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家校协同育人现状与对策
——基于对中学生家长的调查
2024-06-01戴斌荣杜思佳邱慧燕
戴斌荣,杜思佳,邱慧燕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2023 年1 月20 日,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越来越成为政府施政决策和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此外,家长的积极参与不可或缺。然而,在家校协同育人的实践中,家长参与水平普遍不高,一方面,受其自身教育理念、受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家长在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积极性不高、认知理念与学校不符、责权不明晰等现象,这些不仅影响家校协同育人的质量,而且可能导致家校之间的冲突[1]。而家长的受教育水平会影响其对家校协同育人工作的认知和理解,家长认为自身教育能力欠缺的消极心理会阻碍其参与家校协同育人工作的意愿。另一方面,家长参与家校协同育人也受到环境、制度等外在因素影响。研究发现,部分家校之间仍然存在家校关系不对等、家校联系以问题为导向、家长委员会效率不高以及家庭教育指导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同时,学生家长虽然在参与学校管理方面持认同观点,但却很少有家长做到身体力行。当前家校协同育人工作缺少长效运行机制,许多家校共育方式流于形式,很多家长委员会未规定家长应尽的权责、义务,家校之间存在责任推诿现象[2]。这些都表明,家长参与家校协同育人的质量既受到自身能力、思维观念等内在因素的束缚,又受到环境和相关制度的制约。因此,探究提高家长参与家校协同育人工作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格局,明确家长的教育责任,赋予家长更多的共育话语权、参与权和决定权,家校之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间合作”“平等共创式合作”[3]。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家校协同育人实践的深入,家长对家校协同育人功能的认识从强调“学校建设”的功利性价值逐渐向“以生为本”的教育性价值转变;对家校协同育人角色的认同开始从“配合学校”到“与校协同转变”;对家校协同育人内容的认识从“私人领域”向“公共事务”转变[4]。但是,目前的研究多从学校和教师角度分析家校协同育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而从家长角度分析家校协同育人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的研究不多。因此,本研究对家长进行调查,分析家长参与家校协同育人工作的现状,并从家长的视角提出提升家校协同育人质量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问卷
自编《中学生家长参与家校协同育人状况调查问卷》,共7 道题。主要包括对家校协同育人的功能认知、家校协同育人的内容、家校协同育人的方式、家校协同育人的参与度和影响家校协同育人的家长因素共五个维度。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对江苏省、河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1 所中学的学生家长采用“问卷星”进行在线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 793 份,回收有效问卷2 682 份,有效回收率为96.03%。其中父亲771人,母亲1 799 人,其他112 人;城市学校家长1 613人,乡村学校家长1 069 人,运用SPSS 25.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家长对家校协同育人功能的认知
1.家长对家校协同育人目的的认识
统计显示,在对家校协同育人作用的看法上,家长认为可以“促进孩子学习”“促进孩子身体健康成长”“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百分比依次为78.4%、71.6%、77.5%、54.1%。总体来说,大部分家长对家校协同育人目的的认识是比较全面的,但也有部分家长认识不到位,且单亲家庭家长对家校协同育人可以“促进孩子身体健康成长”和“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百分比低于完整家庭家长;文化程度低的家长对家校协同育人可以“促进孩子学习”“促进孩子身体健康成长”“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百分比低于文化程度高的家长。
2.家长对经常联系老师的看法
统计显示,在对家长要经常联系老师的看法上,“赞同”的家长达到94.3%,这表明绝大部分家长的认识一致,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学校家长的“赞同”百分比高于乡村学校家长、完整家庭家长的“赞同”百分比高于单亲家庭家长、父亲母亲的“赞同”百分比高于其他角色家长。
(二)家长参与家校协同育人的内容
统计显示,家长与老师联系内容最多的是孩子学习方面,达到95.0%;其次是心理方面,达到66.8%;最后是纪律方面,达到56.4%。在家长与老师联系内容上,完整家庭家长因孩子的学习、心理、纪律方面而联系老师的百分比高于单亲家庭家长,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家长因孩子的学习、心理、纪律方面而联系老师的百分比高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家长,企事业单位家长因孩子的心理、纪律方面而联系老师的百分比高于其他职业家长。
(三)家长参与家校协同育人的方式
本研究从沟通渠道分析家长家校协同方式,统计显示,家长与老师之间最常用的沟通方式是电话、短信、微信等,达到91.5%;其次是家长会等活动,达到61.3%,而面谈只有32.1%。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家长选择面谈、家长会的百分比高于乡村家长,完整家庭家长选择面谈、家长会、电话、短信、微信等的百分比高于单亲家庭家长,其他角色家长选择家长会的百分比高于父亲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家长选择面谈、家长会、电话、短信、微信等的百分比高于文化程度低的家长,企事业单位家长选择面谈、家长会、电话、短信、微信等的百分比高于其他职业家长。
(四)家长对家校协同育人的参与程度
1.家长参加家长会等活动的频次
统计显示,在参与家校协同育人活动频次上,每次参加和多数参加家长会、开放日、讲座、培训等活动的家长达到91.9%,偶尔参加和从不参加的家长仅占8.1%。但在家长参与频次上,城市学校家长选择每次参加的百分比高于乡村学校家长;完整家庭家长选择每次参加的百分比高于单亲家庭家长;母亲选择每次参加的百分比高于父亲和其他角色家长;文化程度高的家长选择每次参加的百分比高于文化程度低的家长;企事业单位家长选择每次参加的百分比高于其他职业家长。
2.家长每月联系班主任的频次
统计显示,83.4%的家长每月联系班主任老师的频次在1-5 次,5.8%的家长每月联系班主任老师的频次在6 次以上,但仍有11%的家长完全不联系班主任老师。在家长每月联系班主任老师的频次上,城市学校家长不联系班主任老师的百分比高于乡村学校家长;父亲母亲选择1-5 次的百分比高于其他角色家长。
(五)影响家校协同育人成效的家长因素
统计显示,家长选择教育能力有限的达到60.6%、选择忙于生计的达到57.4%、选择不重视的达到36.2%。在影响家校协同育人成效的家长因素上,城市学校家长选择不重视的百分比高于乡村学校家长;完整家庭家长选择不重视的百分比高于单亲家庭家长,单亲家庭家长选择其他原因的百分比高于完整家庭家长;文化程度高的家长选择不重视的百分比高于文化程度低的家长;企事业单位家长选择不重视的百分比高于其他职业家长。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2 682 名中学生家长家校协同状况进行了多维度的考察,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家长对家校协同育人功能认知不够到位。大部分家长能够认识到家校协同育人对孩子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但仍有部分家长认识不够到位,这可能与他们缺乏参与家校协同育人的技能有关,也可能是家长受到时空条件限制[5]。值得注意的是,家庭类型、家长文化程度和居住地等结构性因素也影响家长对家校协同育人功能的认识,因此要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家长赋权增能,提高他们对家校协同育人的全面认识,进一步夯实家长在家校协同育人工作中的责任。
第二,家长参与家校协同育人的内容不够全面。相比孩子的心理、纪律和行为等方面,家长更关注家校协同育人能否以及如何促进孩子的学业成绩。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学生学业负担有关。在“双减”政策颁行之前,“学业成绩至上”的观点受到校外社会培训机构的过度渲染,家长经常为子女的学习成绩备感焦虑,在这种情形下,家长与老师联系多限于孩子的学习方面。另一方面与家长自身能力和需求有关。单亲家庭由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家长很难关注子女心理和生活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如果孩子有纪律方面问题,教师往往会主动联系家长。有研究指出,家长学历和职业是影响他们教育参与的重要指标,表现为高学历家长和企事业单位职业的家长对家校协同育人内容的了解更全面。
第三,家长参与家校协同育人的方式比较单一。目前家校沟通的方式和途径有限,尤其是乡村学校家长、单亲家庭家长、父母之外其他角色家长、文化程度低的家长、非企事业单位家长在协同方式的选择上更受限。这一结果,一方面可能与家长自身因素有关,他们由于工作性质、地域、家庭结构等原因可能无法参与家长会、面谈等线下的沟通方式,更偏向于选择线上的方式与老师联系。线上沟通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但却缺乏家校之间实质性的互助,实际上,家校沟通不在于运用哪种形式,而在于怎样沟通才是家校双向有效的沟通。另一方面可能与学校提供的沟通渠道尚不能满足家长的多元化需求有关。学校组织的家长会、面谈或电话访谈等在时间、地点和形式安排上很难照顾到所有家长的情况,双方可能因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而无法及时将孩子的成长状况反馈给对方。因此,学校应根据不同家长的需求,采取多样化的优势互补的沟通方式,保证家校沟通的有效与高效[6]。
第四,家长对家校协同育人的参与度不够。很多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基本处于以了解情况为主的“形式参与”或“浅表参与”,他们往往没有自觉承担家校协同育人责任的觉知和担当[7]。另外,受到地域、时间、精力和知识水平、家长对学校的态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家长偶尔参加或从不参加家校协同育人相关活动。
第五,影响家校协同育人成效的家长因素主要有家长教育能力有限、忙于生计和重视程度低,其中城市学校家长、完整家庭家长、文化程度高的家长、企事业单位家长选择不重视的百分比更高;而乡村学校家长、单亲家庭家长、农民家长以及工人家长选择忙于生计和教育能力有限的百分比更高。首先,将影响家校协同育人成效的家长因素归因于家长教育能力有限的观点,实质上是家长的家校协同育人效能感不高的表现。有研究发现,大多数家长在谈及家校协同育人时,认为学校倡导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才是科学合理的[8],而自身缺乏科学教育孩子的能力,当孩子面临学业、情感或人际交往的困惑时,家长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其次,将影响家校协同育人成效的因素归因于家长忙于生计的看法,研究指出低经济水平地位的家长,往往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再加上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对于孩子教育的参与程度。最后,在长期“校强家弱”协同格局下,家长还未充分认识到“平等共创”的家校协同育人工作会更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他们往往会过度依赖学校教育,沦为家校协同育人工作的旁观者和边缘参与者。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家长对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视程度。
五、提升家长参与家校协同育人水平的对策
(一)加强家长对家校协同功能的认知
从调研结果看,部分家长对于家校协同育人功能的认识较为单一,存在片面化和刻板化倾向。引导家长全面认识家校协同育人功能,是把家校协同育人工作落到实处的首要任务。加强对家校协同育人功能的认知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在家校协同育人内容上,虽然“家校合作”“家校共育”等教育观念逐渐得到认同[9],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尚未全面认识到家校协同的功能,尤其在农村学校、单亲家庭和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中,家校协同育人理念的推广度和认可度较低。学校要加大家校协同育人的宣传力度,通过设立家庭教育宣传月等活动,借助报纸、杂志、广电、网络等传媒手段,普及家校协同育人知识。二是在家校协同责任上。学校应具体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推广《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引导家长认识到家校协同育人除了促进孩子的学习,还可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和坚韧意志力的培养等,使正确的家校协同育人观深入人心,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构建家校协同育人的格局。重点要关注处于弱势地位的家长,他们在家校协同育人活动中,限于自身所处地域、文化水平的差异,在与学校和教师的沟通中更难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因而更需要为他们提供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机会,让家庭教育在家校协同育人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积极搭建多元化家校协同育人沟通平台
学校应搭建多元化家校协同育人沟通平台,推动家庭与学校之间实现双向信息共享。一是开辟家校日常沟通平台。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尝试建立“家庭教育服务站”、设立“家长接待日”或开通“家长服务热线电话”,由专人负责家长接待与家长电话服务工作,以随时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疑问和难题,确保本地和外地学生家长都能与学校及时沟通和交流。学校还可以开设教学观摩课,教师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通过交流,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生活和学习等情况,对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也会有更全面的了解。二是丰富家校协同育人活动内容。家长会是家长集中参与家校协同育人的最普遍的形式,学校可以通过主动“挖潜”,形成“家长走进学校和课堂,教师走进家庭和孩子成长环境”的良性互动模式。学校因地制宜拓展家校活动空间和形式,主动打破“学校说家长听”的传统格局,积极构建“家长与家长说”“家长与学校说”等多元化形式的家校协同育人活动。三是建立专项工作服务平台。学校可以成立“家校协同育人研究小组”,通过家访、问卷等多种形式,了解和掌握家长对孩子心理和行为的最新动向,对新情况、新问题开展针对性地研究,以便及时指导家长开展相应的工作。
(三)统合资源以激发家长参与热情
积极的家长参与有助于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闭合关系”,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家长参与也是教育资源嫁接到家校协同育人工作的重要体现。但是,当前家校协同育人中普遍存在家长参与热情不高、程度不够的情况,尤其较低阶层家长的参与潜力因自身资源有限而受到阻碍或抑制。激发家长参与热情可以通过统合各种资源达成。一是合理利用家长资源,搭好家长间相互帮扶的“友谊桥”。优秀学生的家长可以提供经验介绍,即儿童人品培育经验、人格塑造经验、人生指导经验、学习管理经验,以家庭教育的切身体验和生动案例指导影响其他家长,相似的经历更能让家长产生共鸣,也更能激发家长参与的热情;家长的职业背景可以为家校协同育人带来场地、人脉等资源,不同学历背景的家长也可以为家校协同育人提供其他相关帮助。二是融合社会优质资源,主动聚集各类教育资源力量。定期对偶尔参加或从不参加家校协同育人活动的家长开展帮扶工作。社区和村委会可以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协助在异地或因时间冲突而无法参与家长会、开放日或培训的家长;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可以提供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为学历水平不高的家长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辅导。
(四)利用“家长学校”提升家长效能感
家长的参与行为受到他们认为自己是否有能力参与,以及他们的参与是否对孩子有积极效应的影响,这就是家长效能感。家长效能感高的父母更有可能参与家校协同育人工作。目前来看,大部分家长认为影响他们参与家校协同育人的原因是自身的教育能力有限。因此,提升家长效能感是促进家校协同育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推动家长学校常态化、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一是由政府牵头整合高校、研究机构、社会家庭教育资源成立“家长学校”“家庭教育研究院”或“家庭教育互助联合会”等,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中学家长学校分校、学校家庭教育研究分会和乡镇(街道)家庭教育互助会等,定期开展面向家长的“大规模、全覆盖”家校协同育人专题培训;组建专家团队,根据家长的不同需求,制定家庭教育指导手册,供家长学习和交流家庭教育知识与技能[10]。二是由社区为家长学校提供实践基地。社区联合企业家、商会向家长提供志愿服务和实践体验的场所,定期开展家校协同育人公益实践活动;社区网格员具有与社区家长接触的优势,社区可以调动网格员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家校协同育人活动的“联络员”,协助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的家庭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家长的家校协同育人效能感。