从德育渗透到课程思政:某某市中小学学科育人三十年研究与实践》率先研制《天津市中小学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不仅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学科课程思政实施、资源建设和评价反馈明确了方向性引领,提供了专业性指导工具,而且很好地解决了学科课程思政需关注和要解决的问题,从市域层面有效地推进了学科课程思政的真实落地[5]。
三是劳动教育成果受到青睐。《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出台,为新时代如何加强劳动教育提供了设计图和施工图。劳动教育获奖成果从2014 年1 项、2018 年5 项增至2022 年15 项。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田丽的《中小学“五色”劳动教育实施谱系的地方化建构与特色化实践》,依托本土“五色”教育,建构了五维融通、五色互促的小初高一体化贯通、德智体美劳有机联通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统合的实施体系,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6]。
四是体育创新成果大量涌现。伴随着202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的印发,体育创新成了热点,获奖成果从2014 年4 项、2018 年6项上升到2022 年13 项。扬州大学陈爱国的《体脑双优:基于体育神经科学的体育实践课程研究与实践》,基于“体育神经科学”,提出了“体脑双优”的新理念,从目标、内容、实施到评价多元联动对已有体育课程进行重构,先后开发了面向不同地域、学段、群体的“分域分段分类”体育课程方案42套,并逐渐形成“四位一体”实施体系,确保了体育课程的精准落地,引领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方向。
五是美育成果有所增长。202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激发了基础教育界美育创新的热情,获奖成果从2014 年5项、2018 年13 项上升至2022 年18 项。吉林毓文中学姜国富的《美美与共:普通高中五维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毓文实践》,以普通高中国家课程为基准,充分挖掘学校百年文化基因和各学科蕴含的美育元素,创建了“五维美育”课程体系。该校还与帮扶学校共同创构了“两地三同”美育帮扶模式,并辐射至域外、国外,最终形成了“一主三域五维”的教育格局,开创了校本美育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标杆[7]。
六是学科核心素养成果成为重点。2022 年“学科核心素养”一词虽然只出现了5 次,但在52 次“素养”中有46 次论及“学科核心素养”。其中,一等奖获奖成果为5 项:《学习即研究:指向素养发展的物理课堂转型与重构》《小学语文素养表现型教学的实践探索》《素养引领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变革的实现路径探索》《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单元学历案设计与教学的探索》《四有体育课堂: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行动路径》等。
三、继续推进教育中国化
教育中国化是立足我国国策、国史与国情,为了解决我国教育面临的真问题而创造的具有中国智慧、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改成果。
一是以鲜明的中国特色走向世界。天津师范大学王光明的《减负提质背景下的中小学生数学学习品质测评十年探索》,不仅发现数学元认知、非智力因素、学习策略和数学素养等四类数学学习品质是影响数学学习效率的四大要素,而且开发出6 套中小学生数学学习品质智能测评系统,在京津鲁豫青渝浙辽等地140 余所学校开展了智能测评,收到了数学学习减负提质的显著成效,还在Eliva Press Globle Ltd.出版专著,同时施普林格出版集团特邀出版该成果英文专著。这是我国数学教育界再次走向世界的标志性成果。
二是红色文化进校园蔚然成风。本届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红色资源、青年马克思主义早期培养、共产主义信仰等红色文化进校园的获奖成果明显增加,这说明红色文化进校园在基础教育界已经蔚然成风。江苏淮安市教育局薛祝其的《周恩来崇高品质涵育时代新人的市域实践》,深耕“周恩来班”创建活动23 年,创成省、市级“周恩来班”2 562 个,发起成立全国“周恩来班”创建联盟,形成“周恩来崇高品质涵育时代新人”课程体系,打造引领全省、影响全国的“周恩来班”建班育人的“淮安样本”[8]。
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依旧火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归纳起来,这些获奖成果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其一,整体类,如《文正教育: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建构与实践》等。其二,地方文化类,如《“三融三进三评”闽南非遗校园活态传承模式20 年探索》《变革育人方式:“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等。其三,文本文化类,如《回归“小学”守本铸魂:“说文解字进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诗经文化课程:指向育人方式创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索》等。此外,博物馆类、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中医药文化等进校园研究也成果颇丰。
四是中国优秀教学遗产创造性转化绽放异彩。获得特等奖的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杨瑞清的《大情怀育人:扎根乡村40 年的行知教育实验》,志在学陶、研陶、践陶,通过20 多个实验项目,逐渐形成了“学会成长、学会联合、学会赏识”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策略,构建了爱满天下的大情怀育人体系,创生了教学做合一的课程和教学范式,搭建了社会即学校的协同育人平台,为乡村学校高质量发展探出了一条新路[9]。此外,赓续陶行知、陈鹤琴、杨贤江、张伯苓、钱学森、斯霞以及书院等优秀教学遗产的获奖成果激增。
五是中国式教研持续创新。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斯苗儿的《现场改课:促进教师全员专业成长的小学数学教研范式》从课程改革需求出发,历经20 多年的迭代升级,创造了“三段十步”“现场改课”教研新范式,营造了“合作共赢”的教研文化,既有效助推了小学数学教师全员专业成长,还有力推动了区域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升[10]。
四、特别关注广义特殊教育
“有教无类”是孔子提出的教育理想。广义特殊教育既包括针对低常儿童、残疾儿童、问题儿童等实施的狭义特殊教育,也包括针对资优生、英才等超常儿童而进行的拔尖创新人才教育,还包括针对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民族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孩子等的教育等。
一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倍增。基础教育界积极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其一,在学校层面主动作为。代表性成果有:《大中学合作培育资优生学术素养的“导师制计划”实践》《新时代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普通高中“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育人方式创新实践探索》《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小学实践》等。其二,在学科层面开拓创新。代表性成果有:《指向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普通高中物理学科育人实践》《创生立人:深度构建普通高中化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中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其三,在创造教育层面勇于探索。2022 年10 余项获奖成果围绕创造启蒙、创造力浸润式培养、创造教育、创中学、玩创相融、创新教育、批判性思维培养等取得突破。
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受到重视。本届获奖成果为8 项,较2014 年3 项、2018 年4 项数量上有所增长。深圳幼儿园宋克的《育心养正:幼儿园“全领域育心”的研究与实践》,不仅提出了从心理干预走向心理预防、从关注问题孩子走向面向全体的“童蒙养正,全纳育心”的核心理念,而且用20 年的时间,确立了“四维三阶”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构建起“1+1+N”课程体系,将育心融入育人全过程,创建了“全领域育心”心理健康幼儿教育模式,还将成果推广至17 个省、市、自治区,摘得一等奖[11]。
三是乡村教育热度不减。伴随着新型城镇化步伐的加速,乡村教育出现了空心化现象,如何达成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乡村教育、农村教育、帮扶机制与教研支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留守儿童教育等成了本届获奖成果中的高频词汇,相关成果也从2014 年20 项、2018 年25 项上升到2022年31 项。代表性成果有:《大情怀育人:扎根乡村40 年行知教育实验》《促进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找优势促成功强自信——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十五年探索》《优质均衡发展中城乡学校教育帮扶共同体实践模式探索》等。
此外,民族教育研究出现转型,2022 年摘得1 项一等奖、9 项二等奖。特殊教育研究不断增长,从2014 年13 项、2018 年13 项到2022 年19 项获奖,其中3 项成果摘得一等奖、16 项获得二等奖。
五、创新驱动教学评变革
在教育现场中,“教学、学习、评价逐渐被看作是三位一体的关系,评价与教学、学习紧密地绞缠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影响。”[12]本届创新驱动教、学、评变革的成果依旧火热。
一是教学评一体化成果初现。教学评本是一体的,然而在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却部分存在割裂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上海市复旦中学的《中小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一致性架构与实践》、桂林市七星区卓然小学陈燕虹的《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阅读教学评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2 项成果从教学评一致性与一体化的视角进行了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成效显著。
二是教学变革依旧热门。围绕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教学”这一核心概念,仅对成果名称进行统计,合计出现148 次(一等奖15 次,二等奖133 次)。其中,仅一等奖就涉及教学理念、教学改革、学科教学、表现型教学、教学变革、课堂教学、单元学历案、单元教学、主题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教学体系等,关涉语文、思政、地理、历史、外语、综合等学科。
三是学习创新持续升温。据统计,学习创新的成果,从2014 年32 项上升到2018 年37 项,再上升到2022 年52 项。上海教育学会宝山实验学校的《问题化学习20 年:学与教的变革》,既构建了包括五大要点、六次行动串联起来的课堂变革实现路径的问题化学习的实践模型,又创造了以“三位一体”为实施原理、“问题系统化”为实现形式、四步操作流程形成课堂基本结构与三阶段渐进形成课堂的进阶实践的问题化学习课堂实践体系,还提供了全学科、全学段推进问题化学习的学校实践体系,育人成效显著[13]。此外,亲证学习、实验学习、跨界学习、跨学科学习、野外研学、服务学习、探究学习、情境学习、全局式学习、游戏学习、初中性学习、智适应学习、个性化学习、真实学习、田野学习、经历伴随学习、智慧学习、深度学习、假期学习、生成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学习共同体等关于学习创新的成果大量涌现。
四是评价研究有所突破。评价必须融入教与学的过程之中,与教与学相伴共生。2022 年获奖成果名称统计,评价15 次、监测5 次、测评7 次,其中,关于综合素质评价4 次、质量监测4 次。上海市电教馆的《综合素质评价促进育人方式改革的上海探索与实践》,聚焦于教育评价改革,是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政策、实践、技术和推进策略的系统化呈现,为国家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上海经验。
六、数字技术与教学评深度融合
“教育与科技始终处于相伴相随的互动状态”[14],伴随着数字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何实现数字技术与教学评的深度融合?基础教育工作者正在进行有益的尝试,获奖成果从2014 年9项、2018年14 项上升到2022 年15 项。
一是区域深度融合成果独树一帜。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的《“互联网+”支撑省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探索》,着力构建机制保障、基础支撑、资源服务、融合应用、素养提升“五个体系”,实现数字校园建设、数字资源共享、智能助手应用、三个课堂普及、创新素养教育、数字素养培育“六个覆盖”,推动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教育服务、教育治理“三个转型”,创造了以数字化支撑省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宁夏范例[15]。
二是双师育人有所突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易国栋的《远程协同,双师育人——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普通高中优质均衡发展的创新与实践》,历经22 年实践,以“远程协同、双师育人”为核心,创建“四个同时、四位一体、四种交互、四维协同”的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新形态,探索中心城市优质高中与15 个省域的465 所普通高中尤其是薄弱高中“资源共享、课堂共生、学校共优”的均衡发展新路径,惠及83.53 万名学生、8.76 万名教师,帮助一大批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薄弱高中实现了历史性突破[16]。
三是数字技术与情感教育校本融合成效显著。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小吴蓉瑾的《数智技术与情感教育双驱动的小学育人模式实践探索》,率先开展了数据驱动的因材施教,通过情感教育把握育人方向,数智技术注入育人活力,实现了情感教育与数智技术双驱动,人技结合优势互补,术道相融协同共育,初步建构起了“育人全过程融合、教学全流程优化、评价全要素诊断、教师全方位发展”的小学育人新模式[17]。
预测未来:一是家校合作、亲师合作、校社合作、家校社协同育人、校本整体育人、学科育人和班级育人等完善育人体系的成果仍为热点。二是五育并举、融通与共生,补齐德体美劳短板,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智育创新、科学教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等成果将有新突破。三是走向世界的孔子学堂,红色精神谱系以及地方文化、书法、礼仪、武术等进校园,中华优秀教学遗产创造性转化,以及协同、主题、精准与混合教研等成果仍为重点。四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乡村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以乡村学生为主的城镇新学校等针对广义特殊群体等教学创新成果将大量涌现。五是围绕减负增质而展开的教学做创评一体化,基于学的教学创新,指向手脑并进、一日学习生活的学习变革,指向以评促学等的成果将继续增长。六是伴随着人工智能加持,教学诊断、数字赋能、智能画像、AI 考试、智慧作业批改、泛在学习、定制学习、精准评价、学无常师、未来学校等,特别是天宫课堂等成果将持续升温。
总之,指向育人本真,针对共性问题,遵循教育规律,开展在地研究,勇于理论创新,取得实践突破,具有标杆作用,值得加以推广的教学成果,才是名副其实的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